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丁路德金的前車之鑑:美國黑人天天遊行,為什麼仍然難獲平等?

2020-12-23 歷史這個小姑娘

導語:

在美國,有三個為了紀念對國家有重要意義的個人的法定假日。一個是紀念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的哥倫布日,兩個是紀念亞伯拉罕林肯和喬治華盛頓的總統節,還有一個就是紀念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的馬丁路德金日。

金倡導以非暴力抵抗爭取黑人民權,成功組織了蒙哥馬利抗議運動、伯明罕抗議運動和華盛頓遊行,對取消種族隔離制度和新民權法的通過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馬丁路德金雕像

黑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被喚起,民權運動在金的鼓舞之下一時間達到了高潮。

然而其後馬丁路德金遇刺身亡,黑人平權運動也走向衰弱,時隔多年以後,因為嚴重的種族不平等,當下的美國黑人又掀起了聲勢浩大的遊行示威,但問題是,遊行了這麼多年,有結果嗎?

讓我們去馬丁路德金的時代,看看他領導的平權運動為何走向衰落吧。

馬丁路德金領導的黑人民權運動的興起

在美國的歷史上,曾經發生過兩次對全體黑人意義重大的事件。一個是1861年至1865年的南北戰爭,一心想要發展資本主義經濟的北方聯邦取得勝利,並廢除了奴隸制度,黑人得到了解放。

另一個則是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民權運動。南北戰爭雖然廢除了奴隸制,卻忽略了久被奴役的黑人經濟窮困和受教育程度低的現實,黑人仍要依靠被白人僱傭才能生存。

美元上的林肯畫像

而此時南方的經濟受到打擊,北方資本主義卻發展迅猛,黑人於是大批進入北方的大城市謀求生計。城市中白人對黑人的歧視又催生了兩個新狀況,那就是黑人社區與種族隔離。黑人民權運動主要就是針對導致其社會權利不平等的種族隔離制度的抗爭活動。

1955年12月1日,蒙哥馬利市的一名黑人婦女羅莎帕克斯在乘坐公共汽車時因為拒絕為白人讓座被逮捕。12月4日由馬丁路德金組織的罷乘運動迅速得到了幾乎所有黑人團體的響應。

全城的黑人團結一心,堅持抵制乘坐公共汽車長達一年之久,罷乘運動最終以美國最高法院判決公共汽車上的種族隔離違憲結束。這次運動在黑人爭取平等權利的抗爭大潮中也許只是一股小小的支流,但它的成功卻驗證了馬丁路德金非暴力主義的可行性。

抵制、靜坐、遊行、和平抗議的方式被普遍接受,標誌著黑人民權運動的開始。隨著馬丁路德金在運動中的影響力不斷擴大,美國南部各州紛紛開展了以衝擊種族隔離制度為目標的公共場所靜坐示威,民權運動突破了城市局限,在美國南方甚至全國造成了相當大的影響力。

1963年8月28日,馬丁路德金在華盛頓林肯紀念堂發表了關於黑人民權平等的著名演講:《我有一個夢想》。

在演講中,金肯定了林肯總統在南北戰爭後籤署的《解放黑奴宣言》為飽受禁錮和壓榨的黑人奴隸點燃了希望之光;同時也揭露了現行的種族隔離制度,以及種族歧視思想如同無形的枷鎖仍然把黑人排斥在平等的社會權利之外。

《我有一個夢想》演講

他呼籲黑人們應該團結一致,紀律嚴明、舉止得體的合法爭取權利,也提醒政府和持有種族歧視思想的白人群體應該及時兌現民主的諾言,因為「對美國來說……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來,黑人義憤填膺的酷暑就不會過去。」

馬丁·路德·金領導的黑人民權運動的巔峰

除了馬丁路德金無以倫比的領袖人格魅力和鼓動能力,美國的兩次對外戰爭也是將黑人的民權運動推上巔峰的關鍵力量。

二戰期間,有大批黑人參軍入伍。儘管在種族歧視思想和種族隔離政策下,他們很少有機會參與正式作戰,大多被安排在辛苦的勤務工作崗位上,可還是有一部分人立下了軍功,其中最具傳奇性的人物就是多裡斯米勒。

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的第一波魚雷機炸毀了美軍西維吉尼亞號的洗衣房,當時只是艦上廚房裡的廚師米勒,卻在第一時間捨生忘死地衝向一臺雙聯M2高射機槍對空射擊,根本不會使用這個武器的他在別人的指導下居然打下了一架日軍飛機。

立下大功的米勒為種族所累,受勳過程可謂是一波三折。最後,還是在羅斯福總統的親自批准下,他才成為了第一位被授予美國海軍十字勳章的黑人士兵。

參戰的黑人士兵

戰爭結束後,不少像米勒這樣的黑人士兵因為立下軍功,得到了進入大學深造的機會,並逐漸形成了第一批黑人中產階級。

然而,社會地位的改變並沒能幫助他們擺脫被歧視的境況,種族隔離政策就像玻璃天花板一樣,任他們如何努力,都始終被困在社會最底層。

受過良好教育並有一定經濟基礎的黑人中產階級比起他們貧困的同胞對於種族隔離政策的不滿情緒更為強烈,也更容易理解並接受馬丁路德金的非暴力主義思想,成為了早期黑人民權運動的中堅力量。

1963年馬丁路德金《我有一個夢想》的演講把民權運動推向了巔峰,第二年,美國就通過了新的民權法案,規定在美國境內不得進行種族隔離,黑人開始獲得了形式上的平等。

與此同時,出於冷戰全面展開的戰略需要,美國決定授權總統動用武力,迅速將越南戰爭擴大化。地面部隊參戰後,對兵力的需求急劇增加,為補充兵源,政府開始在大學生中徵兵。

然而,戰爭失利、戰勢久拖、傷亡慘重的局面造成了美國民眾的強烈不滿。特別是對社會現象較為敏感的青年學生很快就從政府的美好宣傳中清醒過來,開始反對這場害人又害己的戰爭,這就是發生在美國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反戰運動。

最近事件中的黑人示威遊行

青年學生們在反戰運動中除了要喚醒美國民眾反對政府從事「不道德戰爭」,迫使當權者儘快結束越戰,也對美國社會中一些不合理的制度有了新的認識,並加以批判。

反戰青年們認為人不是為了在戰爭中被打死而存在,也不是他同類的敵人,人的真正本性應該表現為對同類的愛和信任。

這種思想在國內的傳播轉化為對黑人,和其他有色人種遭受不公平待遇的同情,影響到一部分白人群體,反種族隔離與歧視的隊伍進一步壯大,黑人民權運動在青年學生的反戰運動中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馬丁·路德·金遇刺和黑人民權運動的衰落

當然,如果民權運動能在社會各方面力量的持續推動下取得徹底成功,那我們今天也就不會看到佛洛依德呻吟著「求求你,求求你,求求你,我喘不上氣了……」而後悲慘死去的一幕了。

1968年4月4日,馬丁路德金不幸在孟菲斯市被暗殺,一度轟轟烈烈的黑人民權運動也隨之衰落下去。不過,與其說是馬丁路德金之死導致了運動走向衰落,倒不如說黑人領導層內部的分歧阻礙了民權運動在既定軌道上繼續前行。

在金逝世後,非暴力的指導方針被推翻,激進者積極傳播戰鬥思想,甚至還一度組建了所謂的黑豹黨,與政府進行武力對抗。這就導致了黑白對立衝突的加劇,也為政府對運動的打壓提供了合法的藉口,持續了近二十年之久的黑人民權運動陷入低谷。

另外,民權運動走向衰落也與黑人社會內部經濟與社會實力低下有關,這絕不是馬丁路德金的非暴力主義能夠解決的。

去年電影《綠皮書》,反應黑人遭受歧視的歷史

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中說:

「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經濟生活的過程。」

黑人要求爭取的平等權利,從表面上看是一種政治權力之爭,實質上必須從經濟權利出發。也就是說,黑人群體整體的經濟地位如果得不到提升,追求政治地位的平等無異於水中撈月。

然而,牧師出身的馬丁路德金顯然不可能從一個唯物主義者的角度深刻理解馬克思提出的經濟決定論。退一步說,即便沒有那場暗殺,金也很難帶領黑人同胞們實現他的那個夢想。

在知名歷史學教授克萊伯恩卡森整理的《馬丁路德金自傳》中有這樣一句:

「人生最痛苦的事,莫過於不斷努力而夢想永遠無法實現,而我們的人生正是如此。」

金在寫下這番話時的本意是激勵自己即便夢想再難實現也要堅持不懈的努力,無奈的是冥冥中卻暗合了黑人群體的生活現實與民權運動從巔峰走向衰落的結局,不禁令人為之嘆息。

參考文獻:

馬丁路德金《我有一個夢想》

楊靖《美國民權運動再回顧》

朱光兆、張素清《試析20世紀60年代美國青年學生反戰運動》

克萊伯恩卡森《馬丁路德金自傳》

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

(註: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1968年,美國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去世後,他的子女現在過得怎麼樣
    馬丁路德金,他是誰呢?其實馬丁路德金,他是一名美國的,黑人民權運動的領袖,他因為黑人運動而出名。馬丁路德金曾經參與過,蒙哥馬利抗議運動,還參與過華盛頓遊行等各大歷史遊行中。他也是百年來最具有說服力的演說家之一,他曾經發布過一個非常多人知道一個演說就是——《我有一個夢想》。
  • 一代人逝去,馬丁路德金的夢想何在?
    1963年8月28日,沃爾特-卡特坐在華盛頓紀念碑附近的一棵樹上,傾聽了馬丁路德金博士的演講。正是那次集會,將美國6、70年代的民權運動推向高潮,獲得了空前成功。他倚靠在距離林肯紀念堂幾步遠的路障上,聽著金博士兒子的講話。上個月,美國民權運動時代六大領導人中,年齡最小的約翰-劉易斯逝世。一代人逝去,但是黑人的處境依舊艱難。卡特說,自己也很難過,雖然演講的措辭變了,可是,問題依舊沒有改變。
  • 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被槍殺,兇手是誰
    當馬丁路德金,發表完演講時,臺下20多萬的聽眾,爆發出了雷鳴般的掌聲,這掌聲像無盡的海洋此起彼伏。不管是黑人、還是白人聽眾的臉上,都流淌著熱淚。這不像一場演講,更像是一場風暴、一場戰役。這就是著名的《我有一個夢想》(I have a dream),當時這場演講,不僅在美國,甚至在全世界都引起了巨大的反響。正因如此,我們才知道了馬丁.路德.金這位偉大的黑人民權運動領袖。
  • 從馬丁路德金到枉死的黑人,美國用52年時間給黑人開了張空頭支票
    這場由黑人被白人警察無辜絞殺的抗議,已經衍變成一場全國範圍內的示威遊行。就在昨天凌晨,底特律的一場抗議活動中,一名年僅19歲的抗議者被槍殺,40多名抗議者被警方逮捕。事情發展到這兒,問題來了,為什麼美國經常有警察打死黑人的惡劣事件發生?
  • 致敬馬丁-路德-金!老鷹下賽季城市版球衣亮相,大力支持黑人!
    由於疫情的影響,目前NBA19-20賽季還沒有打完,但是早已進入休賽期的亞特蘭大老鷹隊已經開始著手下賽季的工作,他們近期向外界公布了球隊下賽季將要穿著的城市版球衣,這款城市版球衣是專門為紀念美國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而設計的。同時他們還將這款城市版的球衣的售賣收入全部用來支持亞特蘭大當地有色人種社區的「發展黑人經濟力,賦予黑人經濟權利」的項目。
  • 57年前,美國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提出的夢想,如今實現了嗎?
    57年前的1963年,一篇叫《我有一個夢想》的演講讓馬丁路德金名揚世界!時至今日,我們透過這份演講稿中的感人至深的詞詞句句就能看出美國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心中的美好夢想——徹底的消滅種族歧視,讓不同膚色與文化信仰、生活習慣的種族在美國本土平等的生活。
  • 美國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的夢想,實現了沒有
    馬丁·路德·金追求美國黑人的自由和平等,"我們共和國的締造者草擬憲法和獨立宣言的氣壯山河的詞句時,曾向每一個美國人許下了諾言,他們承諾所有人--不論白人還是黑人--都享有不可讓渡的生存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權。"
  • 美國會再次出現馬丁·路德·金 這樣的人物嗎?這三大理由說出真相
    1這件事會不會讓美國再次出現馬丁路德金這樣的人物我覺得是不會的,下面我闡述一下自己的理由。1、美國的種族歧視分為兩種,一種是外顯的種族歧視,一種是心理的內在性種族歧視。外顯的種族歧視就是公認黑人是奴隸,這種歧視在馬丁路德金的時代非常嚴重,所以那時候才會有這樣的人物出現。不過現在已經沒有這樣外顯的種族歧視了,黑人可以照常工作,可以舉報歧視自己的老闆等,外顯的種族歧視在美國現在是犯法的。
  • 在美國做個黑人真是太難了!簡述美國黑人爭取平等權利的歷史
    為什麼黑人問題在美國如此嚴重呢?黑人在美國到底有沒有獲得真正的平等呢?黑人問題還是一個歷史問題,美國黑人也稱為「非裔美國人」,他們的祖先大多數都是17、18世紀時被綁架和販賣到美國的非洲黑奴。從事的都是辛苦繁重的體力活,還經常會受到虐待甚至會被無緣無故處死。
  • 美國黑人會遊行,韓裔用槍,那華裔用什麼?
    在眾多的人種中,歐裔美國人屬於白種人,他們佔據了美國2/3的人口。 美國黑人在受到歧視時選擇遊行 早期的非裔美國人是被白種人以奴隸的方式從非洲通過三角貿易販運到美國。他們被白人奴役,社會身份低下。這就導致了美國有著很嚴重的種族歧視觀念。當華人與韓國人來到美國後,高高在上慣了的美國白種人自然也是抱著歧視的態度。
  • 疫情加騷亂,美國亂象恐甚於1968年馬丁路德金遇刺
    美國示威者縱火燒警局,火光沖天!2020年還過不到一半,美國已發生彈劾案、新冠疫情、破紀錄的失業率以及黑人佛洛伊德之死引爆的全國示威,不禁令人回想起馬丁路德金恩遇刺的1968年。與當年相比,現今白人家庭的財富是黑人的10倍,顯見長年的財富不均並無改善。而川普的領導能力恐不如當時的總統尼克森,美國何時能夠走出陰影仍是未知數。
  • 美國夢破碎,馬丁路德金的夢想,57年仍未實現
    美國黑人遭暴力執法連中7槍引發了美國社會又一輪示威高潮,在弗洛伊德之死後美國的警察們依舊不知道收斂,由此引發的社會怒火或許又會是一幅新的美麗風景線。一些支持警察的人堅稱在美國警察是高危職業,因為美國合法持槍,因此警察在執法中很容易受到威脅生命的潛在危險,但同時持反對意見的人說,在美國黑人群體很危險,截止8月22日,2020年至今,美國警方沒有開槍致死的天數僅12天。
  • NBA再現罷賽,簡述美國黑人人權鬥爭史
    1、出生於喬治亞州的亞特蘭大市的馬丁·路德·金是美國黑人人權運動的靈魂人物。優渥家庭出身,受過良好教育的馬丁路德金從小看盡南方的種族不平等待遇,使他在成年後積極投入民權運動,而他在大學期間,研究了印度聖雄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為黑人人權運動找到了正確路線。
  • 美國虛偽的自由平等的下面,其實是與血液融為一體的種族主義
    但現在的美國卻在全世界人民面前鬧了大笑,先是因為疫情席席捲,總統川普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讓美國的確診人數突破了兩百萬,又一次成為了世界第一。上個月警察暴力執法導致一名黑人罪犯死亡,導致全國範圍的示威遊行。「自由美利堅,暴亂每一天」。其實美國的種族歧視有著悠久的歷史,其根源可以追溯到建國之初的獨立戰爭。
  • 馬丁路德金說「我有一個夢想」,黑兄弟卻要特權,能得到嗎?
    站在文化歷史的角度去思考這場鬧劇,美國到底是如何自掘墳墓,一步步淪落到如今尷尬地步的呢?兩個詞來描繪最為貼切,權利和權力。具體的說,少部分黑人打著和白人擁有平等權利的旗號,追求超出平等的特權。這件事一經公開,讓全世界譁然,黑人們徹底被激怒了。認為白人的「種族主義」思想剝奪了黑人的合法權利,憤怒地發起各種活動,聯合反抗白人無禮行為。所謂時勢造英雄,馬丁·路德·金登場,提出了著名的「我有一個夢想」,徹底將「種族主義」攤開,拉開了白人和黑人跨越世紀的「平權」之爭。
  • 韋德文上馬丁路德金
    韋德寫到:「謝謝我的紋身師幫我捕捉到57年前的這個鏡頭:馬丁-路德-金在華盛頓林肯紀念堂當著5.7萬人,說出了『我有一個夢想』。」馬丁-路德-金是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我有一個夢想》(I have a dream)是他於1963年8月28日在華盛頓林肯紀念堂發表的著名演講。
  • 我們都知道的馬丁·路德·金,和不太理解的真正永恆的意義
    今天,是馬丁·路德·金日。每年的「馬丁路德金紀念日」,美國的政府機構、公立學校等都放假,但很多私營公司和機構還是要上班。 作為唯一紀念黑人的聯邦假日,馬丁·路德·金個人的影響力甚廣。他為黑人謀求平等,發動民權運動,功績卓著。1964年,馬丁·路德·金被授予諾貝爾和平獎。
  • 美國騷亂的源頭是什麼
    因為美國是個擁有騷亂傳統的國度,對的,當你在驚訝美國社會如此混亂之時美國人也許也在納悶為什麼你們從來不騷亂。為什麼會有這種結果,原因很簡單的,你以為的騷亂,不是美國現在的騷亂。不能迴避的事實是,美國基本上所有的騷亂源頭都和黑人有關,不是這個被警察殺了,就是那個被警察殺了,那麼其他種族就不會被美國警察暴力執法嗎,肯定不會,甚至處境會比黑人更慘。但是黑人的群體裡面,他出了一個聖人,沒錯,就是馬丁路德金。所有人都知道馬丁路德金,也知道他的名言,I have a dream。
  • 史上最成功的黑人運動領袖,戴的是什麼手錶?
    ——Jammy(萬表世界編輯)黑人弗洛依德被殺在美國所引發的遊行與騷亂正如火如荼,但在遊行示威活動中,部分人群所顯示出來的混亂、無序(例如打砸搶燒等)也受到了一定的批判。歷史上搞黑人運動最著名、最成功的人是馬丁路德金,與現在街上衣衫襤褸、甚至光著膀子的部分黑人示威者不同,馬丁路德金可說是一個有品位、有自制力的紳士。他領導下的黑人運動,也如他的著裝一樣井然有序。
  • 美國警察打死黑人事件升級,馬丁·路德·金的夢想從未實現
    這就是空氣中充滿了自由民主味道的美國,這就是常以「迫害人權」攻擊中國的美國,這就是美國警察。據了解,這名黑人男子叫喬治·弗洛伊德,職業是一名餐廳保安,朋友們都說他為人非常溫柔友善。他之前還曾錄視頻勸說年輕人,現在的年輕人以開槍打槍為榮,這樣不行,開槍會打死人,這樣的文化很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