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色字 關注我 廚師菜單
豆花肥腸
把滷肥腸切成塊,豆花切成粗條。淨鍋上火,摻入自製的家常味湯料燒開後,下入豆花、肥腸節並調好口味,煮至肥腸入味時,撒入青豌豆煮熟,裝碗便可上桌。
涼拌肥腸
把肥腸治淨,在白滷水鍋裡先滷熟,撈出晾涼後,切成大片。將滷肥腸片納盆,加大蔥節、蒜末、刀口辣椒、花椒粉、鹽、雞精、紅油和香油先拌勻,裝盤後再撒些香菜節,即成。
脆竹肥腸
此菜選用肉頭較厚且脆嫩的水發楠竹筍作輔料,入五香滷水鍋滷至入味後,取出來切成丁,再入鍋與滷過的肥腸塊一起炒成菜。具體的做法是:鍋裡放油,先下薑末、蒜末、蔥顆和小米椒節熗香,再倒入滷肥腸塊繼續炒,其間加入青椒節和滷竹筍丁,另外放少許的鹽、味精、紅油和香油調味,炒至鮮椒味濃時,即可起鍋裝盤。
宮保腸丁
把滷肥腸切成大丁,入油鍋稍炸後,倒出來瀝油;另把黃瓜切成小塊,撒少許的鹽稍灠幾分鐘。淨鍋上火放油,先下薑片、蒜片、幹辣椒節和花椒爆香,再倒入肥腸丁、黃瓜丁和紅椒節,稍炒幾下便烹入用鹽、糖、醋、味精、鮮湯和適量生粉對成的宮保汁,炒勻便可裝盤。
把淨兔肉剁成丁,先納碗加鹽、料酒和生粉碼味上漿,待入油鍋滑熟後,倒出來瀝油。另把滷肥腸切成小塊。淨鍋裡放油燒熱,下幹辣椒節、小米椒節和青花椒熗香後,摻入提前制好的川式紅湯,另把兔肉丁和肥腸塊下鍋,調成家常口味,稍煮一會兒淋青花椒油,起鍋盛於墊有汆熟的青筍絲和豆芽的窩盤內,即成。
糯香肥腸
製作/周勇 供稿/仇俊
土法 用糯米製作香腸,糯香十足,加入鹹蛋黃和鹹肉來補充其味,使其口感更豐富,此菜的賣相也是一大亮點,可愛可口。
原料 豬大腸頭200克,糯米250克,鹹蛋黃、鹹肉各50克。
調料 鹽、雞精各2克。
製作:
將豬大腸頭洗淨;糯米提前用水泡發好;取鹹蛋黃、鹹肉改刀切成碎丁,與泡發好的糯米攪拌均勻,加入鹽、雞精調味,再一併裝入事先清洗好的大腸裡,兩頭用線繩紮緊,放入冷水鍋,用中火煮熟,取出改刀裝盤即可。
關鍵 已經製作好的腸頭卷,需放入冷水中煮製,否則腸頭容易破裂,影響造型和口感。
渣腸子糊
亮點:將玉米糊與豬大腸這兩種風馬牛不相及的食材搭配,加入紅二荊條、生薑拌勻後入壇發酵,碰撞出酸辣清爽的美妙滋味;豬大腸香嫩不膩,而吸足「肉香」的玉米糊,也在油脂的浸潤下愈發綿滑,毫不澀口。
批量預製:
豬大腸10斤清洗乾淨,摘去油脂,用鹽、米醋反覆搓去異味,衝洗乾淨後改刀成段,納入盆中,加玉米面30斤、紅二荊條碎5斤、薑末、鹽各2斤、白酒1斤,添入純淨水5斤攪勻,倒入壇中,密封醃製50天,待玉米糊完全發酵即可。
走菜流程:
鍋入底油燒至五成熱,下入發酵好的肥腸玉米糊250克小火炒香,添入高湯500克中火煮4分鐘至熟,調入少許味精,撒香菜末、香蔥碎各10克走菜即可。
味型:酸辣味。
製作關鍵:
1、豬大腸一定要處理乾淨,避免發酵好的玉米糊有臟器味。
2、調玉米糊時要朝一個方向攪動,且入壇發酵時隔絕水汽,否則糊攪洩了影響發酵效果。
鮮椒肥腸魚
把草魚宰殺治淨,剔下魚頭、魚尾及魚大骨,斬成塊納盆後,加鹽、料酒和姜蔥碼味,臨走菜時才與青筍片、洋蔥塊一起入沸水鍋裡,汆熟便撈出放窩盤裡墊底。另把取下來的兩扇帶皮魚肉片成片,納碗加鹽、料酒、胡椒粉和生粉碼味上漿;把白滷肥腸切成短節。
淨鍋上火放油,先下薑片、蔥段熗鍋,摻入鮮湯燒開後,放鹽和味精,把肥腸節、番茄片和魚片下鍋,煮熟再盛入墊有底料的窩盤裡。
鍋洗淨後重新上火,放油燒熱才投入青紅椒節、鮮青花椒一起炒香,淋適量的藤椒油,起鍋盛入窩盤,即成。
墨魚仔肥腸煲
原料:鮮墨魚仔200克豬肥腸頭300克青紅辣椒圈50克蒜丁30克姜丁20克八角10克桂皮10克香葉5克幹辣椒節30克料酒10毫升紅燒醬油5毫升辣鮮露5毫升蠔油3克鹽、雞精、胡椒粉、溼澱粉、菜油各適量
製法:
1.豬肥腸頭治淨後,放入加有八角、桂皮、香葉和幹辣椒節的沸水鍋裡,煮至用筷子能戮穿時才撈出,趁熱抹上紅燒醬油。隨後把豬肥腸頭切成2釐米長的圈,下八成熱的油鍋裡炸至表面發脆時,撈出。另把墨魚仔洗淨,投沸水鍋裡煮20秒才撈出。
2.鍋裡放油燒熱,投入姜丁、蒜丁煸至色黃時,加入青紅辣椒圈續炒至出香,等到放肥腸節和墨魚仔翻炒勻以後,再烹料酒並加鹽、辣鮮露、蠔油、雞精和胡椒粉調味,最後勾芡並淋尾油,出鍋便裝入燒熱的砂鍋,即成。
血旺肥腸
原料:白滷肥腸節150克、碗裝鴨血300克、黃豆芽200克蔬菜汁400毫升、藿香末、青小米椒末、香菜末、鹽、芥末、芝麻醬、味精、雞粉、藤椒油各適量
製法:
1.把鴨血旺切成片,投沸水鍋裡飛水,撈出待用。把黃豆芽也在沸水鍋裡飛一水,撈出來放窩盤裡墊底。
2.淨鍋上火,倒入蔬菜汁燒開,下入滷肥腸節和鴨血塊,待慢火燒透後,放青小米椒末、鹽、芝麻醬、芥末、味精和雞粉,淋藤椒油並撒入香菜末、藿香末,起鍋盛入墊有豆芽的盤中,即成。
製法:
1、把豬肥腸治淨,先在白滷水鍋裡滷熟,撈出來晾涼後,切成手指粗的長條。另把金橘全部一切兩半,青紅辣椒則切成段。
2、鍋裡入清水燒開,先把肥腸條放進去煮2分鐘,撈出來控水。
3、淨鍋放色拉油,燒至五成熱時把肥腸條倒進去,炸至其表面已經呈棕色時,再投入金橘稍炸,然後倒出來控油。
4、鍋裡留少許油燒熱,投入幹辣椒段、花椒粒和蒜片爆香,下入青紅辣椒段翻炒幾下,才倒入金橘和豬肥腸一起炒,隨後往鍋裡摻少許清水,再調入鹽、白糖、味精、料酒、辣鮮露和白蘭地酒,炒入味生香便起鍋裝盤。
製作關鍵:
1:、成菜後肥腸的口感是:濃香、筋韌,同時沒有異味。要達到這種口感要求,一定要先把肥腸治淨,然後在滷水鍋裡滷透。此外,肥腸須提前加工好,在滷好切段後,置冷藏櫃裡保存,而冷藏過再下鍋,可提升其成菜後的筋韌口感。
2、炸制肥腸時宜用小火低油溫浸炸,直到肥腸慢慢上色,這樣便於把肥腸裡邊的水分逼出來,讓成菜吃起來更香。
3、在最後調味時加入白蘭地酒(或其他白酒),一來可起到去異味的作用,二來是讓菜餚帶一點酒香味,可謂一舉兩得。
製作:
1、把生肥腸治淨,切成小塊放開水鍋裡,焯水後撈出來放到冰水裡,冰鎮致脆待用。
2、鍋裡入菜油燒熱,投入蔥末、薑末、泡椒末、豆瓣醬、泡薑末和泡菜末,炒香後摻入清水燒開,再把肥腸塊放進去,另外調入鹽、味精、雞精和白糖,燒至肥腸熟透時,起鍋盛入裝有豆花的熱石鍋,放香菜點綴好上桌。
酸菜燒肥腸
味型:酸辣味
烹飪工藝:燒
原料:洗淨的鮮肥腸500克鮮豬血300克 泡酸菜片20克泡野山椒節50克 子彈頭泡椒50克 泡薑片20克 大蒜片20克 小蔥蔥花15克 豌豆100克 料酒120毫升 泡野山椒水20毫升 化雞油45毫升 川鹽、味精各適量
製法:
1.把治淨的豬肥腸先在沸水鍋裡汆一水,撈出來切成小滾刀塊。把鮮豬血在沸水鍋裡小火煮至凝成血塊且熟透後,撈出來切成0.5釐米厚的片。另把泡酸菜片、泡薑片用清水衝洗掉部分鹽分,再用手擠幹,以上各料均備用。
2.往炒鍋裡摻入1000毫升清水,把肥腸放鍋中,大火燒沸即轉小火,燒40分鐘至其軟熟,撈出備用。
3.把鍋洗淨並放入化雞油,燒至五成熱時下泡酸菜片、泡野山椒節、泡薑片、大蒜片、豌豆,炒出香味才把已經燒的肥腸下鍋,隨後放入豬血一同燒20分鐘。
4.陸續往鍋裡加鹽、味精、料酒、泡野山椒的水、子彈頭泡椒和蔥花,推勻便出鍋成菜。
大廚經驗秘訣
1.肥腸一定要洗淨表面的黏液,油渣子也要除淨,否則成菜後會有異味。
2.把肥腸汆水則是進一步除異味,而提前燒燉熟準備好,則為提高出菜的速度。
3.泡酸菜和泡野山椒要先在鍋裡炒出香味,再摻湯熬,這樣酸香味會更足。
4.清洗肥腸的有效方法:買回的鮮肥腸不過水,先用麵粉搓洗(每500克肥腸需用200克麵粉),在肥腸裡裡外外的黏液都裹附在麵粉裡邊後,再用清水去衝洗乾淨。接著用鹽和白醋搓洗肥腸內外,然後用清水淘洗乾淨。需要反覆洗兩次。
魚香辣脆腸
這道菜是在傳統魚香味的基礎上,添加了大量的小米椒,成菜突出的是鮮辣風味。
把豬脆腸切成段,逐段剞一字花刀(不切斷)後,投入加有姜蔥和料酒的沸水鍋裡,汆一水便撈出來待用。另取鮮湯入碗,加鹽、醬油、白糖、味精、香醋、香油和溼生粉,調勻成味汁備用。
淨鍋裡放熟菜油燒熱,先投入姜米、蒜米、泡椒末和鮮小米椒碎,待小火炒香出味後,放入豬脆腸、芹菜節和香蔥節,稍炒幾下再倒入味汁推勻,出鍋裝盤便好。
家傳肥腸
這道肥腸菜是李仁光根據家傳方法製作的,燒出來的肥腸口感略脆,鮮香無異味。
製法:
1.把扯去油膜的肥腸放進加有姜蔥、料酒的沸水鍋裡,煮至剛斷生便撈出來,衝淨再切成塊,隨後放入加有化豬油的熱油鍋,炒至肥腸表面鼓脹時,出鍋待用。
2.鍋裡放色拉油燒熱,投入薑片、蔥段,以及香果、草果、香葉、八角、香茅草、白芷、白蔻等香料,炒出香味後,再放入適量的幹青花椒、元紅豆瓣醬和郫縣豆瓣醬,炒出色才摻入鮮湯,熬約10分鐘後用密篩濾出香料渣。
3.把炒過的肥腸放鍋裡,加入少許醪糟、冰糖和蒜瓣,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燒制,其間把裝香料渣的密篩浸在湯裡,燒約20分鐘後取出密篩,放鹽、味精和胡椒粉調好味,最後出鍋盛窩盤內,撒香菜點綴即成。
椒香肥腸
把肥腸治淨以後,投入加有姜蔥和白酒的沸水鍋汆一水,撈出來再放入摻有清水的高壓鍋,上汽壓3分鐘後,離火燜至自然晾冷,然後取出來切成小塊待用。另把小芋頭削皮治淨,放盆裡並加入鹽和化豬油,上籠蒸熟了再取出來,與蒜苗節、芹菜節一起放盤裡墊底。
鍋裡放菜油燒熱,下入姜米、蒜米和郫縣豆瓣炒香後,摻入鮮湯並下肥腸塊煮一會兒,其間還要放入鹽、味精、胡椒粉和滷油調味,等盛入墊有底料的盤裡後,撒入幹青花椒並淋入燒燙的香料油激香,最後點綴些香菜葉便好。
石鍋肥腸
把肥腸治淨,放入五香味滷水鍋,滷熟後撈出來切成小塊,備用。
鍋入油燒熱,先下蔥末、薑末炒香,再加入豆瓣醬、泡椒末等炒香,然後把肥腸放進去翻炒,接著摻入鮮湯並調入味精、雞精和白糖,燒入味後起鍋裝進燒熱的石鍋,撒上蒜苗節即好。
煎餅卷肥腸
1、鍋放清水加入鹽、蔥姜、味精、料酒、八角、花椒,下入洗淨的大腸頭大火
煮沸,小火煮約1.5小時,撈出肥腸自然冷卻。
2、每根大腸頭較厚的部分改刀成段用以烹製九轉大腸,比較薄的部分改成小丁,用以烹製此菜,
取出大腸丁入沸水汆一下,撈出控淨水分,入五成熱油中拉油10秒,使大腸丁表皮收緊。
鍋中留底油燒至四成熱,下京蔥丁煸香,再下青杭椒丁,紅杭椒丁翻勻,倒入黃豆醬,老抽、雞精味精、白糖,然後下入大腸丁迅速翻幾下,鍋壁上烹少許清水,大火翻勻出鍋,配面煎餅上桌。
高粱黑米肥腸
把豬肥腸治淨後,入鍋煮熟再切成滾刀塊。另把高粱和黑米分別磨成細粉,南瓜則削皮後切成滾刀塊,均待用。
將肥腸塊納盆,加油酥豆瓣醬、薑末、鹽、味精拌勻後,再把高粱粉和黑米粉一起加進去拌勻。
往迷你壓力鍋內摻適量的清水,先放入南瓜塊,再把黑米肥腸鋪上邊,蓋上鍋蓋並改小火,待壓至肥腸軟熟、南瓜粉面時,離火放氣後再揭蓋,撒上蔥花便可上桌。
脆椒脆腸
取治淨的豬肥腸500克,下入五香味的滷水鍋裡滷熟後,撈出來切成小塊,再下五成熱的油鍋裡,炸至略微酥香時,撈出來控油待用。
鍋裡留底油燒熱,先投入薑末、蔥末、蒜末和花椒粒炒香,再下肥腸塊和香辣酥炒勻,其間加鹽、味精、胡椒粉和豉油。臨起鍋前,淋入少許香油,炒勻便起鍋裝盤。
熱血沸騰
先把鴨血旺放開水鍋裡汆水,撈出來和豬肥腸塊一併放開水鍋裡煮熟,撈出來備用。
淨鍋裡放油燒熱,先下豆瓣醬、薑末和蒜末炒香,摻清水燒開後,調入辣椒麵並放入鴨血旺和豬肥腸,下鹽、味精和雞精,勾芡後便起鍋裝入器皿。撒入辣椒麵、蔥花和花椒麵,澆熱油激出香味便可上桌。
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