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富,先修路。這是中國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老話。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不斷發展的同時,也不斷的建設和發展交通方式。鋪設高速公路,建設機場,挖隧道通行地鐵等等。而在其中發展最好也最為知名的莫過於中國的鐵路網。現如今,我國的高鐵鐵路網領先於全世界。
高鐵速度快,效率高。且比起飛機安全,維修維護方便且便宜。況且高鐵現今已成為了中國外交的一張「名片」。他代表了中國的發展,中國的速度,中國製造的質量和力量。中國高鐵的出現讓國家各地,各城市,各省緊密地聯繫到了一起,甚至跨國跨洋高鐵的提出也許可以將各國的交流也更進一步的緊密。
而高鐵能夠發展得起來必然有許多人選擇使用高鐵來出行。但是有那麼多出行方式,並且有很多發展時間比高鐵久遠得多,高鐵有什麼優勢能突破出重圍發展得如此快速呢?
首先,高鐵速度快,據公布的數據表明,最快的高鐵線路最高能達到時速600公裡以上,而普通列車的時速是每小時200公裡。高鐵的快速可見一斑。
其次,高鐵的舒適度高,坐火車的難受許多經過春運,節假日坐火車的人應該都深有體會,甚至買票不及時會需要站在車廂十幾個小時甚至幾天。
然而,即使我國那麼多人選擇高鐵,即使我國高鐵發展的如此快速和優秀,但其仍舊不像很多人想的一樣是個「聚寶盆」,倒不如說現狀是很多高鐵線路入不敷出。真正賺錢的「搖錢樹」現如今只有一個,它便是京滬高鐵,據數據顯示,京滬高鐵目前每日可淨賺3200萬元,僅是2019年其年利潤就已經達到了119.4億元還要多。
可是不可能整個高鐵線路網絡都通過僅僅數條高鐵來維持,其他高鐵虧損狀態的問題亟待解決。面對這樣的問題大家都出謀劃策,有的人提出可以提高票價來增加利潤。咋一看來確實是一個簡單有效的方案,但是高鐵是公共設施,其主要作用是用來服務大眾的。而它的價格直接關係到了我國大眾的利益,怎麼提價,提價多少才能在不危害到大眾利益的情況下解決問題也是一個大問題。
事實上有關機構在前段時間對於數條線路的票價已經做過了一些調整。而現今京滬高鐵公司又發出消息稱將對京滬高鐵的動車組的票價進行優化調整。具體調整方式包括但不限於改變固定票價,按照不同季節,不同時段,客流量的多少等等因素適時而動,形成靈活多變的售票方式。而調整的日期是從2020年12月23日開始。
現在,在購票網站上12月23日的高鐵票已經開始發售,經統計得出從北京到上海的高鐵票價總體來看有降有升,但顯然上漲車次要多於下降車次。據相關數據得知,當日總車次為33趟,其中降價了11趟,漲價了13趟。從價格上來看,其中商務座的票價最高達到了250元、而二等座和一等座最高分別漲了46元和73.5元、最多降價了55元和96元。
想必在此次票價調整後京滬鐵路的日收入會得到進一步的增長。這次對票價的調整更是又一次將高鐵票價這一話題拉近了大眾的視野範圍內,成為了老百姓討論的話題,許多人就此發表了看法與擔憂,害怕高鐵票價將會一升再升,以至於出行價格會過於昂貴。但其實這是杞人憂天了,高鐵的價格規則就算改變也是在不侵害到廣大人民的利益的情況下進行的改變,國家政策會保證人們出行不會受昂貴的價格影響。而且這次對於高鐵票價的調整同時也是一次實驗,若是此次改變不會損害到大眾的利益便可投入到多條鐵路線路上實行。通過靈活售票的方式來增加鐵路收益,以打破多條高鐵線路入不敷出的現狀,同時來更好地維持鐵路運營,進一步促成我國高鐵鐵路網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