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夢
近日,一則關於「儀隴縣人社局400多字官方回復出現4個錯別字,連本單位名稱都寫錯」的消息引發引發網友熱議。目前,這一事件有了最新進展:儀隴縣回復稱,6人受到政務記過、書面誡勉等處分。(央廣網)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難免會有失誤甚至有錯誤,「不求備於一人」,對於無心之失,雖然不支持,但是在工作中還是要寬容理解。本身工作方法的不當、工作效率的不盡如人意,還是跟能力大小有關,即便態度端正,也可能有所疏忽。「為官不為」的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肯定是工作態度的問題,向平庸開刀,要通過「有為才能有位」的鞭策,促進幹部擔當作為。
單位的名稱就是「臉面」,是跟名字一樣的珍貴,喊錯別人的名字還情有可原,而連自己的都出錯,就是根子上出現了問題。錯別字的出現,可大可小,往小了看,不過是知識儲備可能不足,或長期使用電腦所致。然而,往大了說,是工作態度不謹慎、流程不規矩,至少是態度問題。因崗設人,既然「一個蘿蔔一個坑」,只要工作責任還在,就應該要有職業的操守,就應該要回答好群眾的問題。
按理涉及到幹部作風問題,需要分管領導、主要領導,甚至是紀檢監察幹部層層的把關,而如若嚴格按照流程執行,按照規矩辦事,經過了那麼多的關口,不應該再出現四個錯別字的問題。可見,流程可能走了個形式,都以為總有一級會認真審核,自己這關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管不管都有人管,何必多此一舉?這樣的態度,致使麻痺大意滋生抬頭。
開展思想作風教育整頓,狠抓幹部隊伍思想政治教育,切實增強宗旨意識、群眾觀念,是永葆為民宗旨的第一步;提升崗位業務能力,開展技能培訓,提升幹部綜合素質是第二步;另外,還需加強制度建設,強化執紀監督深入履職,嚴格機關內部管理制度的建設,以大力促進機關作風轉變、效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