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人在印尼喝自釀酒中毒身亡 當地使館急發提醒
圖源/富士電視臺 海外網9月27日電 據日本富士電視臺27日報導,日前有多名在印度尼西亞的日本人,因飲用自釀酒而出現嚴重中毒症狀,甚至有人死亡。日本駐印度尼西亞大使館稱這種問題酒為「殺人自釀酒」,並發布緊急提示,呼籲人們在任何場合下都不要飲用非正規酒精飲料。 日本駐印度尼西亞大使館26日公布消息稱,近日在雅加達一帶,有多名日本人飲用了自釀酒(非正規的、家庭釀造的酒精飲料)而出現了嚴重中毒症狀,甚至有人中毒身亡。大使館在其官網公布了這種裝在塑料瓶中的自釀酒照片。
-
說說「自釀酒」的危害!
如自釀酒處理不當,導致酒中甲醇含量較高,甲醛在體內不易排出,長時間的甲醛積累會對人體的中樞神經有損害作用(頭暈、視力模糊、頭疼、耳鳴、嘔吐等症狀)。自釀酒能不能喝? 自釀酒可以喝,但比工業生產的酒安全風險更大一些,所以喝自釀酒最好要謹慎一些。
-
自釀酒致37人死亡,自釀酒的危害到底有多大?你一定要知道
自己釀酒雖然實惠,但是,目前大多數家庭釀製酒的過程還不具備有效除去甲醇、雜醇油和黴菌等物質的工藝,大家在自行釀製和飲用時應該當心,避免此類有毒、有害物質對身體造成危害。
-
農村自釀酒無法有效提煉甲醇,市面上的散酒真的都合格嗎?
不論是散酒還是瓶裝酒,白酒在生產過程中的成分很複雜,很多物質對人體健康是有好處的,但是農村自釀散酒由於設備落後、人員專業度不夠,我們時常會看到關於散酒的負面新聞:天津三名市民聚餐飲用自釀的散裝酒出現甲醇中毒險些喪命;四川敘永縣村民食用自釀散裝白酒中毒造成兩人死亡……這些新聞頻繁爆出自釀酒甲醇超標、細菌超標、使用工業酒精中毒等自釀酒質量安全事故頻頻發生。
-
喝「自釀酒」中毒人數,比打一仗還邪乎
在俄羅斯,釀酒產業是重要的稅收來源。特別是在19世紀,戰事連連,稅收有40%來自酒類,很為國家補了一個「大窟窿」。儘管如此,在歷史上的俄羅斯,對於伏特加還是又愛又恨,從彼得一世、葉卡捷琳娜二世、尼古拉一世,到後來蘇聯時期的戈巴契夫,禁酒令從來沒有斷過。1985年,剛剛上臺的戈巴契夫為了工業產量,進行了為期3年的禁酒運動。
-
冬至大如年,蘇州人過冬至要喝冬釀酒!
冬至大如年,蘇州人過冬至要喝冬釀酒冬釀酒,又名東陽酒,顧名思義,釀於冬季,飲於冬至,是蘇州人家過冬至的獨家必備。早年間,蘇州人是自釀冬釀酒的。冬至前一個多月就要準備新糯米來釀酒了,將糯米淘洗蒸熟後放入酒缸,加酒藥先做成酒釀後再兌水,「一斤糯米一斤酒」。冬釀酒用上好的糯米和天然微生物純酒麴發酵而成,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胺基酸等營養成分,營養成分易於人體吸收,還能刺激消化腺的分泌,增進食慾,有助消化,加上它酒精度不高,所以男女老少都可飲用。記得小時候,每逢過年,很多農家都會用這「冬釀酒」除夕夜自享和春節待客。
-
釀酒的整個過程!我來教你什麼是釀酒!
其實,釀酒的原理很簡單。它是通過微生物發酵生產一定濃度酒精飲料的過程。當然,實際操作遠沒有這麼簡單。一般來說,一瓶酒的誕生一般要經過以下幾個步驟:選料、制曲、發酵、蒸餾、陳釀、勾兌、灌裝。一、選料。穀物是酒的果肉。一般以高粱、玉米、小麥、大米、糯米、大麥、蕎麥、青稞等穀物和豆類(不含土豆和果蔬)為原料。
-
印度農村假酒事件已致116死,廉價自釀酒每年奪走上千人命
據《印度時報》最新報導,在印度北部的北方邦和北阿坎德邦,因飲用私自釀造的假酒死亡的總人數達到116人,其中超過100人來自北方邦的薩哈蘭普爾市和北阿坎德邦的赫爾德瓦爾市。北方邦政府發言人在一份聲明中稱,在過去兩天的打擊假酒行動中,共有3049人被捕,查處沒收自製酒超過79000升。
-
釀酒工藝與釀酒設備你真的了解嗎?
傳統的釀酒工藝是一個固定的操作流程,是所有釀酒工藝的根本,更是所有工藝的說明書,無論是何種工藝都將是傳統釀酒工藝流程進行相應的增刪或是將釀酒的步驟進行細化,進行工廠化的生產。傳統的釀酒工藝是用的是經驗,經過釀酒人的不懈努力,長年累月的積累出來的經驗,漸漸地將這些經驗凝結成為了技術,從技術到科學的一種形式,現在釀酒是以科學為代表的設備化、量廠化、工廠化、檢驗化的做酒方式,已經不再像傳統的釀酒工藝是以技術、經驗來做酒,保持著酒的傳統。
-
漲姿勢丨為什麼叫你別喝自釀酒?因為要命啊
但即便如此,小編還是不推薦大家喝自釀酒,為什麼?因為自釀酒真的有很大可能不僅不好喝,還不安全。自釀酒的安全風險拿自釀白酒來說,自家釀製在原料選擇和工藝方面的確能保證純糧固態發酵。原材料不做農殘檢測,開水燙一下殺菌,溫度完全靠室溫變化,不做任何食品安全檢測…即使是最糟糕的酒廠,都未必能同時出現這麼多食品安全隱患。
-
能作為疫苗載體的釀酒酵母到底是何方神聖?
可以說,釀酒酵母是與人類關係最廣泛的一種微生物,不僅因為傳統上它用於製作麵包和饅頭等食品及釀酒,還因為它是一種純天然,近乎完美的均衡營養食品。所以,釀酒酵母只是它的名字,如果你還在以為它只是用來釀酒的,那你就大錯特錯啦!釀酒酵母可是人類營養健康的神奇小夥伴哦。
-
城裡人說,農村幾千年的自釀酒設備落後,「甲醇超標」它不能喝?
但是農家自釀白酒,米酒,黃酒,葡萄酒等等,均含有甲醇是沒錯,不過都是符合國家標準之內,可以飲用的。大家可以根據國家規定標號《GB 10343-2008》來看,以穀物果品原料釀造,每100毫升酒為標準,甲醇不大於0.04克,雜醇油不得超過0.2克。
-
冬釀酒上市 快來品一品
□記者 杭興微 攝廠家開足馬力灌裝 元大昌零拷價格持平蘇報訊(蘇報融媒記者 小圓)「線上已賣出3萬多瓶冬釀酒」,昨天7時起,在利華酒業有限公司灌裝車間內,一年一度的冬釀酒正開足馬力灌裝生產。該公司總經理葛新介紹,12月8日起灌裝流水線全線開工,12月13日起市區各大零售店將陸續上市。
-
超級簡單的五條家庭自釀白酒技巧,學會了你就是釀酒大師
但是釀酒是一門非常科學嚴謹的技術。工序比較多也比較複雜,如果其中的某一環節出了問題,酒體中就容易進入有害身體的雜質,所以可能得不償失。釀酒大史兄整理5條釀酒技術的黃金經驗分享給大家,希望對你有幫助。一般酒麴放的量一般是生料的0.7%,也就是100斤糧食放7兩酒麴子。2.關於冷卻器冷卻器的原理就是用冷水將高溫酒蒸汽冷凝成液態的白酒。在製作中內部冷凝管切記不能用塑料管,因為塑料管遇高溫容易揮發出塑化劑(一種對人體有害的化學物質)。最好用不鏽鋼或者金屬鋁材質去製作。
-
民間釀酒師,一個人撐起一個小型釀酒廠
在周末最熱鬧的酒局開場前,在一家科技企業工作的朱鵬,下班後沒有直接趕往酒店,而是驅車回家,跑進自家的地下室,打開600L的大不鏽鋼桶,灌滿兩支750ml的酒瓶,臨走還不忘讓女兒用彩筆畫上了酒標。朱鵬從瓶口深深望了一眼紫紅髮亮的酒液,露出期待的微笑。
-
釀酒技術:揭秘傳統釀酒工藝流程步驟
釀酒看似簡單的操作,對於釀酒師來說,純糧釀酒設備釀酒是製作藝術品的過程,看古法釀酒老師傅的釀酒十字口決,跟眾創粟力道一起探索美酒背後的奧秘!碎——將糧食粉碎或蒸熟的原料,用揚渣或晾渣的方法,使料迅速冷卻,使之達到微生物適宜生長的溫度。
-
家庭釀酒技術:香蕉果酒白酒的釀造方法
香蕉是一種粘稠、很容易氧化的水果,香蕉肉由於糖分高,做之前要先去皮,遇到空氣容易產生梅納反應,表面會出現一層褐變,使香蕉面相不好看,而且由於果膠多,在釀酒的時候會影響發酵。
-
老人每年用這水釀酒卻沒人買
他表示,坑頭村最早釀酒用的水都來自於自家後面山腳下的兩口小井,井水的水質是最好的,常年保持著穩定的水量,也正是因這兩口小井的水,坑頭水酒才得以出名。他曾對比這井水與河水的區別,發現同兩的水,重量卻不一,井水相對較重。
-
小型釀酒廠-果酒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釀製的?
古代的釀酒方法與現代的有什麼不同呢? 一、果酒的起源 在元朝,帝王曾下禁酒令,但是,唯獨對果酒放行。在元大都宮城內,還建有「紅酒室」。據《折津志》等記載,石榴酒等都是元代果酒中常見之品。用楊梅釀酒,早在晉代已風行嶺西,非貴人重客不得飲用。古代的釀酒方法與現代的有什麼不同?
-
真全糧張思漫:白酒釀酒設備固態釀酒糖化與酒化的區別
眾所周知,傳統固態釀酒是指糖化和酒化的階段,經白酒釀酒設備蒸餾出酒的過程。那麼,糖化和酒化有什麼區別?可以同時進行嗎?真全糧釀酒技術顧問張思漫老師接下來便跟大家分享關於這方面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