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統一以後,為何對華人比對南越還要狠

2020-12-18 非常道畢延河

1973年初,「關於在越南結束戰爭、恢復和平的巴黎協定」籤署後,美國開始從越南撤軍,並停止了大規模軍事行動。

北越於1975年3月4日發起了「春季攻勢」,經過55天戰,推翻了南越政權,實現了越南南北方的統一。1976年1月2日,越南民主共和國統一越南共和國,定國名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西貢市被更名胡志明市。

原來南越的軍政要員社會名流大多數被美軍軍艦運送到了美國,美國吸引了大量的越南難民,直到今天有200萬越南僑民。

越南統一以後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第一個任務就是政治整肅清洗原來南越的軍政人員,殺一批關一批,大部分都是勞動改造。越南比起柬埔寨的紅色高棉溫柔多了。

在經濟上,越南實行公有化。對於大小私營業主,對他們一律採取沒收財產。粗略統計一共有3萬多家私營工商業被沒收和改造。

在近現代史上,越南一直存在南越人歧視北越人的傳統,直到現在都是如此。南越人一般將北越人稱為「北圻」、「空心菜」等,意思是野蠻、窮困、鄉巴佬等意思。

在越南歷史上,北越和南越不是一個國家。越南北部和中部地區基本處於中原王朝的管轄之下,越南歷史將這段時期稱為北屬時期。南越是長期處於高棉人建立的政權的控制之下。十八世紀越南才統一的。二戰以後,胡志明成立北越,法國扶持建立南越。直到最後美國撤出,越南戰爭才結束,最終統一。

越南為了統一付出了幾百萬人的代價,北越對南越沒有大規模的報復屠殺,只是勞動營改造一些人。越南的目標不僅僅是統一,而是整個印度支那。越南野心勃勃,要搞霸權主義,華人成了最大的犧牲品,對華人比對南越狠多了。

越南統一以後,開始對華人下黑手了。

首先從經濟上打擊。越南當局通過前後三次的「社會主義改造運動」、兌換貨幣、接管華僑社團的產業、向輸出的難民索取財物、封閉所有銀行,凍結或沒收存款,封閉所有進出口和貿易公司等方式幾乎將華僑趕出了整個越南經濟圈,達到了其剷除華僑經濟影響力的目的。

1976年2月,越南在南方人口普查和選舉國會代表時發布一項決定,強迫越南南方的華僑一律按照吳庭豔統治時期強加於華僑的國籍進行登記。這是政治上為反華排華做準備。

從1975年到1984年期間,越南政權共驅趕了150萬華人,據說華人離開時必須要交12兩黃金,如果交不出12兩黃金,就到改造營做苦力或者被打死。越南採取各種手段大規模地驅趕越南華僑,據不完全統計,被越南當局驅趕到中國境內的華僑和越南公民超過20萬人。80年代的香港電影《投奔怒海》,演的就是當時華人逃亡的悲慘命運。

越南統一以後,馬上就與中國翻臉了。越南可以說是中國全力支持發展起來的,20年越戰期間中國是勒緊褲腰帶援助越南200億美元,沒有中國的幫助越南怎麼會打敗法國打敗美國呢?越南統一以後,緊緊抱住蘇聯的大腿,幻想吞併寮國、柬埔寨,成立「大印度支那聯邦」,這與中國的反霸權主義格格不入。越南以為有蘇聯的支持,完全可以與中國對抗。

胡志明一直在中國和蘇聯之間平衡,誰也不得罪。胡志明的中蘇背景和資源才成為越南的最高領導,但是真正掌握實權的是黎筍。胡志明去世後,中越關係逐漸破裂,親蘇的黎筍開始反華排華。

越戰結束以後,黎筍不僅僅排華還惦記著中國的島嶼。黎筍要求中國歸還前南越政權非法佔領過的南海部分島嶼,而之前胡志明曾明確承認該區域為中國領土,在中方明確拒絕的情況下,黎筍派兵以突然襲擊的方式佔領了南海六個島嶼。

黎筍野心勃勃,自以為是「世界第三軍事強國」,不斷在中越陸地邊境挑起爭端,侵佔我邊疆、射殺我邊防人員,並大規模驅逐國內華僑華商。中國政府多次公開正告越南當局,不要「恩將仇報」,不要繼續其反華、排華,停止侵略行徑即刻從柬埔寨撤軍。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一到馬上報銷,中越自衛反擊戰沉重打擊了越南的野心。

從文化上來說,越南對中國有種歷史恐懼感,畢竟越南有一千多年的北屬期。越南的歷史文化深深地刻印著中國,越南的國號都是嘉慶帝給定的。

越南阮朝史書《國朝正編撮要·卷之一》對此記載:

清帝恐失我國意,遂以越南名國,來書言:『從前撫有越裳,已稱南越。今又得安南全境,循名責寔,自當總前後所闢疆土,肇錫嘉名。其定以越字冠於上,示我國承舊服,而克繼前徽;以南字列於下,表我國拓南交而新膺眷。命名稱正大,字義吉祥。且與內地粵舊稱迥然有別。

所以在越南有一種說法,叫「跟美國走亡X,跟中國走亡國」。越南對中國始終有種危機感。

相關焦點

  • 越南統一後,原北越是怎樣對待南越人民的?
    越南在統一之後,以西貢為例,越共掌管西貢治權不久後,推行了新的城鄉政策,試圖降低西貢的人口,因為該城在戰亂期間因外省居民的湧入而人口膨脹,在陳文茶上任時已經充斥著過多的失業人口。此外越南政府也實施「再教育營"的制度,要求前南越軍的官兵參與勞動改造或進行苦差,並以糧食的發放作為交換條件,鼓勵貧民離開西貢前往鄉村。
  • 南越時期西貢眾生相:華人是當地第二大族群,越南人大多懶散悠哉
    裡面展示了南越時期西貢眾生相,其中有人丁興旺的華人,也有自由懶散的越南人。    一家受歡迎的華人餐廳的廚房  南越時期的西貢市有著龐大華人街區,和西方所謂唐人街只是幾個街區不同,南越時期西貢市一半面積的土地,超過六個郡的面積都是華人的聚集區(當時西貢只有十一個郡),華人住宅區、
  • 1955年的西貢:南越政權剛剛成立,華人主導這座越南人的首都
    西貢依西貢河而建,1950年代的西貢是兩部分組成,一部是原來法國人建設的西貢(前身是阮朝嘉定城),一部分是華人為主的堤岸,最初兩地合併為西堤,後更名為西貢,為南越的首都,成為西貢都。
  • 越南想改名「南越」,嘉慶把名字首尾顛倒,斷了越南對兩廣的野心
    在古代,越南有多個國號,而古代的中國、朝鮮、日本、琉球四國,在史書中一般都將越南稱之為「安南」或「交趾」。在近代,越南阮氏統一越南後,請求清朝賜名,當時他們希望能得到「南越」這個國號。所以請求被拒後,越南仍多次上書請求,最終嘉慶帝賜給了他們「越南」的國號,之後這個國號一直沿用至今。「越南」和「南越」這兩個名字,不過是一個「越」字在前頭,另一個是「南」字在前頭,看上去似乎只是首尾顛倒了一下。為何嘉慶帝就是不肯賜名「南越」呢?其中又有何玄機呢?
  • 從祖先到入侵者:越南人眼中的南越
    相信應該很多人都知道「越南」這個國名的由來。1802年,阮福映建立阮朝,上書請求嘉慶皇帝同意其「南越」為國號,然而嘉慶皇帝認為歷史上南越包含了今兩廣之地,於是將「南越」兩字顛倒,賜其「越南」為國號,越南人便沿用至今。
  • 越南戰爭後,北越人竟這樣對待南越人,南越總統的妻子下場最慘!
    其實越南自上個世紀中葉就一直存在著夾雜在國家內外的紛亂,尤其是屢屢「新起」的南越政權,先是受到了法國勢力的支持,緊接著又接受了美國的助力,最終南北兩越的矛盾不可避免,進而導致了越南戰爭的爆發。南越政權雖然在越南的歷史上僅僅存在了20多年的時間,但南北兩端的分裂卻是越南歷史上永遠都無法割捨的痛楚所在,因為南北兩越對立的背後充斥著延續了14年的「越南戰爭」。直至越南戰爭結束,越南才得以重歸統一,這原本只是越南國內的一場內戰,但實際上確實美蘇冷戰格局之下局部熱戰的體現。運用「體現」二字是因為越戰涉及了其他國家的參與。
  • 越南戰爭結束45年,越南南部依然親美,未來能否走向分裂?
    越南雖然實現統一,但南部越南親美勢力很大,能否被美國利用?1975年,越南戰爭結束後,越南的南北實現統一。我們都知道,南越政權是美國和法國扶植起來的政權,南越在美國支持下,當時經濟社會都比北部要發達,類似於韓國的社會。但南越被北越滅掉後,不得不按照北越的體制進行改造。
  • 越南全盛時期有150萬軍隊,為何炮兵實力不行呢?
    越南在全盛時期兵力高達150萬,當然這個龐大的兵力只是短暫存在,1973年美國因國內的反戰浪潮,被迫決定逐步將美軍從越南撤出,北越趁機南下發動統一戰爭,南越政權於1975年被徹底打垮,越南實現統一。統一後的越南由於收編了大量的南越軍隊,兵力達到了150萬的峰值,1978年,越南進行了軍事改革,總兵力下降到了120多萬。越南統一後,經常自誇是世界第三軍事強國,但是實際上除了數量多之外,裝備水平並不高,以越南孱弱的軍工生產水平,他的陸軍空有數量,而炮兵火力則很是不足。
  • 越南1975年統一時報紙爭相報導,見證南越滅亡,西貢更名胡志明市
    1974年4月30日越南南北統一,是越南全國歡慶的一天。雖然45年過去了,但是當時熱情越南人慶祝國家統一的景象仍然被各種報刊資料記載著,其中除了越南國內人民報和新河內報等紙質媒體外,還有許多西方媒體報刊。
  • 越南戰爭最後一次大型戰役,裝備精良的南越軍隊最終走向滅亡
    二戰後,被殖民、被侵略的國家紛紛掀起了爭取自由和獨立的運動,越南就是其中之一。為了爭取民族獨立,越南進行了艱苦的抗爭,在越南戰爭中,裝備精良的南越軍隊被北越軍隊打敗,最終走向滅亡,越南才得以建立起統一的民主共和國。在二戰前,越南曾長期是法國的殖民地,二戰爆發後,日本的侵略勢力蔓延到了越南,越南又處於日本的控制之下。
  • 20年援助上百億,越南統一後就和中國翻臉,誰給了「白眼狼」底氣
    歡迎來到十點解讀,在談到越南和我國「反目」之前,我們照例得先簡單的談一談越南戰爭。越南戰爭,是1955年到1975年在美蘇冷戰時期的東南亞的一場大規模戰爭。 越南戰爭最開始的時候,美國並未直接參與,而是選擇了給南越提供軍事、資金幫助。但眼看著北越政府在中國和蘇聯的幫扶下將南越打得落花流水,自己投入的錢財和物力一場空,美國徹底坐不住了。
  • 越南為何定都河內,而不是定都經濟實力強大的胡志明市
    2020-12-30 01:16:19 來源: 第九視角 舉報   越南為何定都河內
  • 剛跟美國打完越戰,越南為何這麼囂張,剛同時和三國開戰?
    導語:剛跟美國打完越戰,越南為何這麼囂張,剛同時和三國開戰?說起越南,這個國家在歷史上發生不過少戰爭。比如說越戰就是一個很經典的一場戰役。當時南越和北越正在打仗,美國也參與到其中,對南越提供了一定的幫助,這場戰爭持續了20年的時間,最終美國失敗撤軍,越南也獲得統一。戰勝了世界第一的美軍之後,在20世紀的70年代,越南的野心迅速開始膨脹變得非常的囂張,並侵略泰國、柬埔寨、以及襲擾我國邊境地區。為什麼越南能在當時這麼有信心敢於同時和這三個國家開戰呢?
  • 胡志明市是越南最繁華城市,為何越南卻將首都定在靠近中國的河內
    胡志明市比河內更繁華,為何越南政府卻執意要把首都定在河內?在近代越南獨立和統一上,也是以河內為中心,一路南下統一越南,也正因如此現代的越南將河內定位首都。越南歷朝歷代都把河內作為根本開疆拓土,河內在古代越南也是開發程度最高的地方。從越南兩千多年的歷史來看將河內這一地區作為統治中心是越南由來已久的事情,也是最符合統治者利益的。而現在越南第一大城市胡志明市呢,它就沒有這麼悠久光輝的歷史了。
  • 美國二戰用原子彈轟炸日本,越南戰爭為何寧願敗北,也不使用?
    可越南被分為南越和北越,美國為了將他們統一就發動了越戰,美國的野心著實不小。在美國有了更多想法後,當時又有無數的年輕人爭著搶著要當兵,經濟能夠支撐,兵力又充足,武器彈藥更是不用說了,所以美國軍隊急著要統一越南。
  • 古時南越是一個什麼國家?與今天的越南名字顛倒,兩者什麼關係?
    「越南」與古時「南越」,只是前後順序不同,兩者到底什麼關係?越南是我國南部的鄰國,位處廣西南部,不論是現在作為我國果蔬稻米重要的進口產地,還是歷史上和中國的關係一直都比較密切,這種關係,既有藩屬國與宗主國的從屬,也有戰爭對抗和文化對抗,其中關於版圖與民族一說更是耐人尋味。
  • 臺灣在越戰中援助南越秘史
    不過,蔣最終還是想法設法地介入到了越戰之中,其基本方式,就是向南越秘密派遣軍官團。1954年,越南一分為二,北部為越南共產黨佔領,南部則建立越南共和國,由吳庭豔出任總統。1960年,吳廷豔訪問臺灣,「目睹官兵戰術精良,士氣高昂,且獲悉國軍官兵待遇不及越軍一半,感到十分高興與驚異」。吳廷豔請臺灣派遣一名將軍到南越,協助整軍。
  • 越南曾靠中國幫助完成統一,1978年卻為何與我國交惡?原因竟這樣
    今天我們給大家提到的就是越南國家,曾經在中國的幫助下完成了統一,而讓人沒有想到的是1978年卻與中國交惡。提到越南,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它與中國的廣西省和雲南省接壤,和中國一樣,也曾受到國帝國主義的侵略,比之中國,越南的獨立歷程更加的艱辛,在1945年的時候,越南分裂為南越和北越。南越依附於西方國家,北越則是倚靠中國與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
  • 越南戰爭美國為何不敢跨過北緯17度線?真實原因其實很複雜
    搞清楚了這個概念,就能明白美國在越南的戰爭為何如此束手束腳了。二戰結束後,歐洲大陸國家全部被打成了一片廢墟,在二戰中沒有受損失的美國理所應當的成為了歐洲國家的老大。蘇聯本來也在二戰期間被打成了廢墟,但因為舉國體制的優勢,通過第四個五年計劃,經濟迅速的恢復到了戰前水平,並且還擁有了核武器!可以在軍事上與美國一較高下。
  • 越南的首都為何是河內而不是經濟最發達的胡志明市
    文/寂寞的紅酒河內和胡志明市是越南最有名的兩個城市,一個是越南的首都,一個是越南最大、最繁華的城市。胡志明市的經濟貢獻率佔到了越南經濟總量的五分之一,可以說控制了胡志明市就掌握了越南的經濟命脈。很多人不禁感到疑惑,越南的首都為何是河內而不是經濟最發達繁榮的胡志明市?首先,河內是越南傳統的行政中心。歷史上,河內一直是越南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早在公元前200年,河內就已經建城。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在越南設交趾郡,河內便在其範圍之中。隋朝的時候,河內成為中國交趾郡的治所。唐朝的時候,河內是安南都護府治所所在地,是當時越南北部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