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O
2020年6月25日,文斯·卡特正式宣布退役,結束自己22年的球員生涯。說實話,卡特22年的生涯結束的有點草率。也是因為美國疫情的影響,我們沒能看到這位偉大的扣將在賽場上進行最後的表演。
在筆者心中,2000年以後最具觀賞性的扣將,大概是 文斯卡特和扎克拉文。(其實格裡芬,詹姆斯等人的扣籃同樣炸裂。)
那麼今天筆者就向大家介紹這位 半人半神 文斯卡特。
文斯·卡特的全名是小文森特-拉馬爾-卡特,1977年1月26日出生在佛羅裡達州代託納海灘的一個普通家庭。 卡特很小時,父母就已離婚,之後卡特一直和母親以及繼父一起生活,與生父很少聯絡。(文森特??同樣的暴力美學嗎)
小卡特
卡特與籃球的第一次親密接觸還要追溯到他兩歲那年,一場J博士出戰的比賽讓他看得如痴如醉,事後他在自家後院裡一遍遍仿效朱麗葉斯·歐文的動作,想像著自己騰空躍起後完美地掌控著身體,由於他的動作太過誇張,因此那些童年小夥伴們給他取了個綽號「UFO」(不明飛行物)。
J博士
( 不得不說,小時候的啟蒙真的很重要哈。)
卡特的生母和繼父都是老師,他們時常鼓勵小卡特嘗試各種展現自己創造力的事,例如讓他接觸一些樂器(薩克斯風、喇叭和鼓,他的繼父曾擔任過樂隊指揮,而卡特在高中時期也擔任過樂隊指揮。),不過相比之下,卡特在籃球上付出的時間還是要多出不少並最終在他11歲那年得到了回報。那時候的卡特只有5英尺高,但出色的彈跳力讓他的手指頭一回觸碰到了籃筐,而在一年後他完成了生涯的首次灌籃。
十二歲扣籃,你品,你細品。
籃球火申請出戰
和年長的孩子們一塊兒打比賽是卡特經常做的事,他的出彩表現也吸引了大量的圍觀者,然而卡特向他們展現遠不止扣籃,他在球場上的洞察力、為隊友創造進攻機會以及機智的防守都讓人印象深刻。
卡特的父母都很支持他打球,並經常用卡特叔父的成長曆程來激勵他(奧利弗·李,曾在1981年被芝加哥公牛選中),此外,他們倆也希望卡特能上一所好大學以便今後在籃球方面獲得更好的出路,「你越是認真對待讀書,那麼你就能進更好的大學」這句話是父母二人經常在卡特耳邊重複的,後者牢記在心,卡特在整個高中生涯都未曾因為籃球放下過書本。
高中時期的卡特
在高中時期的卡特,憑藉傳球以及左右手投籃,加上身高優勢(六英尺)和身體上的天賦。早早的成為了球星,在念高二時便場均能有20分進帳。
年少的卡特很快就引起了佛羅裡達州以及其他地區名校的關注,而當他當選了佛羅裡達年度最佳高中球員頭銜後,不少籃球業內人士都看好他將步入佛羅裡達大學或佛羅裡達州大。
但卡特的最終決定卻讓家鄉父老大失所望,他選擇了北卡羅來納大學。直到如今都有人質疑卡特當年的選擇,他為何要放棄在自己的家鄉順理成章地成為一名名聲顯赫的球員,而選擇去別處的大學從零開始證明自己。
大學的卡特
文斯·卡特在大學生涯參賽103場,場均得到12.3分、4.5個籃板和1.9次助攻。
大二賽季參賽34場,場均得到13分和4.5個籃板,入選NCAA聯盟最佳陣容第三隊。
大三賽季參賽38場,場均得到15.6分、5.1個籃板和2次助攻,入選ACC聯盟最佳陣容第一隊,全美最佳陣容第二隊,成為伍登獎候選人。
1997年和1998年,卡特連續兩年率領校隊躋身NCAA全美四強。
同時,卡特還是非洲美國關係研究專業學士。同樣出生於籃球名校北卡的卡特對於學業非常看重。提前進入NBA後,他一直沒有放棄學習,他通過自學完成了非洲美國研究專業的答辯,順利拿到學位。
1998年NBA選秀,文斯·卡特首輪第五順位被金州勇士隊選中,與安託萬·賈米森互換加盟多倫多猛龍隊。
卡特與賈米森
1998-99賽季,文斯·卡特參賽50場,其中49場出任首發,場均出戰35.2分鐘,得到18.3分、5.7個籃板、3次助攻、1.5次蓋帽和1.1次搶斷。榮獲1998年-1999年賽季「最佳新秀」稱號,獲得95.8%的選票(113/118),入選最佳新秀陣容第一隊,值得一提的是,當年同臺競爭的新秀有,諾維茨基,保羅皮爾斯,邁克畢比,拉沙德劉易斯,賈森威廉士等,相信看球的朋友對他們都有所認知。
可以說,卡特的起點是很高的。1999-00賽季,文斯·卡特平均得分25.7,列NBA第4位,入選聯盟最佳陣容第三隊,以票王身份入選全明星陣容,獲得全明星選票1911973張,排名NBA歷史第二位,成為首位參加全明星賽的猛龍隊球員。
也是在那一年的全明星扣籃大賽上,卡特真正書寫了自己扣將的身份。
轉體360度接大風車扣籃
籃板後轉體180度接大風車扣籃
罰球線前一步雙手滑翔扣籃
以及和自己的兄弟麥迪的配合。
麥迪助攻胯下換手扣籃
至今2000全明星扣籃大賽依舊是 人們心中的一段佳話。也是在那一年,猛龍在卡特的帶領下成功闖入了季後賽。
卡特的前景看起來是如此的光明。
2000年-01賽季,文斯·卡特平均得分27.6,列NBA第5位。入選聯盟最佳陣容第二隊,連續第二年以票王身份進入全明星陣容。但值得一提的是,卡特的表兄弟-特雷西 麥克格雷迪於2000年轉會魔術。
2001年與76人大戰七場的東區半決賽,艾佛森在第二場和第五場先後轟下54、52分,卡特則在第三場回敬以50分,但卻以第七場錯失絕殺成就答案的神奇而悲劇收場。他在季後賽第二輪對陣費城七六人的七場系列賽平均得分為30.4分。值得一提的是卡特當時為了參加母校的儀式差點錯過比賽。也直接導致了體力的下降。
此後的幾年,猛龍的處境比較的艱難,對於卡特而言,他已經沒有耐心等待新人的成長了。(2003年NBA選秀大會,克裡斯·波什第一輪第4順位被多倫多猛龍隊選中。)
波什
2004年12月17日,卡特與阿朗佐·莫寧、阿隆·威廉士、埃裡克·威廉士和兩個未來選秀權互換,轉投新澤西籃網隊。卡特與基德,傑弗森組成「三駕馬車」,當時風靡一時。儘管三次闖入季後賽,但卡特與總冠軍還是遙遙無期。
籃網時期
2009年6月26日,卡特被交易到奧蘭多魔術。他便與魔獸霍華德搭檔,但僅僅合作了一年多就分道揚鑣了。
2010年12月18日,卡特被交易到菲尼克斯太陽。當時太陽正處於重建時期,老將卡特顯然不在球隊計劃之中。
2011年12月13日,卡特以自由球員的身份籤約達拉斯小牛(獨行俠前身),合同為三年。
卡特在小牛留下了標誌性的絕殺。但還是可惜,卡特來的前一年小牛擊敗熱火奪冠,而卡特仿佛命中注定一般與冠軍無緣。在小牛的三年中無法再次闖入總決賽,基本上都是季後賽一輪遊。
在這裡我不得不提卡特的關鍵球能力,確實是大心臟球員。
事實上,由於卡特扣籃的光芒過於耀眼,很多人認為他只強在扣籃,殊不知卡特的投籃能力也一樣的強悍,在生涯後期,卡特大多以投手的形式出現在場上。
但很可惜的是,卡特在追逐總冠軍的路上漸行漸遠。
生涯後期轉戰多支球隊。
很多人稱他為球隊流浪漢。但是我覺得卡特是一個很有耐心的人,在生涯的後期,他一直以一個合格的更衣室領袖的身份出現在球隊中,即使他無法在向以前一樣扣籃得分。即使他可能與總冠軍越來越遠,但這沒辦法,人最阻擋不住的就是時間。
對了,我猜你們肯定想看死亡之扣。我想把這個作為卡特的結尾。一個半人半神的傢伙。
不管到了什麼時候,你要問起歷史性的扣將,肯定少不了卡特的名字。
我是愛嘮嗑的大馬猴,一位籃球筆者,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不妨點個關注,有什麼想說的留在評論區。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