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100個思維框架模型》專欄
專欄中,我將為大家分享職場中100個實用的思維框架模型,並整理PPT、思維導圖,從戰略思維,到戰術思維,再到具體方法、工具,全方位解析聰明人的工作方法。像精英們一樣,你也能練就高效,快樂生活!
為何,我知道了二八定律,可我一直還是那個八?
你可能聽說過二八定律;
你可能也知道二八定律講了些什麼;
你可能也理解了二八定律的精髓;
你可能也看過我前面的文章,明白了二八定律的啟示;
你可能也覺得二八定律,很有用,並且已經開始實踐了;
可是,
二八定律,對你來說,始終只是空中樓閣,無法落地?
更有甚者,
二八定律反而成為偷懶的理由,不努力的藉口?
好吧,那這節,我就來給你解惑。
越簡單的道理,理解起來越難,操作要求也更高!
正如,二八定律說的那樣:20%的人,在問題中找答案,80%的人,在答案中找問題!
因為,答案往往隱藏在問題中,而只有20%的人認識到這個規律,懂得如何拆解問題,快速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案。
二八定律回顧
二八定律,又稱為,帕累託法則、關鍵少數法則、最省力的法則、不平衡原則等。它說的是,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儘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
比如:
20%的是富人,80%的人是窮人;20%的人掌握世上80%的財富,80%的人掌握世上20%的財富;20%的人用脖子以上來掙錢,80%的人用脖子以下賺錢;20%的人在問題中找答案,80%的人在答案中找問題;20%的人把握機會,80%的人錯失機會;20%的人放眼長遠,80%的人在乎眼前;20%的人有目標,80%的人愛瞎想……
這是一個放諸四海而皆準的定律,不管是生活,還是職場,都普遍存在一個現象。簡而言之,就是20%的投入,80%的產出。
二八定律給我們的啟示
研究二八法則的專家理察·科克認為:凡是洞悉了二八法則的人,都會從中受益匪淺,有的甚至會因此改變命運。
優秀的人,懂得利用二八定律,洞悉事物背後的本質和規律,用最少的努力,提高做事的效率,加快實現自己的目標,成為人生大贏家。就像我前面文章總結的那樣:
①找出20%的關鍵因素;②搞清楚它背後的本質和規律;③投入80%的精力去做好他們。
做事的規律
理解了二八定律的啟示,那如何實踐,才能20%的投入,80%的產出呢?或者說,更少的投入,更高效地產出呢?
這裡的高效,包含了兩層的含義,一層是效能,一層是效率。
效能,是從戰略角度考慮事情的作用;效率,是從戰術角度考慮單位時間內完成事情的多少;
我們做一件事,其實,也就3個要素:目的、過程和結果。
1)目的
搞清楚做事的目的,才能知道,哪些事是正確的事,是要事,才能提高效能!
做事前,先把事情的目的想清楚,要先思考:
①為什麼要做這件事?②這件事的價值、意義、出發點是什麼?③與我們的大目標(人生目標/長期目標)是否契合,契合度多大?
這就是高效做事的第一步,思考這事是否值得我們付出精力去做,值得我們付出多少精力去完成,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高效能,做正確的事。在既定的大目標下,我們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正確的事情上,這也是時間管理中,常說的要事優先原則。
比如,可以使用ABC法則,對事情做一個分類,不同的類別,採取不同的策略,以節省精力:
1.A類,要做好,力求完美,下功夫集中精力去完成;2.B類,要做完,不追求完美,做完就行,無需花費太多精力;3.C類,儘量不做,不要浪費精力。當然,還可以用四象限法則,根據事情的重要緊急程度,對事情做分類等等。
2)過程
想清楚了事情的目的,制定好了做事的策略後,那接下來,就是做事的過程了。做事先要規劃,才能預見未來,講求方法、工具,才能談效率!
很多人,做事急於求成,情況都還沒有搞清楚,一上來就是,一頭猛扎進去,一通猛幹,各種趕進度、加班熬夜。做事不得法,就只能是盲目的努力了。
優秀的人,會先訂好目標,理清思路,做好規劃,畫好路徑,然後,才有條不紊地去做事,這就是做事得法的高效率,關鍵在規劃。
比如,你可以這樣細化做事的過程:
①目標:要做什麼事?目標是什麼?有什麼期望?有什麼標準?②目標分解:目標太大時,那就要拆成若干個較容易實現的小目標,比如,用目標多杈樹拆解大目標等等;③遵循PDCA循環去做事:也就是先計劃、再執行、過程中通過檢查及時發現偏差、及時糾正偏差的基本思路;④復盤:事情做完後,還需要對整件事進行回顧,總結經驗和教訓,思考改進的措施和後續的行動計劃。如此,方能實現持續的改進和提升,讓自己越來越高效。
3)結果
普通人做事往往是先有過程,才有結果,美其名曰叫「享受過程」;優秀的人則反之,先能預見結果,才有過程,講求方式方法!
前面的兩個步驟,都做好了,那產出的結果,就是順理成章的事。
先預見結果,才有過程,這就是目標管理的核心思維方式,以目標為導向,以結果為標準,從而取得最佳業績。
小結
知道了這個做事的規律,那,我們回過頭,再來想一想:
①你在做事前,能否洞察出20%的關鍵因素?哪些是正確的事?哪些是關鍵?哪些需要花精力去做?哪些事情根本無須做?③做事前,是否有規劃?能否預見到做事的結果?是否有規劃地圖?是否有提升做事效率的方法?④做事過程中,如何發現偏差?如何糾正偏差?⑤事後是否復盤?能否獲得成長?
我們常說,「普通人改變結果,優秀的人改變原因」。
因為,普通人通常都是先做事,才有結果,過程和結果還不怎麼可控;
而,優秀的人做事,總是先有結果,再有過程,還要講求方法與工具,以目標為導向,結果為標準,過程還可控。
這就是此節,我要分享給大家的,二八定律的實踐體會:
①找出關鍵:認準方向,找出實現目標的關鍵路徑,高效能是前提;②找出規律:做事先規劃,先預見未來,講求做事的方法和工具,提升做事的效率;③做好它們: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要事上,做好它們。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
希望,你能從中獲得收穫和啟發;
更希望,你能把收穫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點擊下方專欄卡片,即可訂閱《100個思維框架模型》,學習那些實用的聰明的工作方法,練就高效!
提醒:訂閱專欄後,別忘了,私信我「專欄」哦!
我們一起學習,抱團成長,共同進步,我是Excel大全,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