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防治有重大進展!北醫研究發現,國人熟知的紅樟芝子實體在動物實驗中證實可預防骨質疏鬆,未來可望發展成中草藥,用來治療骨鬆。
骨質疏鬆可說是健康的沈默殺手,根據統計,骨質疏鬆症已經是全球第二大流行疾病,僅次於心血管疾病,同時也是65 歲以上老人罹患慢性病的第四位,死亡率相當高。最新研究發現紅樟芝子實體具有預防及改善骨質疏鬆的作用,對於停經婦女及年長者來說有相當大的幫助。
目前很多預防癌症轉移藥物中,一大部分是預防骨質疏鬆的藥物,其中又以保骼麗效果最好,成為全球使用量最多的一項藥物。
紅樟芝子實體可預防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症是全球第2大流行疾病,更高居老年人死因第4位。國內研究發現,紅樟芝子實體能夠延緩骨質流失,並且增加骨質密度,可有效預防及改善骨質疏鬆症。
最新發表的國際知名期刊指出(Osteoporosis Recovery by Antrodia camphorata AlcoholExtracts through Bone Regeneration in SAMP8 Mice.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Volume 2016 (2016), Article ID 2617868),經科學研究證實,紅樟芝子實體(牛樟芝中的極品),具有預防及改善骨質疏鬆的作用,此一革命性的研究結果,對預防老化不啻為一項福音,因此在全球引起極高度的關注。
動物實驗發現 紅樟芝子實體增強小鼠骨骼結構
臺北醫學大學幹細胞研究中心主任鄧文炳,在研究紅樟芝子實體是否可預防癌症轉移時,發現紅樟芝子實體的作用機轉類似治療骨質疏鬆的藥物,利用動物實驗2D、3D影像下,發現小鼠骨骼結構明顯增強。
研究結果顯示,紅樟芝子實體不但能夠預防癌症轉移,還可增加骨細胞代謝過程中的管控抗體蛋白質,有效抑制噬骨細胞的活性,並且延緩骨質流失,同時造骨細胞也會增加。
紅樟芝三萜類含量 可高達30%
臺灣食品安全營養研究基金會執行長藍蒼洲表示,市售樟芝種類很多,牛樟芝是臺灣特有珍貴的保健真菌,含有許多營養成分,包括三萜類、多醣體等。其中以「三萜類」成分的種類多寡及含量是判斷牛樟芝優劣的重要指標。
臺北醫學大學微生物暨免疫學科教授蘇慶華說明,牛樟芝是臺灣特有珍貴的保健真菌,含有許多營養成分,包括三萜類、多醣體等。其中以「三萜類」成分的種類多寡及含量,是判斷牛樟芝優劣的重要指標,由於牛樟芝三萜類呈現紅色,紅樟芝子實體可說是牛樟芝中的極品。
紅樟芝子實體 能夠增加骨質密度
中華民國骨質疏鬆學會第三屆理事長楊再興表示,許多治療骨質疏鬆藥物的第二適應症,就是應用在癌症患者的預防及抑制骨轉移,但部分藥物在使用後容易有不良副作用,現在發現紅樟芝子實體的作用機轉與保骼麗類似,研究也證實紅樟芝子實體只對病變細胞作用,不影響正常的細胞,值得進一步投入臨床研究發展。
楊再興表示,骨質疏鬆是一種骨密度減少導致骨骼脆弱,增加骨折風險的疾病。骨質疏鬆是 65 歲以上老人罹患慢性病的第四位,髖骨骨折後死亡率相當高,女性第一年死亡率達 15%,男性則高達 22%。
楊再興呼籲,骨鬆愈早接受治療愈好,特別是年過 50 以後,骨質流失相當 快,前5年以3-5%速度流失。建議大家從年輕開始就要存好骨本,降低並避免骨鬆帶來的危機,才能提升生活品質,打造健康人生。
1 . 如果您喜歡微信內容,請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2. 長按或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臺灣野生牛樟芝] 最新動態
3. 長按或掃描下方二維碼加入[牛樟芝俱樂部]微信帳號,了解更多牛樟芝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