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好「二八法則」,你將擁有一個不一樣的人生

2020-12-18 吳秀秀你行我也行

徐老師的一節課讓我深有感觸,課題是《如何利用碎片時間高效寫作》,課程的主要內容是告訴我們:為什麼要學習時間管理;如何充分利用碎片時間;如何進行精力管理;實操展現利用碎片時間完成一篇長文。今天,我要跟大家聊的是,利用好碎片時間,你的人生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先來看一下我的日常生活作息吧。我每天早晨6:30鬧鐘叫醒,除了孩子的寒暑假,其餘時候都是雷打不動的。春夏秋三個季節還好,基本在晨光的召喚下,都能夠自然醒過來。但冬天就很痛苦了,每次鬧鐘響起時,窗外還是黑蒙蒙的,我的腦子還沉浸在美夢裡,溫暖的被窩更是讓人戀戀不捨。母親的使命,讓我遲疑數秒之後,馬上得骨碌下地。

拿上手機,走進洗手間,利用上廁所的時間,打開《學習強國》聽新聞,聽時政,看視頻(這是體制內工作人員的工作任務)。接著就嫻熟的整理自己,看著鏡子中美麗的自己,美好的一天正式啟動了。徹底清醒之後,去廚房給孩子做早餐去(挑剔的娃,在每周的5個工作日裡要不同花樣的早餐),同時用一杯溫水喚醒自己的胃腸道。

7:10左右叫孩子起床,幫助她整理好自己,催促她吃完早餐。7:40準時開車出門,忙碌的晨起時光可以暫時告一段落了。

8點整,來到單位,我們的上班時間是8:30,所以這提早的半個小時,完全可以悠閒渡過。先是到單位食堂,安心品嘗美味的早餐(我們單位的早餐非常豐盛,可以跟五星級酒店的早餐媲美),此時的身體已經得到全方位的撫慰,精力充沛,精神抖擻。十五分鐘後,來到自己的工作場地,打開電腦,登錄微信。開啟新一天的任務,進入《十點讀書》的APP,學習新知識,做好筆記,寫些感想和體會。

接觸《十點讀書》這個欄目已有五六年時間了,也是這個欄目改變了我的生活態度,啟發了我的許多生活靈感,引領我踏入了許多新領域。這是個龐大的學堂,只要你願意參與,受益匪淺是鳳毛麟角,包羅萬象是孤陋寡聞,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你學不到的。用我淺薄的學識,真是無法完整的介紹該APP所涵蓋的內容。感興趣的人,可以自己去探索!

有幸,我的工作崗位比較輕鬆,工作期間除了空間限制,內容是不受約束的,所以我會把許多學習時間都安排在這個時間段。認識我的朋友都說,我的自由時間,就是上班時間,下班時間,才是忙碌的開始。所以每參加一個新的訓練營,我也會利用每天的工作時間,認真、仔細的去完成。每天掌握一個新技能,讓人感覺生活更加完美。

午休時間是12點到14點,夏天可以到14:30,這個時間段,除了午睡一刻鐘,其他時間我都是閱讀、瀏覽書籍。我的興趣點比較廣,書籍內容涵蓋:小說類,情感類,親子類,溝通類,心理學,營養學,理財類,時事類,娛樂類等等,所以我的生活也會很充實。當然,種類繁多的知識點,有些是出於興趣愛好,有些是由於生活所迫,有些是放鬆途經。充實的自己,會顯得特別愉悅。

平時是5:30下班,夏天是6點整下班,修養了一個白天的身心,隨著下班時間的到來,馬上要進入備戰狀態。接娃,做晚餐,做家務,輔導孩子作業,孩子小時,基本要忙到娃上床,才能消停。現在孩子大了,改變了一些生活技巧,基本7點鐘左右,可以出門散步一個小時,我喜歡單獨行動,而且邊運動邊聽書,在精神上可以找到陪伴的人,在身體上又可以享受完全的自由。

9點左右,開始催促孩子洗漱上床了,在我的引導之下,孩子通常會在床上閱讀半個小時,然後睡覺。我自己也會在10:30左右,準備休息。這個多年的良好作息習慣是帶娃給我帶來的福利,也是我保持年輕的一大秘籍。

我的日常作息,闡述完畢,仔細的讀者可以從中看到了一些重點。那就是:一位普通工作者是如何利用碎片時間,來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打破朝九晚五的枯燥,打造豐富充盈的日子。

步入中年的歲月,我也曾迷茫過,也曾彷徨過,也曾焦慮過,也曾失落過。回首往事,傷心的是歷史,快樂的是當下;失敗的是閱歷,富裕的是生活,這樣就夠了,經歷過風雨,見證過彩虹。一切的美好都可以通過自身的改變,輕鬆的獲得!

許多的職場人員有一個共性:每天忙碌,每天空虛,身心俱疲,一事無成。如果利用好碎片時間,找到幾個自己的興趣愛好,你的情操不僅得到了陶冶,身心也將變得愉悅輕鬆。麻亂的生活,可以梳理的有條不紊。其實生活中的人,必須要有寄託,有理想,有願望,有憧憬,這樣的人生才有激情,有上進心,有動力,有活力。也不枉費此生在人世間的這趟旅程。

「二八法則」是什麼?二八法則也稱二八定律,又名80/20定律,巴萊特定律,帕累託法則,朱倫法則,關鍵少數法則,不重要多數法則,最省力法則,不平衡原則等,被廣泛應用於社會學及企業管理學等。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義大利經濟學家巴萊多發現的,他認為,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儘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因此被稱為二八法則(定律)。

我第一次聽到這個說法是在喜歡玩麻將和玩牌的朋友圈內,贏的人只是極少部分,其餘的都是輸的人。俗話說「十賭九輸」,現在回想起來,他們所描述的其實就是二八法則的原理。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想要做好每一件事,幾乎是不可能的,學會運用二八法則,把生活中的重難點順序捋一下,雜亂無章的生活節奏,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任何事情也將變得事半功倍。

相關焦點

  • 二八定律——企業的重要法則
    二八定律又名也叫巴萊特定律,被廣泛應用於社會學及企業管理學等。二八定律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義大利經濟學家帕累託發現的。他認為,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儘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因此又稱二八定律。
  • 「二八法則」的精髓就是「有所為,有所不為」
    同時,他還從大量具體的事實中發現:社會上20%的人佔有80%的社會財富,即:財富在人口中的分配是不平衡的。 其實,生活和工作中處處都有這種不平衡的現象。「二八法則」就是它的簡稱。不管結果是不是恰好為80%和20%(從統計學上來說80%和20%只是一個大概的數據)。誰懂得運用這個定律,誰就會獲得成功。
  • 時間管理工具2:二八定律,職場必讀管理法則
    做事情想要面面俱到,幾乎不可能,一個人的精力有限,需要合理分配自己的時間和精力,要事第一原則。二八定律,給我們的啟示,遵循規律,會給我們的人生帶來巨大的變化。給大家一個拿來就能用的攻略,結合本專欄第一篇文章的四象限法則建議如下:第一步:確定工作/生活中關鍵的20%事項一天24個小時,去掉睡覺的時間,就是工作和日常休閒的時間。利用四象限法則來確定好工作和生活中最重要的20%是什麼?
  • 麥肯錫成功法則:二八定律都知道,想成功?先學會規劃
    一系列現象如同黃金分割一樣常見!1、掌控了最重要的少數因素,也就掌控了全局。這是商界的一大真理,也是麥肯錫的一項制勝法寶。2、高效率做事的關鍵在於根據二八法則,排出優先次序。分好主次,面對各項工作便胸有成竹,遊刃有餘。
  • 「二八」法則道出本質,「四象限法則」幹出實效
    (插圖:月影孤清)這時,我們需要了解一個重要的法則一一二八法則。二八法則由義大利經濟學家兼社會學家維弗烈度·帕累託提出,該法則指的是:重要的少數與瑣碎的多數。什麼意思呢?也就是原因和結果、投入和產出、努力和報酬之間本來就存在無法解釋的不平衡性。你或許每天努力拼命地幹,每天都是加班到最晚,最後一個鎖門走人,到頭來評優評先進名單上卻沒有你的名字。此時請不要大驚小怪,先看看自己是不是只幹了瑣碎的多數。
  • 二八定律的啟示:人的時間精力有限,要學會集中優勢,重點突破
    這種統計的不平衡性在社會、經濟及生活中無處不在,這就是「二八定律」,也叫帕累託法則、80/20法則,不平衡原則等。他發現該定律可應用於企業管理的許多方面:營銷管理、庫存管理以及生產經營管理等等。 朱蘭還是質量管理的開拓者之一,曾幫助日本豐田汽車公司在質量方面達到國際標準。巴萊多定律或者稱二八定律在許多方面都非常有用。
  • 投資中的「二八定律」
    「二賺八虧損」,呈現明顯的「二八定律」,不難發現,虧損的投資者的比例遠遠高於盈利投資者的數量,股市對於更多的投資者而言就是傷心地,而這部分投資者被股市和機構冠以「韭菜」的名號,前僕後繼的湧入市場,夢想著有朝一日能得到股市投資的真諦,攫取人生的巨額財富,成為傑出的股市投資者。
  • 用二八定律看辦事效率,你是二,還是八?此文能給你有所啟發!
    歡迎來到《100個思維框架模型》專欄專欄中,我將為大家分享職場中100個實用的思維框架模型,並整理PPT、思維導圖,從戰略思維,到戰術思維,再到具體方法、工具,全方位解析聰明人的工作方法。像精英們一樣,你也能練就高效,快樂生活!為何,我知道了二八定律,可我一直還是那個八?
  • 二八定律:賺錢和晉升一定要了解,還涉及生活方方面面!
    本意為和大家分享交流,歡迎大家指正和補充,不喜勿噴,謝謝!大家好,我是舒宜昂。今天我們來聊一聊二八定律。(文章最後有我個人對文章重點的總結,趕時間的話可以直接跳到最後面看總結。)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個世界似乎是佔優勢的總是少部分人。
  • 你相信什麼,就會擁有什麼!吸引力法則決定一切
    我只要天天默念我要發財暴富,然後去躺著睡覺不就好了麼?當然不是!能夠這樣想,一看就是不夠了解吸引力法則啊!吸引力法則絕不是讓你躺著幻想就變成人生贏家的魔鬼法術,吸引力法則是有科學依據的神奇能量場。吸引力法則重點:堅信不疑,才能擁有能量想要運用吸引力法則來改善自己的生活狀態,自身的磁場和氣場,你就必須先從意念入手,讓自己對吸引力法則的能量深信不疑。只有足夠相信,才能夠由內而外散發出正向的信號,你想創造財富,每天卻在想「為什麼我這麼窮?」
  • 要想吸引「喜歡」的人,往往需要明白「裸泳效應」和「二八法則」
    首先,自然是人長得美,身材也特別好,據調查,99.9%的人第一眼會被長相出眾的人所吸引。除了外貌,當初還有很多其他途徑可以增強自己對異性的吸引力。不過想要吸引喜歡的人,外貌通常並不是最重要的,你可以利用對方的性格特點和自身氣質去形成「裸泳效應」。
  • 《秘密》:這本全球著名的勵志書,教你用吸引力法則實現幸福人生
    你一心想要什麼,宇宙就會把相似的事物送給你。所以,要想收穫幸福,就要主動向宇宙發送美好的頻率。02怎樣將吸引力法則運用到實踐中運用吸引力法則,要把握兩個重點,一是實現步驟,二是是運用技巧。實現吸引力法則,需要三步走。第一步,是提出要求。我們可以通過對宇宙下達命令來實現願望。怎麼向宇宙下達命令呢?
  • 如果你對人生絕望,不妨看看這12條人生法則
    今天的文章,來自於喬丹·彼得森的《人生12法則》這十二條法則的主題就是讓你的人生會那麼絕望。用喬丹·彼得森的話來講,這十二條法則是「能解決人生80%不如意,讓你無從可悲的法則」。所以,今天我想和你們聊聊這十二條法則。
  • 《人生十二法則》擺脫人生困境的方法
    在《人生十二法則》中,著名心理學家喬丹·彼得森的將人類數千年來哲學思考、神話故事中的精神財富與心理學、生物學、神經科學等學科的前沿研究相結合,用12條人生法則,為年輕一代提供了一種擺脫人生困境的方法。後來,一家出版社想要請彼得森寫一本針對普通人的心理自助書,彼得森就拿出了這張清單,他用自己的學術理論逐一解釋了這些法則,從一開始計劃的40篇精簡到現在的12篇,於是就有了《人生十二法則》這本書。彼得森寫的這12條法則是我們本來就知道的一些道理,他就是要把你知道但又不那麼重視的大道理重新告訴你一遍。人生難免遇到困境,難免有感到困惑或者迷茫的時候。
  • 職場中的100個定律,我的系列解讀之八,二八法則
    帕累託於19世紀末,經過取樣調查發現英國的大多數財富都流向了少數人的口袋,同時他還從早期的有關資料中發現其他國家也都存在這種微妙關係,且在數字上呈現出了一種相對穩定的二八關係。同時,他還發現在日常生活中也存在很多這種不平衡的現象。因此二八法則成了這種不平衡關係的簡稱,無論結果是否恰好為20%和80%。這裡所述的二八法則,屬於一種量化實證法,用以計量投入和產出之間可能存在的關係。
  • 《人生十二法則》:心理學教授告訴你如何走出混亂和痛苦?
    或者你可以在突發混亂之前先接種一針強心劑,做好應對人生痛苦的心理準備,這就是今天要推薦的這本書《人生十二法則》。 很多網友將答案列印出來放在床頭作為每日提醒,有的甚至表達向彼得森發來感謝,因為他們藉助這些法則走出了人生低谷。在粉絲們的要求下,彼得森打算寫一本更淺顯易懂的心理學書,於是他整理並精簡了自己在網上的答案,提煉出12條法則,每一條都做了更細緻的講解:為什麼要這麼做以及具體該怎麼做,於是就有了這本《人生十二法則》。
  • 如何運用吸引力法則改變命運?
    宇宙間有一個強大的宇宙中還存在因果規律,思想是因,境遇是果。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會吸引什麼樣的人,這種磁場是看不見的,但這種力量是巨大的,就象萬有引力一樣真實不虛,我們每個人身上的這種氣場(能量),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你的人生,一個人內心善良美好,就會吸引好的事好的運氣。愛的力量。盡你所能的愛愛所有人和事物,焦點只放在你所愛的,能感受到愛的事物上,你就會體驗到愛和喜悅,加倍地回到你身上,你將會吸引來更多美好的人事物。
  • 最詳細的吸引力法則——實操運用黃金十步驟
    就好像大家都是同一款手機,你的內存是空的,我的內存是滿的,誰的運算速度更快呢?當然是內存空的那一個。腦袋就是我們的內存,心(潛意識)才是我們的CPU,也就是真正的運算器。所謂的吸引力法則,是為了我們的指令讓潛意識收到。吸引力法則運用一:下訂單——你要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 吸引力法則:想你所想,成你所成
    導語:吸引力法則:想你所想,成你所成如果你真的想要,你就可以擁有;如果你堅持目標和理想,並完成你計劃的所有事情,那麼你就會成為你想成為的人。—亞伯拉罕·林肯有句話說的比較好,一旦學生準備好了,那麼老師自然就出現了;正如你現在看到的這篇文章一樣,你已經計劃和準備要開始接受更多你想要的東西,這就是吸引力法則;當我們自覺通過它,有意識去運用它的時候,你就會發現,生活正如你所想的一樣,你會得到更多的快樂。
  • 讓你的時間升值的3個黃金法則
    馬雲說:「世界從來都不公平,你出生在農村,比爾蓋茨的孩子出生在比爾蓋茨家裡,這能比嘛?根本沒有可比性。但唯一公平的是他一天24小時,你也24小時。」是的, 時間是最公平的,我們每活一天就擁有24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