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剛入行做記者,體育記者,主要跑籃球和足球線。
當時年輕,以為遇到了最好的時代。成年男足歷史上首次衝入世界盃,記者當中的李響,也因為採訪國家隊主教練成了名人,還出了書。
雖然當時大家都說成年國足是抽出亞洲,我還是充滿了期望,以後會越來越好。
沒想到,當初的出現和火熱,上帝已經給我們標好了代價,一次不計代價的出現,要用至少20年的時間來彌補,並且彌補的時間還沒有結束的跡象。
就在不久前,看國足對陣敘利亞知道了什麼叫失望;短短時間,又添新傷,看了國奧和韓國、烏茲別克斯坦的比賽,我們知道了什麼叫絕望。
「雖敗猶榮」也沒有了
中國對韓國,其實看得不太認真,因為我知道最後的結果肯定是輸。0:1小負後,面對鋪天蓋地「雖敗猶榮」的報導,我苦笑了一下,20年過去了,中國的媒體和媒體人還是沒有一點點的進步,在每一次敗於韓國隊腳下時,我們都用這個字眼來遮羞。
在0:2負於烏茲別克斯坦後,「雖敗猶榮」終於不敢出現了。
垂頭喪氣成了中國男足最多的場景
媒體還是知道什麼是「醜陋」。
為什麼我們的後場球員解圍的時候,總是搶不到第二落點?
因為球員的意識太差了,在解圍前,總不能提前觀察隊友們的站位,提前預判,選擇最優的解圍方法,最終只能一腳踢走了事,然後丟掉球權,再一次進入防守,直至對方進球或射門出界……
我們的解圍漫無目的
我們的中場球員為什麼老是拿不住球、傳不了好球?
還是意識差,缺乏預判,所以老是跑不到位,後衛找不到出球點,中場就接不到球;還有就是球感、球性以及技術太差,停球遠,出球慢,面對面傳球也能傳給對方,所以在中場總感覺我們的球員總比對方人數少,全場下來,中場就沒見過傳球3腳以上不丟球的……
我們的前鋒呢?
一樣的意識差、技術差,相互之間跑位不是互相幫助拉開空檔,而是你跑你的,我跑我的,什麼時候應該進入禁區,什麼時候應該拉邊,什麼時候應該突破,什麼時候應該撞牆配合,完全沒看到,拿球一腳轟門,高球一個飛躍,如果能破門,那真叫天不開眼了……
只有死球的時候我們才看到中國球員多一些
而戰術水平低劣到什麼程度,賽後被群嘲的角球越位就說明了一切:沒有觀察、教條主義……
全場比賽,我們看不到任何一點機會,感覺就是烏茲別克斯坦的一場內部教學賽,他們在練如何進攻。要不是知道中國男足是什麼料,還以為是中國隊對西班牙隊的友誼賽呢。
以前,我們認為,日本的技術,韓國的執行力,伊朗的硬朗是中國男足難以企及的,現在,我們發現,只要是亞洲強一點的球隊,都有我們難以企及的東西。
從黑色九分鐘到黑色270分鐘
沾2008年我們自己舉辦奧運會的光,奧運男足比成年男足在世界級的舞臺上的成績還是好一點點的,1988和2008兩次奧運會正賽的參賽記錄,也可以說我們的奧運男足是見過世面的,也曾經成功過的。
即使失敗,中國國奧以前也算是亞洲的強隊。1992年徐根寶帳下的國奧,在「橫下一條心,一定要出線」口號的激勵下,複賽中還幹掉了日本和科威特,只是在最後打平就可出線的大好形勢下,球員的心態失衡,出現了黑色9分鐘,才最終丟掉了出線權。
1996年的亞特蘭大奧運會,國奧隊同樣是在最後一場打平韓國隊即可出現,最後還是輸球沒能出現。
中國足球的恐韓症,在國奧層面更加明顯。1988年奧運會出線,是因為韓國是主辦國,我們沒有碰到韓國隊;1992年、1996年都是敗於韓國而痛失出線權;2000年中國國奧擁有從巴西留學回來的「四小天鵝」——李鐵、李金羽、隋東亮、張效,依然在複賽階段對陣韓國一負一平,特別是第一場的輸球,將國奧的心氣都打沒了;2004年中國國奧有在2001年世青賽上表現出色的「超白金一代」,可惜複賽對陣韓國依然連輸兩場,無緣雅典奧運會。
屢屢敗於韓國腳下的中國國奧,那時候的成績還是可以的,在複賽階段,除了韓國無法戰勝韓國外,和伊朗、沙特、日本、科威特等強隊還算是互有勝負,出現的希望能保持到最後。
國奧變差,是從2012年這屆開始,竟然連小組都無法出現;2016年,複賽階段則連敗三場,對陣卡達、敘利亞、伊朗根本無還手之力。
中國國奧的表現越來越差
未來10年沒希望,唯一出路是歸化
被稱為史上最差的2012奧運男足,還有張琳芃、王大雷、吳曦、武磊、顏駿凌成了成年國家隊的主力,鄭錚、曹贇定、董學升、王剛等也能時不時在國家隊露露臉。2016年的劉彬彬、徐新、張玉寧外,其餘球員都沒摸到過國家隊的大門,可是,幾年後,他們中的大多數也許也會順利接班國家隊。
要是靠他們中國男足還是沒希望
這說明我們的教練選人並非全部瞎選,並非是誰有錢誰有後臺誰上,教練選的大部分還是國內同年齡段最厲害的球員。
這更加令人心寒,當這些技術、意識已經成型的國奧球員升上國家隊,我們國家隊還有什麼希望?以最近三屆奧運隊員的表現,國家隊未來10年都沒有任何在亞洲取得好成績的可能。
所以,歸化還是我們國家隊唯一的出路,目前已經進行的歸化之路非但不能停止,還需要進一步加大力度,歸化更多更有實力的成年球員,同時還要歸化更多有天賦的年輕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