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高祖劉邦當年在項羽的威脅下好不容易打下了漢朝的江山,那段日子驚心動魄、九死一生,應該也是劉邦老來一段珍貴的回憶。上過多次戰場的劉邦一直不滿意他的嫡長子——妻子呂后生的兒子劉盈。
漢惠帝劉盈十六歲登基,在位七年後便抑鬱而終,年僅二十四歲。劉盈生性善良軟弱,而母親呂后卻強勢霸道,二人都站在權力的最高峰,這就註定了劉盈的一生都是一個不可逃脫的悲劇。
坎坷的登基之路
呂雉是劉邦的髮妻,當年劉邦還只是一個小小的泗水亭長,到處蹭吃蹭喝、一無所有,出身名門大戶的呂雉卻以毒辣的眼光選中了這個地痞流氓下嫁。呂雉生下了漢惠帝劉盈和魯元公主,劉邦一無所有的時候,呂雉就帶著兩個孩子在地裡勞作,毫無怨言。
後來劉邦與項羽逐鹿鹹陽,項羽兵多將廣,劉邦只能在項羽不注意的時候佔點便宜,項羽一來他就落荒而逃。有一次項羽迴轉身來追擊劉邦,劉邦嚇得轉身就跑。路上恰好遇到了他的一雙兒女,劉邦就把兒女也帶上一起逃跑。
奈何項羽的軍隊一直緊追不捨,劉邦害怕被抓住,竟然好幾次都把兩個孩子踢下車,幸虧有夏侯嬰把兩個孩子抱上去,才跟著劉邦一起逃出生天。劉邦也是個狼人,他把孩子踢下車人家好心抱上來,保護的是你的骨肉,但劉邦卻嫌夏侯嬰多事,十數次想要殺了夏侯嬰。
當時劉盈才5歲,正是小孩剛開始記事的時候,人生的第一段記憶就是被親生父親拋棄,可想而知這段經歷給劉盈留下了多大的陰影。
也許是少年時劉邦已經當了皇帝,劉盈也被立為太子,儒家的仁義道德劉盈學得刻入骨髓。他善良仁愛,在強勢的父母面前就顯得格外軟弱無能。因此劉邦數度想要廢太子,改立寵妃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
強勢的呂雉當然不可能讓這種事發生。她費盡周折找來劉邦怎麼也招不來的「商山四皓」,讓他們跟在劉盈身邊,伺機讓劉邦看到。後來在一次宴會上,劉盈在商山四皓的陪同下出席,引起了劉邦的注意。劉邦意識到劉盈的羽翼已經豐滿,太子之位已經不是說廢就能廢的了,這才打消了易儲的念頭。
對母親的恐懼
好不容易當上皇帝的劉盈陷入了更大的噩夢中。他一貫知道母親的強勢,但劉邦在的時候她還有所收斂,現在兒子當上了皇帝,自己也是萬人之上的皇太后,呂雉便不再控制自己的欲望,利用手中的權力清理起後宮來。
因為常年不能與劉邦相見,後來又色衰愛弛,呂雉十分嫉妒那些被劉邦寵愛過的妃嬪,便將她們囚禁在宮中,包括有兒子封王本來可以隨兒子去封地享清福的人。除了兩個人是例外,一個是不得劉邦寵幸的薄姬,跟著被封為代王的兒子劉恆去了代國當了王太后,一個是差點和呂雉一起當了皇太后的戚夫人。
戚夫人極受劉邦寵愛,連兒子的名字都叫做如意,可見劉邦寵愛之深,再加上劉如意與劉盈的爭儲風波,呂后恨極了戚夫人。於是她將戚夫人囚禁在永巷,讓她做舂米的奴才。可惜戚夫人養尊處優,受不了這種苦役,便終日歌唱,想讓兒子來救她。這徹底激怒了呂雉,便將戚夫人做成了人彘。
做成人彘後,呂后得意地請劉盈來觀看。劉盈一向仁善,此時卻得知面前不成人形的竟然是父皇舊時的寵妃、自己親兄弟的生母,一時如遭雷轟,受了極大的刺激。從此萎靡不振,終日以酒麻痺自己。
呂后還迫害過劉如意和劉邦的庶長子劉肥。劉肥入朝,劉盈待之以兄長之禮,呂后大怒,在劉肥的酒裡下毒,幸虧劉盈發現後及時阻止才保住了兄長一命。
而劉如意就很不幸,劉盈想要保護他,二人便日夜不離、同吃同睡。儘管如此,還是讓呂后找到了空子。有一天早上,劉盈早起外出,劉如意年幼不願早起,劉盈心疼他便沒有勉強,不成想呂后看準時機,等劉盈回來的時候,見到的已經是弟弟的屍體了。
母親的殘忍嚇到了善良的劉盈,他開始懷疑人生,精神始終像一根繃緊的弦。
牴觸的婚姻
作為皇帝,劉盈保護不了別人,同樣也保護不了自己。剛登基不久,呂后就安排劉盈親姐姐魯元公主的女兒、他的親外甥女張氏做皇后。那時候張氏還很小,劉盈無論如何也接受不了這一事實,但他又無力反抗,便只好逃離,至死也沒有親近過自己的外甥女皇后。
但呂后並不願意看到這樣的情況,她想要讓張氏生的孩子當太子,這樣才能讓她更好地把控朝政。於是她便導了一出狸貓換太子的戲碼,將後宮一個美人生的孩子抱給張氏,謊稱是張氏所生,將之立為太子,而生孩子的美人卻被呂后殺害。
漢惠帝劉盈目睹著這一切卻無能為力,終於在人生的第二十四個年頭,便宿疾纏身、抑鬱而終。
後記
後世有人評價說,如果漢惠帝能多活幾十年,他的政績一定不比文帝差。
的確,劉盈雖然受制於母親,但他仁善寬厚、從善如流,蕭規曹隨的典故就來自於他與曹參的對話。劉盈在位僅短短七年,這七年裡,他取消劉邦增加的賦稅、發展農業、促進人口增長、放鬆對商人的限制發展經濟、廢除「挾書律」讓思想活躍、全面整修長安城……
其實劉盈就是儒家所歌頌的仁德之君,他遇上了可以發揮仁德的好時代,只是也遇上了一雙強勢霸道的父母。諡號「孝惠」,就是對他最好的評價:繼承父親家業而發展,惠民而愛人。百姓愛戴的君王不就是漢惠帝這樣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