疫情下,他們決定堅守加拿大,中國留學生一家:不焦慮,也不回國

2020-12-22 中國經濟網

2019年初,我持旅行籤證陪兩個孩子來加拿大首都渥太華。加拿大公立中小學招收國際學生,兩個孩子在這裡的公立學校讀書。半年後,我也去了渥太華的亞崗昆學院從大學一年級開始回爐再造,成為一名留學生。

今年年初,國內疫情暴發,剛開始還感嘆在加拿大風險相對低,沒想到,國際疫情也越演愈烈。我和孩子都在加拿大,是選擇回國,還是留下?也曾一度困擾。權衡之下,我們還是做好了長期堅守加拿大的思想準備。據我了解,加拿大的大部分中國留學生都沒有選擇回國,也沒有那麼焦慮。

企業僱實習生,由政府補貼

與美國和英國一樣,加拿大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留學目的地之一,有多達60萬的國際學生,來自中國的學生就有23萬。

3月14日加拿大全面停課,最初很多預告是三周,大家還期待可以三周後複課。但是形勢急轉直下,大家都覺得暑假之前複課已經不可能了。很多大學如多倫多大學,都在策劃在線上搞畢業典禮了。

回國還是留下?這對所有留學生來說,都成了一個問題。

3月29日之後,往返於國外與中國之間的航班暴減,已經不可能買到近期回國的民航機票。

英美的寄宿制私立中小學比較多,是中國小留學生留學的首選。因為宿舍在假期會關閉,所以寄宿生也都有對應的HOME STAY(住當地人家裡)。而加拿大因為寄宿式私校少,這樣獨自一人的小留學生數量比例低一些。在朋友圈看到了灣流商務包機的座位出售,以美國西雅圖經過巴黎轉機回北京為例,一個座位要3萬多美元。就這樣昂貴的機位,還不是從美國直飛,還要去巴黎中轉。

我們了解到,大部分中國留學生都留在了加拿大,並沒有回國,學校在開網課,教學繼續進行。如果回國,因為時差的原因,有些課程就不方便上了。所以,我們也決定不回國了。

相比其他國家,加拿大的疫情並不算嚴重。截至4月14日,加拿大全國新冠確診病例為27063例,總死亡病例903例。這與加拿大的獨立地理條件有關。加拿大國土面積世界第二,僅次於俄羅斯,但是人口只有不到4000萬。這使得社交隔離(人與人之間2米距離)有了可能。

中國大使館對加拿大留學生也很關心。3月22日,駐加拿大大使叢培武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同渥太華大學、卡爾頓大學、亞崗昆學院三校中國學聯會和渥太華地區國家公派學生學者聯誼會負責人進行座談。大使館組織給中國留學生發健康包。我們因為已經獲得了國內加急郵遞過來的口罩,就放棄了申領機會,留給更需要的學生。

華人社團也在積極募集資金和個人防護物資來支持本地的抗疫。我們從國內郵遞來的口罩中拿出了富餘的150個,捐給了本地的醫院。

加拿大的大學一直鼓勵大學生在外面租房住。5月—8月這4個月,歷來是大學生打工掙學費的時間。新冠疫情下,加拿大發布了一個非常特殊的新政策,如果企業僱傭大學生做實習,所有的費用由政府100%補貼。最近,很多企業都拿出了實習職位給大學生,當然主要是遠程工作。這是中國留學生留在加拿大可以獲得的一個好機會。

我和多倫多大學、滑鐵盧大學、亞崗昆學院等校的中國留學生有過交流,他們都是在外面租房子或者HOME STAY(住當地人家裡)的。大學宿舍的住宿費相比租房並不便宜,有些傳統宿舍在假期(如聖誕)還可能會關閉。有位滑鐵盧大學計算機系的留學生剛完成在渥太華高科技企業的實習,要回滑鐵盧,預先就在網上通過中介租到公寓裡的一個單間。新冠疫情中,很多大學生是靠打工掙學費的,可以申請政府的緊急救助福利金,符合條件的中國留學生也可以申請。

社交距離得到極大的強調,這是抗疫最重要的措施。大部分老百姓宅家之後,唯一的例行開車出門活動就是去超市買食品。街上的車少了非常多。加拿大和美國一樣,都是輪子上的城市,沒有車寸步難行。

兩米的社交距離標誌,到處都可以看到。為了確保購物的顧客能保持社交距離,所以控制了人數。顧客不得不在商場外排很長的隊。4月14日,我數了一下COSTCO排隊的大概有100人。

戶外運動依然可進行

但要嚴格保持社交距離

之前,加拿大人基本不會戴口罩。現在,人們開始改變觀念。渥太華有一些商店開始賣口罩了,如CANADIAN TIRE(家居連鎖店)和藥店等。算下來,一個口罩折合人民幣六七元,和家人從國內寄給我所花的總費用是差不多的。比以前高了很多倍,但還可以接受。

4月14日,我們去COSTCO,驚異地發現,大概有20%的人開始戴口罩了,很多白人也在戴。COSTCO一個維持秩序的工作人員就戴上了口罩,他負責的事情是:只允許同時有五個人在冷庫裡,以確保社交距離。

當大家都去囤積物資的時候,會出現短時間的緊缺,但是一個月過去,我們發現超市裡面的糧食和衛生紙都是非常豐富的,而且價格變動也很小。紙巾、麵粉都足量供應,但是個人防護用品還是有些缺乏,相信未來也可以逐步緩解。

加拿大木材資源非常豐富,歷來是紙業大國。COSTCO前段時間還限購每人買兩大包,現在則是你想買多少都行,紙巾堆積成山。有人囤積過多,或者搶購了不需要的物資,要退貨。COSTCO一反常態地對此公告:廁紙和紙巾、大米、水、來蘇消毒水等商品,都不能退貨!

有意思的是大米。COSTCO一在售的大米現在主要是印度的BASMATI RICE,這個米我們可能吃不慣。但是在中國超市裡,還是有大量的東南亞和中國大米,只是因為越南等地限制糧食出口,使得我們買的大米價格上漲了兩三成。

COSTCO是我們最常去購物的超市,種類不多,單包裝分量也大,但是價格確實便宜,如最平價的豬肉是6.49加幣一公斤(大概33元人民幣)。

中國人有些口味一輩子也改不了,火鍋底料和老乾媽是生活剛需,所以華人超市大統華必須得去。因為飯店紛紛關門,龍蝦也大降價,忍不住也買了4隻,一共才約200元人民幣。回到家來,到網上搜羅教材,人人動手,居然做出了六道菜:蒜蓉粉絲蒸龍蝦,土豆泥焗龍蝦,奶酪烤龍蝦,雞蛋蒸龍蝦,龍蝦殼粥,避風塘龍蝦。大家就像過年一樣。要知道,加拿大的高中,烹調本身就是一門課程,還有學分的!

體育館全部關閉了,加拿大人最愛的冰球運動、我們喜歡的遊泳運動都沒辦法進行。所有的公共設施全部關閉,甚至包括社區公共綠地上的滑滑梯和鞦韆。與中國抗疫期間的不同是,戶外運動依然可以進行,但要嚴格地保持社交距離。

渥太華地勢非常平坦,有大量的自行車道。我們順著CANADA TRAIL(加拿大小道)騎了十公裡。湖裡看到了一些可愛的加拿大鵝。其實加拿大鵝就是我們所說的大雁,但與中國大雁不是同一種。

加拿大的野鵝在冬天有飛往美國南方或者墨西哥過冬的習性。

春天到來了, 它們已經回歸。

相信疫情也終將過去,我們的生活再重新開始。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原創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劉凌

來源:上觀新聞

相關焦點

  • 疫情下中國留學生生存圖鑑:回國還是留下?
    上周,我在微博向世界各地的留學生徵稿,希望他們記錄下所在地疫情的情況和留學生們的生活狀態。消息發出後,收到了很多小夥伴的回信,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等珍貴記錄,大家居家、囤糧、在線上課,每個人也遇到了多多少少的煩惱。這些遍布世界的鮮活記錄,讓我們切身感受到這場疫情的影響下,海外華人與國內同呼吸共命運的真實樣貌。
  • 回國難!加拿大更難!中國留學生連買3個月的回國機票都被取消!
    回國難!加拿大更難!中國留學生連買3個月的回國機票都被取消! 就讀於渥太華大學心理學專業二年級的 中國留學生何藝歐(Yiou He)原本計劃 在結束春季學期後於4月返回中國。
  • 移民局:疫情期間留學生回國上網課不影響身份
    圖源/新浪(北京時間)圖源/一畝三分地北美疫情持續升級,舊金山宣布全城Lockdown,美股在疫情恐慌影響下再次熔斷,多州強制關閉酒吧和俱樂部,餐廳座位要求減半或只允許外賣,CDC強烈建議取消50人以上集會;加拿大10省全部淪陷,總理宣布「封國」,禁止除加拿大和美國公民以外的外國人入境。
  • 疫情下:加拿大華人女留學生分享各自生活經歷
    很多海外留學生不得不在遠離家人的海外獨自對抗疫情。這一個艱難的時刻,同時也是他們學會堅強,快速成長的時刻。有時候生活才是人們最好的老師。兩位在加拿大留學的中國女留學生分享了他們在疫情期間的經歷。Kathy Chen是溫哥華UBC的一名學生,加拿大疫情這段時間她可謂是經歷了磨練。
  • 疫情下的加拿大華人:生活鬱悶無趣,不敢回國怕途中被感染
    而作為美國的鄰居加拿大,雖然目前確診數不超過7000僅有6000餘例,但因距離美國太近,不由得讓人擔心疫情是否會在加拿大大規模爆發。今天,「留學生講述疫情下的加拿大生活」成為社交媒體關注熱點,西方發達國家中,加拿大確診病例數屬於相對較少的國家,但這並不意味著百分百的安全。在加拿大生活的華人、留學生生活狀態是什麼樣的呢?
  • 中國留學生的疫情困境:留下還是花巨資回國?
    來源:美國僑報中新社·華輿訊 據美國僑報報導,全球性的新冠疫情和長時間的航班限制讓在美國留學的37萬中國留學生陷入兩難境地:是留在美國,還是花費巨資回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官網截圖)他和母親以及朋友們目前住在加州,他的母親1月份中國新年的時候來美國看望他。在武漢的新冠疫情暴發後,他的母親也被迫留下,無法回到位於天津的家中。焦楊說,過去幾個月他在機票上已經花了超過1.5萬美元,但是因為不可預知的旅行限制,他和母親至今仍然無法回國。現在這種局面讓他很沮喪、焦慮和憤怒,感覺就像是被世界拋棄了一樣。
  • 疫情下回國留學生父親記錄的38小時:望30年後他們還能誠實填Yes!
    【環球網綜合報導】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在歐美多地肆虐,而國內疫情得到一定緩解。近日,一些在海外的中國留學生選擇回國,但由於極個別留學生在此過程中表現出的爭議行為,在網上引發不小非議。在輿論漩渦中,一篇留學生父親的文章讓我們爭議背後的另一面。這位父親名叫盧巖,他的兒子在美國上大一。
  • 全球疫情,中國上半場,世界下半場,中國留學生則是打滿全場!
    其中就有近1.5萬的未成年留學生,他們平均年齡在13歲左右,這些孩子原本是留校或者在寄宿家庭生活。現在英國學校關閉,很多寄宿家庭亦明確拒絕接收中國留學生。這可急瘋了孩子的父母,當初重金打造的留洋之路,卻在疫情下變得進退兩難。往年這個時侯,會有大批留英中小學生趁著復活節假期,回到國內與家人共享春光。
  • 殺害中國留學生加拿大豔星被引渡回國 動用軍機
    6月18日,加拿大米拉貝勒國際機場,馬尼奧塔(中)被警方人員帶下飛機。新華社/路透追蹤報導據新華社電涉嫌殺害中國公民林俊的犯罪嫌疑人盧卡·馬尼奧塔18日從德國被引渡回加拿大。加方說,馬尼奧塔將在蒙特婁受審,他將面臨一級謀殺罪等5項指控。
  • 因疫情回國的留學生:有人覺得「回來也不錯」,專家稱留學黃金期...
    劃重點: 1由於很多國家在這場疫情防控戰中表現不佳,也有學生正考慮取消留學計劃,或者延期一年入學。甚至在那些已經在異國學習的留學生中,已有一些人在回國後決定不再出去了。
  • 回國還是留下?疫情下,3名中國留學生的艱難選擇
    隨著世界範圍的新冠肺炎疫情擴散,多國進入緊急狀態,不少高校宣布停課,甚至部分學生宿舍關閉,海外中國留學生們陷入了回國還是留下的兩難選擇。朱朱因畢業實習想留在法國「再堅持一下」,但更多中國留學生的回國選擇開始變得棘手:機票價格連連跳漲,說不定一覺醒來就要面臨航班被取消,即便登上航班,一路上的吃喝、防護都成問題……回國之路遠不是買一張機票那樣簡單。
  • 回國如闖關、100天經歷讓我內心強大,留學生回國故事 | 鈦媒體特寫
    留學生們和他們的家庭被迫在有限的時間裡做出選擇、尋找回國途徑。焦慮,牽掛,權衡,還有無限期的等待,解決問題……留學生群體,在這場全球危機之下經歷了刻骨銘心的考驗。如今,部分留學生已安然回家,大多數人選擇留在海外。這 100 多天裡,一千個家庭即有一千種故事,鈦媒體App採訪到三個關於「回家」的故事,希望關照危機下的個體命運、逆境中的中國孩子。
  • 回國,還是繼續留在海外?這些留學生經歷了什麼?
    「美國的中央政府在未經各州政府的允許下,沒有太多的權力,所以在醫療準備和宣傳預警的方面不太充分。」漫漫回國路3月中旬,隨著國外疫情的日益嚴重,一些原本準備3月底放春假回家的學生開始將回國的日期提前。「關於是否回國,當時同學們在微信群裡的討論很熱烈,有的同學訂了回程的機票,但因為學校的教學方案還沒有最終定下來,所以開始決定回國的並不多,有的同學決定借住朋友家或者租房繼續留在國外。我最終決定回來,一是學校宣布全面上網課,再者也主要是考慮到父母的感受。那些日子裡,他們每天都在擔心我的安全。
  • 21名中國留學生被瑞士警方遣返美國,他們真的不該回國嗎?
    就在最近幾日網絡上爆出一條消息,21名中國留學生本打算通過轉機的方式回到祖國。但是,在他們到達瑞士打算進行轉機的時候,卻發生了令他們意想不到的事情。他們在瑞士打算登機然後飛往下一個中轉站的時候,他們被告知不準登機。
  • 中國留學生花8萬託運寵物,差點沒命!疫情帶貓狗回國,警惕無良...
    中國留學生花8萬託運寵物,差點沒命!疫情帶貓狗回國,警惕無良中介!眾所周知,留學生們在海外求學時,通常喜歡養個小寵物陪伴自己,以此來避免孤獨。隨著新冠疫情在海外爆發,眾多高校們紛紛轉為線上教學,導致越來越多留學生們選擇回國。
  • 在白俄羅斯中國留學生為何無人因疫情回國?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不少海外中國留學生出於安全考慮選擇回國。不過,在東歐國家白俄羅斯,中國留學生卻異常「淡定」。截至3月27日,白俄羅斯已確診新冠肺炎病例94例。同日,記者從中國駐白俄羅斯使館獲悉,在白中國留學生沒有人因為疫情回國。
  • 無奈回國 小紅書記錄留學生心情:見到「中國加油」四個字,瞬間淚奔
    小開介紹,學校的政策太突然,自己也擔心疫情爆發被困在當地。小開便買了3月17日回國的機票,於當日返回北京開始14天的隔離。和小開不同,德國HAWK建築學專業的孫冉(化名),選擇回國的原因是德國疫情持續惡化,但同住一個屋簷下的外國室友既不戴口罩,還保持著日常聚會的習慣,對疫情缺乏基本的防範意識。「外國室友還經常帶人回寢室。」
  • 海外華人直擊英國疫情:他們把留學生接到家中當起了「臨時家長」
    3月中旬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在英國逐漸暴發,大量中國留學生紛紛回國。但「一票難求」之下,更多的中國留學生仍留在當地抗疫。一對在當地從事教育行業多年的華人夫婦傅彤與宋傑把三名中國留學生接到自己家集中共同抗疫,當起了她們的「臨時家長」。
  • 該不該回國,疫情中的海外華人面臨困境
    蘇和男友提前小半年就和公司在出差時間上進行協商,把去中國上海和瀋陽出差的時間調整到了一起,這樣他們就可以在2020年四月回國。但蘇沒有料到的是,在三月中旬,德國爆發了相對於之前的少數感染、波及更廣的新冠肺炎疫情,這顯然超出了他之前了解到的情況。蘇和男友的公司,不約而同地將所有出差計劃擱置了。回國暫時成了奢望。
  • 新加坡的中國留學生和家長們,該不該回國?
    萬事通說 疫情之下, 新加坡的中國留學生和家長們該不該回國? 隨著中國防疫工作取得的階段性勝利,海外疫情的此起彼伏,數以百萬計的留學生群體成為夾心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