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資治通鑑》漢紀 太祖高皇帝七年 前200年
春,二月,上至長安。蕭何治未央宮,上見其壯麗,甚怒,謂何曰:「天下匈匈,苦戰數歲,成敗未可知,是何治宮室過度也!」
何曰:「天下方未定,故可因以就宮室。且夫天子以四海為家,非壯麗無以重威,且無令後世有以加也。」上說。
【譯文】春天,二月,皇上從并州回到長安。蕭何正在建造未央宮,皇上見未央宮雄壯華麗,很生氣,對蕭何說:「天下動蕩,苦戰數年,成敗還未可知,為什麼要過度建造宮室!」
蕭何回答說:「天下還沒有平定,因此正好可以利用即將解甲的士兵來建造宮室。況且天子富有四海,宮室不建壯麗點展示不出威嚴,而且建好未央宮以後,後世子孫也就不用在加建宮室了。」皇上龍顏大悅。
【解析】聽話要聽音,看新聞別看人家說了什麼,而要看人家沒說什麼。高手說話,點到為止,常常是一切盡在不言中,還沒有開始,就已經結束了。如果沒有一定的閱歷,又沒有通過學習掌握權謀思維,往往如墜雲中霧裡,搞不清楚別人到底是什麼意思。
搞不懂其他人的意思,雖有影響,但也不致命,只會是白白多走了許多彎路,白白錯過了許多機會,等到回過神來,就只有邊拍大腿邊哭嚎的份了。
如果搞不懂可以決定自己命運的領導的意思,那情況就很糟糕了。輕則不受重用,當一個邊緣人;重則有滅頂之災。
說到揣摩上意,蕭何可是箇中高手,話到位了,領導就開心,領導一開心,就開始栽培你;已經栽培了的,就開始重用;已經重用了的,就繼續加強重用。為什麼?因為千金易得,知己難求,蕭何懂劉邦啊。
從劉邦的角度看,我們來看看他是幾個意思:
蕭何治未央宮,上見其壯麗,甚怒,謂何曰:「天下匈匈,苦戰數歲,成敗未可知,是何治宮室過度也!」
「天下動蕩,苦戰數年,成敗還未可知,為什麼要過度建造宮室!」
劉邦什麼意思?劉邦生氣是因為未央宮建造得太壯麗豪華嗎?並不是。
劉邦生氣的是,在天下動蕩不安的時候把宮室建造得過度豪華。
換一句話說,是不是可以理解為,劉邦也想大建特建,但是礙於形勢,不得不生氣。
為什麼劉邦覺得當前形勢不適合大建特建?
還不是因為這個時候大家都苦哈哈的,大傢伙條件都不是很好,如果建好了未央宮,就是劉邦一個人享受,這不是搞特殊,脫離群眾嗎?
當初造反時候,說好了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現在倒好,你劉老三撇開老弟兄們,自己先過上了小康生活。手下的功臣元老們嘴上不說,心裡會怎麼想?
那既然這樣,為什麼不給兄弟們一人建一座豪華氣派的大宅子呢?條件不允許啊,真一人建一套豪宅,那就真成了過度建造宮室了。
大興土木,秦朝就是這麼玩崩的,歷歷在目,劉邦也不傻。
可是劉邦現在都56歲了,在古代這已經是高齡,掰著手指頭算算,很可能沒幾年光景了,真像劉邦說的那樣,等天下完全平定了再建宮室,等也要時間,建也要時間,到時候別說搬進去住,恐怕老頭子看都看不到了。
到時候墳頭草已三尺高,塵歸塵,土歸土,那時就算未央宮建的跟天上宮闕似的,對於劉邦來講又有什麼意義呢?
人生在世,不管是帝王將相,還是升鬥小民,誰不想趁時光未盡,置辦點家業,過幾天舒服安逸的好日子呢?
所以說,劉邦生氣,並不是真生氣,而是在給手下弟兄們表態,在撇清關係:不是我建的,我不知道,不關我的事,都是蕭何這老東西自作主張。我很生氣,已經嚴厲的批評了他,大家要以蕭何為鑑,建宅子時要一切從簡,切莫鋪張浪費,過度使用民力,步前秦後塵。
就好比做行政的,給領導安排了晚餐,訂好了酒店。領導走近餐桌一看,好傢夥一桌的高檔菜,這時領導就開始批評行政人員了:
這個XX,鋪張浪費,一桌子菜,價格還這麼貴,太不注意影響,下次注意!
這時候,如果你是這個行政後勤,該怎麼回話呢?
咱們來看看蕭何是怎麼回答劉邦的。
何曰:「天下方未定,故可因以就宮室。且夫天子以四海為家,非壯麗無以重威,且無令後世有以加也。」上說。
蕭何回答說:「天下還沒有平定,因此正好可以利用即將解甲的士兵來建造宮室。況且天子富有四海,宮室不建壯麗點展示不出威嚴,而且建好未央宮以後,後世子孫也就不用在加建宮室了。」皇上龍顏大悅。
首先,蕭何承認了把未央宮建得這麼豪華,但劉邦不知情這個事實,雖然沒有說「是的,這事皇上不知情」,但給劉邦解釋這個事,本身就是在暗示別人,劉邦不知情。知情者何須解釋?劉邦是真的不知情嗎?誰知道呢,可能吧。
其次,蕭何給劉邦填平了濫用民力的大坑,解決掉了政治上的錯誤,這事不是專門徵調民力做的,而是利用空閒勞動力順便做的,反正閒著也是閒著,正好讓小夥子們鍛鍊鍛鍊身體,別閒出毛病來,是吧。
再次,蕭何當眾強調了劉邦的特殊性,天子富有四海,非壯麗無以重威。啥意思呢,這話是說給劉邦聽的嗎?不全是,主要是說給那些功臣們聽的。意思就是:老大只有一個,你們不一樣,別想著向老大看齊了,老大能調用空閒軍隊建宮殿,你們能嗎?活膩了吧?這話劉邦能說出口嗎?肯定不能說,這就是幫劉邦說不方便說的話了。
最後,無令後世有以加也。啥意思?字面意思就是咱們這一次一勞永逸,我承擔點惡名也是值得的,免得以後的皇帝又要大興土木,長痛不如短痛。
可聽話要聽音,蕭何說這話僅僅是字面意思嗎?不是啊,沒抓準關鍵詞是很難聽明白的。
那麼,蕭何說:「無令後世有以加也」,到底是個什麼目的呢?有什麼弦外之音呢?為什麼劉邦聽完樂了呢?
說明說到心窩裡了啊,留給大家分析吧。
兩個問題:
1.如果你是行政人員,怎麼回答領導。
2.蕭何說的:無令後世以有加也,有啥弦外之音。
建未央宮這麼大的事,蕭何不敢做主,可建多大?用什麼材料?如果劉邦沒有明說,也沒有讓蕭何上交非常具體的方案,那就等於把這些細節上的決定權授權給蕭何了。
劉邦當然沒讓蕭何上交具體方案,如果劉邦有敲定的詳細方案的話,蕭何不按照方案做,肯定是活膩了。劉邦哪裡還會跟蕭何多說半句話。所以說,在這件事情上,細節部分,劉邦應該是授權給蕭何了。
這個時候,劉邦只要稍微的,似有似無的暗示一下自己的傾向,善於察顏觀色的下屬,如果揣摩到了意思,就可以放開手幹了,這種能聽懂領導的弦外之音的下屬,往往爬得最快。因為有些事,領導想做,但又不方便說,說出來要承擔責任的,所以領導需要一個懂自己的人,一個一點就通的人。
看看後世的丞相,大多數鐵打的相位流水的相國,長則數年,短則數月,皇帝不好伺候啊,所以說,凡是能在這個位置呆個十年八載的人,別小看他,那都是人精中的人精啊,蕭何能夠爬上相位,穩穩的坐在相位上那麼多年,成功並非偶然,他的成功可以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