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類DApp PlasmaPay:讓去中心化的普惠金融成為可能

2021-01-09 新華報業網

  去中心化金融(DeFi)作為近兩年最具革命性的新興金融體系,其背後區塊鏈和分布式帳本技術,讓傳統金融系統因中心化帶來的信息不對稱、交易成本高、匹配效率低以及無法人人都擁有享受金融服務的權利等問題不再成疾,除此之外,也讓人看到基於DeFi潛力巨大的金融創新價值。2020年,伴隨著去中心化借貸平臺Compound等項目的崛起,DeFi市場終於迎來高光時刻。數據顯示,不到一年,DeFi總市值已從近10億美元飆升至百億美元。

  DeFi發展如火如荼,但尚處於發展初期的DeFi生態對更多用戶來說並不友好:缺乏直達的法幣支付通道;DeFi操作過於複雜,存在一定的理解門檻;Gas費過高頻繁交易難以負荷;技術受限導致的網絡擁堵,無法實時確認交易……諸如此類的問題把更多潛在DeFi群體拒之門外,也成為阻礙DeFi市場發展的重要桎梏。因此,接駁DeFi與CeFi斷層,改善DeFi用戶體驗,是當下推動行業發展最迫切的需求。

  已經在歐洲(愛沙尼亞)取得加密業務合規牌照的PlasmaPay,利用全新構建的分布式金融底層設施,為用戶打造全新的數字經濟系統,率先打破了這一瓶頸。

  PlasmaPay是一款基於Plasma分布式帳本,兼有加密貨幣/法幣帳戶的電子支付去中心化應用(DApp),幫助用戶打通法幣出入金通道的同時,讓用戶更友好、便捷地享受DeFi服務。一如當年橫空出世的支付寶,讓普惠金融成為可能。

  兼顧C端和B端,友好型應用PlasmaPay打造「普惠」去中心化

  DeFi可以讓一切資產token化,並在全球市場上自由交易,其本質就是去中心化的普惠金融。從這一點出發,PlasmaPay旨在用自己獨特的專有金融協議,提供以區塊鏈為底層的新銀行服務,也是整個團隊的核心使命。過去三年,Plasma團隊為個人和企業用戶構建了完善的加密/法幣錢包和支付網關——PlasmaPay。

  作為全球電子商務平臺的支付網關,PlasmaPay允許用戶和商家購買,出售,存儲和支付加密貨幣。與傳統中心化支付系統不同,用戶可以完全自由地控制其數字資產,並完成支付。截至目前,PlasmaPay已經在165個國家運營,並和眾多銀行、電子貨幣機構合作來為全球用戶提供法幣網關服務,超200個國家的個人和企業用戶已經開始享受PlasmaPay提供的多幣種錢包服務。

  用戶端可通過PlasmaPay用儲蓄卡和信用卡Visa/Master或者銀行匯款購買加密貨幣,用加密貨幣、Plasma、信用卡作為電子商務的支付方式,以最好的市場價格進行加密貨幣的幣幣交易。不僅如此,PlasmaPay也支持包括BTC、ETH、PPAY以及3000多種ERC20代幣的加密貨幣資產的安全無託管的加密貨幣錢包服務,還有即將上線的VISA預付費卡,支持用戶直接使用加密貨幣、DeFi 代幣支付,並可在ATM取款。

  另一方面,PlasmaPay為企業端提供了多幣種(加密/法幣)帳戶,支付網關API,收付款服務以及支付頁面插件和發票生成器。顯然,PlasmaPay已經在扮演著一個去中心化銀行的重要角色。

  為了優化DeFi用戶的操作體驗,PlasmaPay摒棄了DeFi應用過往繁雜的設置,將其儘可能簡化,以方便用戶進行金融決策。

  在PlasmaPay的DeFi操作界面上,涵蓋了用戶對其財務需求管理的所有功能,包括儲蓄帳戶、貸款、銀行卡、交易所、資產組合管理、資產年收益率等,並得到所有支持它的Uniswap、Compound、Curve等DeFi協議和例如比特幣、以太坊、Polkadot、Cosmos、BSC、Plasma等跨鏈協議。

  在Plasma DeFi界面,用戶可實現入金與提現,創建流動池以及借貸款,同時,還可實時查看 DEX流動性池收益、DeFi產品年化收益以及DeFi市場收益率。該界面可隨時隨地提供給任何人,不受國家和地域的限制。

  專為DeFi開發的Plasma區塊鏈底層,代幣PPAY價值可期

  PlasmaPay的去中心化銀行解決方案是基於公開的Plasma區塊鏈構建的。據了解,Plasma區塊鏈是專為去中心化金融開發,因此,專門設計了用於支持具有最大可擴展性和速度(50000TPS )的加密資產的鏈上處理,例如穩定幣,股票和商品的合成資產等。

  為了更好地對Plasma區塊鏈進行主導和治理,PlasmaPay設置了ETH和Plasma間跨鏈流動性的功能代幣PPAY(ERC-20)。除了在PlasmaPay上進行應用程式內購買,以及交易需要耗費的gas等支付功能外,PPAY的核心功能還體現在,用戶通過質押PPAY可獲得相應的代幣獎勵,參與社區投票,PPAY協議修改和升級;通過在借貸平臺中質押PPAY可以獲得PPAY貸款,在很多DeFi DApps上提供流動性並且交易獲利等。PPAY的分配預計將於2022年底全部完成。

  就PPAY代幣而言,Plasma也將採用一些激勵機制來促進幣價上升和貨幣循環。首先,大部分持幣用戶都可以通過質押 PPAY 到 DEX 的流動池或成為Plasma節點來獲取收益,大部分代幣在DEX上線後將會通過流動性池發行。其中,PPAY發行量的52.5%將預留給社區,支持為期24個月的用戶挖礦。其次,持幣用戶可以在DEX上創建PPAY代幣的流動池從而在交易中獲得平均0.25%的收益。另外,用戶還可將PPAY質押從而在包括智能合約HyperLoop,Plasma DEX和DApp應用交易等PlasmaPay構建的整個DeFi生態下獲得代幣獎勵。

  所以說,PPAY的持幣用戶除了能獲得更高的年化收益率回報,更能參與到Plasma創造和支持權力去中心化的未來。

  全球頂級團隊搭建,PlasmaPay於2021年完全去中心化

  事實上,從2018年起,Plasma已經作為可支持BTC等3000多種ERC20代幣的非託管錢包在運行,同年Plasma在愛沙尼亞正式成立,並獲得了當地加密錢包及交易所的合規牌照。2019年,Plasma與Visa/MC等支付服務商達成合作,並為電子商務發布加密貨幣/法幣帳號。此後,Plasma在5個主要加密貨幣交易所開通企業帳號,開通銀行卡購買加密貨幣服務,並在第四季度啟動Plasma區塊鏈主網,實現了第一個鏈上DApp的穩定幣支付。當前,Plasma可支持42種穩定幣。

  從產品發展路線看,PlasmaPay將在2021年逐步上線Plasma DEX,推出可直接關聯到PlasmaPay加密錢包並支持POS的實時支付和ATM提款的Visa/MC預付卡,發布Plasma DeFi應用及其控制面板,最終實現Plasma DLT的完全去中心化,實現PPAY和Plasma貨幣的幣幣交易。值得一提的是,PlasmaPay銀行卡可支持BTC, ERC-20和DeFi代幣,用戶可於2021第一季度使用PPAY代幣進行預訂。

  Plasma團隊由25位來自網絡安全、區塊鏈、金融科技和UI各領域的全球頂級工程師,以及十餘名全新數字經濟專家組成的諮詢委員會組成。PlasmaPay創始人兼CEO Ilia Maksimenka,在科技金融、教育、投資與人工智慧領域頗有建樹,並多次連續創業。他認為,PlasmaPay提出了一種真正獨特的支付系統,能夠滿足用戶在DeFi上的所有需求。

  而這一創新系統背後離不開強大的技術支撐,其首席技術官也是聯合創始人Nikolay Ivlev系支付服務和高負載配套的網站構架師,曾任PaymentSystem Payever和S7 Airline架構開發師,從零開始搭建區塊鏈支付處理系統。另一位聚焦區塊鏈的技術工程師Vladislav Savin,曾任Deloitte的區塊鏈諮詢顧問,同時也是EOS和Ethereum的DApp開發者。

  正在為DeFi和Web 3.0全球數字經濟構建金融服務基礎架構的PlasmaPay,或許在不遠的未來,即將引領我們走上真正的去中心化金融普惠之路。

相關焦點

  • 歐洲去中心化金融的黎明新生——D-Man
    比如,如何保護客戶金融數據安全,如何保證歐洲利益不被其他全球網絡支付提供商侵犯,如何讓歐洲零售支付系統不斷根據客戶需求迭代升級。D-Man技術架構先進,用戶易於裂變,採用分布式社區治理頂級模式——全新雷達升級模式+黑洞計劃+聯盟模式,參與者即股東,通證緊縮模型得到大量市場的成功驗證。
  • 宜信普惠:金融與科技融合,場景化的金融未來會更多
    記者:首先,請您談談智能化金融科技尤其是財富科技在疫情後的發展動向。宜信普惠母公司宜信首席技術官向江旭:其實不只是疫情後,近幾年起碼有兩個趨勢已很明顯,只不過疫情使這些趨勢來得更快了:一個是行業裡已經將以產品為中心轉變為以客戶為中心;另一個是場景化金融更加明顯,也即國際上所說的Embedded Finance(嵌入式金融),金融自然地嵌入不同的生活場景中。
  • 「夢想卡」助力普惠金融
    記者章莉通訊員王嘉祺  作為服務實體經濟、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落實新發展理念的重要途徑,發展普惠金融在近幾年已成為金融機構在金融服務方面的重點工作。泰隆銀行就是這樣一家專注普惠、服務小微的商業銀行。
  • 普惠金融「甬」擔當 改革創新再前行
    發揮數字金融優勢,加大縣域及農村地區行動支付受理環境改造力度,擴大民生領域電子支付交易量,推進行動支付示範商圈和街區建設,打通民生支付「最後一公裡」。此外還通過現代數位技術提升商業銀行風控水平,強化普惠金融信息安全、推廣「天羅地網」監測防控系統應用;打造數位化金融教育平臺,面向社會公眾開展移動化、趣味化、常態化金融教育。
  • 香港中國金融協會副主席羅佳斌:去中心化金融發展勢不可擋
    作者:羅佳斌,香港中國金融協會副主席,鼎亞資本總裁兼合伙人來源:《信報財經新聞》去中心化金融(Decentralised Finance,簡稱DeFi)是2020年數位貨幣(即數字貨幣)界最熱門的話題。今年,DeFi項目的總市值增加了9倍,從年初的17億美元暴增至近期的170億美元。
  • 一家地方銀行的普惠金融探索
    近年來,廣西北部灣銀行通過打造多層次、廣覆蓋、可持續、便捷化、個性化、均等化的金融服務,不斷推進普惠金融服務再上新臺階,交出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日前本報組織有關專家學者對北部灣銀行普惠金融工作進行了考察並召開「發展普惠小微金融,服務地方實體經濟」研討會。與會者認為,廣西北部灣銀行在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方面,形成了獨到的經驗、路徑,值得肯定和推廣。
  • 「網際網路+普惠金融」的河北樣本
    依託雲計算、移動網際網路等新技術加速轉型,河北農信社聯合農信銀資金清算中心通過農銀通卡、農信e購、農信村村通等業務產品,不斷提升用戶體驗,形成具有鮮明特點的「網際網路+普惠金融」發展之路。  實現京津冀金融服務同城化  7月6日,記者在河北省三河市燕郊鎮三河農信聯社營業廳看到,大堂經理正在向前來辦業務的客戶秦玲推薦「農銀通卡」。
  • ROYAL—開啟去中心化金融生態體系新紀元
    RUT公鏈全球金融系統將應用自主研發的區塊鏈新型底層科技充分釋放區塊鏈科技在傳統金融、密碼學、智能合約、權益證明、人工智慧、跨境貿易、支付結算、公益、運算等領域的多重用途並從技術層面對當下的傳統資產金融生態進行新一輪的革命。
  • ...區塊鏈去中心化金融應用,打造全球最受歡迎的去中心化生態平臺
    我們相信,隨著越來越多的資產轉移到區塊鏈上,開放金融將成為未來的主流。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脈,推動著社會各個行業迅猛發展。但是,金融追逐利益和規避風險的天性致使全球金融服務極不平衡。EGO去中心化金融(DeFi)平臺的特性特點性一:去中心化全球化時代,社交網絡全球化,社交關係也全球化,基於此,YFG去中心化借貸也得以實現全球化
  • 2020年,去中心化金融DeFi熱潮使以太坊重新成為第一大DApp平臺
    2020年去中心化金融(DeFi)熱潮以多種方式對以太坊網絡產生了積極影響,使其重新成為第一大DApp平臺。目前有430萬個ETH被鎖定在DeFi平臺上,自7月中旬以來已增加80萬個。
  • 人民銀行潮州市中心支行開展實地督導工作 推動行動支付普惠金融建設
    為踐行「支付為民」理念,加快行動支付普惠金融進程,深入推動行動支付示範鎮建設,8月至9月,人民銀行潮州市中心支行先後對黃岡、鳳凰、沙溪、上饒、古巷、汫洲6個行動支付示範鎮開展實地督導工作。
  • 去現金化的現狀與未來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近年來,世界範圍內非現金支付飛速發展。一些國家和地區實施去現金化,包括停止發行大面額現鈔,更多地限制大額現金使用等,瑞典和丹麥還提出建設「無現金社會」。去現金化可能帶來的影響、未來現金的地位等問題引起廣泛關注和討論。本文簡要介紹去現金化的現狀和爭論,並對現金的未來和相關政策進行初步思考。
  • 以太坊仍是dapp領域的領導者
    儘管目前在可伸縮性方面存在局限性,但以太坊仍然是dapp領域的領導者。此外,它還顯示出網絡效應不斷累積的跡象。這可能有助於其捍衛自己的地位,以對抗競爭對手的區塊鏈。例如,ETC將成為計劃將其加密貨幣以包裝代幣形式出現在以太坊上的最新區塊鏈。
  • 河南數字普惠金融綜合服務平臺戰略重組 普惠金融送到地頭
    河南普惠金融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字普惠金融綜合服務平臺升級:國企中原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戰略入股「普惠通」平臺,助力全省普惠金融發展,力求打造農村版「支付寶」、金融版「拼多多」。  9月24日,在鄭州召開的全省普惠金融工作推進會宣布了這一消息。
  • 《中國金融科技與數字普惠金融發展報告(2020)》發布
    隨著科技創新的力量不斷迸發,以科技推動產業發展、加快經濟社會數位化轉型升級已經成為全球共識。金融科技已經成為全球金融中心競爭的焦點,各國金融科技競爭更加激烈。但隨著新冠疫情在國際上不斷蔓延,中美貿易變數增多,給全球金融科技產業發展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
  • 五臺農商行:普惠金融架起銀商農「連心橋」
    連心橋」,不斷提高普惠金融持續可獲得性,著力構築「綠水青山」的金融生態環境。近年來,五臺農商行黨委把「深化普惠金融 助力鄉村振興」作為當前及今後的中心工作和重點工作,以實現「四類客戶」調查摸底、評級授信、合理用信「三個全覆蓋」為目標,成立黨委書記任組長的普惠工作領導組,出臺了一系列行動計劃和實施細則,將普惠金融納入業務經營和黨建工作雙考評體系,形成了「黨委引領、支部帶動、黨員示範」和「領導包片、部室包點、支行主抓、客戶經理包村」的「雙硬核
  • 金融科技對普惠金融發展推動效用的實證分析
    (三)文獻綜述Sarma(2010)結合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創造了普惠金融指數這一指標。該指標較之前的研究建立了較為規範的模式,包含存貸款利用率、金融機構覆蓋率等多項指標,這成為了普惠金融建設水平通用評價標準。
  • 徐諾金:普惠金融的蘭考探索及創新
    如何發揮好金融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如何建立金融普及大眾、惠及民生的長效落地機制,成為當代金融人必須深入思索解決的重要問題。基於以上背景,在國務院及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委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2016年12月,蘭考縣成為全國首個國家級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
  • ENGINE去中心化交易平臺的運行原理和未來價值
    任何一個節點都可能成為階段性的中心,但不具備強制性的中心控制功能。節點與節點之間的影響,會通過網絡而形成非線性因果關係。這種開放式、扁平化、平等性的系統現象或結構,我們稱之為去中心化。隨著主體對客體的相互作用的深入和認知機能的不斷平衡、認知結構的不斷完善,個體能從自我中心狀態中解除出來,稱之為去中心化。
  • 普惠財富倚靠香港均富金融,正式開啟國際化發展戰略
    北京2021年1月8日 /美通社/ -- 普惠財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NASDAQ: PHCF)(「普惠財富」或「公司」),一家專注於向高淨值個人和企業客戶提供財富管理服務的第三方財富管理品牌服務商,公司今日宣布,憑藉公司旗下香港均富金融服務有限公司(「均富金融」)的穩健發展,以及香港資本市場穩定而靈活的特性,未來公司將充分利用均富金融旗下資源,正式開啟國際化發展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