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眾人之力,則無不勝也」 帶上「同理心」去戰鬥!

2020-12-14 河北新聞網

越 名

履職不力就問責,不換思想就換人。

16日,湖北通報6起違反疫情防控工作紀律及履責不力問題。而就在前一天,武漢新任市委書記王忠林在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視頻會議上要求,各級領導幹部要換位思考,把病人當兄弟姐妹,當父母親人。

誠如其言。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同理心」,指的正是心理換位、將心比心。疫情大敵當前,領導幹部要離人民群眾近一些、再近一些,要與人民群眾的所思、所想、所急、所難、所盼產生強烈共情,帶著「同理心」去戰鬥。

抗擊疫情是一場艱苦卓絕的鬥爭,不僅要與病毒這個魔鬼較量,還要儘可能減少疫情防控對群眾生產生活的影響。圍繞抗疫過程中城市運行面臨的方方面面挑戰,人民群眾遇到的各種各樣困難,各級領導幹部務必要從人民群眾的利益著眼、著手,把人民群眾的健康和生命放在絕對第一位,以此為核心去思考主體責任是否到位了、精力投放是否聚焦了、防控措施是否落實了、工作作風是否紮實了,把自己的感情與人民群眾的感情緊緊綁在一起,以與人民群眾「同頻共振」的狀態來堅守崗位、處理工作。

我們相信並看到,絕大多數領導幹部在疫情防控工作中體現了「同理心」,展現了責任與擔當。但現實也告訴我們,還是有一些領導幹部存在離人民群眾「最後一百米」、「最後一扇門」的問題,對人民群眾存在的困難或熟視無睹、或束手無策,這種情況必須堅決破除、堅決杜絕。

「用眾人之力,則無不勝也。」只要各級領導幹部帶著「同理心」站在抗疫最前沿,就會贏得人民群眾最廣泛的支持,形成眾志成城、風雨同舟的磅礴力量;只要各級領導幹部帶上「同理心」去戰鬥,就會開創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局面,儘早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來源:新華網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

相關焦點

  • 用眾人之力,則無不勝也
    「無數歷史證明,我們的人民群眾蘊藏著治國理政、管黨治黨的智慧和力量。」群眾的力量是無窮的、智慧也是無窮的。疫情期間,如何保障人民正常生活,人民是當事人,體會最深,最有發言權。這就要求我們要以誠懇的態度問政於民,認真聽取群眾的意見建議。充分保障廣大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使防疫工作最大程度集中民智、反映民意、凝聚民力。
  • 【真實案例】見證同理心的力量——護患關係領域的同理心實踐
    】學員《同理心的力量》認證講師同理心教練醫務工作者非暴力溝通踐行者、傳播者人本主義心理學大師卡爾·羅傑斯曾說:「如果有人傾聽你,不對你評頭論足,不替你擔驚受怕,也不想改變你,這多美好啊······每當我得到人們的傾訴和理解,我就可以用新的眼光看世界,並繼續前進······這真神奇啊!
  • 情商中的「自我激勵」與「同理心」
    沒有一個人將小草叫做「大力士」,但是它的力量之大,的確是世界無比。這種力,是一般人看不見的生命力,只要生命存在,這種力就要顯現,上面的石塊,絲毫不足以阻擋。因為它是一種「長期抗戰」的力,有彈性,能屈能伸的力,有韌性,不達目的不止的力。
  • 同情、同理心和同理圈
    所以說,同理心在HR領域的運用顯得十分重要。有不少人會提出,心思細膩、有同理心是天生的吧,後天能訓練嗎?我認為,同理心完全可以通過訓練後天形成,關鍵問題在於我們是否有意願要去改變常規的思維模式?如果能從意識上認為同理心是重要的,那麼行為上也會隨之改變的。缺少同理心的HR管理「走」不遠,不能真正管到員工的心裡,也不能真正成為業務夥伴。
  • 「動捕之王」安迪·瑟金斯:凱撒教會人類同理心
    「猩球崛起」系列即將畫上休止符。 「同理心」是內核當爹的凱撒更有「人性」 在瑟金斯看來,凱撒的成長曆程是他越來越人性化的過程,這種變化不僅體現在肢體和語言上,更融入在角色的心態和情感之中。「在第三部中,凱撒變得更像人...它站得更直了,也能夠更加流利地講話,這是他智慧的展現」瑟金斯說,「第三部是一段非常個人化的旅程,他既是一位領袖,也是一位父親...他在承受戰爭壓力的同時,喪子之痛也曾讓他一度像科巴一樣失去『同理心』,凱撒的情感轉變是電影的核心」。
  • 乘眾人之智無不任用眾人之力無不勝
    到達武漢後,劉天戟召開臨時黨支部會議,明確責任分工,戰略分組,均衡力量,做好戰鬥準備。為了使患者得到最高效的診治,醫療隊結合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B7東療區患者的臨床特點,歸納總結出了一套在發熱病房隔離療區工作的最優流程方案。戰略分組,人盡其用,標準化作業為患者提供全方位保障。
  • 從孩子角度解析《地球上的星星》:好教育,都是從「同理心」開始
    所以作為父母應該要去諒解孩子的不完美,諒解孩子的缺點,對孩子的優點進行發現以及發揮,而不是總是去揪著孩子的不完美之處來傷害到孩子。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懂得去換位思考,孩子的不容易要去體會大孩子的感受,而不是總站在自己的角度去對孩子進行教育。《地球上的星星》,這部電影講述的就是教育中的同理心,告訴父母要用同理心對待孩子。
  • 眾志成城丨人人參與同心戰「疫」 積力之所舉 則無不勝也
    眾志成城丨人人參與同心戰「疫」 積力之所舉 則無不勝也 2020-09-06 22:16:58   來源:央視網
  • 珠江觀潮|舉眾人之力 託起「慈善之城」 - 廣州日報
    讓慈善惠及大眾、人人參與——廣州打造「慈善之城」又添新動作。日前,廣州市人民政府所印發的《推動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提出,通過培育更多慈善主體以及鼓勵商場、圖書館等設置慈善空間,推動廣州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
  • 【決勝結案清積攻堅戰】民三庭: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
    【決勝結案清積攻堅戰】民三庭: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 2021-01-13 15: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半途哲人、鵝毛詩人唐國明的哲學名篇《我的理之力與我的力之理》
    識你之理與力,看他之理與力,合諸家之理與力,知行之,得我之理與力。識你之理與力,看他之理與力,知行得我之理與力;乃世界學術治學之路,是各科學者研究學問之精神。在科技興國之世界,世界需要更多持「理與力」之人,需要更多「究天地之得失、強天下之心力」的讀書人。
  • 同理心媽媽帶大的孩子是什麼模樣?難過傷心均被讀懂,過得很開心
    「同理心」是什麼同理心就是,設身處地、將心比心地去理解他人,作為父母,只有擁有了同理心,才能更好地和孩子溝通,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愛。不如嘗試打開你的同理心,來看看做孩子到底有哪些辛苦之處。簡單來說,就是用心去感受孩子的心,而不是憑經驗道理和習慣,如果父母能夠有同理心,孩子將會特別受益。
  • 同理心和成長性思維重構微軟
    納德拉帶領微軟公司擁抱同理心、培養無所不學的求知慾和建立成長型思維,不斷試錯迭代、尋求成功轉型方略,實現微軟自我轉型與文化重塑,予力全球每一人、每一個組織。不斷變革戰略和核心產品,由一家傳統軟體公司進化成平臺型企業,以雲+AI搭建生態實現轉型重生,成為全球商業史上經典戰例。微軟公布2020財年第三財季財報顯示,微軟第三財季營收350億美元,同比增長15%;淨利潤107億美元,同比增長22%。
  • 避免養出「熊孩子」,同理心的培養很重要,幾招教你培養同理心
    同理心是什麼當代人經常會提到的一個詞"同理心"(Empathy)。簡單來說,同理心是指一個人「換位思考」、「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的能力,主要體現在情緒、自控、換位思考、傾聽能力以及表達尊重等與情商相關的方面。
  • 缺乏同理心,逼哭吳昕,為難鄭希怡,藍盈瑩還能繼續乘風破浪嗎
    同理心是什麼?同理心就是和別人相處時,能設身處地去思考對方的想法和體會對方的感受。美國精神病學專家Stanley I. Greenspan說過:一個孩子的同理心越好,他們會越惹人喜歡,越容易獲得良好的人際關係。
  • 德清求是高中:用同理心溫暖他人—記德清縣求是高級中學升旗儀式
    陳老師的演講主題是《怎樣淬鍊」同理心「》,「同理心」是指在人際交往過程中,能夠體會他人的情緒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場和感受並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處理問題的能力。也就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提到的設身處地、將心比心的做法。其實,人與人之間的衝突通常來源於對彼此的誤解,通過換位思考,這些都是可以避免的。
  • 陳銘教科書式哄妻子:夫妻相處需要同理心
    陳銘僅用這兩句話就打到老婆的心上。就算她在外面受到再大的委屈,此刻,也煙消雲散。陳銘說哄老婆的關鍵是:你要懂她。你要從每一次她為什麼不開心,把真實的原因找到開始。這個懂就是同理心,而夫妻相處是非常需要有同理心的。
  • 同理心能力探究?
    為什麼會想到這個話題,源於自己再次看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的觸動,在回顧自己成長的痕跡中,很多時候的言行或許就是因為缺乏同理心而帶來的選擇,這使得我非常想深入思考下為何自己沒有形成這種能力,這種能力的形成是否存在某種培養模型。
  • 朱國珍:走出去,充分感受同理心 |書展·名家
    她說:「寫作一定要與時代脈動貼近,不能沉溺於同溫層,要走出去,才能充分感受同理心,放大眼界,提升關懷,成就經典。」朱國珍謙虛地說,自己停筆多年,二度駕馭長篇小說即獲如此殊榮,開心得幾乎飄上雲端。《中央社區》描寫主修哲學的空中小姐與曾經是網球國手的公車駕駛員,兩人在工作航道交集處意外相遇的浪漫愛情故事,鋪展出外省第二代在臺北市落地生根的新人生。同年,朱國珍將《中央社區》改編為電影劇本,又榮獲臺北市文化局主辦的拍臺北電影劇本獎第一名。「這是我第一次寫劇本!」
  • 以眾為體、以德為相、以施為用,無不勝也
    以眾為體、以德為相、以施為用,無不勝也。對以上所說的體、相、用,是佛經當中常用到的詞彙。而在現實生活中,社會文明建設,以及祖國的傳統文化當中。都能得到應用。只是解讀的境界和內容都有著不同的差別。按照因果律來說,都會得到相應的受益,並無往而不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