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容忍」態度貫穿資本市場監管全年

2020-12-26 中國金融新聞網

  「零容忍」態度貫穿今年資本市場監管全年。《金融時報》記者根據證監會官網不完全統計,截至12月16日,今年以來證監會和地方證監局已開出289張行政處罰決定書。僅上半年,證監會行政處罰罰沒金額合計38億元,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嫌證券犯罪案件和線索共59件。證監系統通過強有力的稽查執法,傳遞出對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的鮮明信號。

  目前,我國A股上市公司數量已經突破4100家,嚴打「害群之馬」才能讓市場更好地發展。今年以來,證監會出重拳、用重典,集中力量查處了康美藥業、獐子島、康得新等一批市場高度關注、影響惡劣的重大財務造假案件,不斷淨化市場生態。

  事實上,在全面推行註冊制改革的背景下,證券監管部門用好用足相關法律規定,從嚴監管、提升監管效能,將為資本市場充分發揮資源配置功能清除障礙,而這也是強化投資者保護的重要舉措。

  持續保持稽查執法高壓態勢

  資本市場健康有序發展離不開依法監管。2020年3月1日施行的新證券法,大幅提高了證券違法成本,強化了投資者保護,為資本市場提供了堅強的法治保障。證監會在用足用好新證券法規定的執法手段基礎上,圍繞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目標,從嚴查辦欺詐發行、財務造假等違法行為,加大對惡性操縱市場及內幕交易等嚴重違法違規行為打擊力度,將法律條文由「紙面上的法」轉變為「市場運行中的法」。

  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年內多次表態對資本市場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從證監會的罰單來看,不難發現,證券監管部門也對資本市場違法違規行為持「零容忍」態度。在今年證監會作出的行政處罰中,既有扇貝「跑了又跑」的獐子島,又有巨額財務造假的康美藥業,還有A股史上因單只股票出現內幕交易而開出的最大罰單,多個違法違規主體遭到頂格處罰。

  今年6月份,「扇貝跑路」鬧劇終於真相大白,獐子島財務造假被坐實。6月中旬,證監會依法對獐子島及相關人員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案作出行政處罰和市場禁入決定。

  今年9月,證監會將獐子島及相關人員涉嫌證券犯罪案件依法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不僅在股票市場,證監會在債券市場的稽查執法同樣有力度。今年11月份,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煤控股」)債券違約事件引起市場的關注。11月24日,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通報,已將自律調查發現的永煤控股涉嫌違法違規線索移送證券監督管理部門。11月27日,證監會表示,已依法對永煤控股及相關審計機構涉嫌債券違法行為立案調查。

  規範市場,監管先行。業內人士認為,對於資本市場違法違規行為要持續保持高壓態勢,要把監管制度規則立起來、嚴起來,切實做到法規制度執行不漏項、不放鬆、不走樣。事中監管要抓早抓小,堅決遏制苗頭性、傾向性問題。事後監管要依法從嚴處罰,嚴厲打擊各類違法違規行為。

  形成打擊違法違規合力

  違法違規成本過低一直被認為是資本市場違規行為屢禁不止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新證券法的一大亮點就是大幅提高違法違規成本,加大對證券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事實上,打擊違法違規行為,除了依靠行政監管的力量,還需要有立法、司法、公安機關以及地方政府的配合,形成打擊資本市場違法活動的合力。

  今年以來,證監會全面落實國務院金融委關於對資本市場違法行為「零容忍」的工作要求,著力構建行政處罰、刑事追責、民事賠償等全面化、立體式的追責體系,持續加大對內幕交易、財務造假等違法行為打擊力度,切實維護資本市場秩序,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認為,打擊資本市場違法犯罪,除了由證監會採取行政執法外,還需要通過行政監管、行政處罰、行政指導、市場準入來協同合作,共同打擊資本市場違法犯罪行為,這其中涉及公安機關、檢察機關、人民法院在內的相關機構,都應當在打擊資本市場犯罪、淨化維持市場秩序方面有所擔當,有所作為。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1月2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若干意見》,在我國資本市場30年的歷史上,這是中央層面首次審議通過關於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專門文件,也是部署打擊證券違法活動層級的再次提升。

  市場人士認為,此次證券法修訂已經大幅提高了對違法違規的懲戒力度,要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完善對證券期貨違法行為民事法律責任的相關規定。同時,健全資本市場誠信制度,強化失信聯合懲戒激勵機制建設。發揮民事、刑事、行政合力,能動執法,全面提高違法成本,規範市場主體行為。

  多項投資者保護舉措落地

  監管層對違法行為「零容忍」,嚴厲打擊查處證券市場違法違規行為,是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重要內容。目前,我國股票市場投資者數量達到1.7億,保護投資者尤其是廣大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是資本市場建設的重要環節,是監管工作的重中之重。

  今年以來,多個部門針對投資者保護中的痛點難點出實招、出硬招。7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正式發布《關於證券糾紛代表人訴訟若干問題的規定》,標誌著證券集體訴訟制度在我國真正落地。證券集體訴訟制度為權利受損的中小投資者提供了便利、低成本的維權渠道,其「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賠償效應能夠對證券違法犯罪行為形成強大的威懾力和高壓態勢。今年8月份,最高人民法院還出臺了《關於為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提供司法保障的若干意見》,從嚴格落實「民事賠償優先原則」、依法保障證券集體訴訟制度落地實施及持續深化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三方面對投資者保護工作做出了規定。

  今年11月份,證監會與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發布證券違法犯罪典型案例。發布典型案例意義積極,這不僅向市場傳遞出「零容忍」信號,而且還能夠進一步強化行政刑事執法協作,有效提升監管執法效能。

  在「5·15全國投資者保護宣傳日」當天,我國唯一跨區域、跨市場的全國性證券期貨糾紛專業調解組織——中證資本市場法律服務中心在上海正式揭牌成立,開啟了資本市場糾紛調解的新篇章。設立該中心有利於化解日益複雜的證券期貨糾紛,提高調解工作整體規範化水平。

  業內人士表示,加強投資者保護,要聚焦廣大投資者的合理需求,部門間在宏觀層面加強統籌協調,在微觀層面多點突破,從而為投資者帶來更多的獲得感,確保投資者保護工作取得實效。

相關焦點

  • 全面落實「零容忍」要求,發揮資本市場支持經濟發展正向作用
    此次會議,針對打擊資本市場違法犯罪、維護資本市場正常秩序等工作做出了周密部署,釋放了強有力的監管信號,有助於增強投資者信心,有助於資本市場深化改革,進一步發揮資本市場對實體經濟發展的支持作用。從這七項工作部署來看,覆蓋了對資本市場違法犯罪"零容忍"的各個關鍵環節,既有短期的執法工作部署與要求,也有長期的立法工作安排與計劃,較為系統和全面地針對我國資本市場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進行了全面工作要求和計劃,充分回應了社會對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打擊資本市場違法犯罪的熱點關切,同時為規範資本市場正常經濟秩序、營造長期健康發展的資本市場環境發出了明確信號和具體要求,表明了監管部門對於維護市場秩序的堅定決心
  • 資本市場明年怎麼管?建制度、不幹預、零容忍
    會議指出,明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做好明年資本市場工作十分重要,要重點抓好六方面的工作,其中包括積極發揮資本市場樞紐功能,科學合理保持IPO、再融資常態化。會議指出,要堅持「建制度、不幹預、零容忍」的政策方針,加強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穩步提高直接融資比重,著力增強資本市場樞紐功能,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積極貢獻力量。並且會議強調,要重點抓好六方面的工作。
  • 新證券法實施元年 法治建設重塑資本市場生態
    2020年3月1日,新證券法正式施行,這是中國資本市場建立近30年來的一個裡程碑事件。作為資本市場的根本大法,新證券法直擊資本市場焦點難點問題,夯實了資本市場的基礎制度,為全面推進註冊制改革提供了堅強的法制保障。  隨著新證券法的實施,註冊制穩步擴圍、投資者保護全面升級、監管「瘦身」、懲治違法違規行為取得明顯成效。
  • 違規零容忍 監管有力量——深交所2020年紀律處分情況綜述
    深交所認真踐行「建制度、不幹預、零容忍」九字方針,恪守「四個敬畏、一個合力」工作要求,以紀律處分為重要抓手,強化事中事後監管,嚴肅懲處各類市場亂象和違法違規行為,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護航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行穩致遠。從總體情況看,深交所全年共作出227份紀律處分決定書。其中,222份涉及上市公司監管,5份涉及債券監管。
  • 促進資本與科技深度融合 發揮資本市場樞紐功能
    資本市場作為推動科技、資本和實體經濟高水平循環的重要樞紐,在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大有可為。多位受訪人士表示,資本市場可以為不同類型、不同生命周期科技型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投融資服務,要加快建設優質創新資本中心,完善覆蓋科技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在全市場實施註冊制,不斷優化創新資本形成的創新環境,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用零容忍態度防範和化解市場風險。
  • 對證券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 與「不幹預」市場主體原則相輔相成
    筆者認為,證監會上半年監管執法成果豐碩,下一階段仍要重點圍繞市場操縱等違法違規行為,嚴格監管執法,對違法違規要做到零容忍。  「建制度、不幹預、零容忍」的九字方針,對於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但個別市場主體對「不幹預」斷章取義,認為是監管部門會放鬆對資本市場的監管和執法
  • 關鍵制度落地是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必然要求
    證監會日前確立了明年資本市場六方面重點工作,其中第四方面強調,「深化資本市場改革開放,持續加強基礎制度建設」。該項工作內容主要包括,「在註冊制改革、健全退市機制、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完善證券執法體制機制等方面,持續抓好重點改革措施和關鍵制度的落地實施」。
  • 上交所去年紀律處分與監管關注涉及上市公司132家
    新民晚報訊(記者 連建明)上交所近日通報2020年滬市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違規查處情況,2020年,上交所認真貫徹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各項任務要求,聚焦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首要目標,落實「建制度、不幹預、零容忍」工作方針,以新證券法為指導,履行一線監管職責,懲戒違規行為,嚴肅市場紀律。
  • 劉鋒、韓燕:對證券市場亂象「零容忍」時代正在到來
    劉鋒表示,可以預計,對財務造假等證券市場亂象「零容忍」的時代正在到來。  韓燕認為,財務造假、欺詐發行、大股東掏空上市公司等違法違規行為在一段時期內呈高發態勢,一個重要原因是,投資者保護規則的細節還存在較多缺失,如果不進行完善,規則就可能被消解,成為空中樓閣,變成沒有牙的老虎。
  • 12宗典型案例傳遞「零容忍」信號 「立體追責」將顯著提升違法違規...
    市場人士認為,證監會和最高檢聯合發布證券違法犯罪典型案例,再一次向市場傳遞對資本市場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的信號,對市場產生震懾力。可以預見,未來隨著「立體追責」的強化,資本市場違法違規成本將顯著提升。
  • 2020年底,監管「零容忍」全面取締網貸平臺?專家解答!
    眾所周知,8月14日銀保監會郭樹清在接受採訪時提到今年有望提前結束網貸工作,而對於當前的狀態上可以看出監管的力度不小,自2019年3月份開始就有不少網貸平臺開始良性退出,即使不退出的也在嚴厲的監管之下被取締,2020年有10個城市全面取締,而恰巧也沒有任何一家平臺正規,可想而知10個城市的網貸平臺沒有一家正規。
  • 資本市場怎麼管?周小川表示:應高度關注監管目標內在衝突和監管...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居民財富的增加,我國以間接融資為主的金融結構也在隨之變化,資本市場重要性越發突出。資本市場監管對資本市場充分有效發揮經濟樞紐功能具有重要影響。在直接融資比重不斷提升的情況下,構建與現代化資本市場發展相適應的監管體系,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需要深化對資本市場發展規律的認識,不斷加強和改進資本市場監管工作。
  • 專訪|證監會首席稽查羅子發:優化體制機制強化工作合力,譜寫資本市場稽查執法新篇章
    在新時代下,立足資本市場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稽查執法如何進一步精準發力?如何全面落實國家對資本市場違法犯罪行為「零容忍」的工作要求?如何為稽查執法裝上「探頭」和「牙齒」?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專訪了證監會首席稽查兼稽查局局長羅子發。
  • 銀保監會曹宇:金融風險防控全國「一盤棋」,對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
    11月28日,在2020中國金融學會學術年會暨中國金融論壇年會上,銀保監會副主席曹宇表示:「金融具有較強的公共屬性,事關人民群眾財富安全和生活保障,監管者要把消費者保護貫穿監管全過程,對違法違規行為保持'零容忍'態度。」
  • 我國資本市場逐漸向全面市場化改革挺進
    近年來,我國資本市場逐漸向全面市場化改革挺進。其中,推進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是中央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提升資本市場功能的重要安排。  易會滿稱,當前,我國資本市場正處於難得的發展機遇期。證監會將認真落實中央「建制度、不幹預、零容忍」的要求,紮實推進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穩定工作。  「建制度」是規範市場秩序,優化治理效能的重要基礎;「不幹預」是保持市場功能正常發揮、穩定市場預期和增強市場活力的重要路徑;「零容忍」是強化監管震懾,淨化市場生態的重要保障。
  • 證監會:出重拳用重典對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
    近期,證監會回復了網友關切和期待的熱點問題,人民網對此一一呈現,以進一步提升網絡服務群眾水平,為資本市場營造良好發展環境。人民網北京8月31日電(羅知之 楊伊 張超)「上市公司欺詐發行、財務造假等違法違規行為是資本市場的『毒瘤』,必須出重拳、用重典。」近日,證監會在回答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網友提問時表示,證監會對違法違規行為態度堅定、行動堅決。
  • 上交所發布信披分類監管指引 持續提升監管效能
    上交所將以分類監管為重要抓手,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認真踐行「建制度、不幹預、零容忍」九字方針,按照證監會的統一部署,充分發揮交易所一線監督及自律管理職責,持續提升監管效能。
  • 監管大年,全球資本市場「被迫」變局和重塑!中國怎麼...
    金融危機推動全球資本市場進入到旨在防範系統性風險、加強監管的制度變革時期。資本市場在金融市場中具有重要作用,美國資本市場吸引世界各國的企業在美國掛牌上市,體量巨大,不過美國的資本市場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了從開放走向封閉的趨勢。
  • 創業板註冊制「承上啟下」 「九字三化」勾勒資本市場改革方向和目標
    劉鶴指出:「要逐步把上市公司的優勝劣汰交給市場,穩步增加長期業績導向的機構投資者,回歸價值投資的重要理念,推動信息充分披露,全面淨化市場生態,建設誠信守法資本市場。同時,更加重視形勢研判和主要關聯因素分析,努力走在市場曲線前面,創造良性發展預期。『建制度、不幹預、零容忍』是統一的、有機聯繫的整體,要繼續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方向,紮實做好完善資本市場基礎性制度各項工作。」
  • 證監會:完善資本市場支持科技創新體制機制
    會議強調,做好明年資本市場工作十分重要,要完善資本市場支持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著力加強資本市場投資端建設,促進居民儲蓄向投資轉化,繼續大力發展權益類公募基金,推動健全各類專業機構投資者長周期考核機制。會議強調,明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做好明年資本市場工作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