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企業高效、安全復工,寧海將企業復工復產問題統一收歸「企業復工復產指揮部」一個口子處置,推行「五一」工作法,建立問題大資料庫研判分析,形成共性問題清單,點面結合,掛圖作戰。同時,寧海按照共性問題涉及的領域、類型、性質等分類組建12個工作專班,明確要求24小時內拿出有效解決方案,對無法按時完成的,「中心」出具催辦單,督促辦理,形成「日結閉環」。
寧海中小企業量多面廣,有各類企業46958家,如何讓「防」的文章越做越細,「治」的效果越來越好,「復」的力度越來越大?
寧海創新性推出「點面結合,閉環日結」的高效復工復產法,在確保疫情可控的前提下,吹響了有序推動復工復產、暢通經濟社會循環的動員集結號,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贏得主動權。目前,寧海規上(限上)復工企業836家(除負面清單外)全面復工,省級重點工程全面復工。
收集難題 批量解決
防疫安全是底線,保證員工安全復工是企業恢復正常運轉的關鍵。2月14日,寧波卡倍億電氣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諮詢反映了企業核酸檢測的需求,寧海縣「企業復工復產指揮部」立即牽頭縣政府辦公室、縣防控辦、縣經信局、縣衛健局、縣公安局等組成核酸檢測專班,順藤摸瓜「調研一片」,在當天,便結合實際研究制定出臺員工分類管理、酸核有序檢測全流程有關規定。
寧海模具城「復工小分隊」助力模具城800餘家小微模具企業復工
就在幾天前,卡倍億電氣迎來了幾十名返廠員工,企業在網上自主申報了核酸檢測需求,寧海縣組建的「核酸檢測專班」第一時間會同第三方專業機構安排檢測,並且通過財政補貼減免企業50%的檢測費用。這給卡倍億電氣公司負責人很大的信心。他說,目前,返工員工都已完成了核酸檢測,等待上崗,這讓企業敢於放手接大單子。不久前,他們已與世界500強企業日本矢崎汽車配件、寶馬公司達成合作協議,籤下2.7億元和1.5億元兩筆大訂單,預計全年可增加產值近5億元。
截至目前,寧海全縣核酸篩查已檢測企業員工近4000人次。
「解決一起,落實一片」,這是寧海運用「點面結合,閉環日結」,實現高效防疫、復工的生動寫照。
寧海在全縣搭建服務解決企業復工問題的樞紐「中心」——「企業復工復產指揮部」,一個口子處置,提高效率。指揮部負責收集企業復工問題,研發「寧海企復通」應急管理系統,建成問題大資料庫,並及時研判分析,將共性問題梳理後形成問題清單,逐一會商並組建臨時工作專班開展專題研究。
要列出問題清單,先要找問題。寧海在疫情防控期間開通了兩部企業熱線,24小時受理企業問題反映,隨時傾聽企業最真實最迫切的呼聲,同時,「企業復工復產指揮部」還通過各類網信網絡輿情平臺收集企業意見與期盼,「12345」政務服務熱線、「8718」企業服務中心電話同步接收問題轉交至「企業復工復產指揮部」,不放過任何一個企業呼聲,不漏掉任何一個企業難題。
「你好,我們企業一周後復工,但是現在消毒用品還沒買到,怎麼辦?」「我們有近百個四川員工想回寧海上班,能不能申請包車」……在寧海縣企業復工復產指揮部,兩部熱線電話一刻不停,接線員呂靜剛放下電話,又有電話響起,半小時內接了15通電話,沒有離開座位半步,連聲音也嘶啞了。
寧海方正模具公司全面復工,員工正在轉移大型汽車配件模具
組建專班 限時解題
難題找出來了,如何高效解題?
寧海縣「企業復工復產指揮部」按照問題領域、類型、性質等進行梳理登記,並分析研判,製作任務清單,按清單組建臨時專班,專班負責在規定時限內及時協調相關職能部門予以處置,同時「指揮部」實行任務清單實時追蹤機制,督促專業工作組快速解決反饋,並及時回訪銷項。目前,寧海已組建物流協調、金融協調、用工協調等12個工作專班。
返崗人員如何做好防控隔離,是兩部企業熱線裡諮詢最多的問題,指揮部專門分析研判後,組建了臨時工作專班,結合省市有關精神,「以點帶面」對各種人員進入寧海該怎麼辦的問題進行統籌研究、一併規範,出臺分區分類管控辦法,徹底解決人員進入寧海後應對標準不一的問題。
像這樣,寧海以規範化、標準化、法治化為原則,研究解決每一個共性問題,將解決方案形成規範性指導意見,將問題解法轉化為規範性工作措施,推動同類問題批量化解。
從問題中找規律,將問題化解在前。「企業復工復產指揮部」根據「寧海企復通」應急管理系統登記的問題分析研判,認為企業復工後的防疫工作容易鬆懈,便主動成立「復工企業防疫專班」,研究對策。這兩天,「復工企業防疫專班」來到企業集中的強蛟鎮,在當地試點推出「三色亮燈」管理機制,對轄區復工企業疫情防控工作進行動態管理。
浙能催化劑、海螺水泥、樂芝電子等經審批後復工復產的7家企業,在醒目位置都已掛上紅、黃、綠「三色管理牌」。員工上班必須要測體溫、戴口罩、嚴消毒,每個環節都一一對照「三色管理牌」12項自主管理制度,嚴格把關。「復工專班」每日進企抽查,及時更新紅、黃、綠三色「信號燈」,12項自主管理制度全部落實亮綠燈,1項以上未落實亮黃燈,連續3次亮黃燈的則要改亮紅燈,並進行約談,仍整改不到位,企業停工停產。
寧海還建立限時辦理規則,明確規定所有個性任務、所有共性問題原則上均要求接單後的24小時內拿出有效解決方案。對無法按時完成的,「中心」出具催辦單,督促辦理。2月初,返工人員反映仍存在村(小區)卡口出入難,質疑政府政策在基層得不到執行,「指揮部」分析研判後迅速牽頭成立臨時專班,連夜研究出臺《人員出入村(小區)管理規定》。2月14日,「企業復工復產指揮部」接到企業反映寧海十二條鐵律影響復工問題,立即召集縣政府辦公室、縣紀委監委、縣防控辦成立臨時專班,當天即研究調整政策。
【數讀】
截至2月28日,寧海企業復工33820家,其中規上(限上)836家(除負面清單外),全面復工;省級重點工程,全面復工;縣級農業龍頭企業54家,全面復工。農、林、牧、漁業復工電量比例超過100%。
寧海縣「企業復工復產指揮部」綜合二組成員接聽熱線
【浙江新聞+】
寧海2000名幹部走進車間助企復工
「幸虧你們的幫助,才能這麼快落實房間。」2月20日下午,寧海稅務局的2名「駐企聯企服務員」來到寧波吉德電器有限公司,當得知這家企業復工後外來員工回來較多,但外來人員的隔離房還沒著落,他們立即與西店鎮香聯村協調,當天幫助該企業落實了50多個房間,使50餘名外來員工儘快隔離,早日返崗。
據了解,寧海選派近2000名優秀幹部擔任駐企聯企服務員,結對幫扶該縣2.1萬餘家企業復工。建立「駐企聯企服務員」機制,採取行業主管部門重點派、結對共建部門定向派的形式,進駐規上、限上企業和省市重點建設項目,70名專業骨幹與50家農業龍頭企業、科技型工業企業、外貿企業和省市重點建設項目「一對一」或「二對一」結對聯繫;63家縣直機關下派539名幹部定向入駐587家規上、249家限上企業;24家金融機構抽調百名骨幹組建駐企服務隊,全部下沉到位。同時,18個鄉鎮(街道)的1200餘名黨員幹部通過聯片包幹、組團服務、網格管理等方式,聯動實現企業全覆蓋派駐。
此外,「駐企聯企服務員」還充分利用「三服務」小管家、「8718」企服中心等平臺,精準幫助企業協調解決開工難、招工難、產業鏈聯動難、醫療用品保障難、資金周轉難、保外貿訂單難等問題,把疫情防控和推進復工復產做到位。
「該批幹部有涉企領域工作經驗,對企業提出的問題能夠快速解決。」寧海縣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依託「浙政釘」平臺,對幹部實施考勤管理,工作表現作為考察、評價、使用幹部的參考依據。
寧海盯住「三方資源」深挖招工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