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亞洲坎城影后,張曼玉演繹的現代電影史

2020-12-23 濁世清影

張曼玉是目前影后最多的獲得者,她的一生過於傳奇。香港小姐亞軍出道的她,完美的詮釋了什麼叫美麗與實力共存,也告訴人們花瓶一詞與她無緣。

她的影視作品多達128部,最出名的就是坎城國際電影節獲獎的《清潔》,還有柏林國際電影節獲獎的《阮玲玉》。

可能現代的我們大多數沒有看過它們,很多人都說《清潔》完全是張曼玉憑藉個人演技撐起來的,也有人對其不屑一顧;每個人的興趣愛好不同,可能是我們沒有看懂它吧。

至於《阮玲玉》,它是以阮玲玉這個為電影史做過傑出貢獻的女星為主,以其自傳形式來講述的一個故事。

可能這兩部電影很多人沒有聽說過,但張曼玉被人熟知的電影不在少數,接下來就說說我們多數人所知道的。

一、《射鵰英雄傳之東成西就》

這部陣容空前強大的電影好像專門為搞笑而生,讓觀眾開懷大笑好像是它的主要任務。

張曼玉在其中飾演的國師給人一種蠢蠢的感覺,她的演技總是那麼的自然,讓人感覺這好像就是她真實的一面。

二、《新龍門客棧》

張曼玉把金鑲玉演繹的風韻猶存卻又心狠手辣,讓人感覺這個角色就是專門為她而設的一樣。

這部武俠片帶給我們很大的視覺享受,也讓我們欣賞了一場代表正義與邪惡的對決。它好像用太監曹少欽代表了現實的殘酷,我們處於其中有太多的無奈。也好像在告訴我們:與其像周淮安一樣被追殺,直面它可能才是唯一的選擇。

三、《警察故事》

這部成龍主演的經典電影,曾經風靡全國的警匪片,真的有其魅力所在。

張曼玉在片中飾演黃家駒的女友,她的表演總是那麼惟妙惟肖;這一角色的俏皮可愛與蠢萌被其體現的淋漓盡致,也讓我們看到了她演技的另一面。

四、《青蛇》

這部關於愛情奇幻類的電影,真的讓當時的我們耳目一新。張曼玉演繹的小青通過表情與動作,把那妖媚與狠辣的一面完美呈現在我們的面前。

她好像本來就是影片中的一員,這一角色被其表演的入木三分,讓人印象深刻。

這部歌頌愛情的電影其實已經被翻拍很多版本了,但是最經典的,個人認為還是這一部。

五、《精裝追女仔》

這是一部與周潤發、陳百祥、張敏、曾志偉等一起領銜主演的現代愛情片。

她演繹的董董給人一種駕輕就熟的感覺,那青春期的俏皮可愛與單純好像就是她的本色出演。

這部電影很容易讓年輕人產生共鳴,一樣的損友,同樣對追女孩所表現的蠢笨,這好像是青春期的共同特性。

最後,張曼玉還有很多作品,也與很多人合作過。

比如:與周星馳一起參演的《濟公》,與梁朝偉、林青霞、張學友等領銜主演的《東邪西毒》,與李連杰、章子怡領銜主演的《英雄》,還有和黃百鳴領銜主演的《開心鬼撞鬼》等,這裡我就不一一解讀了。

其實,當我們仔細觀看這些作品時,真會覺得張曼玉本身就是一部現代電影史,她從那個時期走過來,見證了太多東西。

結語:現在已經50多歲的她雖然早已息影,但她的作品一直被人反覆觀摩,這可能是她一生最大的收穫與成就吧…她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展現給了我們,也為影視界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真希望以後還能見到她的影視作品,雖然希望渺茫…

相關焦點

  • 坎城柏林雙料影后張曼玉,曾拒絕好萊塢邀請,如今56歲依然單身
    對於明星來說,能夠拿到含金量高的獎說明實力是很強的,尤其是國際上的影后以及影帝。比如坎城、柏林。能夠拿到其中一項足以證明演員已經走向國際。除此之外即便沒有獲獎,能夠走一下這兩個地方的紅毯也是很厲害的一件事。可以讓自己的知名度得到迅速的提升。
  • 亞洲首位坎城影后,穿背心走紅毯,拿影后超10次,如今56歲仍未婚
    而坎城電影節上最最矚目的無疑就是紅毯。不管是大明星還是小明星,都費盡心機的想要在坎城上走紅毯來露個臉。 對於明星來說,或許在坎城紅毯上多停留幾分鐘就能夠讓網友觀眾的印象更加深刻,甚至由此而打開自己在國外的市場都有可能。所以坎城紅毯對於很多明星來說,即便是自己沒有獎要領,也是要去走一走的,畢竟在這裡說不準一下子就能夠找到爆紅的鑰匙呢?
  • 失戀一次得一次影后?盤點銀幕女神張曼玉的電影生涯
    有網友總結說,張曼玉失戀一次,就會得一次影后。接下來菓子和你一起盤點影后張曼玉的電影生涯中的那些故事。參選港姐,正式開啟星途張曼玉,祖籍是上海,1964年出生在香港。8歲的時候,張曼玉一家人移居的英國。
  • 她有「女版梁朝偉」之稱,五奪香港金像影后、四奪臺灣金馬影后!
    出道至今,張曼玉共囊獲五屆「香港金像獎」影后(梁朝偉五次)、四屆「臺灣金馬獎」影后(梁朝偉三次),外加柏林影后、坎城影后,共計11座影后獎盃,其他沒份量的電影節還沒算,搞得電影節就好像她家開的一樣。大數據:1989年,《人在紐約》「李鳳嬌」一角,張曼玉獲第26屆臺灣電影金馬獎影后;
  • 當過三屆坎城評委的章子怡,為何卻沒得過一次國際影后?
    類電影節,其中最有影響力的3個分別是威尼斯電影節、坎城電影節和柏林電影節。第二個是坎城電影節,正式創辦於二戰後的1946年。法國藝術氛圍濃厚,而且是電影發明國之一,坎城電影節一直代表著世界電影藝術的最高水平。第三個是柏林電影節,創辦於1951年。柏林電影節創辦,有冷戰宣傳因素考慮在內,因為柏林電影節是西德辦的,向世界和蘇聯宣傳一個「自由窗口」的形象。
  • 張曼玉國家一級演員,首位獲得金像獎金馬獎的中國演員,多次影后
    從這些能看出來,張曼玉初期演藝生涯並不是那麼順利,很多別人不演的才輪到她,也從側面表達出張曼玉為什麼會成為這麼偉大的演員,坎城影后,柏林影后,獲金像金馬次數最多的影后,國家一級演員。
  • 幾代人的女神張曼玉 電影界不可多得的女演員
    當時作為學校裡唯一的東亞人,張曼玉曾遭遇排外和歧視,加上父母感情不和(後離異),性格自小十分獨立。 張曼玉十六歲時曾在倫敦做過書店店員,1982年隨母親返港度假,無意中被廣告公司相中而留下當兼職模特。 2004年5月憑藉法國電影《清潔》獲得第57屆坎城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成為亞洲影壇首位坎城影后,亦是迄今唯一躋身三大影展雙料影后的亞洲演員。此外張曼玉擔任過全部三大影展評委,2004年後長期息影。
  • 朱麗安·摩爾獲坎城影后 評審團獎現「雙黃蛋」
    《透納先生》男主角蒂莫西·斯波獲得最佳男演員獎,《星圖》朱麗安·摩爾獲得最佳女演員獎,完成三大影展影后大滿貫。  最佳電影《冬眠》:錫蘭在坎城成長為大師  努裡·比格·錫蘭執導的《冬眠》從亮相開始就在坎城成為大熱門,影片長達三個多小時,是本屆競賽片之最,影片以一個在安納託利亞地區經營旅館的退休演員為中心,帶出婚姻、階級、人道、律法、創作等各種人生探討。
  • 張曼玉「老醜窮獨」?影后的瀟灑和自在你不懂
    影后的資產 上個世紀香港黃金時代美女如雲,但在眾多影迷的心中,大概只有張曼玉能稱神——「曼神」。 她的成就,確實幾乎無人可以複製: 5個金像影后、4個金馬影后、1個柏林電影節影后和1個坎城影后……
  • 退休影后張曼玉又老又醜又窮還孤獨真慘,其實富婆的快樂我們不懂
    我們今天說的是曾經的香港美女影后,張曼玉。 拍到張曼玉在地攤買十幾塊錢的鞋子和衣服,又立馬以標題為噱頭吸引眾人眼球,什麼被男友騙光財產之類。 如果拍到張曼玉散步到比較平民的一些小區,馬上登刊出報標題驚人博眼球,什麼昔日影后如今離群索居,搬離豪宅後住進貧民區之類。
  • 暴瘦如柴,穿廉價地攤貨,張曼玉「老醜窮獨」?影后的瀟灑你不懂
    那單身多年的張曼玉真的破產,過得不好嗎?影后的資產上個世紀香港黃金時代美女如雲,但在眾多影迷的心中,大概只有張曼玉能稱神——「曼神」。她的成就,確實幾乎無人可以複製:5個金像影后、4個金馬影后、1個柏林電影節影后和1個坎城影后……2017年還成奧斯卡金獎像的評委會成員。而她的成神之路也挺戲劇化。
  • 中國電影史上28位獲得國際影后的女演員,有幾位你一定想不到!
    根據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確定,截至2018年全球共有15個國際A類電影節,包括中國的上海國際電影節。那麼我們就來看看,中國電影史上,獲得FIAPF認證的國際A類電影節的華人最佳女演員都有哪些人吧!首先盤點最權威、最著名、最具影響力的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坎城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被合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世界三大國際電影節)的國際影后。
  • 香港第一天後張曼玉復出,被問及最合拍的男演員,答案果然是他
    這部戲讓張曼玉獲得了除「港姐亞軍」之外的第二個拿的出手的榮譽,「香港金像獎」影后提名。更重要的是通過《旺角卡門》的拍攝,王家衛讓張曼玉意識到演戲不僅僅靠動作和語言,人物內心戲也非常重要。此後的張曼玉不再頻繁接戲,而是花更多的精力在研究人物的內心,開始從思想上擺脫「張一打」。
  • 張曼玉的瀟灑,豈是一般人能理解的?
    張曼玉的瀟灑,豈是一般人能理解的? 說起香港電影,人們可能第一時間想起的是周星馳、梁朝偉、梁家輝、劉德華等大牌影星,而林青霞、王祖賢、關之琳等香港著名老牌女演員,都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淡出了演藝圈,也很少活躍在觀眾的視線之內,作為華人影史中不可複製的影后張曼玉也不例外。
  • 56歲張曼玉處境悽涼,又老又窮沒人要,獨身一人盡顯孤獨!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香江,就連空氣中都瀰漫著繁榮與奢靡的氣息,在這種時代背景下,誕生出了許多全國知名的女星,張曼玉就是其中之一。那時的香港娛樂圈,雖然正值對巔峰的時期,徵服香江的女星也不在少數,但其中鮮有能媲美的張曼玉的人,這就是她的地位。然而隨著歲月流逝,曾經曼神也早已容光不復,雖然鮮有露面,但每次現身媒體的報導內容都離不開其驚人的變化。1.
  • 王家衛軼事:將花瓶張曼玉調教成12料影后,剪刀手王家衛
    有些人只能誕生於自己的時代,那些不世出的人,不應該被遺忘;比如12料影后張曼玉,剪刀手王家衛。(劉德華和張曼玉。)回首往事,那些記憶如同昨日的夢,沉澱在時光裡,散發出淡淡的美麗和和憂傷。(1984年張曼玉在王晶執導的《青蛙王子》中。)(張國榮和張曼玉。)有幸張曼玉遇見了最會調教演員的王家衛,他是張曼玉表演的啟蒙老師。比如善於觀察的王家衛敏銳地發現了張曼玉擅長用肢體來表現人物的內心。
  • 享譽國際,在威尼斯、柏林、坎城國際電影節獲獎的演員和作品
    基於此,今天就來大略的說說,威尼斯、柏林、坎城電視節,和為國爭光的作品和個人。歐洲的三大國際電影節,其入圍電影、導演、演員可以來自世界各地,沒有地域限制。作為全球數以百計的電影節的代表,三大電影節的主旨:堅持以藝術性作為最高指標。
  • 首位坎城影后米歇爾-摩根去世 法國最閃耀的女星之一
    首位坎城影后米歇爾-摩根去世   搜狐娛樂訊 北京時間12月2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知名法國影星米歇爾-摩根(Michele Morgan)於當地時間12月20日去世,享年96歲。摩根憑藉《田園交響樂》(La Symphonie pastorale)榮膺第一屆坎城電影節影后。  她曾出演70餘部電影,代表作有《霧碼頭》《田園交響樂》等。她也曾出演了《巴黎女子瓊》《越來越高》等好萊塢知名電影。
  • 兩部華語片入圍坎城,她倆有望爭影后
    在坎城電影節,張藝謀有著出色的戰績。他指導的電影,曾經3次入圍主競賽單元,2部作品在坎城非競賽單元展映。並且憑藉《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獲得坎城國際電影節技術大獎,《活著》更是榮膺僅次於最佳電影金棕櫚的評委會大獎。相信以張藝謀導演的水準,將《堅如磐石》送上坎城不是問題。
  • 第四位獲得坎城金棕櫚的日本導演 把坎城作為目標的年輕一代的電影...
    第四位獲得坎城金棕櫚的日本導演 把坎城作為目標的年輕一代的電影人一起分享時間:2018-05-22 21:40   來源:中信出版集團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第四位獲得坎城金棕櫚的日本導演 把坎城作為目標的年輕一代的電影人一起分享 天哪,我腳真是一直在發抖,此時此刻能站在這裡真的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