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如果不輸掉田產,福貴也不會像龍二一樣被斃,原因有2

2020-12-15 若水的涓涓細流

文|若水

餘華的《活著》,無疑是一部史詩小說,它記錄了主人公福貴從解放戰爭到改革開放初期的人生經歷與命運跌宕。

解放前,福貴是闊老爺徐家的闊少爺。家有貢田上百畝,有寵愛自己的爹娘,有知書識禮的妻子。但敗家子福貴荒唐事做盡,一夜豪賭后將家產輸得精光不剩,包括那上百畝貢田。

他輸給了奸詐的龍二。因為龍二買通了跑堂,在骰子上做了手腳,沒有心機的福貴稀裡糊塗被騙了。龍二不僅霸佔了福貴家闊氣的磚石大宅院,還有那方圓上百畝的貢米田,過上了逍遙自在的大地主生活。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福與禍從來都是相互依存,互相轉化。

可惜龍二的闊地主生活只做了不到四年,就到了解放後的 tu gai 時期,他被當做惡霸 di zhu給斃掉了 。斃掉龍二那天,福貴隨著人流去現場看,龍二認出福貴後哭著對他喊「福貴,你記住,我是替你去死啊!

龍二被5槍給斃了,福貴嚇得跑回了家,他越想越怕,覺得龍二說的對,如果當初自己不敗家,今天挨槍的就是自己了。我覺得即使福貴不輸掉田產,頂多被劃為 di zhu,原因有三個。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龍二被斃掉的原因。

解放後,tu gai 轟轟烈烈展開了,各地分田地均貧富。龍二賭博所贏的百畝田地被分給從前的佃農。對於分法龍二死不認帳,面對改革頑固不化,他不僅恐嚇那些佃戶,還動手打人,被人稱為惡霸。龍二被投進大牢,但他仍不知悔改,嘴巴比石頭都硬,最後被斃掉。

1,福貴膽小怕事,不想太多未來,順應局勢走一步看一步

福貴的膽小有目共睹,我們可從他被國軍強行徵兵後兩處情節可知。

一處,福貴母親得了怪病,妻子家珍給他兩枚銀元去城裡請醫生,在城裡他與縣太爺的僕人發生打鬥,不巧被國軍一個連長碰到,被強行徵兵。他極不情願想著如何趁機回家,但他看到連長朝著那個僕人開槍瞄準後,他放棄了回家的念頭,跟著部隊北上了。

戰場上的福貴與春生

二處,福貴在部隊中認識了老全和春生,在大批國軍被包圍後,空投下來的大餅被一搶而空。他們三人冒著流彈分頭去搶大餅,跑著跑著,身邊有人摔倒了,福貴以為這人餓暈了,卻看到被流彈擊中只剩半個腦袋的士兵,他嚇得腿軟差點摔倒。

有時膽小怕事反而是一種好事,它能讓人隨高就低,隨時做出改變調整,避免惹上不必要的禍事。

因此,我們可以斷定在 tu gai 分田地中,福貴會為一家人的性命考慮,毫不猶豫交出土地,絕不會像龍二一樣頑固不化,抗命不遵。

2,福貴心地善良,連牲畜都不忍欺壓,何況佃農?

在一切道德品質中,善良的本性是世界上最需要的。——羅素

未敗家前,福貴是個荒唐事做盡的闊少爺,讀私塾上下學有專人背著,吃喝嫖賭不聽勸,甚至和他爹徐老爺對罵對打。但有一件,他從不歧視家裡的傭人和田裡的佃農。對於福貴可笑的荒唐事,他們認為這是福貴年少不懂事,絕不會批判定性他的人格問題。

因為福貴骨子裡流淌著善良的美好品性。

福貴與妻子家珍美好的愛情

「這兩隻雞養大就變成了鵝,鵝養大了變成羊,羊養大了又變成牛,我們啊,也就越來越有錢了。」

每次看到福貴的這句話,內心都有一股心酸。這句話他背著兒子有慶上學的路上講過,也給自己的外孫苦根講過。福貴嚮往著一點點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只是他的悲苦接二連三。他的兒子沒有等到買上牛就意外去世了。當他把這句話又一次講給外孫苦根,並承諾「錢攢夠了我們就去買牛,你就能騎到牛背上玩了」,孩子期待這天很快到來。但,苦根也沒有等到買牛就被豆子撐死。

請點

苦根死後第二年,福貴攢夠了買牛的錢。他想兌現對外孫的承諾,也想有頭能幫自己做莊稼活的牛,更想為暮年的自己找個伴。

他去買牛的半路,碰到一頭被宰殺的老牛。圍觀的福貴看到老牛眼睛裡淌下的淚水,心裡七上八下特別不安。他心酸地想到,老牛已為主人耕做一輩子,換來的卻是無情的宰殺,最後,他不顧別人「這個人老得糊塗了」的嘲笑,堅決把這老牛買回家。

他給老牛取名為「福貴」,和自己一樣的名字。他和老牛一起幹活,累了就一起休息。他把老牛當做自己的親人,將自己的開心快樂憂愁傷感都說給老牛聽。這頭老牛本來被會看牛的人判定最多能活兩三年,而老牛和福貴卻在六年後仍健在。

今天有慶、二喜耕了一畝,家珍、鳳霞耕了也有七八分田,苦根還小都耕了半畝。你嘛,耕了多少我就不說了,說出來你會覺得我是要羞你。話還得說回來,你年紀大了,能耕這麼多田也是盡心盡力了。

對待一頭暮年的牛,福貴都能如此人性去關懷,試想,福貴如果不敗家他會狠下心去欺負自己的佃農嗎?如果不會,福貴就不會像龍二一樣在 tu gai 中因欺壓佃戶被定性成惡霸,當然不會被斃掉

結語

綜上所述,龍二對福貴大喊「我是替你去死」,以及福貴覺得在戰場上撿回一條命,回家龍二又替自己抵一命,並非正確。即使歷史重演,福貴也不是龍二的下場

(文字僅是個人觀點,歡迎你留言。)

(作者:若水愛生活,想書寫。涓涓意念,終匯成河。茫茫人海,感恩遇見你。

相關焦點

  • 《活著》:即使沒破產,福貴可能也不會像龍二一樣被斃,原因2點
    一開始福貴是地主闊少爺,他有著疼愛自己的爹娘,有著知書達理的妻子,有著上百畝田地,有著深宅大院。但這一切都隨著他迷上賭博而失去,奸詐的龍二在骰子上做了手腳,讓福貴輸的精光,龍二翻身農奴把歌唱,坐上了地主的位置。
  • 《活著》:龍二是替福貴去死的嗎,真的是天註定的嗎
    雖然家裡有錢,卻是個暴發戶的作派,因為從小生長在農村,父母也沒有什麼文化,再加上福貴原爹年輕的時候也好賭。有其父必有其子這話是有根據的,所以作為家裡的少爺,福貴從小就不知道好好讀書。徐福貴從小就調皮,對老師也不尊重,老師說他長大能當個二流子,俗話說,從小看大,此話不假。
  • 再讀《活著》發現龍二和福貴娘才是福貴一生中命運銜接的重點
    再讀《活著》依舊使人慾罷不能,《活著》作為一部反映一代中國人的命運,通過福貴的一生向我們展示在大時代背景下人民的生活現狀和社會變革之下帶給人的巨大衝擊力。福貴的人生和家庭不斷的飽受苦難,到了最後只剩下他一個人和一頭老黃牛相依為命的故事。 《活著》中福貴的人生轉折,要從福貴的不良嗜好說起。
  • 《福貴》:賭場無輸贏,龍二3步引誘,福貴變身窮光蛋,讓人警醒
    2,「意欲取之,必先予之」 深諳人性和套路的龍二騙取徐家信任,為下一步做好鋪墊一粒種子如果遇到適合的溫度,充足的陽光和水分,總會生根發芽。龍二的狼子野心在福貴聽到家珍將要嫁給潘少爺時,一下復活。龍二知道福貴的煩惱因家珍而起,便邀福貴去妓院玩牌散心,但福貴心不在焉。
  • 《活著》:福貴看到龍二被槍斃,為什麼慶幸他和他爹是敗家子
    《活著》:福貴看到龍二被槍斃,為什麼慶幸他和他爹是敗家子《活著》是餘華老師創作的第二部長篇小說,也是一部流傳至今的熱門小說。張藝謀的電影《活著》就是根據這部小說改編的。《活著》的主人公名字叫做福貴,圍繞福貴展開的故事可以說真的非常悲慘。
  • 從「祥子」到「福貴」,《活著》的終極意義就是「活著」本身
    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對「活著」的理解必然也不一樣,祥子和福貴兩個生在不同年代的人(中間隔的時間也不長),不同的起點,相似的命運,昭示我們面對苦難時的不同的境遇與心理,最後的結局必然不一樣。
  • 《活著》:福貴到底遭受了多少苦難?如果是你,你能撐幾關?
    餘華的《活著》對於我而言更像是一本哲學書,讀這本書是一定要讀自序的,不然你會發現你只是看了一個悲劇故事,沉浸在故事的悲痛中無法自拔,當你看過自序以後,你會發覺這本書的意義在於告訴我們為什麼而活著。家珍走後,福貴就只能和福貴娘以及鳳霞相依為命了。走投無路,他去找龍二租了5畝地,從一位路都不願意走的少年,變成了一個辛苦勞作的農民。這個場景,連他家以前的僱工長根都看不下去。第四難:被抓壯丁。
  • 《活著》:如此做,才可遠離福貴悲催式人生
    福貴說他爹是有身份的人,走路的時候鞋子的聲音都像銅錢碰撞的聲音。福貴的爹不求上進,卻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替他光宗耀祖,結果福貴繼承了他的衣缽。徐家祖上兩百多畝地,到了福貴的爹手裡,剩下一百多畝,再傳到福貴手裡,什麼都沒有了,這父子也算是上梁不正下梁歪勢均力敵了。
  • 《活著》有三個原因:家珍與他母親的家人斷絕了關係,回到了福貴
    在餘華的《活著》中有句俗語:只要一家人是在一起,你就不在乎任何祝福。眾所周知,這本接地氣小說影響了很多人,其中一個人物雖然不怎麼引人注目,卻貫穿了整個故事。那是米店老闆的女兒家珍,家珍當時和女學生一樣漂亮,她穿著旗袍,拿著書上學,舉止優雅。
  • 餘華《活著》:福貴比任何人都有過世的原因,為何卻始終好好活著
    他的爸爸被他活生生氣瘋,媽媽則在窮苦中患了病重,福貴前往求藥,卻在中途被國民政府抓走當抓壯丁。歷經數番幾翻返回家中,才知道媽媽早就過世,老婆家珍辛辛苦苦地養大2個子女。自此更為悽慘的運勢一次次趕到福貴的身上,他的老婆、子女和小孫子陸續過世,最終只剩福貴和1頭老牛不離不棄,但老年人依然活著,仿佛比以往更為瀟灑與頑強。
  • 福貴的爹臨死前說的話有什麼含義?10年後重讀《活著》才懂
    如果說福貴的娘、有慶、鳳霞、家珍的死是充滿了沉重,在小說一開頭,福貴爹死的時候,卻又充滿了黑色幽默。小說設置了一個特別的場景,用了一段對話,極其荒誕。福貴爹是在拉屎的時候從糞缸上掉下來死的。10年後重讀,才明白了其中的深意,小說用一個略帶荒誕的場面,為小說奠定了悲劇的底色,在我看來有這樣幾層含義:「糞缸」是階層的一種象徵,也是徐家家道中落的象徵在福貴家境還沒有敗落時,福貴爹和福貴是遠近聞名的闊老爺和闊少爺,福貴爹走在自家的田產上,佃戶見了,都要雙手握住鋤頭恭敬地叫一聲:「老爺」,去到城裡,城裡人也會叫他先生
  • 福貴死了5位親人依然活著,人為什麼活著?餘華這樣告訴你
    一直覺得餘華是一個冷靜到近乎「殘忍」的作家,在他多數的作品裡,充斥著司空見慣、習以為常的苦難和死亡,以旁觀者的角度平靜地敘述悲慘的故事,不添加任何渲染,比如《活著》裡,福貴對書中的「我」講述親人的相繼離逝時,語調也是很平和的,仿佛在說一個不相關的他人的故事,巨大的苦難卻一下下凌遲著讀者的內心,不忍卒讀。
  • 《活著》: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或許我們可以通過餘華的《活著》,透過福貴的一生,看到一個答案。01 《活著》,福貴餘華是一個很照顧讀者的作家。《活著》這本小說只有十二萬字,餘華覺得,長篇小說,十五萬字以內就夠了,這樣讀者讀的不累。《活著》讀起來不累,心,卻足夠累。
  • 餘華《活著》:因為異常艱難,活著才具有深刻的含義
    而如今有多少人犯過錯誤的人能像福貴一樣忘記過去,努力向前。很多人,在長時間的懊悔,自己犯下的錯誤時始終鑽不出牛角尖而走到了極端。福貴的母親經常說那句話,只要人活的高興,就不怕窮。所謂家和萬事興,就是這個道理。
  • 《福貴》如果我是鳳霞我也會選二喜不會選胡老師
    《福貴》這部電視劇改編自著名作家餘華的文章《活著》由陳創劉敏濤等領銜主演。在讀書的時候我看過活著這本書,依稀記得裡面的很多情節。而《福貴》這部電視劇完美詮釋了原著的所有內容,毫不誇張地說看這部電視劇我都是哭著過來的。
  • 《活著》《福貴》:嫁人就嫁二喜這樣的男人,忠厚善良知冷暖顧家
    《福貴》改編自餘華小說《活著》,電視劇保留了小說悲劇的色彩,同時為了不讓觀眾看得過於沉重,增加了不少溫情的元素。劇中二喜與鳳霞天造地設的一對有情人,婚後夫妻恩愛幸福。二喜也深受觀眾喜愛,不少觀眾直呼,嫁人就要嫁二喜這樣的男人。
  • 重讀《活著》,從福貴的一生看人生的四個階段
    高中的時候借了同學一本書《活著》,被名字吸引,一口氣讀完,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撼,不敢相信世上竟有這麼悲慘的人。最近重讀《活著》,經過歲月的歷練,在原來的震撼之餘,對福貴苦難的人生多了一份解讀。大多數人的一生,何嘗不是一本《活著》的歷程?
  • 餘華《活著》:福貴一家幾口都去世了!他為什麼還孤獨的活著?
    福貴是一個富少,但因為賭博而敗掉了家中所有的家產,隨後父親被氣死,妻子離家出走。而自己被迫參軍,後來母親去世、兒子和女兒相繼去世,到最後連唯一的外孫子二喜也死去。如果以旁觀者的角度來看,福貴的一生除了痛苦,什麼也沒有。但他來回想起人生時,反而在苦難的經歷中充滿了幸福和歡樂。
  • 《活著》:無論生活有多苦,活著才是人最高貴的希望
    遭到龍二的算計,福貴最終栽了,把所有家產輸了個一乾二淨。賭博是人在僥倖心理的驅使下從事的一種投機行為,賭博的勝負帶有極大的隨機性和偶然性,迎合了賭徒們以較少的投入獲取較多的財富,以及不勞而獲的心理。賭博的輸贏結果,對賭徒是一種極大的心理刺激,這種刺激很有誘惑力,甚至使人失去自制力。
  • 《活著》裡福貴的親人都走了,後半生又很悽慘,他活著有何意義?
    02 對人性與命運的藝術展現 《活著》展現了對人性善惡的探究。 福貴的兒子有慶學校校長是縣長春生的夫人,生產時大出血急需輸血,善良單純的有慶第一個到醫院去獻血,但沒想到他竟被醫生活活地抽乾血而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