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全國第五個「中華慈善日」,今天上午,以「疫情中的公益慈善力量」為主題的「2020年中華慈善日上海主題活動暨第十屆上海公益夥伴日開幕式」,在公益新天地園區舉行。會上,第十一屆「中華慈善獎·上海提名獎」獲得者等接受頒獎。副市長彭沉雷會見獲獎者。該活動也拉開了第十屆「上海公益夥伴日(月)」系列活動的序幕。
活動儀式上,曹鵬、劉紅娣等20位榮獲第十一屆「中華慈善獎·上海提名獎」的滬上公益慈善先進個人,優秀企業、單位、社會組織及項目代表獲頒獎盃。當已屆耄耋之年的老音樂家曹鵬出現在會場時,全場響起了熱烈掌聲。14年前,他自費首創了中國第一個非職業交響樂團——上海城市交響樂團,至今免費開展超200場演出,輻射聽眾超100萬人次,帶動社會各界捐款捐物數百萬元。
曹鵬還常年不懈地用音樂幫扶自閉症患兒,作為「天使知音沙龍」最年長的志願者,十餘年來為自閉症孩子們義務服務,並根據他們的特長和愛好,建立了「天使知音合唱團」「銅管五重奏」「管樂小合奏」等專業隊伍,為自閉症孩子排練演出改編樂譜,幫助他們登上國際舞臺,讓一個個瀕臨絕望的家庭看到希望。
在今年抗擊疫情的戰鬥中,上海公益慈善力量也發揮了重要作用。據介紹,疫情阻擊戰打響後,上海全市公益慈善組織和個人,迅速吹響愛心集結號,踴躍通過捐款捐物、出人出力等各種方式,線下線上同時發力,支援抗疫一線。截至2020年8月24日,全市疫情防控社會捐贈累計收入18.75億元,累計捐贈支出18.26億元。
除了直接捐贈,疫情期間,上海社會組織還接受了4單抗疫慈善信託,總計近1000萬元的信託資產及其收益,將全部用於補助上海援鄂一線的醫護人員、採購捐贈抗疫設備物資,以及捐助上海、武漢兩地醫院開展新冠肺炎診療項目等等。此外,抗疫期間,上海全市累計有8000多位醫務社工、工會社工、司法社工、社區社工、兒童社工等在各自機構、社區、單位開展志願服務。
據了解,截至今年8月底,全市創建公益基地7600多家,「公益上海」平臺為本市志願者發放「公益護照」近35萬本;慈善信託作為慈善事業的新事物,在本市得到快速發展,目前本市共備案了慈善信託16單,財產總規模近1.5億元。作為社區慈善公益平臺的慈善超市,目前發展到232家,實現了街鎮(鄉)層面的全覆蓋,在匯集社會資源、助力扶貧幫困上發揮了積極作用。
市民政局局長朱勤皓表示,公益慈善是一種文化、責任和情懷,未來,將結合上海特點,儘快研究制定《上海慈善條例》等法規制度,推動慈善事業法制化進程,並進一步挖掘、培育、樹立和推出更多慈善典型,激勵更多社會力量參與慈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