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高義逝世,他是怎樣的「中國先生」?

2020-12-21 環視全球

【環球網報導 記者 侯佳欣 侯雅玲】「美國曾犯過很多錯誤,比如,我們中的很多人不願接受中國的崛起。但我和很多人都在努力,爭取更好地和中國打交道……」

今年7月, 90歲高齡的傅高義在接受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採訪時仍在表達著對於中美關係的擔憂。作為美國著名的中國問題專家,數十年來,傅高義筆下誕生過許多關於中國的著作。他也曾數次來到中國,對中國社會、文化等領域進行深入研究。

當地時間12月20日,傅高義逝世,享年90歲。


傅高義逝世

傅高義資料圖

據《朝日新聞》消息,傅高義當地時間12月20日在麻薩諸塞州劍橋的一家醫院去世。報導提到,傅高義在醫院接受手術,因治療後情況不理想而突然逝世。

傅高義逝世後,其親友及此前就職機構紛紛發文悼念。

傅高義的兒子史蒂夫20日深夜在推特上發文悼念父親。他在推文中寫道:「我父親今天去世了,(因為)手術後出現併發症。一周前他還是很健康。他非常享受生活,尤其是在晚年。我們享受(和)他(一起度過的時光)。」 ↓


傅高義曾就職的美國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也發布了訃告。該機構在推文中寫道:「我們懷著悲痛的心情宣布我們的前主任傅高義教授去世。傅高義教授曾在1973-1975年和1995-1999年擔任中心主任。他是我們中心真正的守護者,一位博學的學者,一個很好的朋友。我們會非常想念他。」↓


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也於當地時間12月20日深夜發布數條推特,就傅高義去世一事表示哀悼。

崔天凱在推文中寫道:「聽聞傅高義去世的消息,我很難過。他是一名傑出的中國研究學者,也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他畢生致力於增進中美兩國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對中美人民友誼及中美關係做出了重大貢獻。他在中國(研究)上的智慧和見解不僅對該領域研究者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對世界而言也是如此。」↓


北京時間12月21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記者會也就此事發聲。汪文斌稱,傅高義教授是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中方對他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對於他的家人表示誠摯的慰問。「傅高義教授為促進中美溝通與交流,增進兩國人民的相互了解做出了不懈努力。我們將銘記他為推動中美關係發展所做的貢獻。


傅高義是誰?

傅高義資料圖

公開資料上如此介紹傅高義的生平:1930年,傅高義出生於俄亥俄州德拉瓦市一個猶太人家庭,曾在俄亥俄衛斯裡昂大學和哈佛大學學習,並於1958年獲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他在1967年至2000年間於哈佛大學任教,曾擔任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主任。

寥寥數行文字似乎無法概括這位學者的一生。

對於大多數中國人而言,知道傅高義這個名字,或多或少是因為那部《鄧小平時代》。2000 年從哈佛大學退休之後,傅高義花費十年時間,搜集資料,採訪知情人,最終完成這部著作。

傅高義和《鄧小平時代》。

不過,傅高義身上的中國印記遠非一部《鄧小平時代》所能概括。從上世紀60 年代在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投身中國社會研究開始,到70 年代建言尼克森總統接觸中國,再到後來參與中美各個層面的交流,傅高義親身見證了中美關係發展的不同階段。

說起來,傅高義與中國結緣,還要從他30歲那年的一次訪友經歷說起。當時,在耶魯大學任教的傅高義前往哈佛大學訪友,當時哈佛東亞研究中心獲得一筆基金,想培養研究中國的年輕學者,學成後可以留校任教。東亞研究中心教授向傅高義發出邀請,他就這樣走上了中國研究之路。

值得一提的是,「傅高義」這個中文名字也是他在從事中國研究後給自己起的。

傅高義的英文名是 Ezra Vogel,Vogel是個德國姓,在德語裡這個發音很像中國的「fugao」。因為英文名字的第一個字母是 E,取其諧音,又選了「義」字。他曾對記者解釋說:「我知道在中文裡,『義』也意味著有很高的道德標準,這正是我想追求的。」

在哈佛大學裡,傅高義被稱為「中國先生」,不僅是因為他會講一口流利的漢語,更由於他對中國的研究與諳熟。

傅高義第一次來中國是在1973年,此後,幾乎每年他都會來中國一兩次。除了身臨其境,傅高義對中國的了解還有很多途徑,比如哈佛大學有不少中國人,包括中國學生與訪問學者,這些人都成為傅高義的交流對象,在與他們的聊天中,傅高義不斷地「抵近」中國。

這些年來,傅高義關於中國的研究從未中斷。其代表作除了《鄧小平時代》外,還包括《共產主義制度下的廣州:一個省會的規劃和政治(1949-1968)》和《領先一步:改革開放的廣東》等。

進行中國研究的同時,傅高義對於中美關係的研究也在不斷深入。作為「中國先生」,傅高義多次於關鍵時刻在中美關係問題上發聲。

1968年,尼克森當選美國總統,費正清與傅高義等十幾位研究中國的著名學者給尼克森寫信稱,「現在是跟中國接觸的好機會」。不僅如此,傅高義還與費正清等8位學者去華盛頓,找國務卿基辛格談話,就中國問題提出一些很具體的建議。

除了中國研究,傅高義對於日本的研究也頗為深入。他精通日語,著有《日本的新中產階級》《日本第一》等著作。

近些年來,儘管傅高義已是耄耋之年,但他仍然對於國際問題十分關注,特別是中美關係。最近幾年,美國國內湧現出一批反華政客,在中國問題上不斷鼓吹所謂的「中國威脅論」,面對這些聲音,傅高義曾多次進行批駁。

2019年7月,傅高義聯合百名專家學者發表了題為《與中國為敵適得其反》的公開信。公開信中提到,中國的參與對當今國際體系以及氣候變化等全球性議題非常重要。公開信稱,站在維護美國國家利益的角度看,最有利的方法是恢復美國在一個發展變化的世界中「有效競爭」的能力,並同其他國家和國際組織開展合作,而不是採取破壞、遏制中國這種「適得其反」的做法。

此外,傅高義對於新冠疫情等突發性全球危機也十分關注。2020年4月,包括傅高義在內的近百名美國前高官和專家學者發表題為《拯救來自美國、中國和全球的生命》的聲明,呼籲美國與中國合作抗擊新冠疫情。

美國大選之後,關於中美關係的討論也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傅高義也關注到這些聲音。就在本月1日,傅高義在北京香山論壇視頻研討會上表示,美國當選總統拜登給中美關係帶來新的機會,中美之間應該從高層會晤、專業人士以及工作層三個層次進行推進。與會的中俄專家也持同樣觀點。傅高義還表示,美國應該承認中國對世界的貢獻,公平地對待中國。


【版權聲明】本文由作者【環球網】創作,獨家發布在今日頭條,未經授權,任何平臺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東亞的審讀與傅高義的人生 | 哈佛「中國先生」傅高義逝世
    傅高義教授曾兩度擔任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美國中國問題研究的權威機構之一)主任,被認為是美國唯一的一位對中日兩國事務都精通的學者。他對中國問題的觀察和寫作持續了整整四十年,對中國的政情、輿情以及社會經濟狀況有深入的了解,在哈佛大學,有著「中國先生」的稱號。
  • 傅高義逝世,中方:哀悼,銘記
    汪文斌:對傅高義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銘記他為中美關系所做貢獻。在12月21日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稱,據報導,美國知名中國問題專家、哈佛大學榮休教授傅高義於當地時間20日去世,享年90歲。
  • 哈佛大學榮休教授傅高義逝世,生前著有《鄧小平時代》
    哈佛大學榮休教授傅高義逝世,生前著有《鄧小平時代》 2020-12-22 10: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中國通」傅高義去世,曾說美國應公平對待中國
    北京時間12月21日,美國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發表推文稱,我們懷著悲痛的心情宣布,前主任傅高義逝世,1973年至1995年,傅高義教授在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擔任主任,他是我們心中一位博學的學者,一個極好的朋友,我們將永遠懷念他。美國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推特截圖。
  • 「中國先生」傅高義:必須想辦法合作,不應該把中國當做敵人
    他是我們中心真正的守護者,一位博學的學者,一位很好的朋友,我們將深刻懷念他。」據日本媒體《朝日新聞》報導,傅高義在麻薩諸塞州劍橋的一家醫院接受手術,但治療後情況不理想,突然逝世。開始研究中國是在他30歲那年,在耶魯大學任教的傅高義前往哈佛大學訪友,當時哈佛東亞研究中心獲得一筆基金,想培養研究中國的年輕學者,學成後可以留校任教。東亞研究中心教授向傅高義發出邀請,他就這樣走上了中國研究之路。「傅高義」是他在從事中國研究後給自己起的中文名字。
  • 《鄧小平時代》作者傅高義去世,他記錄了中國的改革與進步
    據日本媒體《朝日新聞》報導,傅高義此前在麻薩諸塞州劍橋的一家醫院接受手術,但治療後情況不理想,突然逝世。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在聲明中稱:「他是我們中心真正的守護者,一位博學的學者,一位很好的朋友,我們將深刻懷念他。」中國外交部也對傅高義教授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對他的家人表示誠摯慰問,「我們將銘記他為推動中美關係發展所作的貢獻。」
  • 中國問題專家傅高義逝世
    資料圖片/翟超 攝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傅高義,當地時間20日在美國一家醫院逝世,享年90歲。新京報訊 北京時間12月21日,美國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發表推文稱,前主任傅高義逝世,享年90歲。在12月21日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汪文斌表示,中方對傅高義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對於他的家人表示誠摯的慰問。
  • 傅高義去世:人們不會忘記「中國先生」的記錄
    當日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發布數條推特,對傅高義的去世表示哀悼。其推文稱,「知道傅高義去世的消息後,我很悲痛。他是一名傑出的中國問題研究學者,也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他一生致力於增進中美兩國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為中美人民友誼和中美關係做出了重要貢獻。他針對中國問題的見解對學術領域和整個世界來說,都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
  • 美著名中國問題學者傅高義逝世——我外交部表示深切哀悼
    新華社華盛頓12月20日電(記者劉品然)美國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20日表示,哈佛大學榮譽退休教授、著名中國問題學者傅高義逝世,享年90歲。 費正清中心當晚在社交媒體上公布了這一消息。
  • 美國「中國先生」逝世,生前曾力勸美國政府承認中國貢獻
    據日本《朝日新聞》12月21日報導,美國知名學者傅高義於當地時間20日逝世,享年90歲。傅高義精通中文和日語,對中日兩國事務都十分精通,在中美關係日益惡化的大背景下,他的離世,使中美關係的前景愈發不明朗。
  • 傅高義去世:人們不會忘記「中國先生」的記錄|新京報專欄
    當日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發布數條推特,對傅高義的去世表示哀悼。其推文稱,「知道傅高義去世的消息後,我很悲痛。他是一名傑出的中國問題研究學者,也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他一生致力於增進中美兩國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為中美人民友誼和中美關係做出了重要貢獻。他針對中國問題的見解對學術領域和整個世界來說,都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
  • 專家:傅高義去世,可能代表一個研究中國的範式結束,即「理解中國」
    同一天,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傅高義教授是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中方對他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對其家人表示誠摯慰問。傅高義教授為促進中美溝通與交流、增進兩國人民的相互了解作出了不懈努力,我們將銘記他為推動中美關係發展所作貢獻。 得到兩國民眾深切懷念且高度評價的傅高義,究竟是怎樣一位學者?
  • 「中國先生」傅高義去世:耄耋之年的他仍牽掛著美中關係變化
    美國哈佛大學榮譽退休教授、知名中國問題專家傅高義20日去世,享年90歲。傅高義是數十年來研究當代中國和日本最具影響力的專家之一。他曾說:「我想更近距離地了解中國,也讓更多外國人了解更加真實的中國。」資料圖 新華社發 劉傑 攝■「中國先生」 精通中日兩國事務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在訃告中寫道,傅高義是「我們中心真正的擁護者,一名知識淵博的學者,一個非凡的朋友。我們將真誠地懷念他」。
  • 「中國先生」傅高義去世,生前致力於幫助西方了解中國
    1961年開始在哈佛學習中文和中國中古歷史,長期從事對中國政治、經濟和歷史的研究,在哈佛被稱為「中國先生」。2000年,70歲的傅高義從哈佛大學退休,花十年時間寫出名作《鄧小平時代》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社長甘琦向89歲的傅高義伸手攙扶時,傅高義沒有推開她。甘琦感嘆:傅先生研究中國、日本這麼多年,終於接受了中國的「敬老」文化。
  • 哈佛的「中國先生」傅高義去世,曾花十年寫《鄧小平時代》
    我們將真誠地懷念他」。當地時間12月20日深夜,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連發多條推文,就美國知名中國研究學者傅高義去世表示哀悼。他畢生致力於增進中美兩國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對中美人民友誼及中美關係做出了重大貢獻。他在中國(研究)上的智慧和見解不僅對該領域研究者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對世界而言也是如此。」崔天凱繼續寫道:「我認識傅高義教授很長時間了,從他那裡學到了很多。我相信他的思想和奉獻將始終影響我們。我對傅高義教授的家人致以最深切的慰問。」
  • 中國問題專家傅高義逝世 曾接受外科手術後恢復不佳
    在12月21日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汪文斌表示,中方對傅高義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對於他的家人表示誠摯的慰問。傅高義接受外科手術後恢復不佳昨日上午,日本《朝日新聞》最先報導稱,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哈佛大學榮休教授傅高義於當地時間20日在麻薩諸塞州劍橋的一家醫院逝世,享年90歲。《朝日新聞》還稱,傅高義在醫院接受手術後,沒有留下遺言便突然逝世。
  • 知名學者傅高義去世,生前被稱為「中國先生」
    哈佛大學日美關係項目負責人克裡斯蒂娜·戴維斯(Christina Davis)對《朝日新聞》證實了傅高義去世的消息。戴維斯稱,傅高義在接受外科手術後恢復不佳,於劍橋奧本山醫院離世。圖說:朝日新聞報導截圖傅高義1930年7月生,費正清東亞中心前主任、社會學家、漢學研究學者,也是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他精通中文和日文,撰有《日本第一》《日本的中產階級》《重整旗鼓一重建美國實例分析》等著作。上世紀50年代,美國研究中國的學者寥寥無幾。
  • 哈佛90歲「中國先生」傅高義去世,20天前曾告誡美國:要公平對待中國
    這位在哈佛同時有著「日本先生」和「中國先生」之稱的巨匠,被認為是美國唯一精通中日兩國事務的學者。他傾10年之力、採訪了近300人寫就的《鄧小平時代》,曾在國內國際引發廣泛關注。不僅滿足於在學術上留下傳世之作,晚年的傅高義也不斷介入現實。2019年7月初,傅高義作為5位執筆人之一,起草《中國不是敵人》聯名信在《華盛頓郵報》發表。
  • 熱點丨哈佛90歲「中國先生」傅高義去世,20天前曾告誡美國:要公平對待中國
    —「中國先生」。這位在哈佛同時有著「日本先生」和「中國先生」之稱的巨匠,被認為是美國唯一精通中日兩國事務的學者。他傾10年之力、採訪了近300人寫就的《鄧小平時代》,曾在國內國際引發廣泛關注。不僅滿足於在學術上留下傳世之作,晚年的傅高義也不斷介入現實。2019年7月初,傅高義作為5位執筆人之一,起草《中國不是敵人》聯名信在《華盛頓郵報》發表。
  • 傅高義去世 中國大使:他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傅高義去世,中國大使:他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環球網報導】當地時間12月20日深夜,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連發多條推文,就美國知名中國研究學者傅高義去世表示哀悼。崔天凱發推說:「聽聞傅高義去世的消息,我很難過。他是一名傑出的中國研究學者,也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他畢生致力於增進中美兩國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對中美人民友誼及中美關係做出了重大貢獻。他在中國(研究)上的智慧和見解不僅對該領域研究者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對世界而言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