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過三屆坎城評委的章子怡,為何卻沒得過一次國際影后?

2020-12-11 電影榨汁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界定什麼是「國際影后」。

只有獲得過國際「A類電影節」中的三大電影節的最佳女主獎,才能稱為「國際影后」。

國際電影節中最高級別叫「A類電影節」。

這個級別是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法語全稱: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s Associations de Producteurs de Films,縮寫FIAPF)的機構定的。

這個機構把全世界的電影節分為4級(類):

① 非專門類競賽型電影節「A-list」;

② 專門類競賽型電影節「B-list」;

③ 非競賽型電影節「C-list」;

④ 紀錄片、短片電影節

截止目前,全世界一共有15個A類電影節,其中最有影響力的3個分別是威尼斯電影節、坎城電影節和柏林電影節。

威尼斯電影節創辦於1932年,是全世界最早的電影節,是所有電影節的鼻祖。

一開始,威尼斯電影節和義大利墨索裡尼納粹政權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其創辦人之一的朱塞佩·沃爾皮(Giuseppe Volpi)還做過義大利的財政部長。

第二個是坎城電影節,正式創辦於二戰後的1946年。法國藝術氛圍濃厚,而且是電影發明國之一,坎城電影節一直代表著世界電影藝術的最高水平。

第三個是柏林電影節,創辦於1951年。

柏林電影節創辦,有冷戰宣傳因素考慮在內,因為柏林電影節是西德辦的,向世界和蘇聯宣傳一個「自由窗口」的形象。

除了這三個電影節,A類電影節剩下的12個都不具備特別大的影響力。

從它們的舉辦國來看,比如捷克的卡羅維瓦利電影節、印度國際電影節、埃及開羅國際電影節、波蘭華沙國際電影節、阿根廷馬德普拉塔國際電影節,還有愛沙尼亞塔林黑夜電影節等等,都太邊緣化。

亞洲也有A類電影節,比如我國的上海國際電影節、日本東京國際電影節,但很難得到西方國家的承認。

威尼斯、坎城和柏林三大電影節具有世界級影響力,不僅因為三個國家是世界主流大國,而且都是電影發展史上舉足輕重的核心國家,所以這三大電影節的地位逐漸約定俗成地穩固下來。

如果章子怡衝擊國際影后,她一定要是參加這三大電影節的影片中的女主角。

再來看看全世界關注度最高的奧斯卡獎。

其實奧斯卡根本不是「國際電影節」,奧斯卡頒獎禮完全是個徹頭徹尾的美國本土電影獎。

只不過因為好萊塢電影工業在世界佔有壟斷性主導地位,才導致它的關注度最高。

奧斯卡獎並不對國際電影開放,只有最佳外語片(已更名為最佳國際電影)這一個獎項是針對美國以外的電影設立的。

所謂的「奧斯卡獎」並不是一個國際電影節,而是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會(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縮寫AMPAS)舉辦的一個Party,即奧斯卡頒獎禮。

在Party上頒發行業內的一些獎項,即學院獎(Academy Awards)。

學會當年成立是由好萊塢36位大咖自發形成的,都是圈中大佬,比如電影公司米高梅創始人之一的路易·梅耶,默片時代美國最重要的電影人之一道格拉斯·范朋克等等。

奧斯卡從誕生之日起就是一個美國電影工業的頂級大佬圈,與其他電影節的性質完全不同。

它的會員採用的是邀請制和推薦制,有些人是學會直接邀請的,因為這個人在美國或者在自己國家的電影領域有極大貢獻。

另外,還有一種入會方式是由兩名以上的會員進行推薦。

學會的會員中美國人佔絕大多數,外國人其實很少。

憑藉《寄生蟲》橫掃世界電影節的奉俊昊曾經表示,他對能不能得奧斯卡獎表現淡然,因為他覺得奧斯卡獎就是個美國本土獎項。

在學會下面還有涉及到電影工業各部門的17個分會,包括導演、演員、攝影、美術、化妝、製片、剪輯、音樂、編劇、視覺效果、短片及動畫等。

除了最佳影片和最佳國際電影是由全體會員投票之外,其他各門類獎分別由各個分會會員投票。

比如章子怡想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那麼她就要有一部在美國洛杉磯郡連續上映一周的電影,然後製片方會將這部作品報名,通過寄光碟的形式讓這些會員看到。

隨後會員們先圈定一個小名單,一般是10人名單,再由演員分會的會員投票選出最終提名名單(一般是5個名額)和最終獲獎者。

如果從奧斯卡角度來看,首先奧斯卡獎並不是國際獎項,而是一個美國本土獎。

章子怡要想獲得奧斯卡的認可,作品要進入美國主流放映市場,這個需要製片方的努力,她個人也要混圈子,要得到奧斯卡會員的認可。

這一點對於中國演員來說太難了,意味著她要完全融入美國電影業,在好萊塢紮根,就像當年姚明完全融入NBA一樣。

既然章子怡不可能選擇在好萊塢深耕,那麼一堆美國本土電影明星怎麼會把最佳女主角給章子怡?

拋開奧斯卡不談,再來看她參與的歐洲三大電影節:

章子怡是第三位「謀女郎」,因出演張藝謀的《我的父親母親》而出名,而且《我的父親母親》參加了柏林電影節評選,最終獲得金熊獎提名和銀熊獎/評審團大獎。

但在《我的父親母親》中章子怡還是新人,因此肯定與最佳女主無緣。

接下來是《臥虎藏龍》,這部電影是李安的一部衝奧片。

上文提到,奧斯卡不算國際電影節,她在片中是女配,楊紫瓊是女主,或者說她倆是雙女主。

但在西方電影界有一定知名度的楊紫瓊也沒有提名,章子怡就更不可能了。

雖然《臥虎藏龍》並沒有讓章子怡得到什麼重磅的國際演員獎,但她有了世界級知名度。

章子怡在《臥虎藏龍》後的《尖峰時刻2》、《蜀山傳》和《武士》,分別在好萊塢、香港和韓國三大地區開花,而且都是動作商業片。

這些資源雖然好,但製片方都是看到章子怡在《臥虎藏龍》裡的武打能力,才選擇了她。

而章子怡在蜚聲世界後選擇先接演了商業片,這些電影肯定與歐洲三大節無緣。

章子怡《武士》劇照

連拍三部動作商業片後,章子怡又和捧紅她的張藝謀合作,出演了《英雄》。

雖然《英雄》也參加了柏林電影節,但依然是電影受到認可但演員顆粒無收。

片中章子怡不是第一女主,還有張曼玉,而且這屆柏林電影節參評的女演員有妮可·基德曼、梅姨和朱麗安·摩爾,章子怡在這三個人面前肯定是拼不過的。

《英雄》之後,章子怡接了婁燁的一部電影《紫蝴蝶》,這部電影應該是她最接近歐洲三大獎的一次。

《紫蝴蝶》是中法合拍片,演員陣容中還有仲村亨。

這部電影是章子怡出名後參演的第一部專門為衝擊坎城而拍的電影。

此時章子怡的年齡、經驗正處於一個女演員的巔峰時期,出演《紫蝴蝶》這類評獎電影正合適。

但以文戲為主的《紫蝴蝶》沒有把章子怡送上坎城影后,卻暴露了她演技的缺陷。

此前,章子怡在《我的父親母親》中初出茅廬,主要靠青春質樸被大家所記住。

後來一系列電影動作片居多,掩蓋了她演文戲不自然的問題。

在《紫蝴蝶》中,章子怡的表演顯得非常刻意,很多表情像是硬擠出來的。

所以,此時章子怡並不是不夠美,只是剝離動作電影的華麗外殼,回歸到本人,她的演技差強人意。

《紫蝴蝶》後,章子怡出演了王家衛的《2046》。

王家衛是歐洲電影節的常客,但他的個人作者風格太強,演員會融入其營造的獨特氛圍,並不凸顯演員本身。

其實,章子怡在《2046》中的表演令觀眾驚豔,白玲這個角色非常符合章子怡的氣質。

只可惜《2046》中還有王菲、鞏俐、張曼玉和劉嘉玲幾位女星,章子怡並不是女主,她又一次失去獲得歐洲三大獎的機會。

《2046》之後,章子怡的兩部作品《茉莉花開》和《十面埋伏》各有各的問題。

有人認為《茉莉花開》證明了章子怡的演技並不差,對她的質疑都是在黑她。

但《茉莉花開》電影原著《婦女生活》作者蘇童看過章子怡的表演後,認為她在缺乏生育經歷的情況下表現「已經非常不錯了」,不過演技還需要磨練。

由此可見,章子怡的演技依然沒有得到認可。

她只能在動作電影和像白玲這種專門為她量身定製的角色裡大放光彩。

接下來的《十面埋伏》算是章子怡演技繼《臥虎藏龍》後的又一次爆發。

電影中章子怡飾演的小妹不僅服化精美,還有很多具有東方美的複雜舞蹈動作,另外還需要同時飾演盲人。

可惜的是《十面埋伏》又是一部商業大片,而且選擇了衝擊奧斯卡,又一次與歐洲三大獎無緣。

《十面埋伏》後,章子怡似乎放棄了歐洲三大獎,或者說她成名後就把國際路線的重點放在美國和奧斯卡,始終沒有將坎城、威尼斯和柏林作為目標。

另外,《十面埋伏》後,章子怡主演的主要作品有《藝伎回憶錄》、《夜宴》、《梅蘭芳》、《最愛》、《危險關係》、《一代宗師》、《太平輪》(上、下)、《羅曼蒂克消亡史》和《無問西東》。

從這些作品我們可以看出一個規律,就是章子怡的戲路和形象一直很窄,除了《最愛》,其他作品都是歷史題材,或者說是在歷史背景下的年代戲。

但這類電影似乎並不符合歐洲三大獎評委的口味。

其中《梅蘭芳》參與了柏林電影節,但片中章子怡飾演的角色不突出。

而章子怡再次展現巔峰實力的《藝伎回憶錄》和《一代宗師》又不是專門為國際電影節而拍攝的電影。

章子怡有一副代表極致東方之美的面孔,但很可惜,她的表演與作品風格始終無法與歐洲三大電影節契合。

總是與國際影后擦肩而過。

附歐洲三大國際電影中國節影后、影帝名單,張曼玉是真的強:

柏林電影節:

1992年(42屆)最佳女演員:張曼玉《阮玲玉》

1995年(45屆)最佳女演員:蕭芳芳《女人四十》

2014年(64屆)最佳男演員:廖凡《白日焰火》

2019年(69屆)最佳男演員:王景春《地久天長》

2019年(69屆)最佳女演員:詠梅《地久天長》

坎城電影節:

1994年(47屆)最佳男演員:葛優《活著》

2000年(53屆)最佳男演員:梁朝偉《花樣年華》

2004年(57屆)最佳女演員:張曼玉《清潔》

威尼斯電影節:

1992年(49屆)最佳女演員:鞏俐《秋菊打官司》

1994年(51屆)最佳男演員:夏雨《陽光燦爛的日子》

2011年(68屆)最佳女演員:葉德嫻《桃姐》

-END-

相關焦點

  • 章子怡不愧是國際影后,穿毛衣配短裙,基礎款也能穿出高級感
    章子怡不愧是國際影后,穿毛衣配短裙,基礎款也能穿出高級感章子怡(Zhang Ziyi),1979年2月9日出生於北京,2000年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1996年,個人首部電影《星星點燈》上映,從而正式進入娛樂圈,1998年,章子怡被張藝謀選中,出演《我的父親母親》並一炮而紅。1999年主演李安導演的電影《臥虎藏龍》,該片榮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因此躋身國際影壇。2005年主演史匹柏監製的好萊塢電影《藝伎回憶錄》,成為首位擔任好萊塢A級製作大片女主角的華人影星。
  • 章子怡《上陽賦》少女人設引爭議,「影后時代不復存在」?
    章子怡《上陽賦》少女人設引爭議,「影后時代不復存在」?文/無計談星近日,章子怡首部大製作古裝劇《上陽賦》正式開播了,了解章子怡的觀眾們都知道,這可是影后章子怡的電視劇首秀,因此很多人都對此期待滿滿。正所謂期待越大,失望就越大,果不其然,隨著《上陽賦》的開播,「章子怡少女感」也成為了網友們熱議的話題。
  • 周冬雨「雙料影后」背後的大佬?原來他跟曾志偉是這種關係
    如今成為雙料影后的她,日後肯定會更加大放異彩。要知道,內地的雙料影后少的可憐,在周冬雨之前,只有章子怡跟周迅同時獲得過金馬獎與金像獎。這個獎的含金量相當高,這不是那些野雞獎。眾所周知,國際上知名的有三大電影節,分別是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法國坎城國際電影節、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能得到這幾個電影節的中國演員屈指可數,我知道的有梁朝偉獲得過坎城影帝節影帝、張曼玉獲得過柏林國際電影節影后。金馬和金像的含金量在華語電影圈裡就是第一,這個沒得說。
  • 當過柏林電影節評委,拿過9個影后,但大家卻叫不出名字!
    說起餘男,很多人都是覺得他很眼熟,但是卻沒有多少人可以叫出她的名字,因為她從來不參加綜藝節目,也很少參加公開的活動,但是就是這樣一個低調到無人識的明星,卻是繼章子怡之後的第二個成為柏林電影節評委的中國女星,並且10年內獲得了8個影后。
  • 「影壇神話」章子怡的獲獎記錄
    她憑藉此片獲得第二十三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及幫助影片獲得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1999年,由張藝謀導演推薦,章子怡加盟了李安導演的武俠大片《臥虎藏龍》,該片獲得10項奧斯卡提名,並獲獎4項,其中包括最佳外語片章子怡憑藉該片獲得英國電影學院獎,金馬獎,金像獎等最佳女主角提名,並獲得美國獨立精神獎最佳女配角
  • 坎城上的中國人:我們在坎城,已經有59年
    △陳凱歌也是從1988年起,那些我們現在無比熟悉的名字就開始躍上了坎城的紅毯。中國人在坎城的紅毯上也再也沒缺席過。1990年,張藝謀的[菊豆]金棕櫚主競賽提名。1991年,第44屆坎城電影節,陳凱歌的[邊走邊唱]獲得了金棕櫚獎的提名。
  • 《演員》第三季評委大換血,國際影后能撐起場面嗎?
    如今回看,《演員請就位2》的最大看點,並非演員表演,而是幾位評委的「龍爭虎鬥」大戲。在這齣「演技大賞」結束之際,第三季《我就是演員》已排上日程。很明顯,藍臺似乎不願意放棄這一「話題收割機」綜藝,狂攬收視。
  • 朱麗安·摩爾獲坎城影后 評審團獎現「雙黃蛋」
    第67屆坎城電影節頒獎禮於當地時間24日晚在坎城電影宮舉行,今年入圍影片實力很強,不過各個獎項也都算得上實至名歸,爭議不大之餘也顯得有些平淡。紐西蘭女導演簡·坎皮恩領導的本屆評審團,最終將最佳影片金棕櫚獎頒給了土耳其導演努裡·比格·錫蘭執導的《冬眠》,評審團大獎授予義大利女導演愛麗絲·洛瓦赫的《奇蹟》。
  • 最年輕的百花影后,首個國內大滿貫影后是她,為什麼?
    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當時的章子怡僅22歲,中戲也還沒畢業,成了最年輕的百花獎影后。李安導演表示「都說是《臥虎藏龍》成全了章子怡,其實章子怡也成就了《臥虎藏龍》。」後來的她一路開掛,國內各大電影獎項都拿到手軟,是華人影壇第一位獲得華語五大電影獎的「大滿貫影后」(百花獎、華表獎、金雞獎、金像獎、金馬獎)。
  • 眼高於頂的章子怡,為何嫁給了離過兩次婚還有私生女的汪峰?
    19歲被張藝謀選中出演《我的父親母親》,當即拿下大眾電影百花獎影后獎盃,20歲就因《臥虎藏龍》揚名國際,章子怡在娛樂圈是當之無愧的「天之驕女」,起點之高,娛樂圈鮮少有女星可望其項背!然而在成為「國際章」之後,章子怡卻又歷經了「潑墨門」、「詐捐門」等負面事件,演藝事業一度停滯,但在娛樂圈,絕對的演技就是絕對的實力,憑藉《一代宗師》,章子怡橫掃12座「影后」獎盃,至此,她在內地娛樂圈中女星no.1的地位無可撼動!
  • 享譽國際,在威尼斯、柏林、坎城國際電影節獲獎的演員和作品
    基於此,今天就來大略的說說,威尼斯、柏林、坎城電視節,和為國爭光的作品和個人。歐洲的三大國際電影節,其入圍電影、導演、演員可以來自世界各地,沒有地域限制。作為全球數以百計的電影節的代表,三大電影節的主旨:堅持以藝術性作為最高指標。
  • 奧卡菲娜成金球獎首位亞裔影后,因出演上氣被慘罵,還曾碰瓷過章子怡
    美國時間1月5日,第77屆金球獎頒獎典禮在好萊塢比弗利山莊舉行,其中,奧卡菲娜獲得此次頒獎典禮上最佳女演員榮譽,引發四方關注,奧卡菲林此次是憑藉《別告訴她》獲得音樂/喜劇電影的最佳女主角,她也是金球獎舉辦以來,史上首位亞裔金球影后。
  • 第71屆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委簡介(全文)
    屆坎城電影節的評委,今年更成為威尼斯電影節歷史上首位擔當評審團主席的音樂家。1999年,蒂姆·羅斯首次擔當導演的《戰爭地帶》,獲得了第49屆柏林電影節國際藝術電影聯盟獎,2012年蒂姆·羅斯憑藉《拼貼幸福》提名第15屆英國獨立電影獎最佳男主角。2009年蒂姆·羅斯出演的電視劇《別對我說謊》獲得了第37屆人民選擇獎最受歡迎罪案類劇集執法者。
  • 上陽賦開播,章子怡為什麼要演電視劇扮少女,電視劇少女很低級嗎
    原標題:上陽賦開播,章子怡為什麼要演電視劇扮少女,電視劇少女很低級嗎 《上陽賦》開播,最受關注的當屬章子怡。 國際影后章子怡最終還是妥協了,出演了個人首部電視劇。 當然,這也並沒有什麼不好,就連王家衛、張藝謀都拍電視劇了,作為一個演員還有什麼不可。
  • 章子怡為何與撒貝寧分手,嫁給離過婚的汪峰?章子怡終於爆出原因
    章子怡為何與撒貝寧分手,嫁給離過婚的汪峰?章子怡終於爆出原因在章子怡的眾多男友中,最讓人津津樂道的就是與撒貝寧的交往,據說兩人因某節目相識之後就擦出了火花,直到被曝出沙灘蜜月照,戀情才被曝光。後來撒貝寧在《開講啦》也對外公開了只是令人沒想到的是,兩人交往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就草率分手了,這是究竟為何呢?在章子怡選擇放棄了撒貝寧而嫁給汪峰的時候,很多人都覺得他是因為錢,但是章子怡真的是因為錢才嫁的嗎?其實根本就不是,要知道章子怡是國內中生代女演員綜合成就地位最高的,她在這個行業的成就大家是有目共睹的。
  • 中國影帝影后的獲獎記錄,有人大滿貫,有人最年輕,有的創下紀錄
    其中8次獲獎是最佳男主角,2次是最佳男配角,今年58歲,平均2年獲得一次影帝!馮小剛評價他說,梁朝偉一部片酬可以拍5年戲。香港獲得影帝時最年輕的明星非梁家輝莫屬,當年他憑藉《垂簾聽政》斬獲第3屆金像獎影帝,當時年紀僅僅26歲,是國內影視劇最年輕的影帝加冕明星。
  • 離開張藝謀之後,為何章子怡強過鞏俐,「天機」很重要
    而在這段時間裡,與張藝謀合作過的女演員中,最著名的則要數憑藉參演張藝謀的影片《我的父親母親》而出名的章子怡。和鞏俐與張藝謀第一階段合作了7部電影相比,章子怡僅僅與張藝謀合作了一部影片,轉而章子怡便投身到李安的「懷抱」,主演了迄今為止唯一一部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華語電影《臥虎藏龍》。
  • 章子怡:華語影壇大滿貫影后
    「娛閱百態」注意到,章子怡是華語影壇唯一的大滿貫影后。華語影壇五大獎項(金雞獎、金像獎、金馬獎、華表獎、百花獎),章子怡都曾「封后」,目前五大獎項皆「封后」的演員只有章子怡一人。一、章子怡金雞獎「封后」2004年,章子怡憑藉電影《茉莉花開》獲得第24屆金雞獎最佳女主角
  • 李宇春坎城任頒獎嘉賓 用中文英文法文打招呼
    第67屆坎城電影節法國時間5月25日開獎,搖好了號,各家的獎各家拿好。其中比格·錫蘭的《冬眠》搖到金棕櫚,義大利女導演愛麗絲的《奇蹟》得到評審團大獎,「蟲尾巴」飾演《透納先生》成為最佳男演員,朱利安·摩爾因《星圖》獲得最佳女演員。而多蘭和戈達爾撞了號,分享評委會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