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普惠金融」的河北樣本

2021-01-12 中國網財經

  馮薇本報記者李銳

  如今,銀行之間的競爭已不僅限於產品的競爭,便捷、高效、時尚的服務和用戶體驗成了銀行吸引客戶的制勝法寶。依託雲計算、移動網際網路等新技術加速轉型,河北農信社聯合農信銀資金清算中心通過農銀通卡、農信e購、農信村村通等業務產品,不斷提升用戶體驗,形成具有鮮明特點的「網際網路+普惠金融」發展之路。

  實現京津冀金融服務同城化

  7月6日,記者在河北省三河市燕郊鎮三河農信聯社營業廳看到,大堂經理正在向前來辦業務的客戶秦玲推薦「農銀通卡」。秦玲在北京上班,住在與北京隔河相望的河北燕郊,每天往返於兩地之間,像秦玲這樣往返於北京和燕郊之間的人口約40萬人。

  如何為京津冀三地居民提供快捷便利的金融服務?河北農信社電子銀行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依託農信銀支付清算系統,在京津冀三地農信「櫃面通」全覆蓋的基礎上,農信銀資金清算中心與北京農商銀行、天津農商銀行以及河北農信社聯合推出「農銀通卡」,該卡使得三地個人客戶資金可跨區域無成本流通。

  秦玲對農銀通卡頗感興趣,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快速開辦了一張「農銀通卡」,短短幾分鐘,一張卡面上印有京津冀三地地圖的「農銀通卡」便辦理成功。「農銀通卡」可實現在北京農商銀行、天津農商銀行、河北農信社所轄覆蓋三地的6000餘家網點、萬餘臺ATM機上以及全部櫃面,免收京津冀三地個人客戶跨區域存取款、轉帳手續費,同時免除持卡人開卡換卡工本費、小額帳戶管理費。

  「農銀通卡」還實現了京津冀三地居民金融服務的同城化、標準化、一體化,解決了以往京津冀三地居民資金流轉需要繳納手續費等問題,使持卡人在異地享受高效、便利、優惠的金融服務。目前,該卡發行量已近百萬張。

  開啟城鄉網購新熱潮

  7月7日,在滄州市摩卡小鎮便民超市裡,店主曹老闆介紹,今年年初,在滄州農商行工作人員幫助下,他的超市上線了農信e購,由線下實體店轉為線上線下一體化商店,用他的話說,「自己也成了網店老闆。」說話間隙,曹老闆向記者演示了他線上商店的二維碼,只需用手機一掃,便可在店裡購物和支付。

  為解決部分居民不會線上支付的難題,滄州農商行還幫曹老闆安裝了智能POS,便於客戶在農信e購上訂貨,在智能POS上刷卡支付。農信e購是河北農信社依託農信銀資金清算中心開發建設的手機網店綜合化收單系統服務,整合智能POS設備、掃碼支付功能、線上商店,為商戶提供的線上線下一體化收單平臺。通過智能化的設備和網際網路收單功能,幫助商戶實現實體經營與網際網路銷售的融合發展,支持現金、銀行卡、掃碼、線上無卡等多種支付方式,簡單便捷的線上商店管理功能,線上購買商品可以送貨上門等特點。

  近年來,農信銀資金清算中心會同農村中小金融機構應用網際網路技術和思維,提供包括手機網店、農信e支付、聚合支付、便民小錢包等一攬子綜合金融服務。農信銀資金清算中心市場推广部總經理楊薇說:「手機網店通過手機、智能POS等移動終端完成交易,降低了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成本,提升了服務效率。商戶既能通過網際網路進行銷售和支付,還能協助自己的客戶辦理網上代購和代銷業務,成為城鄉居民分享網際網路經濟發展紅利的一種『利器』。」

  手機網店已在河南、河北、湖南等地農村金融機構應用推廣,河北農信社的農信e購業務將向小餐飲等服務類商戶拓展。

  建設惠農支付綠色通道

  炎炎酷暑,來滄州市東屯村金融便民店取款和領取惠農補貼的村民絡繹不絕。便民店管理員歷金星介紹,東屯村的金融服務便民店金融服務覆蓋了附近3個村,村民小額存取款、領取惠農補貼不用到十幾公裡之外的鎮上,方便快捷,最多時一個月能辦理1000多筆業務。

  河北農信社健全支付網絡,建立了一條支農、惠農、便農的支付綠色通道,實現了「村村都有POS機,家家用上銀行卡,金融機具全覆蓋」的農信村村通。

  「農商行把金融便民店開到了家門口,不僅能夠存錢、取錢,還有手機銀行、網上銀行,隨時可以轉帳付款,還沒有手續費,真是既便利又實惠。」歷金星告訴記者。

  數據顯示,河北農信社在全省行政村累計建立助農金融服務點和金融便民店3.87萬個,在農村地區布放ATM機、助農現金循環終端、自助服務終端、POS機等電子機具5萬多臺,為老百姓提供各類金融服務,實現了全省行政村金融服務全覆蓋。

  藉助營業網點、支付系統、自助設備、取款服務點和電子銀行產品等現代化支付手段,河北農信社形成了安全、便捷、廣覆蓋的支付結算服務網絡。

(責任編輯:羅伯特)

相關焦點

  • 農行河北分行科技賦能助普惠金融業務升級
    隨著全社會金融科技創新的不斷深化,作為轉型創新的前沿陣地之一,普惠金融業務的數位化受到了銀行業內的高度重視。農行河北分行搭建系統內首個可以搭載多產品、多模型的綜合性小微業務平臺「普惠易貸」平臺,依託平臺推出河北「e系列」小微特色產品線。同時充分發揮農行線下點多面廣的優勢,以專營機構為核心,提升小微業務集中化、專業化經營水平,全力打造線下小微金融經營平臺。
  • 專訪賁聖林委員:網際網路金融發展的目標是普惠
    省政協委員、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教授賁聖林的研究方向是網際網路金融,今年他帶著對中國網際網路金融發展方向的思考赴會。  當今社會,行動支付、網貸平臺都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面對網際網路金融這個時下最為大眾關注的概念,賁聖林委員保持著理性。「中國網際網路金融發展水平全球領先,但應更加腳踏實地,不忘初心,向包容開放的普惠金融方向發展。」
  • 360數科張家興:普惠金融需要精準化、自動化 科技塑造了今天的普惠...
    張家興表示,科技塑造了今天的普惠金融,可以說近些年在科技領域五年就會發生一次大變局,從2005年出現大數據技術,到2010年出現移動網際網路,2015年人工智慧,這些技術都為推動普惠金融發揮了重要作用。
  • 藍領亟待普惠金融甘露58金融助力藍領群體實現「小康夢」
    58同鎮發布的《2019中國縣域零工經濟調查報告》顯示,縣域市場有零工收入的人群達到52.27%,35.11%的縣域零工工作與網際網路相關,「網際網路+」類零工在各種零工類型中排名第一。從以上統計中我們可以看出,我國靈活就業人員的總數已十分龐大。   靈活就業人員是城市與農村產業發展的主要參與者,也是家庭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
  • 工人日報:網際網路公司不能把普惠金融搞成普遍放貸
    這兩條熱點新聞的背後是一些網際網路公司正在搶著「收割」傳統金融機構難以覆蓋的農民工、大學生等群體,做大信貸增量。然而,這些群體收入偏低,有些甚至沒有還款能力,容易出現壞帳,產生風險。這不得不讓人警惕:網際網路公司不能把普惠金融搞成普遍放貸。
  • 「前沿譯文」金融科技的前景:後疫情時代的普惠金融(上)
    我們引入一個新的指標來衡量數字普惠金融,將該指數與傳統普惠金融進行比較可以使我們在COVID-19疫情之前的52個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EMDE)的樣本中量化數字普惠金融的相對進展。我們還分析了數字信貸的一個方面——市場借貸的全球發展。最後,我們探索了數字普惠金融的決定因素,並評估了其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 「前沿譯文」金融科技的前景:後疫情時代的普惠金融(下)
    相反,對於傳統金融使用率較低的國家而言,增加金融知識,以及,更廣泛的說,增加對金融服務的熟悉程度,對於支持普惠金融至關重要,無論其渠道如何。COVID-19疫情危機的經驗凸顯了向最需要幫助的人推廣數字服務的重要性。財政政策應包括對例如獲得電力,移動和網際網路覆蓋,數字身份證明(IMF 2020a)等數字基礎設施的投資。
  • 金融科技對普惠金融發展推動效用的實證分析
    Clark(2013)以全球的時間序列數據為對象進行普惠金融研究,結果表明金融深化水平越高,一個國家居民之間的收入差距越小。楊媛,劉興慧(2018)研究了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對於普惠金融的扶持路徑,得出普惠金融能夠完美解決普惠金融、金融扶貧工作痛點的結論。
  • 差異化定價,中銀消費金融積極踐行普惠金融
    在金融支持實體、銀行扶持小微這一國家戰略指導下,各大銀行、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消費金融公司、保險公司和新型金融業態打造了具有各自特色的普惠金融業務發展模式。中銀消費金融秉承「建設新時代高質量消費金融公司」的理念,憑藉不斷創新的業務水平榮獲「普惠金融消費者影響力獎」。
  • 陳穎:金融科技是推動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核心力量
    很榮幸參加這個會議,一方面聽取各位領導對於中小企業發展的展望,也聽到了各位前輩對於我們金融網際網路融合發展和銀行相應的金融服務融合,提升服務效率,提出了殷切希望。剛才看到了很多銀行同業在金融科技服務小微企業,服務普惠金融方面很多很好的做法,受益良多。
  • 四川省委黨校區域經濟教研部赴萬達普惠調研,共探普惠金融發展
    當前,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各大金融機構的助力下,各行各業積極復工復業,國民經濟進入穩定發展的關鍵時期。如何更好地通過金融賦能實體經濟,成為萬達普惠等頭部普惠金融平臺需要思考的重要課題。作為萬達集團旗下的普惠金融品牌,自成立以來,萬達普惠就立足萬達生態場景,以「科技+金融+實體+網際網路」為核心驅動力,通過大數據、雲計算、移動互聯和智能風控等科技金融和網際網路手段,縮短用戶與金融服務的距離,為普羅大眾和小微企業提供高效、優質、普惠的綜合金融服務,踐行科技引領金融的普惠發展之路。
  • 徐諾金:「一平臺四體系」普惠金融倡導者
    2016年12月26日,在徐諾金的奔走下,蘭考縣獲批成為全國首個國家級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下稱「蘭考試驗區」)。經過幾年發展,目前,已經形成了可複製推廣的「以數字普惠金融為核心,以金融服務、普惠授信、信用信息、風險防控為基本內容」的「一平臺四體系」模式。蘭考試驗區以體制機制創新釋放改革活力、以制度保障破解普惠金融發展難題,形成了有參考意義的制度創新樣本。
  • 中國普惠金融2020年回顧和2021年挑戰與展望
    至此,小額貸款公司也正是納入我國金融監管體系。(九)12月14日,中國銀保監會發布《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強化網際網路保險公司、保險公司、保險中介機構、網際網路企業代理保險機構的持牌經營原則,明確了「特別業務規則」,規範網際網路保險業務行為標準。
  • 網際網路金融「斷代史」
    支付是網際網路和金融的「第一次親密接觸」;僅僅一個支付,還不足以撐起「網際網路金融」的江湖。二、風口:金融業務的「觸網」和P2P的「狂歡」2013年被稱作是網際網路金融的元年。這一年,支付寶推出了「餘額寶」,1塊錢也能理財的產品給人們推開了財富的大門。
  • 百位金融科技專家齊聚南京 共商江蘇金融科技與普惠金融發展大計
    來源:華夏時報百位金融科技專家齊聚南京 共商江蘇金融科技與普惠金融發展大計12月11日,江蘇省網際網路金融協會與蘇寧金融研究院聯合舉辦的「2020江蘇金融科技與普惠金融發展研討會暨蘇寧金融研究院五周年論壇」在南京舉行。
  • 精準投放普惠金融服務 招聯金融助力奮鬥者群體
    中國人民銀行相關領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香港金融管理局、澳門金融管理局相關人士,以及行業協會、金融機構等業界人士出席了此次活動。作為國內領先消費金融公司代表,招聯消費金融公司總經理章楊清受邀參加了本次峰會,就金融科技賦能普惠金融發表了主題演講,提出了諸多創見性觀點和建議。
  • 主題研討一:普惠金融「圓」與缺
    來源:新浪財經新浪財經訊 12月2日消息,2019貨幣金融圓桌會議暨蘇寧金融研究院四周年論壇於11月30日在北京舉行,重慶信託公司總裁竇仁政、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法律合規部主任魯政、樂賺金服創始人王偉、中國建設銀行總行普惠金融事業部副總經理王魏冬、IMI特約研究員、國家開發銀行研究院國際戰略一處處長吳志峰、蘇寧金融研究院院長助理薛洪言出席圓桌會議一:普惠金融「圓
  • 中原消費金融積極推動普惠金融建設 滿足消費者需求
    作為全國第19家拿到消費金融牌照的公司,也是第18家開業的消費金融公司,還是河南首家也是目前唯一經中國銀保監會批准成立的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在發展過程中,中原消費金融堅持與普惠金融同頻共振,致力以科技金融賦能未來,不斷為消費升級注入新動能,在努力成為最具價值的網際網路消費金融企業的同時,自然有著穩健發展的黃金法則。
  • 2020「中國普惠金融十佳縣域銀行」出爐
    原標題:2020「中國普惠金融十佳縣域銀行」出爐   11月21日,2020中國縣域金融年會在江蘇宿遷召開,年會由經濟日報報業集團《中國
  • 徐諾金:普惠金融的蘭考探索及創新
    同時,發展普惠金融是一個世界性難題,存在「知不易行亦難」的現實困境,為探索普惠金融發展道路,開展先行先試是其中重要一環。河南省蘭考縣是傳統農業縣、國家級貧困縣,是縣域經濟的典型代表,具有微縮河南、微縮中國的樣本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