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頂珠峰測量「身高」分幾步?為何一定要人登頂測量?一文了解

2020-12-15 環京津網

原標題:登頂珠峰測量「身高」分幾步?為何一定要人登頂測量?一文了解

6日下午,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伍從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出發,踏上登頂之路。6日19點,測量登山隊到達第一站,海拔5800米的過渡營地進行休整。此次測量登山隊共有30多名隊員,由中國登山隊的專業登山運動員和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的測繪人員組成。目前,外圍的基礎性測量工作已基本完成。

登頂測量分幾步?

1、從大本營出發抵達5800米中間營地

5月6日下午,2020珠峰高程測量開啟登頂行動。測量隊員們從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出發,途經絨布冰川和東絨布冰川,將抵達海拔5800米的中間營地宿營。

2、抵達6500米前進營地

之後,測量隊員們將從中間營地出發,到達海拔6500米的前進營地。前進營地氧氣非常稀少,高原反應強烈,隊員們需在此作休整。

3、途經北坳大冰壁 抵達7028米一號營地

休整完畢,測量隊員們將從前進營地出發,途經海拔6600-7000米的北坳大冰壁,到達海拔7028米的一號營地。

4、途經大風口 抵達7790米二號營地

接下來,測量隊員們將從一號營地出發,途經海拔7500米的大風口,到達海拔7790米的二號營地。

5、抵達8300米三號營地

之後,測量隊員們將從二號營地出發,到達海拔8300米的三號營地。

6、經過8700米第二階梯 向峰頂最後衝擊

大約一周後,測量隊員們將視天氣情況擇機向珠峰頂峰發起衝擊,最後的衝擊需要經過海拔8680-8700米的第二階梯。

7、峰頂豎起覘標 與6個交匯點同步開展測量

登頂成功後,測量隊員將在珠峰之巔豎立起測量覘標,開展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測量和雪深測量等工作。與此同時,位於大本營、中絨布冰川、西絨布冰川等6個交會點的測量隊員將瞄準峰頂覘標同步開展測量。最終,科學家們將依據測量獲取到的各類數據,計算得出珠穆朗瑪峰的新高程。

為何一定要人登頂測量?

隨著珠峰高程測量即將進入登頂階段,很多觀眾也有不少疑問,其中最大疑問就是,為什麼一定要人登頂去測量?可以坐直升機登頂嗎?這麼高風險的任務,衛星和無人機可以完成嗎?來看專家的解答。

衛星遙感影像可以完成測量嗎?

2020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組長黨亞民:衛星遙感影像,現在目前主要用於地表的監測,但是它可以獲得地表的位置的一些的信息。但就目前來說,它的精度還是不夠,大概能得到的高程方面的精度大概是兩米,另外就是它測的也是雪面的高度,因為沒有人工到峰頂上去,它就沒有雪深的測量,這樣也不能作為一個很準確的結果來發布。所以就目前情況來看,用衛星遙感影像來測量珠峰是不夠的。

現在,珠峰高程測量已實現了由傳統大地測量技術到綜合現代大地測量技術的轉變。專業測繪人員登頂,可使測量數據更可靠、更具說服力。在1975年,中國登山隊登頂珠峰,雖然當年沒有專業測繪人員登頂,但登山隊員將一個重要的測繪儀器帶上了珠峰頂峰,那就是覘標。這也是人類測量史上首次將覘標帶至珠峰頂峰。當時,測繪人員從珠峰附近選擇了9個測站點,對準覘標觀測水平角和垂直角,確定珠峰的水平位置和各測站至珠峰的水平距離。並根據三角高程測量原理,推算出珠峰高程為8848.13米。

為了測量數字更精準,測量團隊還會將雪深雷達、重力儀等儀器攜帶到頂峰,而這些儀器都需要專業測繪人員測操作。

自然資源部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大地部主任張鵬:測重力需要擺上一段時間,然後讓通過手來進行測量,其實難度很大。一是要在那精心坐不動,不停地要讀數。另外又要操作,所以能把它背到(珠峰峰頂)上面已經是不容易了,然後再進行觀測更不容易。

測繪隊員可以坐直升機登頂嗎?

2020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組長黨亞民:在珠峰頂上作業對直升飛機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要把測量隊員放下來,要把測量儀器設備從飛機上卸下來。很明顯,珠峰頂上的地方非常小,飛機是不能降落的,那只能飛機在運動過程中。運動過程中,飛機的螺旋引起的風有可能引起冰雪的崩塌。

專家還表示,珠峰峰頂氣流不穩定、多大風、氣溫低,測量型無人機目前還無法在峰頂飛行,目前也米有無機器人頂峰作業的經歷。

相關焦點

  • 新聞分析:為珠峰「量身高」一定要人登頂測量嗎?
    新華社珠峰大本營5月6日電 題:新聞分析:為珠峰「量身高」一定要人登頂測量嗎?  新華社記者多吉佔堆、邊巴次仁、王沁鷗、魏玉坤  6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行動測量登山隊舉行出發儀式,30多名計劃登頂的測量登山隊員當日從海拔5200米的珠峰登山大本營向更高海拔出發,計劃抓住近日的天氣窗口,擇日登頂測量。
  • 2020珠峰衝頂測量開啟,專家解讀為何一定要人登頂測量
    新華社電 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出發儀式6日在珠峰登山大本營舉行。30多名隊員當日從海拔5200米的大本營出發,開啟珠峰高程登頂測量。隊員們力爭抓住近日的好天氣窗口,擇日登頂測量。如果成功,這將是我國專業測繪人員首次登頂珠峰測高。
  • 登頂珠峰!現場震撼視頻來了!近距離看珠峰頂測量!為何一定要人實地測量?
    (新華社圖)本次珠峰高程測量工作重點在以下五方面實現技術創新和突破:一是依託北鬥衛星導航系統,開展測量工作;二是國產測繪儀器裝備全面擔綱本次測量任務;三是應用航空重力技術,提升測量精度;四是利用實景三維技術,直觀展示珠峰自然資源狀況;五是登頂觀測,獲取可靠測量數據。
  • 為珠峰「量身高」 一定要人上去嗎?
    6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行動測量登山隊舉行出發儀式,30多名計劃登頂的測量登山隊員當日從海拔5200米的珠峰登山大本營向更高海拔出發,計劃抓住近日的天氣窗口,擇日登頂測量。如果成功,這將成為我國專業測繪人員首次登頂珠峰測高。
  • 中國測量登山隊再次成功登頂珠峰 給珠峰量身高背後的故事
    2020年5月27日11時,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珠峰!60年前,中國登山隊隊員實現了人類第一次從北坡成功登頂的壯舉。45周年前,中國首次精確測定並公布珠峰高程。  「無高不可攀,無堅不可摧」。60年來,中國人一次次挑戰世界之巔,一次次刷新珠峰測繪記錄。這次,「萬山之宗、大地之母」的身高,將重新定義。
  • 中國測量登山隊再次成功登頂珠峰!給珠峰量身高背後的故事
    2020年5月27日11:03,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珠峰!60年前,中國登山隊隊員實現了人類第一次從北坡成功登頂的壯舉。45周年前,中國首次精確測定並公布珠峰高程。「無高不可攀,無堅不可摧」。60年來,中國人一次次挑戰世界之巔,一次次刷新珠峰測繪記錄。這次,「萬山之宗、大地之母」的身高,將重新定義。
  • 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攀登珠峰,究竟有多難?
    在萬千期待中,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於5月27日上午11時正式登頂珠穆朗瑪峰,世界第三極的「身高」即將迎來歷史性更新,其意義非凡。這次珠峰測量登山活動究竟經歷了多少艱難險阻?從專業隊員、科研人員到登山愛好者,想要完成登頂的壯舉又將面對何種考驗?讓我們一探究竟——資料圖:珠峰被皚皚白雪覆蓋,與藍天白雲相映生輝。
  • 圖集|復盤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登頂珠峰過程
    5月27日上午11時,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按照計劃,測量登山隊員將在峰頂豎起測量覘標,開展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測量和雪深測量等工作。位於大本營、中絨布冰川、西絨布冰川等6個交會點的測量登山隊員將瞄準峰頂覘標,同步開展測量。
  • 剛剛,他們成功登頂珠峰!現場畫面來了
    27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他們將在峰頂豎立覘標,安裝GNSS天線,開展各項峰頂測量工作。45年前的今天,中國人首次將覘標帶至珠峰峰頂。專家解讀為何一定要人登頂測量攀登珠峰要克服一系列天氣、地理地勢和個人身體反應的困難,是一項具有一定風險的任務。為珠峰「量身高」為什麼一定要人登頂測量?是否可以用無人機或機器人代替?相關測繪專家向記者表示,人,尤其是專業測繪隊員登頂,可使測量數據更可靠、更具說服力。而目前的技術手段尚無法確保測量型無人機或機器人在峰頂作業。
  • 中國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
    據了解,本次珠峰高程測量工作包括GNSS測量、水準測量、天文測量、重力測量、三角高程測量、氣象測量以及業內相關數據處理等。▌為什麼要重測珠峰?「重測珠峰高程最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是珠峰高度一定發生了變化。第二,珠峰測量技術也有了大的飛躍,新技術可以明顯提升珠峰測量精度。」2020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組長、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黨亞民表示。
  • 2020珠峰高程測量成功登頂 中國第七次完成頂峰測量
    每年的四月初到五月底是珠峰登頂的最佳時機,2020年4月30日正式啟動了2020珠峰高程測量,由國測一大隊和中國登山隊共同組成測量登山隊。5月6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在珠峰大本營舉行出發儀式,5月16日迎來首次衝頂機會,但由於下雪天氣狀況不好最終沒能完成衝頂。5月22日第二次衝頂機會再度受困於天氣,降雪和風力影響使得第二次衝頂再度推遲。
  • 珠峰高程測量成功登頂!挑戰馬拉松就是挑戰自己的人生珠峰
    今天,我國順利完成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高程測量。1960年5月25日,中國登山隊實現人類首次從珠峰北坡登頂壯舉,今年是人類首次從北坡成功登頂珠峰60周年,我國在這樣一個重要的歷史時刻完成第三次高程測量,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大家一定很關心珠峰的新高度是多少?
  • 珠峰「身高」怎麼測?六問揭秘珠峰高程測量
    今年4月30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正式啟動,最終於5月27日成功登頂完成測量。這是繼2005年公布8844.43米的珠峰峰頂巖石面海拔高程後,我國時隔15年再測世界最高峰。為什麼要重新測量珠峰?珠峰的「身高」是怎麼測的?又是怎麼算的?
  • <20296期>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 珠峰量身高背後的故事
    2020年5月27日11:03,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珠峰!60年前,中國登山隊隊員實現了人類第一次從北坡成功登頂的壯舉。45周年前,中國首次精確測定並公布珠峰高程。  「無高不可攀,無堅不可摧」。60年來,中國人一次次挑戰世界之巔,一次次刷新珠峰測繪記錄。這次,「萬山之宗、大地之母」的身高,將重新定義。
  • 珠峰的「身高」這樣測量……
    登頂珠峰、測量她的「身高」,也成為各國登山勇士們的人生目標,他們當中有人甚至為此獻出了生命。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幾代測繪人為珠峰測量付出了艱辛努力,並於1975年首次測得並公布珠峰高程為8848.13米。2005年組織了對珠峰高程的權威複測,測得峰頂巖面高為8844.43米。2020年我國再次組織精銳力量,於5月1日正式啟動對珠峰高程的測量。
  • 珠峰登頂測量前:有人在海拔6000米追星星
    測量珠峰的高度是一項複雜、精密、需要多部門參與的系統工程。在測量登山隊最終登頂前,需要測繪人員在珠峰腳下尋找適宜位置,以便在登山隊員登頂後進行配合測量;對珠峰高度的「零點」進行水準測量,作為珠峰高度的基礎;還需要氣象、登山嚮導等多部門配合。
  • 為何珠峰測量高度選在5月?各大洲巔峰的「身高」 都在何時測定
    中國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5月27日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為何對珠峰高度的測量工作常選在5月進行?各大洲巔峰的高度又是在何時測定?測量巔峰「身高」是一項頗具挑戰的工程。許多測量儀器都需要人攜帶至峰頂。
  • 陳剛:為珠峰測量「身高」的人
    作為海洋學院副院長,他參與過汶川地震救災,登頂過三個大洲的最高峰並徒步到達南、北極點,這次向珠峰發起挑戰,因為天氣原因止步在8000米的大風口,但談起珠峰,他眼裡依然有光。「外界都關心我能不能登頂,可我關心的是能否精確地測到各項數據!」這是責任,也是初心。未來幾個月的時間,他還將參與珠峰測量數據的分析、處理、和檢核,和國內的測繪專家一起揭秘珠峰的最新「身高」。
  • 中國尼泊爾官宣珠峰"新身高" 六問揭秘珠峰高程測量
    新京報訊據新華社消息,12月8日,中國和尼泊爾聯合公布珠峰「新身高」——8848.86米。珠峰高程測量的核心,就是精確測定珠穆朗瑪峰高度,這同時也是一項代表國家測繪科技發展水平的綜合性測繪工程。今年4月30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正式啟動,最終於5月27日成功登頂完成測量。
  • 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登頂成功,6名隊員的名字,值得我們記住
    2020年5月27日11時,中國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其中的意義和成功登頂的興奮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是無法體會的。電影《攀登者》讓我們直觀而深刻地體會到珠峰登頂對於國家的重大意義,電影《攀登者》中的這幾句臺詞:「我們國家自己的山,我們中國人要自己登上去。」「我們為什麼要登山,就是為了登上去讓全世界看見我們,看見中國;我們要測量準確的高度,中國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