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廷根大學(University of Gottingen)最近的報導顯示,由各國官方發布、國內和國際媒體廣泛報導的新冠病毒COVID-19的確診病例數量嚴重低估了實際感染人數。
哥廷根大學的Christian Bommer博士和Sebastian Vollmer教授根據最新發表在《柳葉刀傳染病》雜誌上的一項研究,對COVID-19的死亡率和死亡實際進行了評估,以驗證官方病例數量的記錄。研究者們的數據表明,各國僅僅有平均6%的新冠病毒感染,而實際的全球感染人數可能已經突破數千萬。這項研究可以在線上找到。
在2020年3月31日,《柳葉刀傳染病》雜誌上報告了目前受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影響最嚴重的國家的病死率。
在義大利為11.7%,在德國為1.1%,表明各國病例記錄的質量存在巨大差異。特別是,如果大量感染仍然未被發現,(確診的)病死率可能並不能作為真實感染致死率的代替指標。儘管存在這些不確定性,決策者在制定應對疾病大流行的計劃時,仍嚴重依賴對過去趨勢的推斷。
最近的一項研究,結合中國大陸的數據和回國的國際武漢居民的數據,提出了新的特定年齡的感染死亡率估計。隨著返回武漢的外籍人士接受了廣泛的測試,這為我們提供了充足的實質性的診斷,也為這些測試數字提供了基礎。因此,我們將報告的感染致死率看作其他國家的基準並計算40個最受疫情影響的國家的感染致死率。使用聯合國人口數據糾正40個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國家的死亡率的年齡分布的差異。
同一項研究估計,從症狀開始到死亡的平均時間約為18天。如果我們保守地假設個體在症狀發作後4天接受檢測,並假設國家成功跟蹤了大多數感染病例,將3月31日的累計死亡人數除以3月17日的累計確診病例數,結果為:與報告的感染死亡率相似。
然而,通常情況並非如此。相反,在所有國家,截至3月17日,確診病例數遠遠低於預期。
總結兩周後報告的死亡總人數,平均檢出率約為6%,這使得每天在新聞中報導的病例數量毫無意義。為了估計3月31日感染的真實人數,為簡單起見,我們假定檢出率隨時間推移是恆定的。這是一個相當保守的假設,在日益嚴重的大流行病中,儘管為提高檢測能力做出了巨大努力,但檢測所有病例的難度越來越大。像土耳其、美國這樣的檢測率極低的國家可能是例外。研究者們計算3月31日的確診病例數除以感染估計數,按檢出率計算。
雖然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數據報告,目前全球確認的病例還不到100萬,但科學家們估計感染人數為數千萬人。要想終止目前的旅行限制和社會隔離措施不僅需要大力減少新病例的傳播,而且還需要大力提高檢測新感染的能力,需要採取適當的措施隔離感染患者和追蹤潛在的感染患者。如果沒有這些措施,病毒可能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仍未被發現,新的疫情爆發可能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不充分檢測和拖延檢測可能解釋了為什麼一些歐洲國家,例如義大利和西班牙有更多的死亡人數(相對於已報導的確診病例)超過德國。德國已經檢測出大約15.6%的感染,相比之下,義大利只檢測出3.5%,西班牙檢測出1.7%。美國(1.6%)和英國(1.2%)的檢測率更低,這兩個國家由於對流行病的反應遲緩被公眾衛生專家譴責。
與上述國家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韓國似乎已經發現了幾乎一半的SARS-CoV-2感染病例。作者估計,在2020年3月31日,德國有46萬人感染。基於同樣的方法,研究者們估算美國有超過1000萬的感染者,西班牙有超過500萬的感染者,義大利有大約300萬的感染者,英國有大約200萬的感染者。就在當天,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報告稱,全球確診病例不足90萬例,這意味著大多數感染病例都沒有得到檢測。
哥廷根大學(University of Gottingen)發展經濟學教授塞巴斯蒂安?沃爾默(Sebastian Vollmer)表示:「這些結果意味著,政府和政策制定者在出於規劃目的解讀病例數字時,需要格外謹慎。」在不同國家進行的檢測在數量和質量上存在如此巨大的差異,這意味著官方病例記錄在很大程度上無法提供信息,也無法提供有用的信息。」ChristianBommer補充說,「各國在發現新感染和控制病毒方面的能力急需重大改進。」
參考: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04-covid-average-actual-infections-worldwide.html
本文轉載自轉化醫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