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光宇吐樓市
房地產市場那會還好的時候,我就奉勸各位一定要有心理準備,其實既是對開發商的提醒,也是對購房者的提醒。因為我深深感受到,這次真的不一樣。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個定位再也不是說說而已,真的看到了執行的力度和決心,所以一切都會變,都會扭轉過去的不好的局面。
但是開發商們勁頭正酣,哪顧得了以後,只看眼前,購房者也容易被眼前的跡象所迷惑,不考慮開發商今後能否可持續發展。
01 為了規模擴張,開發商不惜一切代價
本來,這兩年,無論是信貸、信託還是發債都緊緊鎖住了開發商的咽喉,依靠外力加槓桿的路越來越窄,唯有通過自己降價回籠資金,然而這條路也並非那麼輕鬆。
降價看似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但到了開發商那裡卻異常複雜。然後似乎不降價就很難有出路,一些頭部房企率先促銷降價,可以說收穫不少。
但是得大多數開發商還沉浸在過去,還對政策的放鬆抱有幻想,希望藉助政策的調整來一個大翻身,所以要想發展,就得靠規模擴張,俗話說,手中有糧,心中不慌。這話倒沒毛病,但要看你付出什麼樣的代價,不少開發商可以說為了拿地不惜一切代價。
開發商們為了追求規模化,不惜一切代價舉債拿地甚至地王,最後又趕上房地產調控,限購限售限價等政策讓過去衝動的開發商陷入了尷尬境地。資金成本上漲,負債率持續走高。
龍頭房企負債規模已經逼近萬億元,部分中小房企槓桿率也非常驚人。房地產開發屬於資金密集型行業,對資金需求較大,因此房地產企業的融資能力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其發展前景。
而開發商又沒有通過降價促銷贏得購房者的青睞,如果市場調控繼續,那麼此前一些高負債企業就可能處在資金鍊斷裂的邊緣上,大有飲鴆止渴之勢。
沒有地的在爭地,拿了地的又稱為地奴,背上累累負債。這是一種難以言表的感受,很難用簡單的好與壞來評價開發商面臨高價拿地困擾的心情。總之,誰難受誰知道。
02 房企頻暴資金鍊斷裂危機 不乏千億房企
過去我還經常奉勸購房者,一定要買大開發商的房子,有保障,但現在看來,哪怕是大開發商都要小心謹慎了。不是所有的大開發商都值得信賴,因為有些可能是紙老虎。
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龍頭房企資金鍊疑似斷裂,500多個家庭因為項目停工而不能及時收房的消息可以說也引起了我對行業的思考。曾經的千億房企,2017年底剛到千億,便喊出了進軍2000億的目標,2019年卻已掉出千億房企隊列,令人唏噓。這可能還真不是個案,或許只是行業的冰山一角,但是大多數網友想想之前該房企的豪氣,現在想想還真是後怕。
如果一些房企還只是資金鍊緊張,那麼很多房企宣布破產就更讓你無話可說了。近日,江蘇又有兩家房企正式宣布破產,旗下總價數億的房產全都掛牌拍賣。這兩房企分別是揚州市永達房地產有限公司、如皋綠源置業有限公司。前者的拍賣涉及金額高達數億元。
安徽上周又有3家房企破產,令人唏噓。截至到現在,今年以來已經有208家房企宣布破產,最可怕的是,房企破產了,可以申請清算;留給業主的,卻是爛尾樓和辛苦的奔波之路。
該來的總會來,只是沒想到來得這麼快。很多人把這歸為這次春節突發病的影響,要我說,不能全怪這個,壓倒一些房企的,並非只是這次特殊情況。實際上,激進加槓桿的粗放發展模式早已為其埋下安全隱患,註定將有大批房企為自己的急躁冒進行為買單,只是這次特殊情況加速了這一天的到來。
實際上,此前央行報告中就警示過,一些房地產企業負債率較高,償債壓力較大。無論是居民債務還是企業債務都已經發出預警,很高了。
03 開發商不能按期交房,業主該怎麼辦?
房企出事了,業主也要跟著買單。平時我總是能接到這樣的諮詢,開發商遲遲交不了房該怎麼辦?我心想,如果因為某種原因晚交幾個月都是小事,如果開發商面臨著資金鍊斷裂或破產那就麻煩了。如果有人接手還算幸運。
我也沒辦法,只能安慰這些業主,我作為一個媒體人也幫不了什麼大忙,只能說呼籲一下,但最好還是先跟開發商談,最重要的是看他們的態度如何,如果他們不講理,那就只能走法律程序。
據媒體近日報導,來自河南的鄭阿姨,遭遇了奇葩事。好不容易買了房,也交了房,卻被攔在門外整整三年。開發商說只有加買了車位,才給鑰匙讓進門。這樣明目張胆的捆綁銷售,開發商為何如此肆無忌憚?
原來跟上邊提到的大開發商是一樣的,也是因為開發商沒有給施工方錢,施工方才想出的無奈之舉。開發商更是振振有詞:我沒錢!還想讓業主來還債。
這真的就有點無賴行徑了。我覺得如果真有困難,相信很多業主也能理解一些,如果態度好尚情有可原,怕就怕一些開發商無賴不講理,那就真沒辦法了。
首先,購房者買房之前要多做功課,考察開發商資質,儘量選擇品牌大開發商。我這麼說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哪怕再用心都不能做到萬無一失。大開發商畢竟機率小一些,如果真是攤上了,比起小開發商來也好處理一些。
其次,不要急,多跟開發商私下進行協商解決。不到萬不得已,不要採取過激行為。否則,自己也可能得不償失。
再次,保留相關證據材料。購房者一方面應當搜集開發商延期交房的相關證據,另一方面應當保留關於延期交房造成的額外損失的證據。
最後,這也是實在沒招的招了,走法律程序。若是跟開發商協調不成,可以去法院提起訴訟,要求開發商賠償自己的損失。但也要做好耗時耗力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