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尾生
一首《領悟》寫盡辛曉琪十一年戀愛又被分手的痛苦掙扎,一曲《漂洋過海來看你》再現金智娟用半年積蓄換取去北京見男友的機票,一支《愛如潮水》讓年輕的張信哲飽含對未來的激情……
成就他們背後的男人就是李宗盛,沒有他捧不紅的藝人,沒有他唱不響的歌。這個當初拿著一把吉他就敢闖蕩江湖的笨小孩,用一首首歌探究凡人最心底的秘密。
1.《阿宗三件事》
他在學術上一竅不通,卻對音樂一碰就會。14歲那年他碰到了樂器,從此一發不可收拾。他是一個瓦斯行老闆的兒子,白天忙著送瓦斯,晚上偷偷地去餐廳唱歌。父母對他的失望日益劇增,認為他就是個不務正業的孩子。
他一直幫著父親搬運瓦斯,穿過大街小巷,在迷茫中掙扎,在自我懷疑中分裂。直到24歲,他終於在音樂中證實了自己。多年以後,回憶起自己的那段痛苦時光,他寫下了《阿宗三件事》。
2.《生命中的精靈》
寫了那麼多情歌的李宗盛,自然也有許多屬於自己的愛情觀。在舊金山灣區的山景城他遇見了愛情。那個姑娘就像精靈一般純潔乾淨,她靦腆害羞的模樣讓李宗盛離不開目光。
然而童話般的夢境終究還是會醒來,帶著遺憾,李宗盛在舊金山飛往東京的航班上,泣不成聲。他決定將她寫成歌,就因為她的一個眼神,讓他必須得為這一段愛慕留下紀念。
他運用敘事的手法,碎碎念般的講述他的小情小愛,從期待走到幻滅的過程,從雞毛蒜皮到史詩般的氣魄。雖然這個專輯賣得並不好,但是以此開始了獨特念白式的"李氏唱腔"。
3.《夢醒時分》
"你會打臺灣麻將嗎?"毫無邏輯的開頭,是寫就了那麼多情歌的李宗盛對他第一任妻子的開場白。當時的朱衛茵是香港非常出名的DJ主持人,經過旁人介紹認識了李宗盛,也許是拜倒在他的才華下,即使是這樣牛頭不對馬頭的對話,她也選擇開始這段關係。
他們經過了兩年的異地戀,李宗盛受不了每次的長途電話,給了朱衛茵兩個選擇:1.分手,2.結婚。
很愛他的朱衛茵立即辭了工作,飛到臺灣,成為了他的賢內助。但是他們的婚姻生活並不美妙,新婚第一天,就因為誰先洗澡而大吵一架。
李宗盛事業心非常的重,常常疲於奔波。朱衛茵每天的日常就是問他什麼時候回家。他也想要多陪陪妻子,跟她說著情話,但是他更擔心償還銀行的利息,撐起這個家的重擔。在學校沒有學會什麼知識,但是老師說的自強不息,被他記在了骨子裡。
他給朱衛茵寫了一首《我的未來,我的家,我的妻》,扛起整個家的責任和與妻子維繫感情之間權衡的無助,將男人的無奈悉數寫盡。
比起這首歌,他花了10個月為陳淑樺量身打造的《夢醒時分》更加的適合朱衛茵。在另一個女人出現在李宗盛的世界時,就是她的夢醒時分。
4.《為你我受冷風吹》
當一個人男人愛上了兩個女人,他會選擇什麼?有的人會選擇兩者兼顧,有的會擇其之一,而李宗盛選擇了逃跑。
他跑去了加拿大,因為在他之前,林憶蓮就已經在加拿大了。他們的故事開始於一首耳熟能詳的歌《當愛已成往事》,這首為霸王別姬專程製作的歌,讓林憶蓮看到了李宗盛的才華。
3個人的感情是沒有平衡點的,朱衛茵的閉耳塞聽並不是最終的解決方法。那年的告別晚會,李宗盛在臺上看到林憶蓮情不自禁的手舞足蹈,讓她怎麼能再自欺欺人?他們站在臺上合唱的《當愛已成往事》,她何嘗又不是李宗盛的往事。
這場告別晚會,李林二人遠走加拿大。李宗盛在林憶蓮屋子外面等了一整個夜晚,受盡了冷風吹,孤獨的流著淚。
1995年,他們帶著《為你我受冷風吹》歸來。再一年,他為她寫了《夜太黑》,為她離婚。他久久見不到蓮花,覺得牡丹也挺美。他們的婚姻是因為距離,是因為夜再黑,也能看見藏在角落的傷悲。
5.《領悟》
才華上如此契合的兩人在1998年,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一段大眾知道的秘密從此光明正大。但是林憶蓮並不是朱衛茵,他們兩人只適合談戀愛,不適合柴米油鹽的過日子。
林憶蓮的婚後,漸漸成為了第二個朱衛茵,她開始做起了家庭主婦。但是事業心非常強大的她根本靜不下心來操持家庭,也同樣忍受不了忙碌而不著家的丈夫。
愛情走進婚姻,就隨著家長裡短的瑣事而慢慢的消磨。婚後第二年,林憶蓮不管不顧的返回到歌壇,也是這一年李宗盛寫下《陰天》。他們的愛情開始的時候分分鐘都覺得妙不可言,都以為熱情永遠不會消減,當理性贏了感性,一切都已成定局。
2004年,他們花了幾年終於想明白,譜寫了完結篇。曾經李宗盛用一首《領悟》成就與了辛曉琪,有人說這是她的故事,其實是李宗盛的心事,適用於他的這兩段無疾而終的婚姻。
6.《晚婚》
60歲,在這個垂暮的年齡,他等到了自己的晚婚,終於找到契合他的靈魂。他的新娘是千惠,一個比他小27歲的模特。
他在感情中顛簸流離了一輩子,將其他人的故事用音樂延伸出來。他從來沒有想過獨善一生,但是經過了刻苦銘心的愛情,他在等一個合適的人。這個人可以聽完他全部的傳聞,可以聊聊是非得分,然後約定誰也不能苦撐。
這一次他沒有逃避,站在臺上平靜的講述起林憶蓮,妻子坐在看臺面容安靜的聽著。過盡千帆,他終於等到了。
年少不聽李宗盛,聽懂已是曲中人。他的故事中,亦能找到屬於我們的情節,亦能觸碰到我們靈魂最深處的共鳴。想說卻沒能說的還有很多,攢著是因為想寫成歌,讓人輕輕地唱著 ,淡淡地記著 ,就算終於忘了,也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