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新冠感染者未檢出,病死率可能高估超10倍

2020-12-23 DeepTech深科技

2020 年 4 月 22 日,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數量為 251.8 萬,累計死亡案例 17.7 萬,病死率為 7.03%。

生輝查詢病死率較高的幾個國家疫情數據發現,法國、比利時、英國、義大利、瑞典、荷蘭和西班牙等歐洲發達國家的病死率均超過了 10%,部分國家的病死率甚至超過了非典病死率(10.91%)。

註:數據截至 4 月 22 日 14 時(來源:各國衛生部及公開資料)

對於新冠病毒的一般認知是:其傳播性強於非典,但致命性弱於非典。除去部分國家在死亡案例統計方法上的特殊因素(如比利時將未得到確診、疑似感染新冠肺炎的死亡案例也算入死亡率中),仍有眾多國家的新冠肺炎病死率畸高。

這些國家畸高的病死率不是由於治療水平低下,而是由於確診病例數量統計口徑不同。以英國為例,在疫情早期階段,所有從義大利或中國乘飛機來到英國、且被懷疑攜帶新冠病毒的英國人都經過核酸檢測,密切接觸者也被嚴密追蹤,但在 3 月 12 日,英國政府放棄了這一策略,此後只有住院的人會接受檢測,而住院往往意味著重症,因此英國測得的病死率會偏高。

同為發達國家、醫療水平大致相同,檢測強度不同,同一個疾病的病死率就會大相逕庭。與法國、英國和義大利等國家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德國的病死率,截至 4 月 22 日僅為 3.34%,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德國進行了大規模的核酸檢測,更多感染人數納入了統計。

但無論是上文所述的全球 7.03% 的病死率,還是德國通過大規模檢測排查得出的「3.34%」,很可能都遠遠高於新冠肺炎真實的病死率。因為,新冠肺炎有約 80% 的被感染者僅表現出輕度至中度的症狀,甚至有一部分感染者不會出現任何症狀,相當一部分人可能直到自愈都不知道自己曾感染新冠肺炎。加之各國核酸檢測能力無法滿足實際需求,實際上,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針對全部國民進行了檢測,因此也就沒有人能夠確切得知新冠肺炎的真實感染規模。

也就是說,各國政府有能力查清所有的「分子」(死亡案例),但很難查清所有的「分母」(被感染案例)。

從病死率倒推感染人數,新冠肺炎檢出率僅為 9%

「新冠肺炎真正的感染人數遠大於官方統計。截至 2020 年 4 月 12 日,全球實際感染人數約為 520 萬,官方統計數據僅為 180 萬。」

這一判斷來自波蘭比亞韋斯託克大學(University of Bialystok)計算中心題為《Estimate of Covid-19 prevalence using imperfect data(使用不完善的數據估算 Covid-19 感染率)》的研究,於 4 月 14 日在 medRxiv 預印發表。

該研究認為,很少有國家擁有足夠強大的跟蹤和檢測能力來找出所有的感染病例,因此,疫情的真實程度尚不能完全掌握。根據該團隊的預估模型(https://covid-model.net/),截至 4 月 22 日,全球可能有超過 633 萬人感染新冠肺炎,遠超官方統計數據;僅美國就可能有 162 萬人已經感染。

註:數據截至 4 月 22 日(來源:波蘭比亞韋斯託克大學預估模型)

該團隊提出的這一預估模型基於具有大量感染案例和高強度核酸檢測的參考國家(德國),並基於 「不同國家的基本死亡率相似、病死率差異主要是由於對輕度和無症狀患者的檢測不足」 的假設,以此計算出相對接近真實水平的死亡率;再假定新冠肺炎在目標國家的死亡率不變,就可以從死亡人數來倒推感染人數。這一預估模型忽略了已知會影響死亡率的幾個因素,例如人口統計和健康狀況、不同國家的疫情傳染狀況以及社會學差異。儘管模型比較粗糙,但它提供了一種統一的方法來對新冠肺炎的流行程度進行全球性的系統評估,並且可以對預估情況進行實時監控。

還有其他多個研究團隊指出,新冠肺炎實際感染人數遠超已知數量。

哥廷根大學的 Christian Bommer 博士和 Sebastian Vollmer 教授發表在《柳葉刀傳染病》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通過對新冠肺炎的死亡率和死亡人數進行分析,以審視官方統計數據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真實的感染情況。分析發現,各國政府平均只發現了 6% 的感染者,而實際的全球感染人數可能已經突破千萬。

文章認為,一些歐洲國家(如義大利和西班牙)的死亡率遠遠高於德國,原因正是在於前者對於新冠肺炎的檢測存在廣度不足、時間滯後的問題,忽略了大部分的被感染案例。德國已經檢測出 15.6% 的被感染案例,而義大利只檢測出 3.5%,西班牙只檢測出 1.7%。英國的檢出率甚至僅為 1.2%,各國平均檢出率為 6%。

之後,該團隊更新了這一數據:截至 3 月 30 日,各國平均檢出率已經提升到 9%。但這仍然是一個太低的數字。

哥廷根大學研究團隊不是唯一一個對各國政府檢出率發出質疑的團隊。3 月 30 日,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全球傳染病分析中心的研究人員發布了一篇名為《Estimates of the severity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a model-based analysis》的論文,該團隊分析了湖北新冠肺炎確診案例的數據(數據截至 2 月 8 日)以及中國大陸以外的確診案例的數據(包括 37 個國家及港澳地區,數據截至 2 月 25 日),推測出新冠肺炎從感染到出現症狀所花費的時間、從出現症狀到病程結束(死亡或出院)所花費的時間,並根據當時在中國大陸以外發現的 1334 例病例的數據估算出新冠肺炎的病死率。

通過對感染和死亡數據進行分析,該團隊認為,新冠肺炎病死率約為 1.38%(95%置信區間)。但鑑於疫情早期的患者主要來自湖北(尤其是武漢),湖北並未進行大規模的核酸檢測,且醫療體系有過載現象,統計的確診人數可能不足以反映真實情況,而當時離開武漢的外國公民會接受廣泛的檢測,不太可能出現漏診誤診,於是,該團隊又將 1.38% 的病死率與離開武漢的外國公民的感染率相結合進行分析,獲得調整後的病死率,約為 0.657%。

1.38% 和 0.657%,無論哪一個數字都低於主要疫情國所公布的新冠肺炎病死率。這些研究結果提示:世界上存在著大量沒有被發現的感染者。

能發現既往感染,抗體檢測被寄予厚望

對廣大公眾進行新冠病毒抗體檢測,或許可以摸清未確診感染病例的真實規模,以及新冠肺炎的真實病死率。

來自德國和美國多個地方的抗體檢測結果顯示,當地的實際感染數量遠超官方公布的確診案例數量;同時,新冠病毒的致命性也低於目前的統計數據。

4 月 9 日,波恩大學(University of Bonn)的病毒學家 Hendrik Streeck 公布了來自德國海因斯堡一個約 1.25 萬人的小鎮的抗體檢測結果,該地區曾受到新冠肺炎的嚴重打擊。結果顯示,500 名受試者中有 14% 的人體內有新冠病毒抗體,通過與該鎮記錄的死亡人數進行對比,Hendrik Streeck 認為,新冠肺炎僅導致 0.37% 的感染者死亡。

4 月 17 日,成員來自史丹福大學、南加州大學及的研究團隊在 medRxiv 上預印發表了題為《COVID-19 Antibody Seroprevalence in Santa Clara County, California》的研究。該團隊對聖克拉拉郡約 3300 人進行了抗體檢測分析,發現每 66 人中就有 1 人體內攜帶新冠病毒抗體。根據這一比例,研究團隊估測:在聖克拉拉郡的 200 萬居民中有 4.8 萬人至 8.1 萬人曾感染新冠病毒,比確診病例數多 50 至 85 倍。

這些研究都指向了同一個結果:實際感染新冠肺炎的人群規模比確診病例數要大得多,而且絕大多數感染很可能只導致了輕度的症狀,患者本人並未意識到。

在抗體檢測大規模鋪開的同時,許多科研人員也對其準確性提出了質疑。

首先,抗體檢測需要將新冠肺炎抗體和其他季節性冠狀病毒抗體區分開來。美國杜蘭大學醫學院病毒學家 Robert Garry 就曾表達過質疑:「我預計假陽性率會很高,除非人們釐清如何使血清學檢測更加有針對性。」

其次,大多數新冠肺炎患者在出現症狀 11 至 12 天后才開始產生抗體,如果僅使用抗體檢測一種方式來篩查患者,有可能會出現大量的假陰性。

從 3 月底至今,包括英、法、美等國家在內,已經有多個國家宣布開展大規模的抗體檢測,各國的日檢測數量預計達到幾萬至幾百萬不等。各國推動抗體檢測的目的,不僅僅在於釐清疫情的真實規模。

「實際感染新冠肺炎的人群規模比確診病例數要大得多」這個由抗體檢測揭示出來的結論,也可以成為推動復工、重啟經濟的依據,按照川普的宣傳,體內攜帶新冠病毒抗體的人群不會被再次感染或傳染他人,因此可以首先回到工作崗位。英、德提出的群體免疫也正是基於 「當社會中大部分人都攜帶抗體、具有免疫力,就可阻斷病毒的廣泛傳播」 的觀點。

但需要指出的是,目前還沒有研究能直接證明體內有抗體的人群能對新冠病毒完全免疫。抗體檢測可以揭示某人的免疫系統是否曾經對新冠病毒產生免疫反應,但還沒有證據表明這種抗體能在體內持續多久、是否會保護人體免受再次感染,以及能在多長的時間內保護人體免受再次感染。

抗體檢測的結果是否能作為復工依據,有待進一步的研究。疫情發展到如今的地步,這已不是單純的科學問題。「原油跌至白菜價格的 1/8」上了微博熱搜,民眾的笑談背後是所有疫情國真實的壓力,關乎疫情防控,關乎經濟民生,關乎政治抉擇。

相關焦點

  • 新冠肺炎病死率究竟是多少?研究人員:全球平均0.68%,但一切取決於...
    據悉,此類研究調查了總感染人數中的死亡人數,其中包括未報告的病例,初步認為,新冠病毒感染的病死率大約在0.3%到1.5%之間。另外,其中大多數研究都認為新冠肺炎的病死率在0.5%到1.0%之間,這意味著每1000人被感染,平均會有5到10人死亡。
  • 全球新冠病例估計已超600萬,無症狀者高於預期
    不少國家新增病例開始減少,截至4月20日,FT據該團隊發布的全球實時新冠病例預測網站(https://covid-model.net/)顯示,截至當地時間4月20日,目前全球已超622萬例新冠病例,而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實時數據顯示4月20日數據為247萬例左右。估計在美國4月20日已超153萬例,而官方數據該天為78萬左右。
  • 首次發現精液含新冠病毒,啪啪會感染嗎?
    各國數據顯示,男性確診數量多於女性,危重症及病死率皆更高。同時,睪丸組織細胞含有大量ACE2受體。後者恰恰是新冠病毒攻擊的靶點。因此,男人可能會因感染新冠病毒,「蛋疼」且「不行」。而最新一條「扎心」消息是:首次有研究發現,少數男性新冠肺炎患者的精液能檢出新冠病毒。
  • 巴西裡約熱內盧新冠病死率高達10.7%,成世界上病死率最高的城市之一
    巴西裡約熱內盧新冠病死率高達10.7%,成世界上病死率最高的城市之一; ①據報導,拉美最大的醫學研究中心2日通報稱,裡約熱內盧每9名新冠肺炎患者中就有一人病亡,是世界上病死率最高的城市之一。報導稱,在裡約熱內盧新冠病毒病死率為10.7%,而巴西的整體病死率為3.7%,與世界平均水平3.3%非常相近,這意味著裡約熱內盧的病死率約為巴西和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倍; ②專家認為,裡約熱內盧的新冠肺炎病例並沒有被及時發現,這就是為什麼有些病例可能到達醫院時已是重症或者根本沒去醫院。高病亡率還和監測系統的缺陷有關。
  • 為何國外病死率高於中國武漢?
    鳳凰衛視記者:目前有些數字已經顯示國際上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死率超過了中國武漢,並且還在不斷上升,這方面世衛組織有沒有什麼建議?有什麼方式能夠降低病死率?謝謝。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高力:我們有對全球觀察的數據,同時也有觀察中國的病死率方面的數據。在疫情暴發的最初,病死率是較高的。
  • 僅6%新冠病毒感染被檢出!哥廷根大學學者估計全球實際感染人數已達...
    哥廷根大學(University of Gottingen)最近的報導顯示,由各國官方發布、國內和國際媒體廣泛報導的新冠病毒COVID-19的確診病例數量嚴重低估了實際感染人數。研究者們的數據表明,各國僅僅有平均6%的新冠病毒感染,而實際的全球感染人數可能已經突破數千萬。這項研究可以在線上找到。在2020年3月31日,《柳葉刀傳染病》雜誌上報告了目前受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影響最嚴重的國家的病死率。在義大利為11.7%,在德國為1.1%,表明各國病例記錄的質量存在巨大差異。
  • 湖北無症狀感染者檢出數量和檢出率持續降低
    5月18日,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召開第97場新聞發布會,介紹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科學精準防控情況。會上,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聯絡組專家、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馮子健指出,分析顯示,儘管湖北省重點人群核酸篩查範圍不斷擴大,篩查量不斷加大,但無症狀感染者的檢出數量和檢出率卻持續降低,疫情防控效果呈現持續向好態勢。據介紹,截至5月17日24時,湖北省累計開展核酸檢測6393436人次。
  • 法媒:德國病死率為何那麼低?
    不過,就目前來看,各國新冠病毒致死率不一,僅歐洲境內,義大利的高病死率和德國確診人數過千死亡2例形成鮮明對比。今天(9日),法媒也開始注意到德國奇蹟般的低病死率。但法國專家認為:德國病死率低只是時間問題,之後死亡人數會慢慢增加,因為德國也是歐洲老齡化程度很高的國家。▲ 法國媒體表示德國病死人數會增加,因為德國也是歐洲老齡化國家。
  • 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新冠病毒感染率超警戒線
    10月20日,在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人們戴口罩在公交車站候車。 羅馬尼亞新冠疫情防控規定,如果一個城市或地區每千人中確診病例超過3例,即感染率超過千分之三的警戒線,則自動成為「紅色」區域。首都布加勒斯特新冠病毒感染率已超警戒線。
  • 疫情日更:美國和西班牙馬德裡病死超中國;土耳其疫情大爆發
    紐約市的感染率已經超過武漢現時水平l  義大利與湖北省人口相當,死亡人數及社會病死率是湖北的4倍。預計明天將超過中國與義大利確診數的總和l  病死數3,424例,已經超過中國,病死率繼續上升,達1.95%l  美國的全社會感染率是中國9.4倍,全社會病死率是中國的4.5倍l  疫情繼續落後歐盟約一周左右l  紐約市(人口約860萬)病例超6萬,約等於2月
  • 美國黑人、印第安人感染率和病死率更高!窮是「原罪」?
    ,且其重症率和病死率更高! 目前的研究表明,患有慢性疾病(例如哮喘、糖尿病等)的人群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同時相較於正常人,他們的預後更差,重症率和病死率更高。
  • 伊朗副總統也被感染!病死率高到嚇人,中東疫情太嚴峻丨戰疫日記
    他發布了一段YouTube視頻證實自己已經被感染▼Mohamad Reza Ghadir博士,庫姆市的國立醫科大學主任,以及當地新冠病毒應對團隊的領導人被證實感染;還有Hadi Khosroshahi,伊朗著名的神職人員,擔任過駐梵蒂岡大使被證實感染。…可以看到,這一次伊朗政府高層,尤其是疾控方面的專家大規模受到感染。
  • 傳播係數是新冠病毒的3倍
    國家衛健委新冠防控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教授曾表示:手足口病傳播係數是新冠病毒的3倍。手足口病每年發病超200多萬例 「現在是時候關注除新冠以外的傳染病了。」國家衛健委新冠防控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表示,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以及其他原因讓家長產生了疫苗猶豫,然而當下,進入夏秋季節是疫苗接種的關鍵時刻。「疫苗接種如果3個月不接種,爆發流行風險是在逐漸加大的,特別麻疹病毒傳播係數12—18,百日咳12—17,新冠病毒1.4—2.5.
  • 美國新冠肺炎實際已感染1600萬人?實現「群體免疫」?
    雖然從已測出數據看,美國即使在紐約之外,感染率也高達每10萬人150人以上。美國的真實感染率是多少?這很久以來一直是一個謎。美國的真實感染率遠超想像?結果發現4名確診患者,以及29名無症狀感染者。總比例高達15.3%。而且無症狀感染者是有症狀感染者的7.25倍,這個比例已經超出了基於東亞地區統計的初期1:1、最終2:8的比例結論。雖然樣本量不大,但還是可以推算為每10萬人15000人感染,其中1800人有症狀——這倒是與目前紐約已測出1600的比例很像。
  • 全球新冠病例超1000萬!哈佛學者:最終可能感染17億人,離結束還很遠
    例如,美國目前已檢測出250萬例新冠肺炎患者,但根據預測,美國的實際檢測能力只是實際病例數的1/10,據此推算,該國實際感染人數可能高達2500萬人。 所以,疫情沒有在夏季被遏制住(新冠疫情夏天能結束嗎?警告:秋冬可能迎來第二波病毒!),反而可能在秋冬季節加快腳步。
  • 進口蝦外包裝檢測出新冠病毒意味著什麼?專家解讀
    7月10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會上,海關總署進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長畢克新介紹,從厄瓜多企業生產的凍南美白蝦的三個外包裝樣本中,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進口凍蝦外包裝檢測出新冠病毒有何提醒作用?進口凍白蝦外包裝發現新冠病毒意味著什麼?昨天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新聞發布會通報稱,厄瓜多三家企業生產的產品(主要是凍南美白蝦)在輸入我國過程中,其貨櫃環境、貨物外包裝相關樣本檢出新冠病毒陽性,存在被新冠病毒汙染風險。
  • 比利時是歐洲新冠病死率最高的國家?衛生部發言人稱:我們更誠實
    據英國《MSN》4月18日報導,最近一段時間比利時躍居歐洲新冠肺炎病死率首位,佛蘭德斯(Flanders)作為比利時疫情最嚴重的地區遭到了人們的質疑:是因為許多人在去往義大利滑雪途中染病帶回比利時,還是人口稠密的老齡化城市加劇了疫情的傳播?
  • 美國約9%的人感染過新冠病毒 人口密集地區感染風險高出10倍
    美國約9%的人感染過新冠病毒 人口密集地區感染風險高出10倍  Emma Chou • 2020-09-30 16:22:
  • 3項專業研究推估:義大利感染新冠實際人數至少500萬,甚或上千萬
    義大利民防部部長安傑洛·伯雷利作為每日新聞發布會的主持人,連他自己都坦言,存在一個大量的「感染黑數」。他說,」每確診1位,就意味著有至少10位未被確診的感染者。他們認為,將近600萬人感染的估測仍然可能是低估了,因為此次調查他們並未把無症狀者計算在內。目前義大利民防部公布的累積確診數據當中,也涵蓋無症和輕症感染者,但它囊括的範圍還遠遠不夠。「如果無症狀感染者的數量很大,我們甚至可以推估,義大利已經有不止500萬人感染,可能是1000萬人,甚或2000萬人。"
  • 哥廷根大學:美國僅發現1.6%的感染者,總數或已破千萬
    新冠疫情形勢愈發嚴峻。截至4月8日,中國以外新冠確診病例超過127萬例,作為全球確診病例數最多的國家,美國確診病例也已突破40萬。數字觸目驚心,但是根據哥廷根大學最近發布的一項報告,實際上的感染人數可能遠不止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