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王立業:屠格涅夫與其最優秀的作品《獵人筆記》

2020-12-10 澎湃新聞

編者按:屠格涅夫以《羅亭》《父與子》這樣的長篇作品為文壇貢獻了一類理想主義的、卻總有點哀傷和盲目的俄羅斯青年。但諸多評論家都認為屠格涅夫最好作品則是他的一系列短篇——即《獵人筆記》。屠格涅夫的《

獵人

筆記》的美學魅力依賴於作者對自然之美的敬畏;這個獵人追尋的目標與其說是獵物,不如說是風景。北京外國語大學的博士生導師、莫斯科屠格涅夫研究會會員王立業在世界讀書日的前夕舉辦了一場名為「讀不盡的《獵人筆記》」的講座,以下為講座內容節選。

《獵人筆記》體現屠格涅夫從浪漫主義到現實主義的轉變,這也就決定了屠格涅夫有別於託爾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的現實主義當為詩意的現實主義,這不僅是法國作家莫洛亞的定論,也是作家自己的創作自白。《獵人筆記》印證了這位作家詩意現實主義的開創,並由此綿延至日後作家本人的小說創作,並締造了俄羅斯文學的詩意現實主義,也叫抒情現實主義,還有人把它叫做浪漫現實主義的一派文學。 繼承屠格涅夫傳統且能夠納入這一派文學的中堅作家當有布寧、普裡什文、帕烏斯託夫斯基、索洛烏欣,還有卡扎科夫等等一批二十世紀文學大師。所以我覺得「屠格涅夫與二十世紀俄羅斯文學」也是非常好的選題。

屠格涅夫肖像

首先我們聊一聊《獵人筆記》的創作背景。

1847年1月,他不經意寫了一篇隨筆《霍裡與卡利內奇》,隨意地投給了《現代人》雜誌,這篇以《摘自獵人筆記》為副標題的隨筆竟然獲得巨大成功,別林斯基隨即高度評價屠格涅夫的才氣,稱這篇隨筆為他成為未來卓越的作家指明了方向,尤其高度肯定這篇隨筆的思想意義,「以前所未有的角度和近距離接近人民」。

《霍裡與卡利內奇》是屠格涅夫完成的一次俄羅斯文學人民主題的哥白尼式革命。19世紀四十年代西歐的田園小說成為風潮,不滿意巴爾扎克總寫惡人步步高升、善人總是每況愈下的喬治·桑一口氣寫下了《魔沼》為代表的五篇田園小說,意將鄉村生活寫成人間牧歌、人間歌謠、人間傳奇,。喬治·桑《魔沼》這篇小說傳到了尼古拉一世統治下的俄羅斯,社會現實馬上使其失去了本色,代之而起的是一批反映農奴悲慘境遇和地主殘酷壓迫的俄羅斯式鄉村小說,代表作有:格利戈羅維奇的中篇小說《鄉村》和《苦命人安東》。赫爾岑以他的《鵲賊》揭露了農奴制對美好人性的摧殘和農民才華的毀滅。

這種背景下,《霍裡與卡利內奇》以它鮮明的思想內容和卓越的藝術特色,開創了俄羅斯文學反映農奴生活的先河,農民在俄羅斯文學中第一次成了真正意義上的主角,不再是一味的悽悽慘慘戚戚。

相對於《獵人筆記》的整體,有人發現這一開篇之作統領了整部作品集的始終,接下來塑造的所有人物都是霍裡與卡利內奇的繼續,要麼就是務實型的霍裡型,要麼就是有著詩意精神世界的卡利內奇式,甚至有人認為他的背景設置也構成整本書的首尾照應。霍裡的莊園在森林的一間空地上,而卡利內奇則是在草原上浪跡,而《獵人筆記》的最後一篇名字就是《森林和草原》。正是《霍裡與卡利內奇》的意外成功喚起了屠格涅夫的自信,藝術家似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所在。

《獵人筆記》的思想意義部分我們擬從三方面予以闡釋:

第一,地主與農奴的生活以及他們的相互關係。

在《獵人筆記》中,在地主的壓迫下農民沒有掌控自己命運的機會,做人的基本權利往往都被剝奪。在隨筆《利哥夫》裡,女主人沒結過婚,下人也就別想結婚。家奴蘇喬克隨意被買賣,一生被地主盤剝得一無所有,到最後形如一根乾枯的樹枝;在《葉爾莫萊和磨坊主婦》那篇隨筆裡,就因為女僕阿琳娜提出要嫁人的請求,被剃光頭髮打發到遠遠的鄉下。這些地主是殘酷摧殘人性、剝奪人權的地主典型。正是這一幕幕地主欺壓農民的事實,將人們的注意力引向作品的政治思想立意。

但其實屠格涅夫寫地主並不是為了樹立階級對立的典型,身為貴族的屠格涅夫並不準備學著巴爾扎克用自己的作品為本階級唱輓歌,而是人性的投放與張揚,農民人權的捍衛,因為在他看來,農民與地主完全應該處於等同的地位。

作為貴族奶水養大的有錢者屠格涅夫,是以自己貴族後裔的視角看取人間是非,抓取的並不是可供後人予以階級定型的地主,而是基於地主與農民和諧關係的善良願望,從而達到作家本人的人文和諧思想在地主與農民關係上的體現。他寫位居農奴之上的貴族是希望地主階級反躬自省,善待手下的農民,以求社會的穩定。同時作為一個浪漫主義詩人小說家,一個天性柔弱的貴族後裔,他缺乏對現實中的一切進行重構的履歷和能力,對現實的審視與理解只能是經過他的優化而呈現。

第二個方面,《獵人筆記》中反農奴制傾向與農民的精神境界高於地主這兩個命題是可以合二為一的。

從第一篇《霍裡與卡利內奇》中可見,這兩人性格不同卻又是一對好友,並以各自美好的品質吸引著讀者。兩個農民形成的塑造明顯體現出作者對其喜愛乃至敬重,在他看來霍裡的相貌使人想起蘇格拉底,能力堪比彼得大帝。霍裡「是積極的人、實際的人,有頭腦,是務實性的人」。而卡利內奇則是一個詩意的形象,是一個浪漫主義者、理想家、狂熱而又幻想,他的形象同時也顯示了普通農民純樸、爽朗、正直、善良等優美品質。

屠格涅夫通過霍裡與卡利內奇的形象顯示出農民具有駕馭生活的意志和能力,顛覆了當時官方流行的一個謬論,即「農奴缺少地主的保護就不能生活」,而讓世人明白,這樣優秀的農民恰恰就生活在這樣一個不公平的社會體制中,許多品質高尚才華出眾的農民的命運由地主,尤其是愚蠢地主主宰這是多麼荒唐的事情,並以實際情況對官方謬論給予有力回駁,如果不是受農奴制條件的限制,他們肯定可以生活得更好。

還比如大家熟悉的《白淨草原》,這裡一群農家孩子,這些農家孩子無疑是霍裡與卡利內奇生命的延續。作品描寫的是一群純樸天真的農村兒童在夜間放牧馬群,圍坐在篝火邊,講述各種各樣魔幻鬼怪的神話故事,裡面尤其寫到一個七歲的小男孩帕夫盧沙,他是一個講故事的能手,是這群小孩裡面的當家人,他深夜為同伴驅趕狼群,表現出鄉村農民後代有所擔當、不畏艱險的一種品質。

思想意義的第三個話題是兩個俄羅斯形象:一個是農民百姓的、生機勃勃的俄羅斯,另一個則為官方的農奴制的俄羅斯,黑暗的讓人痛苦不堪的俄羅斯。兩個俄羅斯,如果說後者現身於農奴制地主及其嘍囉身上,第一個俄羅斯則具現在農民和沒受農奴制影響的大小貴族身上,同時也體現在美麗如畫的大自然上。

第一個俄羅斯形象體現在一批沒受過農奴制教化和腐蝕的地主,這些人憑藉自己的辛苦勞動,作品裡面寫了很多各不相同的地主貴族。他們有的是節衣縮食致富,並不是靠剝削壓榨農奴而起家,《縣城的醫生》中的女地主家人得病,連兩個銀盧布的診金都拿不出來。他們是通人性的一個階層,憑著自己的勤勞和良知生活,他們同樣能給社會帶來正能量,容易與人民群眾相接近,他們同樣是俄羅斯民眾的一部分,一定程度上是俄羅斯國家的後備力量。

同屬於第一個俄羅斯的還有富饒美麗的大自然,它是上天對俄羅斯人民的獨有恩厚,它不僅是俄羅斯的自然寶藏,也是俄羅斯文明的源頭、農民品格的象徵、知識分子的精神家園。

我們的第二部分議題是《獵人筆記》的藝術特色。毫不誇張地說,《獵人筆記》的價值其實不在其思想立意,最為人們稱道的是其藝術。

首先是《獵人筆記》的大自然景色描寫。作家直接師承普希金,但代之以開闊壯美的是溫雅、婉麗,他文字中流淌的不是萊蒙託夫式的高加索的冷峻清麗,也不同於果戈理的烏克蘭田園瓦舍的詩情幻想,而是他理解中的俄羅斯中部平原的大自然。

莫斯科大學教授布羅茨基盛讚《獵人筆記》中的大自然描寫是一大發現,他曾讓大文豪託爾斯泰望洋興嘆。託爾斯泰說自屠格涅夫寫了大自然以後,別人再不敢隨便動筆。

屠格涅夫是一個極其敏感的風景大師,他不僅能夠辨別出雲雀、柳鶯、黃鸝、夜鶯、知更鳥等各種鳥的不同鳴叫,還能說出各種鳥鳴叫時的不同姿態與狀態,這方面描寫最美的就是《葉爾莫萊夫和磨坊主婦》。

在《獵人筆記》中屠格涅夫感興趣的並不是鮮亮耀眼的光色,也不是一片純黑純白,光色影在他的筆下都不是到一個極點,他乃中間色調和不確定語義的運用能手。在他的畫面上,或是濃霧清晨中的白蒙蒙青草,在獵人的足下留下一枚枚綠印。空氣也泛著一層乳白,或是披著晚霞的白樺正在裸枝淺睡(半睡半醒),或者是午夜狗兒半個嗓子的低吼,或者是不知從什麼地方飄來一絲苦艾的清香。學過俄語的同學知道,作家最愛表一半的前綴,敘述的事件尤其是愛情故事多發生在朦朧迷離的星光月色中,半明半暗的夕暮裡,正午半光半影的綠蔭下,聲響似有若無的靜謐中,正是這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美把讀者代入其中不停的玩味,不停的想像,不停的創造,與此同時作品本身也就獲得了永久的魅力。

屠格涅夫筆下的大自然風景具有多重的藝術功能,其中重要一點是心理評價功能和人物性格刻畫功能。

下面聊聊屠格涅夫的敘事手法。《獵人筆記》是以獵人狩獵途中所見、所聞、所感、所觸而匯成隨筆形式寫出來的,其形式的獨特性必然要求敘事手法的多樣性。在《獵人筆記》裡,獵人不斷地變換著角色,一會兒成為作品中講故事的人,一會兒充當某一個作品的敘述者,時而是聽眾,時而是故事中的一個人物,敘說的或是自己的一生,或是某些重要的事情,有時獵人是道聽途說的過路人,而另一些場合則是把故事人物招來交談詢問,有時這位畫中人走下文字聖壇對所述事件鮮明表態,或是直接參與。

《獵人筆記》敘事手法的特徵在於,獵人的感觸和詩人的感想巧妙的結合成一體,且《獵人筆記》整體是以第一人稱「我」寫成的,但又有著繁複多樣的手法轉換,作者經常跳出文字直面讀者,與之親切交談,裡面老出現「親愛的讀者諸君,你說呢」、「親愛的讀者,你看呢」,使我們想起演員走下舞臺走到聽眾之間詢問聽眾,而達成臺上臺下的互動。有時候他把讀者直接帶進文本,讓其成為事件的直接參與者、評判者。

作為語言大師的屠格涅夫,他的語言簡潔明快,喜歡用短句子,語言非常的規範、優美、雅致得體。我常常跟我的學生說,你要想學好俄語,那就多讀屠格涅夫。擅長景色描寫的屠格涅夫在《獵人筆記》中盡顯語言藝術家的卓絕才華。作家最大限度地啟用修飾語的自然景物描寫功能,以形容詞形式出現的修飾語出現頻率最高,一句話裡面有時候是兩個,有時候三個以上。一個的時候大家也許不太在意,而兩個、三個的連續出現,寫大自然往往起到魯迅的我家門前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還是棗樹,以景起情的藝術效果;還有大量色彩詞的啟用。色彩詞在文學作品中一方面起到生理功能,而更多的是起到心理評價功能,比如臉色變暗了、變黃了、變青了,而自然景色的色彩詞,乃至味覺詞,常常是人物心理的誘因,人物心理與心情的「傳感器」,往往通過色彩詞,藉助於大自然色彩的變化與人的心理的面色外現,達到景情共融與同化。

《獵人筆記》的體裁特色也是非常有內容的話題,當然,除了文學價值、思想內涵,還準備講一講《獵人筆記》的文化內涵,裡邊有濃重的宗教因素,俄羅斯神話、童話、民間文學等等的文化因素,若能深究下去,足可以讓我們看到一個新的屠格涅夫,足可以讓我們領略一部完全與我們以往審美定式全然不同的新型的《獵人筆記》。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屠格涅夫:將《獵人筆記》繪成一幅充溢油畫質感的俄羅斯風情畫卷
    《獵人筆記》的作者,屠格涅夫堪稱是世界文學史上著名的"風景畫"大師,俄羅斯的山川風物,只要落於他的筆端,無不璀璨生輝。《獵人筆記》中的大自然描寫,恰似一幅幅秀麗的充溢油畫質感的俄羅斯風景畫,神韻俊朗,無不散發著大自然的馨香,令人迷醉,可謂是一部俄羅斯大自然的頌詩。
  • 獵人筆記
    獵人筆記——長按下圖,二維碼識別,下單即買!—— 《獵人筆記》是一部記述十九世紀四五十年代俄羅斯農村生活的隨筆集,在俄國文學史上首次描寫農民的作品,是屠格涅夫首部現實主義力作,並使其身受牢獄及流放之災。
  • 屠格涅夫與託爾斯泰的交集:從彼此欣賞到決裂,最終回歸正常交往
    世界名著《復活》《戰爭與和平》的作者列夫·尼古拉耶維奇·託爾斯泰是個自負且極為偏激的人,他與《父與子》的作者伊凡·謝爾蓋耶維奇·屠格涅夫曾經交惡很深,託爾斯泰還因其偏激的個性導致了他與屠格涅夫長達17年的決裂。
  • 獵人版本的大廚糯米?爐石reddit卡牌設計賽 優秀入圍作品盤點
    NGA社區近期轉載了外網reddit卡牌設計周賽的優秀入圍作品,玩家們依據目前的環境以及職業特色打造了不少帶有有趣機制的卡牌。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那些優秀作品吧!老疤眼獵人職業隨從牌,四費4/2身板,光環效果:每當你對一個隨從釋放一個法術,將其生命值變為一點。老疤眼光環效果看起來像是額外釋放了一張「獵人印記」,可以將目標隨從生命值壓下去。
  • 重慶圖書館舉辦藝術作品誦讀技巧講座
    12月5日,重慶圖書館舉辦藝術作品誦讀技巧名人講座,著名配音演員、配音導演、廣播節目主持人晏積瑄與市民分享誦讀技巧。晏積瑄是中國有聲閱讀委員會專家、北京廣播電視臺著名節目主持人、播音員,也是影視劇配音、配音導演、小說演播、藝術語言教育等多棲領域的聲音表演藝術家,曾為《神探狄仁傑前傳》武則天、《新還珠格格》皇太后、《盜墓筆記》霍老太太等角色配音。
  • 「硬核文豪」託爾斯泰:批莎士比亞欺世盜名,與屠格涅夫好友反目
    後來屠格涅夫提到女兒正在從事的慈善事業,認為這是在實踐泛愛人間的思想。託爾斯泰一聽卻有些惱火,他覺得這完全是惺惺作態,跟真正的大愛完全不沾邊。他用嘲諷的語氣說:「一個穿著考究的女郎,在膝上拿著些齷齪的破衣服,不啻是扮演缺少真實性的喜劇。
  • 《全職獵人》中的這個設定,使整個作品觀賞性大幅度提升
    和所有的戰鬥類作品一樣,例如《七龍珠》的氣、《火影忍者》的查克拉、《bleach》的靈壓等等,哪怕是一開始沒有這種戰鬥力概念性的《海賊王》,其故事中後期也出現了霸氣來補充設定。《全職獵人》也有一個戰鬥力的單位名為「念」,但和其他同類型的作品想必「念」的表現似乎並不像其他作品中如此簡單直白,並且圍繞著念會而引發各種戰術博弈,使得整個作品觀賞度大幅度提升。念的基礎概念:是一種操縱生命能量的能力,並且所有人都可以學會。
  • 「多餘人」形象——考研筆記5
    十九世紀三十年代,普希金的 一系列優秀作品橫空出世,拉開了俄羅斯現實主義文學的序幕,宣告了俄國民族文學正式登上世界舞臺。普希金的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用細膩的筆觸和詩性的語言描繪了俄國上流社會空虛無聊的生活,刻畫了第一個「多餘人」形象奧涅金,成為俄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之作。
  • 全職獵人, 西索殺掉了妮翁? 團長失去「天使的自動筆記」!
    在《全職獵人》中,「天使的自動筆記」是非常有意思的一個念能力。這個念能力可以預言未來一個月內將要發生的事件,並以四行詩的方式進行預言。
  • 自然派(考研筆記84)
    自然派(考研筆記84)學生李清文 編輯該派以果戈裡的創作為楷模,其形成背景是:果戈裡的《欽差大臣》《死魂靈》發表之後,一批青年作家紛紛仿效,形成了所謂的果戈裡派作家,被反對者污衊為自然派,意即毫無藝術價值可言。
  • 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2019年全國青少年自然筆記大賽優秀作品集(3)
    為進一步加強生態文化建設,引導公眾關心、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生態環境部於2019年底組織開展了優秀生態環境宣傳產品徵集評選活動。現將2019年優秀生態環境宣傳產品22件(套)予以展播。今天展播的優秀生態環境宣傳產品是由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選送的《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2019年全國青少年自然筆記大賽優秀作品集》。
  • 全職獵人:西索的人物成功塑造,離不開作品本身的獨特魅力
    #那麼對於全職獵人當中的故事我們應當都是非常清楚的,因為獵人的故事也是出現在早期的漫畫當中,不由得給我們造成一種「古老」的感覺,不過這部作品在後期還有過重製版的製作,可見它本身就有著非同小可的力量,否則應該就會隨著人們的記憶而淡忘。
  • 梁子湖高中承辦「詩話鄂州——走近梁子湖」大型公益講座
    (本網訊)12月18日,「詩話鄂州--走近梁子湖」大型公益講座在梁子湖高中舉行。本次公益講座,誠邀鄂州市詩詞學會理事長餘國民老師為大家講解鄂州地區詩詞,全區初中語文教師、高中教師聆聽了本次講座。講座過程中,餘老師首先為大家介紹了鄂州這一地名的由來,隨後選取《鄂州歷代詩歌選》中春秋時期《鄂君歌》、《樊港道中》等作品,從字音、字義、來源和詩詞境界等角度進行了生動詳細地解析,內容深入淺出、視角獨特,一改語文教學中的墨守成規。
  • Alec Soth在巴德學院的講座筆記
    攝影留學 | 作品集輔導 | 分享會 | 工作坊報名,請聯繫服務號 xlly1992 前天,Alec Soth受邀在美國巴德學院做了一個講座。作為美國極負盛名的頂尖文理學院,巴德學院的攝影系也是十分出色,他的負責人便是我們所熟知的Stephen Shore,也是本次分享會的主持人。
  • 初中生必讀與選讀的文學作品:七年級語文(上冊)
    名著導讀閱讀經典作品的意義:經典是人類智慧的結晶,閱讀經典能豐富我們的人生感受和經驗;能幫助我們思考許多人生問題;有利於文化積累;能使我們擁有豐富和先進的思想孫犁的小說散文集《白洋澱紀事》:《荷花澱》《蘆花蕩》《囑咐》《採蒲臺的葦》《山地回憶》《正月》……二、沈從文的散文集《湘行散記》:《鴨窠圍的夜》《辰河小船上的水手》……小說《邊城》《長河》三、俄國作家屠格涅夫的
  • 世人公認的優秀作品
    這些都是十分優秀的好作品。而今天我就來給大家介紹介紹那些世界銷量前十的日本漫畫。銷量足以證明這些作品的優秀被世界所認可。不知其中有多少是你喜歡的。註:本次榜單為20年年初的數據,可能與現在的數據有出入,望大家諒解。⑩全職獵人《全職獵人》居榜單第十,總發行量為7200萬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