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的上古神獸獨角獸「獬豸」到底是什麼?

2021-01-08 一夜長如歲

喜歡看歷史劇的朋友應該都熟悉這樣一幕,在古代的部分官員佩戴著一種扁桶形且中間插著一根棍子的帽子。這種帽子就是「獬豸(xiè zhì)冠」,也被叫做「法冠」。

「官居侍御立朝班,鐵面丹心獬豸冠。」

獬豸冠是由春秋時期楚文王所製造出來的,相傳楚文王曾捕獲一頭獬豸神獸,於是按照其形狀製成帽子,並將象徵獬豸角的裝飾置於冠上。獬豸冠通常以鐵製成冠柱,寓意戴冠的執法者堅定不移、威武不屈,所以也被稱為「鐵冠」。由於楚文王非常喜愛佩戴獬豸冠,於是上行下效,一時間獬豸冠在當時的楚國成為風尚。

在隨後的秦漢兩個朝代,執法御史都是佩戴獬豸冠的。到了東漢時期,皋陶像與獬豸圖成了衙門中不可缺少的飾品,而獬豸冠則被冠以「法冠」之名,執法官也因此被稱為獬豸,這種習尚一直延續下來。漢 蔡邕《獨斷》中寫道:「法冠,楚冠也……秦制執法服之。今御史廷尉監平服之,謂之獬豸冠。」

至清代,御史和按察使等監察司法官員一律戴獬豸冠,穿繡有「獬豸」圖案的補服。不僅在服裝,在皇家建築方面,獬豸的形象也必不可少,如明孝陵和十三陵的鎮墓神獸,還有故宮太和殿、乾清宮內威嚴的獨角獸,都是獬豸的化身。直到今天,在我國一些法院門口布置的代表法律的護門神獸也是獬豸。

我想看到這裡,大家可能會有疑問:為何獬豸會與法律聯繫得如此密切?

「聖代無邪觸,空林獬豸歸。」

在前一篇文章我給大家介紹了中國的司法始祖「皋陶(gāo yáo)」。「皋陶造獄,劃地為牢」,皋陶也被後世稱為獄神。

相傳皋陶為大理,天下無虐刑、無冤獄。皋陶判決有疑時,便將獬豸請出來,如果那人有罪,獬豸就會頂觸,無罪則否。《異物志》中記載:「東北荒中,有獸名獬,一角,性忠,見人鬥,則觸不直者;聞人論,則咋不正者」。

獬豸擁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它怒目圓睜,能辨是非曲直,能識善惡忠奸,發現奸邪的官員,就用角把他觸倒,然後吃下肚子。它能辨曲直,又有神羊之稱,它是勇猛、公正的象徵,是司法「正大光明」 「清平公正」「光明天下」的象徵。

獬豸又稱獬郢、獬廌(zhài),而「法」字的古體寫法就是「灋(fǎ)」。《字源》中解釋道:「灋 ,這字從廌去,以代表判斷曲直的法律;又從水,是比喻其平如水,省廌寫作法」。《說文解字》釋為「灋,解廌獸也,似牛,一角,古者決訟,令觸不直者」。

東漢文字學家許慎則認為,「灋」字的造字構意,源出一個歷史傳說:春秋戰國時期,齊莊公有個叫壬裡國的臣子,與另一位叫中裡繳的臣子打了三年官司。因為案情難以判斷,齊莊公就讓「廌」,即神獸獬豸,來聽他二人自讀訴狀。結果壬裡國的訴狀讀完,獬豸沒有什麼表示,而中裡繳的訴狀還沒有讀到一半,獬豸就用角頂翻了他。於是,齊莊公判決壬裡國勝訴。這種以角觸斷罪的方法,被古人用「會意」的方法放進了「灋」字的構形之中。

那麼如此神通廣大的神獸獬豸到底是什麼樣子,又是從何而來呢?

「墓待龍驤詔,臺迎獬豸威。」

據傳獬豸體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類似麒麟,全身長著濃密黝黑的毛,雙目明亮有神,額上通常長一角,俗稱獨角獸。獬豸善辨曲直,見人爭鬥即以角觸不直者,因而也稱「直辨獸」,「觸邪」。

因為不曾有人親眼見識獬豸到底長什麼樣,所以引起了人們諸多想像,有人認為它象鹿,有人稱它似牛,更多的說法還是羊。

王充在《論衡》中解析獬豸道:「一角之羊也,性知有罪。皋陶治獄,其罪疑者,令羊觸之,有罪則觸,無罪則不觸。故皋陶敬羊。」一角的羊雖然很罕見,但並不是沒有,只不過大多是因為病變所導致的。而在漢代獬豸玉佩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其山羊的特徵。在《後漢書》中也有記載:「獬豸,神羊,能辨別曲直。」

而關於獬豸似牛的說法,雖然也有考古發現牛形的獬豸物品,但這些都出現在東漢之後。而秦朝之前的文物中,獬豸都是以一角羊的樣子出現,故而獬豸似牛的說法可能也只是後世之人的猜測。

此外,近年來也有聲音說獬豸的原型其實是狗,這種說法則是從獬豸是羊形的觀點中衍生出來的。狗有一個別名叫「老羊」,在公元前3世紀的十二生肖記錄中,有一種叫「老羊」的動物,而「老羊」對應的位置就是後世的「犬」。《古今注》中有「狗,一名黃羊」的記載;《本草綱目》卷二十四中也有「狗,又名地羊」。古代把十二星次和十二地支相互對應,狗對應的地支是降婁,降婁的分野是魯南、蘇北、皖北一帶,古稱淮泗一帶,而此處就是此前所提到的皋陶、伯益的世居之處,皋陶斷案用獬豸,伯益是百蟲將軍,專門馴服鳥獸,狗是少不了的動物,以至於到了現在都是必備的斷案工具,如獵犬、警犬、緝毒犬等。只是,直到目前為止並未發現任何關於獬豸的物品是以狗的形式所展現。

各位讀者朋友們在看完本文之後覺得獬豸的原型到底是哪一種動物呢?歡迎留言討論哦!

相關焦點

  • 法院門口為什麼會放獨角獸石雕獬豸?
    要說獨角獸,大家更熟悉的是形如白馬,飄逸瀟灑的西方虛幻動物。但是在中國,我們也有自己的獨角獸,那就是上古神獸獬豸。獬豸體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類似麒麟,全身長著黝黑的濃毛,雙目明亮有神,額上通常長一角,所以也被稱為獨角獸。
  • 它是上古神獸,被朝鮮定為首都象徵,中國文化太了不起了!
    摘要:中國古代神話中的上古神獸有很多,如青龍、朱雀、玄武、白虎、饕餮、貔貅等等這些是眾所周知的上古神獸,關於他們的傳說都有很多,對神話故事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一些,今天小編路過法院,看到法院正門前,佇立著一尊類似麒麟的神獸雕像,看似是麒麟,卻又不像,像貔貅卻又不似貔貅,今天就說一說這個這個神秘的石雕神獸
  • 中國上古十大神獸,鳳凰排第幾?
    傳說中國上古十大神獸是女媧娘娘座下十大弟子,上古十大神獸又被稱為十神。上古十大神獸是有哪些故事傳說呢?中國上古十大神獸到底有哪些呢?
  • 神話傳說中的,上古十大神獸
    上古十大神獸是指漢族神話傳說中的怪獸,這十數種神獸分別為白澤、夔、鳳凰、麒麟、檮杌、獬豸、犼重明鳥、饕餮、腓腓。出自《山海經》,《淮南子》等著作。白澤,白澤是中國古代神話中地位崇高的神獸,祥瑞之象徵,是令人逢兇化吉的吉祥之獸。白澤亦能說人話,通萬物之情,曉天下萬物狀貌。
  • 獬豸,竟然如此有來頭!
    要說獨角獸,大家更熟悉的是形如白馬,飄逸瀟灑的西方虛幻動物。(西方的獨角獸形象)但是在中國,我們也有自己的獨角獸,那就是上古神獸獬豸。獬豸體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類似麒麟,全身長著黝黑的濃毛,雙目明亮有神,額上通常長一角。
  • 上古神獸
    專注銅藝之美倡導雅致生活    每一個文明古國都有其獨特的神話體系,而中國的神話體系是建立在《易經》基礎之上,由易經思想衍生出的神獸,多姿多彩,今天來詳解一下那些神秘的上古神獸們。    在古代神話傳說中,伏羲氏有一天望著天發呆:「哎,天地的奧妙太難了,要是能有人指點一二就好了。」,只聽撲通一聲,神獸龍馬從河裡跳了出來,被呲了一身水的伏羲一臉懵逼:「這還沒到潑水節呢,什麼個情況啊?」,走近一瞧,龍馬背上有一副畫,圈圈點點,有實心圓有虛心圓,伏羲根據此畫演化出《易經》八卦,龍馬也因伏羲老爺子火了,被《易經》界粉絲簇擁為知識與力量的象徵。
  • 「博之美物」能辨是非曲直的「獨角獸」??獬豸
    獬豸彩繪木獨角獸 西漢 武威市磨嘴子漢墓出土木獨角獸 西漢 武威市磨嘴子漢墓出土在我國古代傳說中有一種神獸名為獬豸(xiè zhì),它形似麒麟,大者如牛,小者如羊,頭上長著一隻尖尖的角,因而很多與獬豸有關的文物被稱為「獨角獸」。古人認為,獬豸是一種能夠辨別是非曲直的神獸,也是「正大光明」「清平公正」的象徵。甘肅日報?
  • 中國傳說中的10大上古神獸:長相太嚇人了
    如果你知道玄武,朱雀,青龍,白虎這四大神獸,那你只能說你對上古時期關於神獸的傳說並不了解,在《山海經》中關於古代神獸的傳說多不勝數
  • 上古神話系列之獬豸(中國傳統法律的象徵,選作首爾的吉祥物?)
    簡介:名字:獬豸(xiè zhì)出處:《後漢書》、《異物志》特徵:俗名又為獨角獸 能力:辨別是非曲直獬豸,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獸,體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類似麒麟,全身長著濃密黝黑的毛,雙目明亮有神,額上通常長一角,俗稱獨角獸。
  • 盤點上古十大神獸排名 十大上古神獸圖片
    上古十大神獸:上古神獸指從古書中找出的數十種神獸,白澤、夔、鳳凰、麒麟、檮杌、獬豸、犼、重明鳥、畢方、饕餮、腓腓、諸犍、混沌、慶忌等。
  • 也說獬豸
    皋陶生前做大法官時,治獄理案的絕活就是用一仁獸、神獸「獨角獸」來協助理案。這個「獨角獸」,就是「獬豸」!皋陶用「獬豸」來協助自己推斷官司,審判案件,使得所審理的案件一本青色。因此,皋陶治獄,其罪疑者,令獬豸觸之。獬豸則「有罪則觸,無罪則不觸」。「獬豸」也由此就成為了皋陶理政斷案的重要法器,成為皋陶重要的理案治民的重要手段,成為皋陶文化的重要文化符號之一。
  • 百家|獬豸:中國古代司法正義的象徵
    我國古代有一種神獸名為獬豸(xiè zhì)。傳說它能辨是非曲直,可識善惡忠奸,故歷來被視為司法正義的標誌。秦以後的歷代執法者,都要以戴「獬豸冠」為身份的象徵。  古人用獬豸裁判疑難案件  提起瑞獸,人們自然會想到龍、麒麟、龜、貔貅、白虎等,很少有人會想到獬豸。現在除了政法系統的人對它比較熟悉之外,大多數人還不知道獬豸為何物,不知道它是什麼形象,更不知道它就是中國古代司法「正大光明」「清平公正」的象徵。  其實,獬豸就是獨角獸,但不是西方文化中的獨角獸,其形象和文化內涵都不同。
  • 古人腦洞大開之傳說:《山海經》中的上古神獸們
    上古異獸之神獸:《獬豸》中國神話中的一種獨角獸, 是我國古代神話中的一種神獸,可日行18000裡,通曉四方語言,只有明君,它才捧書而至,護駕身旁。古書中這樣描述:《上林賦》:「其獸則麒麟、甪端。」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獸,龍頭、馬身、麟腳,形狀似獅子,毛色灰白,會飛。貔貅兇猛威武,它在天上負責的巡視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擾亂天庭
  • 上古四大祥瑞異獸:夕獸、腓腓、獬豸、食鐵獸
    相傳在我國上古時期,那裡遍地都是奇珍異寶,各種珍奇異獸更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充滿了神秘。今天就為大家盤點人們比較感興趣,而且更希望遇見的上古四大祥瑞異獸:夕獸、腓腓、獬豸、食鐵獸。其實在古文記載中並沒有年獸一說,年獸只是民間傳說的故事,對聯和爆竹也並不是驅趕所謂的怪獸,但可以將這種怪獸理解為去年的不如意,不稱心,以及所有的負面情緒,爆竹一響猶如怪獸一般煙消雲散,用喜悅去迎接新的一年。接著便要說到腓腓了,《山海經》中記載:「霍山有獸焉,其狀如狸,而白尾,有鬣,名曰腓腓,養之可以已憂。」這是說在霍山上有一種奇特的神獸,它長得像狸,身披鬣毛。
  • 中國傳說中的10大上古洪荒神獸:太逆天了!
    如果你知道玄武,朱雀,青龍,白虎這四大神獸,那你只能說你對上古時期關於神獸的傳說並不了解,在《山海經》中關於古代神獸的傳說多不勝數,除了那些家喻戶曉的神獸,還有很多連名字都不認識的上古神獸。也是上古帝王顓頊第六子,又名傲狠、難訓,由這幾個名字,可以大略推知其作為。他與玄囂之子窮奇一樣,檮杌後來也成了四兇之一,並且是令人害怕並厭惡的惡人鯀死後產生的怨氣所化。檮杌和饕餮,混沌,窮奇被稱為中國上古四大兇獸,據說,他們分別是三苗、驩兜、鯀與共工這四名大惡人的化身,他們都因為反抗權力者而被殺,死後精神不滅,被當權者稱為「邪魔」。
  • 上古神獸現身!這才是真正的模樣
    比較有代表性的包括白澤、夔、鳳凰、麒麟、檮杌、獬豸、犼、重明鳥、畢方、饕餮、腓腓、諸犍、混沌、慶忌,他們被後世稱作「上古十大神獸」,今天給大家搜集了他們的美照,部分略帶ps,細節請腦補。「白澤」「白澤」是傳說中崑崙山上的神獸,渾身雪白,能說人話,通萬物之情,很少出沒,除非當時有聖人治理天下,才奉書而至,是可使人逢兇化吉的吉祥之獸。據《雲笈七籤·軒轅本紀》記載,黃帝曾在東海邊見到怪獸白澤。
  • 山海經:法院門前不是獅子,而是神獸獬豸,它是正義的代表!
    不知道網友們有沒有注意到,在個地方的法院門口都蹲著一種與眾不同的神獸,一般來說我們見到那些古蹟門前蹲著的都是石獅子,但是在法院這種地方,蹲著的就不是石獅子了,而且出現在山海經記載中的一種代表著正義的神獸,那就是獬豸,(獬豸 拼音xièzhì),它是一種代表著正義和公平的神獸,所以會在法院的門前,正式恰到好處。
  • 揭開中國民間流傳的十大上古神獸真面目
    揭開中國民間流傳的十大上古神獸真面目 揭開上古十大神獸真實面目最近一直在看古本《山海經》發現傳說中的上古華夏神州,萬物皆有靈性,在廣瀚的三界之中,出沒著一些極富靈性的神獸。它們長有各種奇異的外形,並且有著不為人知的神奇力量。神獸的出現能給世人帶來幸福,也能招來災害。
  • 中國古代十大神獸及傳說
    夔(kuí) 夔是傳說中的一條腿的怪物。《山海經·大荒東經》記載:夔牛是古時代神獸,古時生於東海流波山,形狀似牛,全身都是灰色的,沒有長角,只長了一隻腳,每次出現都會有狂風暴雨。xièzhì獬豸,也稱解廌或解豸,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上古神獸,古代神判與神裁思想下產生的著名神獸,又被稱為「法獸」。
  • 中國上古十大神獸
    【導讀】上古十大神獸是指漢族神話傳說中的怪獸,這十數種神獸分別為白澤、夔、鳳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