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每天所做的事中,有80%左的時間都花在了不重要不緊急的事上。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一天中重要的事就那麼點,而我們大部分的時間都被那些瑣事一點點地割裂了。
當打開書,想背點單詞,做一套試卷的時候,會禁不住地拿起手機,看看自己是不是會錯過什麼消息。
當打開電腦文檔,準備寫點東西的時候,卻又總是在聊天窗口來來回回地切換,不知不覺間又到了吃飯的時間。
無聊的時候,刷刷抖音、朋友圈,逛逛淘寶、天貓、唯品會等,殊不知這樣更導致越來越無聊,越無聊就越是控制不住自己,就這樣陷入了深深的無力感和空洞感之中。
(插圖:月影孤清)
這時,我們需要了解一個重要的法則一一二八法則。
二八法則由義大利經濟學家兼社會學家維弗烈度·帕累託提出,該法則指的是:重要的少數與瑣碎的多數。
什麼意思呢?經濟學家指出,人類80%以上的財富掌握在20%的人手中。這也就意味著金字塔底下的人永遠佔大多數。
也就是原因和結果、投入和產出、努力和報酬之間本來就存在無法解釋的不平衡性。
你或許每天努力拼命地幹,每天都是加班到最晚,最後一個鎖門走人,到頭來評優評先進名單上卻沒有你的名字。此時請不要大驚小怪,先看看自己是不是只幹了瑣碎的多數。
正如社會學和經濟學家所指出的,大多數的人只幹了少部分的事。聽說職場不相信眼淚,只相信數據結果,怕也是有些道理的吧。
因此,「二八法則」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避免將時間和精力花費在瑣事上,要學會抓主要的問題。
主要問題怎麼抓呢?著名管理學家科維總結了一套時間管理「四象限法則」:把工作按照重要和緊急兩個不同的維度劃分為四個象限:緊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緊急、緊急但不重要、既不緊急也不重要。(也稱為艾森豪矩陣)看這張圖:
什麼是重要的呢?那就是價值能達到最大的,也就是讓時間產生的價值最大化。
這裡需要注意區分的是:第二、三象限,第三象限往往帶有很強的欺騙性,容易對人產生誤導,忙著去處理,最後浪費了時間。我們應該關注那些重要的,因為這個象限的往往佔據80%的利益。
因此,當我們明確了哪些是工作的重點之後,我們就有了方向和目標,接下來就是這麼去做好的問題了。
這裡,提供一個很實用的方法,它可以讓我們在具體處理一件事或者一個項目時變得簡單,直接、快速。我們可以利用「刨根問底」的5W2H分析法找到每個問題、流程的關鍵所在。
5W2H法分別是what、why、who、where、when、how以及how much,它是由二戰中的美陸軍軍械維修所提出。如圖:
因此,當以上兩步都完成之後,我們並明白自己工作的重點是哪些。要完成這些工作,需要什麼資源,需要進行哪些流程全都一清二楚了,這樣也可以讓自己避免陷入無釐頭的慌亂之中。
當然了,不管做什麼,最好的方式就是邊做邊學,邊學邊改。這些好的方法用多了,慢慢地就形成了肌肉記憶,就像騎自行車一樣,一旦掌握,終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