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閱讀以下文章內容,期待廣大果樹種植戶或感興趣的朋友留言評論;想要了解更多,您也可以百度搜索「泰安典範苗木」獲取聯繫方式,歡迎交流。
臺灣長果桑苗品種介紹
1.植株特徵
臺灣長果桑樹苗生長勢強,樹形開張,枝條粗壯,側枝少,葉片大,較易形成花芽,幼苗葉長18~25釐米,葉寬卵圓形或卵形。
2.果實性狀
臺灣長果桑樹苗果實成熟後紫黑色,果長8~12釐米,最長18釐米,單果重10克,最大20克,果徑1.2釐米,含糖量20%,鮮甜爽口,口味極好,成熟期30天左右,一般畝產1600公斤。
3.品種來源
臺灣長果桑又名超級果桑、紫金蜜桑,臺灣新引進品種,富含多種維生素。是由臺灣專家將大果桑和其他幾種野生長果桑經幾次授粉後改良而成的優良品種。
4.種植要求
臺灣長果桑適應性強,荒灘、坡地、平原都可以種植,北方可以採用冬暖式大棚栽培,春節前後上市,經濟效益極高。長果桑有一定的硬度,耐運輸,適合大面積栽種。
果桑苗種植技術-種植桑葚對土壤及光照的要求
土壤是桑葚樹生長的基礎。桑葚樹所需要的水分和無機養分都是從土壤中吸收來的,其生長發育與土壤有著密切關係。因此,土壤質地、厚度、結構、地下水位高低和土壤酸鹼度都直接影響桑葚樹的生長、產量高低和質量優劣。桑葚樹適應性強,可以在種種土壤上生長,但以壤土和砂壤土為好,要求土層深厚,至少1米以下,地下水位低於1米,以疏鬆、通氣、排水性能良好、富含有機質的土壤結構為好。桑葚樹對土壤酸鹼度適應範圍較廣,PH值適應範圍:4.5~9都能生長,但以PH值6.5~7.5的近中性土壤為好。在含鹽量0.2%以下的輕鹽鹼地也可栽培。
光照是桑葚樹進行光合作用,製造有機質的能源,也是葉綠素形成的必要條件。桑葚樹是陽性樹種,只有陽光充足才能正常生長。如果照度在500~30000勒克斯內,光合作用隨照度增加而增強,大於30000勒克斯時就不再增強,這時稱光飽和。在晴天,一般100平方釐米桑葚葉面積可同化10~12毫克二氧化碳;陰天的同代產物只有晴天的50%;雨天只有晴天的30%。因此,日照越充足,光合作用越旺盛,乾物質積累越多,有利於優質高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