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證券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 與「不幹預」市場主體原則相輔相成

2020-12-12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對證券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 與「不幹預」市場主體原則相輔相成

摘要

【對證券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 與「不幹預」市場主體原則相輔相成】近日證監會通報上半年案件辦理情況,上半年證監會按照國務院金融委「建制度、不幹預、零容忍」的總體要求,嚴厲打擊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操縱市場、內幕交易等行為。今年1~6月新增各類案件165件,辦結154件,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嫌證券犯罪案件和線索共59件,作出行政處罰決定98份,罰沒金額合計38.39億元。(每日經濟新聞)

  近日證監會通報上半年案件辦理情況,上半年證監會按照國務院金融委「建制度、不幹預、零容忍」的總體要求,嚴厲打擊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操縱市場、內幕交易等行為。今年1~6月新增各類案件165件,辦結154件,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嫌證券犯罪案件和線索共59件,作出行政處罰決定98份,罰沒金額合計38.39億元。

  筆者認為,證監會上半年監管執法成果豐碩,下一階段仍要重點圍繞市場操縱等違法違規行為,嚴格監管執法,對違法違規要做到零容忍。

  「建制度、不幹預、零容忍」的九字方針,對於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但個別市場主體對「不幹預」斷章取義,認為是監管部門會放鬆對資本市場的監管和執法,包括允許二級市場莊家、遊資隨意拉抬股價,這種認識顯然是錯誤的。

  在筆者看來,九字方針其實是個有機統一的整體。此前A股市場出現交投低迷、流動性不足局面,這與A股市場制度還不完善、違法違規行為還比較猖獗、監管在某些方面尚待加強有關。要推動A股市場健康發展,就要進一步完善信息披露、發行、退市等基本制度,著力增強交易便利性、市場流動性和市場活躍度。在監管方面則要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依法依規依制度對各類市場主體進行監管,監管不能對市場主體以及市場的正常運行造成幹擾,要讓各方主體在法律框架內公平競爭博弈,形成正確的市場價格信號,這才是「不幹預」的真正內涵。

  九字方針的重心或落腳點,應該是「零容忍」。對什麼「零容忍」?當然是對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這是底線。當前,證券市場違法違規主體主要包括個別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實控人、董監高、中介機構、莊家、內幕信息知情人等,違法違規行為主要包括財務造假、虛假陳述、資金佔用、違規擔保、配合造假、市場操縱、內幕交易等,這些在證監會上半年辦理的案件中,都有相應的典型案例,值得各方引以為戒。

  再回頭審視,既然對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那麼對「不幹預」的理解,斷不會是監管部門對違法違規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或者姑息縱容,否則就是自相矛盾。「不幹預」只是針對市場主體的正常運作行為,而「零容忍」則是監管部門針對違法違規行為必然發起打擊,兩者針對的主體和行為、適用範圍並不相同。

  「零容忍」不僅針對已經發生的違法違規行為,對處於進行時的違法違規行為,同樣會「零容忍」。比如,上交所交易規則規定,對情節嚴重的異常交易行為(包括涉嫌對倒、操縱等行為),交易所可採取「限制相關證券帳戶交易、報請證監會凍結相關證券帳戶或資金帳戶、上報證監會查處」等措施;對違法違規行為,不僅有事後監管,還有事中監管,監管部門對已經發現線索、正在進行的違法違規行為,斷然不會坐視不管。

  然而,有些市場主體認為監管部門有激活市場、激活流動性的需求,在市場上利用資金實力、信息優勢等興風作浪,實施連續漲停板等涉嫌操縱股價行為,認為監管部門會「不幹預」。一些上市公司年收入只有區區兩三億元,淨利潤不足億元,卻能支撐起五六百億元的市值,如此爆炒行為既給未來市場穩定帶來隱患,也可能對散戶投資者形成收割效應。監管部門囿於監管力量有限,對此或許一時難以顧及,但若其中存在違法違規行為,別看現在鬧得歡,小心將來拉清單,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市場操縱是當前A股市場面臨的最為突出的問題,既破壞市場價格發現功能,導致資源錯配,還嚴重損害中小投資者利益,影響投資者對市場的信心,主力操縱個股雖然流動性充沛,但卻可能是以吸附或犧牲其他個股的流動性為代價得來的。

  為此,筆者建議,未來監管部門的監管執法重心,可適當向市場操縱行為集中,監管部門要以零容忍的決心對涉嫌市場操縱的行為進行嚴厲的事後追查問責,同時對掌握相關線索的涉嫌操縱行為也可予以事中監管規制,有效防控市場操縱危害進一步擴大。

(文章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責任編輯:DF524)

相關焦點

  • 證監會:出重拳用重典對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
    近期,證監會回復了網友關切和期待的熱點問題,人民網對此一一呈現,以進一步提升網絡服務群眾水平,為資本市場營造良好發展環境。人民網北京8月31日電(羅知之 楊伊 張超)「上市公司欺詐發行、財務造假等違法違規行為是資本市場的『毒瘤』,必須出重拳、用重典。」近日,證監會在回答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網友提問時表示,證監會對違法違規行為態度堅定、行動堅決。
  • 「零容忍」態度貫穿資本市場監管全年
    僅上半年,證監會行政處罰罰沒金額合計38億元,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嫌證券犯罪案件和線索共59件。證監系統通過強有力的稽查執法,傳遞出對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的鮮明信號。  目前,我國A股上市公司數量已經突破4100家,嚴打「害群之馬」才能讓市場更好地發展。
  • 12宗典型案例傳遞「零容忍」信號 「立體追責」將顯著提升違法違規...
    市場人士認為,證監會和最高檢聯合發布證券違法犯罪典型案例,再一次向市場傳遞對資本市場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的信號,對市場產生震懾力。可以預見,未來隨著「立體追責」的強化,資本市場違法違規成本將顯著提升。
  • 違規零容忍 監管有力量——深交所2020年紀律處分情況綜述
    深交所認真踐行「建制度、不幹預、零容忍」九字方針,恪守「四個敬畏、一個合力」工作要求,以紀律處分為重要抓手,強化事中事後監管,嚴肅懲處各類市場亂象和違法違規行為,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護航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行穩致遠。從總體情況看,深交所全年共作出227份紀律處分決定書。其中,222份涉及上市公司監管,5份涉及債券監管。
  • 康得新披露違法違規被立案調查,證監會對造假跨市場行為追責
    原標題:康得新債券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立案調查,證監會對造假企業跨市場違規行為全面追責在康美藥業違法違規案作出正式處罰之後,A股「雙康事件」另一主角——康得新違法違規事件也有了新進展。此外,康得新還涉嫌未在相關年度報告中披露控股股東非經營性佔用資金的關聯交易和為控股股東提供擔保,以及未如實披露募集資金使用情況等違法行為。上述行為導致康得新披露的相關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和重大遺漏。「持續時間長、涉案金額巨大、手段極其惡劣、違法情節特別嚴重。」在形容康得新所涉及的信息披露違法行為時,證監會方面如此表示。
  • 深改委出臺打擊證券違法活動若干意見 加大對重大違法案件的查處...
    要加快健全證券執法司法體制機制,加大對重大違法案件的查處懲治力度,夯實資本市場法治和誠信基礎,加強跨境監管執法協作,推動構建良好市場秩序。中央層面審議通過關於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專門文件,在我國資本市場歷史上是第一次。《若干意見》審議通過,標誌著「零容忍」打擊重大證券違法活動上升到一個新高度。
  • 劉鋒、韓燕:對證券市場亂象「零容忍」時代正在到來
    其中,被社會各界寄予厚望的「中國特色的證券集團訴訟制度」(即證券代表人訴訟制度)已經在南京中院啟動。針對這一制度的建設,中國證券報記者日前專訪了中國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鋒及北京理工大學經濟系副教授、系主任韓燕。  劉鋒表示,可以預計,對財務造假等證券市場亂象「零容忍」的時代正在到來。
  • 最高檢、證監會發布12個證券違法犯罪典型案例
    鄭新儉指出,聯合發布的6個證券犯罪典型案例有以下特點:一是覆蓋當前證券期貨犯罪的主要類型。二是展現檢察機關參與資本市場法治建設的職能作用。三是彰顯依法從嚴懲治證券期貨犯罪的態度。  他表示,6個典型案例中,司法機關對部分犯罪情節惡劣、社會危害嚴重或者拒不認罪的被告人依法從嚴懲處,體現零容忍、不放縱的證券期貨犯罪司法政策。
  • 挫傷投資者和市場信心!上交所定性華晨違約事件,明確四大違規行為...
    華晨集團的違規行為雖屬個案,但市場關注度高、負面影響大,一定程度上挫傷了投資者和市場信心,影響了債券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應當依法依規及時予以嚴肅處理。2020年10月華晨汽車未能如期兌付規模為10億元的私募債引發市場高度關注,逃廢債等質疑四起。11月,證監會就對華晨汽車債券違約開展專項檢查,對華晨汽車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並決定對其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立案調查。
  • 發布12宗證券違法犯罪典型案例 「黑嘴」廖英強遭點名
    近年來,以註冊制改革為龍頭的資本市場關鍵制度創新不斷取得突破,但不容忽視的是,一些財務造假、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等違法犯罪活動嚴重破壞資本市場秩序,危害資本市場改革發展進程。在剛剛閉幕的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上,也明確要求對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
  • 證監會對藍山科技涉嫌信披違法違規立案調查
    證券時報記者 王君暉近日,證監會對藍山科技申請向不特定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並在精選層掛牌過程中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行為立案調查,這是落實深化新三板改革總體要求,把好精選層「入口關」,嚴肅市場紀律的重要舉措。2020年4月29日,藍山科技公告了向不特定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股票說明書(申報稿)等公開發行並在精選層掛牌的申請文件。
  • 銀保監會曹宇:金融風險防控全國「一盤棋」,對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
    11月28日,在2020中國金融學會學術年會暨中國金融論壇年會上,銀保監會副主席曹宇表示:「金融具有較強的公共屬性,事關人民群眾財富安全和生活保障,監管者要把消費者保護貫穿監管全過程,對違法違規行為保持'零容忍'態度。」
  • 專家:優化債市發展環境 需市場各方做好自律
    李湛認為,優化債券市場發展環境,需要市場各方共同努力。從監管層來看,一是強化債券信息披露。建立並完善以風險和問題為導向的信披制度,保證發行人能夠及時披露債券存續期內發生可能影響其償債能力或債券價格的重大事項,強化信披的監督和違規處罰機制,增強信披的針對性和風險揭示作用。二是強化主體責任,加大違法違規懲處力度。
  • 新證券法實施元年 法治建設重塑資本市場生態
    2020年3月1日,新證券法正式施行,這是中國資本市場建立近30年來的一個裡程碑事件。作為資本市場的根本大法,新證券法直擊資本市場焦點難點問題,夯實了資本市場的基礎制度,為全面推進註冊制改革提供了堅強的法制保障。  隨著新證券法的實施,註冊制穩步擴圍、投資者保護全面升級、監管「瘦身」、懲治違法違規行為取得明顯成效。
  • 守好科技工作「生命線」 向科技違規行為「亮劍」——科技部部長...
    近日,科技部印發《科學技術活動違規行為處理暫行規定》,以「零容忍」態度堅決遏制科研人員反映強烈的科技活動違規行為。這一規定釋放出加強科研作風學風建設的哪些信號?8月31日,科技部部長王志剛就規定涉及的相關熱點問題,接受了新華社記者的專訪。
  • 剛剛,劉鶴定調:"零容忍",嚴厲處罰各種「逃廢債...
    金融監管部門和地方政府要從大局出發,按照全面依法治國要求,堅決維護法制權威,落實監管責任和屬地責任,督促各類市場主體嚴格履行主體責任,建立良好的地方金融生態和信用環境。  二是秉持「零容忍」態度,維護市場公平和秩序。要依法嚴肅查處欺詐發行、虛假信息披露、惡意轉移資產、挪用發行資金等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嚴厲處罰各種「逃廢債」行為,保護投資人合法權益。
  • 金融委定調「零容忍」:嚴厲處罰「逃廢債」行為 保護投資人合法權益
    金融監管部門和地方政府要從大局出發,按照全面依法治國要求,堅決維護法制權威,落實監管責任和屬地責任,督促各類市場主體嚴格履行主體責任,建立良好的地方金融生態和信用環境。二是秉持「零容忍」態度,維護市場公平和秩序。
  • 專訪|證監會首席稽查羅子發:優化體制機制強化工作合力,譜寫資本市場稽查執法新篇章
    資本市場三十年的發展史,是法治化進程不斷推進的衍變史,是監管部門嚴厲打擊證券期貨領域違法違規行為的奮鬥史,也是稽查執法體制持續完善創新的開拓史。可以看出,稽査執法不斷提高政治站位,堅持市場監管市場化法治化的定位越來越明確,淨化市場生態、維護市場秩序、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作用越來越突出。
  • 徵集茅臺酒市場領域違法違規線索 包括哄抬價格等行為
    其中茅臺酒大家都不陌生了,並且茅臺酒的價格昂過,在一些地區一瓶難求,現在有消息稱徵集茅臺酒市場領域違法違規線索,具體是怎麼樣的呢?茅臺酒有人收藏,有人喜歡喝,是貴州省遵義市仁懷市茅臺鎮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茅臺酒的受歡迎,有一些不法分子就像要從中牟利了,像是哄抬價格、加價銷售、虛假銷售等情況都有發生,我們一起來了解了解!
  • 打擊各種逃廢債行為 完善債券市場法制
    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完善債券市場法制,打擊各種逃廢債行為。在信用債違約常態化、近期多例國有企業債券出人意料違約的背景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這一部署,向市場傳遞出明確的「建制度」「零容忍」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