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基金募資額環比大降67.6%:股權投資行業兩極分化持續發酵

2020-12-22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原標題:新發基金募資額環比大降67.6%: 股權投資行業兩極分化持續發酵

在多位PE業內人士看來,新發起基金募資之所以環比大幅下降的另一個原因,是股權投資募資市場兩極分化狀況依然嚴重,即行業頭部PE/VC機構根本不差錢,絕大多數中小PE/VC基金卻少人問津。

隨著中國經濟持續向好與企業科創板上市賺錢效應凸顯,國內股權投資募資市場正持續改善。

12月17日,清科研究中心旗下私募通發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1月份國內股權投資募資市場共計311隻基金髮生募集,數量同比上升82.9%,環比上升53.2%;其中,披露募集金額的310隻基金共募集 1049.87億元人民幣,同比上升19.7%,環比上升34.6%。

值得注意的是,新設立基金數量激增同時,平均募資額卻呈現大幅回落。

數據顯示,11月新設立基金達到112隻,數量環比上升45.5%,其中披露目標規模的新設立基金25隻計劃募資255.04億元人民幣,環比卻大幅下降67.6%。

一位股權投資機構募資領域合伙人向記者坦言,這背後,是《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機構監督管理辦法》(下稱《管理辦法》)叫停了獨立基金銷售機構代銷私募PE產品業務,令多數股權投資基金倍感募資壓力。

「現在我們只能依靠獨立基金銷售機構所發行的PE FOF變相實現募資,具體而言,由PE FOF先完成募資,再以投資子基金的方式向他們新發行基金提供資金。」他告訴記者。但由於PE FOF投資子基金的金額有限,依然無法滿足新發行基金的募資目標。

記者多方了解到,為了重啟代銷私募PE產品業務,部分獨立基金銷售機構(主要是第三方財富管理機構)向相關部門建議能否對獨立基金銷售機構進行分級管理,即對涉足銷售私募PE/VC產品的獨立基金銷售機構採用更嚴格管控標準,包括要求後者每月向監管部門、行業協會報送私募PE/VC產品相關的銷售信息,從而加強過程管理和風險監督;與此同時,獨立基金銷售機構還需計提一定比例的風險準備金,用於彌補相關風險損失等。

在多位PE業內人士看來,新發起基金募資之所以環比大幅下降的另一個原因,是股權投資募資市場兩極分化狀況依然嚴重,即行業頭部PE/VC機構根本不差錢,絕大多數中小PE/VC基金卻少人問津。

清科數據顯示,11月募集金額超過10億元的大型PE/VC基金共計24隻,募資約為605.15億元人民幣,佔據總募集金額的57.6%。

「這勢必加速國內GP(基金管理人)的優勝劣汰進程。」上述股權投資機構募資領域合伙人表示。若新發行基金募資額環比持續縮水,大量中小PE/VC基金管理人收取的管理費收入將無法覆蓋其基金運營開支,被淘汰的機率將大幅增加。

新發行基金募資額環比大降探因

「在《管理辦法》出臺後,我們明顯感受到更嚴峻的募資壓力。」這位股權投資機構募資領域合伙人向記者感慨說。以往他們都是通過獨立基金代銷機構(主要是第三方理財機構)代銷PE產品,藉助後者的客戶渠道與營銷能力,每款新發行PE產品都能募集5-10億元,如今獨立基金銷售機構代銷PE產品被叫停後,他們發現募資額一下子要縮水2/3。

他直言,他們內部做了測算,當前的新PE基金募資額不但無法滿足擬投資項目的募資需求,還會令基金管理團隊陷入入不敷出的窘境,即管理費收入無法覆蓋日常運營開支。因此,他找過多家獨立基金銷售機構協商新的募資方案,均被告知目前可行的操作方式,是第三方理財機構只能通過PE FOF完成變相募資,即PE FOF先完成募資,再以投資子基金的方式向他們新髮型基金產品注資。

但是,由於部分PE FOF規定單個子基金投資額不得超過總資產的10%,因此PE FOF對子基金的投資額受到較大限制。最終PE FOF的單個子基金實際投資額只有1億-2億元,只能解決新發行基金產品的25%募資目標。

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這也是11月新發行基金平均募資額環比大降67.6%的主要原因之一。畢竟,多數中小型PE/VC基金管理團隊想要向長期投資機構募資彌補募資缺口,同樣絕非易事——相比個人高淨值投資者更看中新基金擬投資項目的IPO獲利前景,長期投資機構投資則看中基金管理團隊以往業績是否出色穩健,相關投資決策是否科學規範,項目風險管理措施是否全面,以及項目投資的分散度是否足夠高。在這些方面,多數中小型PE/VC團隊尚不具備類似能力。

「其結果是基金管理團隊(GP)優勝劣汰進程正在悄然提速。」多位PE業內人士指出。越來越多中小型PE/VC基金若無法解決新發行基金募資額持續走低的窘境,其管理費收入勢必無法覆蓋日常運營開支,只能接受被淘汰出局的宿命。

股權投資募資市場兩極分化狀況持續發酵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國內股權投資募資市場持續好轉,行業兩極分化狀況依然凸顯。

清科數據顯示,11月募集金額超過10億元的大型PE/VC基金共計24隻,募資約為605.15億元人民幣,佔據總募集金額的57.6%。

與此對應的是,基金業協會數據也顯示,資產管理規模超過50億元的GP數量僅佔整個私募基金的2.5%,但他們管理著整個行業約45%資金;相比而言,資產管理規模低於1億元的GP佔比高達67%,資產管理規模佔比僅有3%。

「這一方面表明行業頭部機構的資金集中效應日益凸顯,另一方面也表明越來越多LP出資人正變得相當理性。」一家國內大型PE機構投資總監向記者指出。目前,越來越多LP不再衝著一二級市場套利而大舉押注Pre-IPO投資,轉而看中股權投資機構的投資理念與投資策略(包括對擬投資項目的增值服務)能否創造更高的股權投資回報,因此擁有長期穩健業績,投資理念策略已受到市場肯定的行業頭部機構更受到各類LP的青睞。

記者多方了解到,當前越來越多個人高淨值投資者也在反思自己對PRE-IPO的青睞是否給自身帶來更大的投資風險。數據顯示,去年一級市場股權投資機構總投資額達到1.29萬億,而A股二級市場的總融資額僅有1.35萬億,這意味著部分股權投資款未必能在二級市場實現獲利退出,尤其是高估值PRE-IPO投資額。

這導致越來越多LP開始「向前看」——更願投資創業投資基金與成長型基金博取企業成長的股權增值紅利。與此形成鮮明反差的是,眾多專注高估值PRE-IPO投資的中小型股權投資基金正遭遇LP的冷遇,導致股權投資募資市場兩極分化狀況持續發酵。

如今,不少中小型股權投資機構已受困募資額日益縮水,不得不選擇「關門大吉」,無疑進一步加速GP優勝劣汰進程。

(作者:陳植 編輯:林坤)

相關焦點

  • 2020私募股權報告: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行業發展概覽
    《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行業發展報告(2020)》 由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以下簡稱協會)統籌編撰的《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行業發展報告(2020
  • 權益類基金規模快速增長 市場兩極分化
    爆款基金頻出成為頭部基金公司規模驟增的重要砝碼。今年以來,共有40隻新發基金首募規模超過百億。其中,僅匯添富一家就佔據10隻,還有6隻來自於易方達,鵬華、南方和華夏基金則各有3隻。憑藉不凡的權益基金髮行業績,匯添富一舉進入基金公司規模前三。
  • 高瓴資本|《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行業發展報告2020》正式發布
    其中,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募資環境發生怎樣的變化、熱門投資行業和區域、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組織機制進化等行業高度關注的話題,報告都有深入研究和分析。實際上,隨著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行業進入從「量的增長」到「質的發展」的重要調整期,為了及時反映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行業的最新情況,總結行業發展特徵、問題及趨勢,給決策部門、行業機構及社會各界提供諮詢參考,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從2017年以來,依託私募投資基金各專業委員會,每年都會編撰發布上年度的中國私募投資基金行業發展報告
  • 疫情下VC/PE分化:中小機構深陷「募投管退」困境
    在上述國內大型創投機構董事總經理看來,若未來一年內投資項目無法按原先規劃實現項目退出,會被眾多LP視為創投機構缺乏抗風險能力,不再追加投資新基金,由此將加劇創投行業的兩極分化,加速行業優勝劣汰進程。募投環節的「冰火兩重天」面對過去一個月紅杉資本中國基金投資25個項目,多位中小型創投機構負責人頗為羨慕。
  • 逾10萬億元私募股權市場迎擴容 首隻專注財務投資險資母基金成立
    圖片來源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網站根據公開消息顯示,泰康乾亨股權母基金為中國母基金行業內首支由險資自主發起、進行財務性股權投資的母基金。此前,中國保險投資基金雖然也出資了中央企業國創投資引導基金、國家製造業轉型升級基金等「國家隊」基金,但主要還是投向基礎設施,而泰康乾亨股權母基金是第一支完全進行市場化財務性股權投資的母基金。
  • ...新能源產業股權投資基金收購星恆電源股份有限公司部分股權的公告
    [收購]納川股份:關於公司參與設立新能源產業股權投資基金收購星恆電源股份有限公司部分股權的公告 時間:2017年08月31日 18:31:39&nbsp中財網 現將產業股權投資基金投資情況公告如下: 一、產業股權投資基金對外投資的基本情況 啟源納川與星恆電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恆電源」、 「標的公司」或「丙方」)的股東聯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想控股」)、北京君聯創業投資中心(有限合夥)(以下簡稱「北京君聯」)、蘇州袍澤企業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以下簡稱「
  • ...行業分化加劇,如何把握這一行業投資機會?專訪上銀基金權益投資...
    據媒體報導,三季度以來,我國外貿出口加速恢復,平時注重內銷市場的家居行業,出口訂單的火爆程度甚至超出行業預期,在9月採購節期間,家具行業交易額同比增長224%,支付訂單數同比增長212%。當前家居股估值如何看,如何把握其投資機會?今天同花順專家團邀請了上銀基金權益投資副總監——趙治燁先生為大家分享。
  • 私募股權基金募資寒冬:行業大洗牌 小機構加快出清
    不過,她所在的母基金的「餘糧」已不足。這些抱著希望而來的VC/PE機構的代表,在和陸珺交換名片後,大多只能無奈空手離去。 相同一幕,接連發生在10月13―15日舉辦的第二十屆中國股權投資年度論壇期間。全國各地VC/PE機構奔赴珠海,來參加這個被譽為「中國股權投資行業晴雨表」的論壇。不少機構流連於各大母基金展臺,嘗試碰碰運氣,希望能募到一些「彈藥」。
  • ...和創業投資份額轉讓試點落地北京S基金將長期投資變為「接力賽...
    自去年以來,國內外私募股權市場基金二手份額交易持續火熱,通過私募股權二級市場基金(S基金)實現退出,成為「募資難」大背景下私募股權投資機構的一根「救命稻草」。不過,受困於此類交易流程的非標準化、私密性和基金估值難等特點,國內S基金交易並未大規模開展。
  • 天弘基金陳國光:未來A股市場將持續分化 科技行業是長期投資主線
    進入2020年以來,科技行業一馬當先,領漲A股市場,受到眾多資金的關注和青睞。最近一周,受海外新冠疫情蔓延等因素影響,全球股市劇烈波動,A股市場上此前漲幅較高的科技行業有所回調。眾多投資者舉棋不定:科技行業現在還能「上車」嗎?科技行業繼續回調的空間還有多大?
  • 私募股權創業基金投資規模超11萬億 股權投資迎新機遇
    近年來,珠海加快推進粵澳深度合作示範,聚焦設施「硬聯通」和機制「軟聯通」,構建國際化開放型區域創新體制機制,在交通、產業、城市格局等方面都出現大突破、大發展、大躍升態勢,創新人才加速聚集,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珠海創新」正在成為吸引各路股權投資機構的磁石。截至2020年11月末,已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完成登記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共有557家,完成備案的私募基金有1412隻。
  • 中信保誠基金:市場風格分化,價值投資老將吳昊來支招!
    來源:新浪基金上周,市場風格分化,上證50強於滬深300強於創業板指強於科創50。昨日是11月的最後一個交易日,順周期板塊一度頗為強勢,有望帶領滬指衝擊年內高點。指數午後震蕩下行,滬指翻綠,銀行、券商等大金融板塊衝高回落,有機矽、有色、煤炭等順周期板塊整體反彈修復。
  • 中融基金罕見減持註冊資本金 或為股權激勵鋪路
    這兩年,基金行業的發展有目共睹,不少基金公司的管理資產規模持續攀升,增加註冊資本金的也不在少數。然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日注意到,有一家基金公司卻是反向操作,較大幅度地減少了註冊資本金,這究竟是咋回事?
  •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會長何豔春:堅定履行新時代賦予基金行業的...
    《堅定履行新時代賦予基金行業的職責使命》一文是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會長何豔春在《證券日報》獨家、首發署名文章。該文指出,基金業已經成長為居民理財和養老金融服務的中堅力量;已成為資本市場最重要的專業機構投資者;為發展直接融資、促進創新資本形成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積極貢獻力量,基金業仍要在堅持創新投資、責任投資,主動服務國家創新發展戰略等三方面持續發力。
  • 行業分化加劇 機構無奈抱團 基金聚焦消費醫藥與科技
    今年以來的A股市場,不僅指數間分化巨大,行業之間也顯示出巨大差異。劇烈的行業分化令機構在布局時聚焦高確定性行業,醫藥、消費等板塊個股被機構抱團。展望後市,部分基金經理認為,消費、醫藥、科技仍是挖掘結構性機會的重要方向。
  • 郗永春:對保險資金投資以及參與股權投資的幾點思考
    經濟全球化和網際網路發展使公司之間、行業之間甚至國家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金融市場的波動性持續加大,利率持續走低,歐洲和日本甚至出現負利率,保險公司投資端的收益不再像以往那樣穩定而且嚴重分化,對保險公司的影響持續加大
  • 尚智逢源:冰火兩重天 基金髮行市場分化加劇
    2020年是公募基金「大年」,年內新成立基金的發行份額已近3萬億份。然而,今年以來仍有17家基金公司沒有新基金成立。業內人士表示,「分化」現象折射的是公司間的資源稟賦差異。基金公司不應盲目跟風「發新」,而要在增加自身資源和提升管理能力方面多下功夫。
  • 金牛股權投資論壇:百家機構聚首珠海 共話股權投資新未來
    會上揭曉了第四屆中國股權投資金牛獎榜單,共計22個獎項、100多個獲獎機構和個人。IDG資本、深創投、君聯資本等摘得「三年期金牛創業投資持續優勝機構」大獎,高瓴資本、中國國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鼎暉投資等榮獲「三年期金牛私募股權投資持續優勝機構」大獎。
  • 諾承投資曹龍:私募基金行業在多方面存結構性問題
    在圓桌對話一「『政策市』下的募資與退出」環節,諾承投資董事總經理曹龍指出,中國私募基金行業在多個方面存在結構性問題。(現場圖)以下為觀點實錄:中國的私募基金行業已發展到15萬億的規模,私募基金行業已經開始出現頭部集中、行業分化、優勝劣汰的趨勢。
  • 11月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新備案規模超600億元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中國基金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1月末,存續私募基金管理人24611家,管理基金數量94739隻,管理基金規模15.91萬億元,較上月增加739.46億元。其中,存續私募證券投資基金52599隻,存續規模達3.74萬億元,環比增加了1.69%;存續私募股權投資基金29,307隻,存續規模9.43萬億元,環比增長0.06%;存續創業投資基金10,022隻,存續規模1.57萬億元,環比增長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