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慢性的炎性疾病,該病還具有進行性,目前該病的患病因素還不明確,它可能是多種因素造成的結果,比如感染因素、性激素、性別和遺傳因素等等,如果父母患有強直性脊柱炎,他的兒子或者外甥也可能患此病。
有的人最開始會積極配合治療,但是治療效果沒有達到自身的預期,開始尋找其他不合理的方法,比如服用止痛藥,表面上看患者的疼痛確實減少了。
但是根本還在內裡,這種治標不治本的方法,會給患者一種病情減輕的假象,實際病情一直未得到控制,還有加重的可能,所以這種方法對身體的健康是有害的,是不能碰觸的治療誤區。
其實,在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過程中,患者認知裡的誤區,不僅僅是服用止痛藥這一個方面,那麼還存在哪些誤區呢?
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過程中,除了服用止痛藥,還存在哪些誤區呢?
吃止疼藥可以止疼,這讓患者以為,沒有了痛感,病情就得到了控制,其實不然,病情從未止步,一直在向良好的反方向發展,這就解釋了,為什麼服用了止痛藥,感覺不到疼了,身體卻變得很僵硬。
很多患者只看到一些表面的正常,比如不少人覺得自己血沉CRP正常了,就不用再接著治療。
其實抱有這種誤區的人,不單是患者,醫生中也會犯,疾病活動度評分或C反應蛋白和血沉被降到一個正常的範圍內,並不代表著疾病被控制住了,不能放鬆警惕,其實,指標下降只能說明疾病暫時進入靜止期或相對靜止,必須做好它隨時反攻的準備。
患有強直性脊柱炎的年齡段偏低,20到30歲屬於高發期,這個時候,患者可能還在學校攻讀學位,或者步入社會,事業多數處於起始階段,所以經濟上不太樂觀。
很多人脊柱疼了,一直忍著,或者疼痛明顯了才去醫院,接受治療之後,等到病情得以緩解和控制,就不想浪費錢再繼續治療了。
其實痛了才治是該病的大忌,如果再次發病,病情很可能更重,就會給後續治療增加了難度。
出現什麼症狀,不能拖延,及時就醫呢?
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慢性病,體現在治療上,也是漫長的過程,所以特別考驗患者的身體和心理。因此,及早發現相應的症狀,就要趕緊診治,不可拖延。
如果雙側髂骶關節炎2到4級,腰椎在前方和側屈方向活動受限,單側髂骶關節炎3到4級,下腰背的病程持續3個月以上,活動的時候疼痛可以得到改善,休息不那減輕,或者胸廓擴展範圍小於同年齡和性別的正常值,如果身體症狀出現了第一條,並同時出現後面3種情況的任一種,就可以確診為強直性脊柱炎。
如果不幸被確診強直性脊柱炎,也不要害怕和緊張,首先要認識到治療上的誤區,避免花冤枉錢,貽誤病情,不走彎路,選擇正確的治療方法,才是控制病情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