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政《遊讀濟源》之:趙姓與濟源相關史料查閱指南

2021-02-26 大河文學

      河南濟源是史證最充分、歷史最悠久、龍脈最旺盛的趙姓發跡之地,還具有龍脈最旺盛的地望。除《史記·晉世家》《史記·趙世家》及《國語·晉語》《左傳春秋》外,還有《呂氏春秋》《淮南子》《水經注》《東周列國志》以及地方史志等,大量古代典籍都有關於趙姓在濟源發跡的記載。可以說在我國眾多姓氏中,趙姓是最值得認真研究的一種歷史文化現象。

《史記·晉世家》

考證漢以前歷史,一般以《史記》為據。《晉世家》本應記述晉國之事,但因晉文公重耳「有賢士五人」首推趙衰,所以《晉世家》中記載了許多趙衰的事跡,是有史可查的趙氏發跡第一人。晉文公重耳流亡十九年,多用趙衰的建議:公子重耳過衛時向農人討食,農人碗盛土塊給他,趙衰勸他要像獲得國土一樣樂於拜受;逃亡在齊國時,他貪於安逸樂不思返,是趙衰等與夫人齊姜設計灌醉了他,用車強載離開了齊國;逃到楚國,重耳得到諸侯禮遇,又是趙衰教他不卑不亢,只答應將來戰爭可以「退避三舍」;到了秦國,趙衰勸說重耳「成大事不慮失小節」,與秦穆公之女懷嬴結成「秦晉之好」,為日後藉助秦國之力奠定基礎;重耳回國當上國君後不久,周王室發生內亂,趙衰等獻計以翁婿關係辭退秦軍,親率大軍平叛,迎接周襄王重歸王城。周襄王賜給晉文公溫(今溫縣)、原(今濟源原城)、陽樊(今濟源曲陽)、攢茅(今武陟)四邑作為褒獎,晉文公把原城、陽樊封給趙衰。晉國本來因太行山阻隔交通不便,自得周王室畿內戰略要地,才「始啟南陽」,遂成為中原霸主。

趙衰死後,子趙盾、孫趙朔仍在朝執政。雖因「趙氏孤兒案」幾乎滅族,但受趙衰功德庇蔭,其後趙武、趙鞅(簡子)、趙襄子等一直在晉國當政,至趙、韓、魏「三家分晉」為止。

《史記·趙世家》

趙姓始於造父被穆王封洪洞趙城,但造父以下均是以御車等為主的小官。十二世至趙夙,晉獻公十六年(前661年)為將伐霍受賜耿地。魯閔公元年(前661年)生共孟,共孟生趙衰。趙衰隨重耳逃亡,返國「重耳為晉文公,趙衰為原大夫,居原,任國政。文公所以返國及霸,多趙衰計策」。趙衰卒諡成季,趙盾代專國政。趙盾卒諡宣孟,子趙朔嗣,娶晉成公姊為妻。《趙世家》中最著名的事件,當是趙氏孤兒案、武靈王胡服騎射等故事。由於趙衰的人格魅力,庇蔭子孫世襲公卿,從趙衰(成子)、趙盾(宣子)、趙朔(莊子)、趙武(文子即趙氏孤兒)、趙景叔(景子)、趙鞅(簡子)、趙無恤(襄子,三家分晉)、趙浣(獻子,後封獻侯)八代英傑,直至趙氏立國,列入戰國七雄,開啟趙家延續400餘年的第一次輝煌歷史。

其實,《史記》是司馬遷根據眾多史料編寫的斷代史,也正由於史料龐雜,難免有相互矛盾的地方。《史記》之謎一:《趙世家》說,晉獻公十六年(前661年)趙夙受賜耿地。魯閔公元年(亦是前661年)趙夙生共孟,又說共孟生趙衰。《晉世家》對人物年代年齡記述更為確切。趙夙受賜耿地年代與《趙世家》同樣是公元前661年。晉獻公二十二年(前667年)追記公子重耳出逃至翟時年43歲,趙衰小重耳14歲當為29歲,晉獻公十六年(前661年)趙衰已有24歲,而《趙世家》說當年「趙夙生共孟,共孟生趙衰」顯然失實。《史記》之謎二:《晉世家》說,在翟國姊妹二人以長女妻重耳,以少女妻趙衰。《趙世家》不但將姊妹二人長、幼倒配,並說趙衰流亡前在晉娶妻已生趙同等三子,返晉後迎回翟妻,以其子趙盾為嗣,「晉妻三子皆下事之」,明顯有違常理。

按上述《趙世家》的說法,「趙夙生共孟,共孟生趙衰」。周代兄弟以孟、仲、季、叔排序,共孟為長,趙衰死諡「成季」為三,這種缺失似乎不太靠譜。

《左傳》

《左傳》為左丘明對魯國歷史的分年紀實,也涉及春秋列國歷史,史家認為可信度很高。《左傳·(魯)僖公五年》即晉獻公五年,公子重耳出逃。

《僖公二十三年》,追記趙衰隨重耳逃至狄(即翟)國後,二女季隗(幼)嫁重耳,叔隗(長)嫁趙衰生趙盾。(古代同輩排序為:伯、仲、叔、季)

《僖公二十四年》,晉文公重耳歸國,把女兒趙姬(賜名)嫁趙衰,生趙同、趙括、趙嬰齊。並說趙姬賢,建議趙衰接回翟妻及趙盾,自己母子居下。

《僖公二十五年》,晉文公助周定王室,「始啟南陽」。夏「出陽民」,冬「伐原示信」,將原城封趙衰。

《僖公二十八年》,周襄王冊封晉文公為諸侯霸主;《僖公三十二年》,晉文公去世。《(魯)文公二十八年》,趙成子等老臣相繼離世。趙盾執政益專。後趙盾死子趙朔接任,妻晉成公姊趙莊姬,生趙武(趙氏孤兒)。

《(魯)成公四年》,趙莊姬趙嬰私通;《成公五年》,趙同、趙括把趙嬰放逐齊地(故又稱趙嬰齊);《成公八年》,趙莊姬誣原(趙同襲原大夫,故又稱原同)、屏(趙括封屏地)將作亂,於是滅趙同、趙括,趙武隨莊姬居宮中。韓厥勸晉景公:「成季的功勳,宣孟的忠誠,但他們卻沒有後代繼承。」於是立趙武為後,歸趙氏田。

由於趙衰的庇蔭,子孫世襲公卿,《左傳》中記載直至趙景叔(景子)、趙鞅(簡子)、趙無恤(襄子,三家分晉)。

《國語》

《國語》分國記事,事件單獨成篇,形式不同於《左傳》編年史。但《國語》時間較早,為春秋之前各國歷史典籍,與《左傳》互相印證,稱為信史。《國語·周語上》裡有「晉文公興霸」篇;《國語·周語中》有「倉葛退兵」篇。

《國語·晉語二》至《國語·晉語四》諸篇,重點講趙衰隨重耳流亡、返國稱霸故事,其中趙衰舉賢等較詳,與《史記》描述不同的是其他事件多為共謀。並記載趙衰為趙夙之弟。

《國語·晉語五》多寫趙盾故事;《國語·晉語六》至《國語·晉語八》多寫趙氏孤兒趙武故事;《國語·晉語九》多寫趙鞅(簡子)、趙無恤(襄子)故事。

《國語·吳語》中也提到趙簡子等。

《世本》

《世本》載:公明生共孟(早亡)及趙夙,夙生成季衰。

《世本》是一部由先秦時期史官修撰的史籍,主要記載上古帝王、諸侯和卿大夫家族世系傳承。作者不見於史,西漢末年經劉向校定。而現代有學者因書中稱趙王遷(趙衰十八世嫡孫)為「今王遷」,認為此書是由戰國末年的趙國人所作。故對中華趙姓歷史的描述,比較《史記》以及《國語》《左傳》《漢書》等歷史文獻,可信度應該更高一些。例如說,自造父因功封趙城得姓以後,六世傳到奄父,奄父生叔帶。叔帶侍奉晉文侯,開始在晉國建立趙氏家族。叔帶以下,五世傳到趙夙。公明生共孟(早亡)及趙夙,夙生成季衰。這裡明確趙公明與趙衰為祖孫關係,趙衰與趙夙是父子關係。

《東周列國志》

《東周列國志》雖為明代馮夢龍寫的歷史章回小說,但是嚴格按史料編纂,因此對枯燥的歷史更容易在民間普及。

第二十七回:趙衰首追隨公子重耳出亡,重耳以師事之。這裡也說趙衰為趙夙之弟。

第三十一回:翟國以季隗妻重耳,叔隗妻趙衰。逃至衛,農人贈土,趙衰帶餐飢而不食。

第三十四回:重耳適齊,趙衰等設計勸歸。

第三十五回:在秦,趙衰勸重耳「欲成大事而不惜失小節」,與秦穆公之女結「秦晉之好」。

第三十七回:晉文公重耳復國論功行賞,從亡者首功當數趙衰,文公將女兒趙姬嫁趙衰,趙姬勸迎趙盾母子。

第三十八回:晉文公「出陽民」,「伐原示信,乃圖霸首事也」。徵詢原地長官,薦舉非趙衰莫屬。

第三十九回:晉文公始啟南陽。趙衰舉賢三讓,晉文公在原有三軍基礎上又建新軍,在原地舉行閱兵,任命趙衰為新軍統帥。

《東周列國志》四十回以後,主要描述趙盾趙宣子、趙朔趙莊子、趙武趙文子、趙景叔趙景子、趙鞅趙簡子、趙無恤趙襄子、趙浣趙獻子代代英傑,三國分晉直至趙氏立國,列入戰國七雄的故事。


作者簡介:李立政,河南濟源人,現任市旅遊業協會會長、市文旅集團文化總監。從事旅遊工作30多年,在歷史文化研究與旅遊景觀開發相結合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實踐。與人合著《河之洲在哪兒?》《中華文明聖地崑崙丘》,主編《趙姓簡史》《中華趙姓發跡地-河南濟源》,還有《老子悟道王屋山》等上百篇論文,在國內外報紙和學術刊物發表,為濟源旅遊發展和景區景點建設提供了堅實的文化支撐。審核:文子 | 責編:王芳 |  編輯:陳麗 |  圖片:網絡本文內容系原創,轉載請註明來源:"大河文學"(ID:daheliterature);首席法律顧問:河南北法律師事務所楊勝利律師;編輯微信:dahewenxue2017

相關焦點

  • 李立政《遊讀濟源》之:濟源旅遊發展歷程
    從總體構思設計、文化內涵挖掘,到景觀材料選擇、工藝細節把關,包括大量的石雕、木雕、鑄銅構件的圖案審核,碑刻、銘文、導遊解說的內容擬定,我以如履薄冰的心態全身心投入,設法查閱歷史上各種相關文獻,虛心求教國內外各類相關專家,義不容辭地承擔起個人的責任。 王屋老街位於道境廣場西側,總面積180畝,投資1億多元。
  • 李立政《遊讀濟源》之:漢族苗姓與西南三苗源於王屋山苗亭
    《左傳·襄公二十六年》:「若敖之亂,伯賁之子賁皇奔晉。晉人與之苗,以為謀主。」《左傳》告訴我們,春秋時期,楚國發生「若敖之亂」,楚國令尹鬥椒被殺,兒子賁皇逃到晉國,晉國把苗地封給他,並請參與重大決策。濟源是中國漢族苗氏得姓之地,這是十分明白的事。「若敖之亂」,是楚國貴族長達數十年的宮廷鬥爭。若敖氏,又稱若敖族,是活躍於春秋時期楚國的羋姓家族,祖先為楚國國君熊儀,若敖氏即是以他的諡號若敖為族稱,內部又分鬥氏和成氏兩支。鬥姓始祖鬥伯比,是熊儀的幼子(或孫子),為楚國有史可查的第一任令尹。楚國令尹,官職相當於宰相,協助楚王處理朝政,總攬軍政大權於一身。
  • 李立政《遊讀濟源》之:天壇王屋山「總仙宮」石刻考證
    元憲宗蒙哥敕賜恩準李志常自書「總仙宮」三個大字,雕刻於天壇峰天梯崖壁,應當是李志常所到「碑以紀之」的慣例。而他的弟子申志貞意猶未盡,祀事既終,吟詩題記於碑碣。以上文字記載也再次證明,自軒轅黃帝在此設壇祭天以後,歷代不僅登壇祭天以示「君權神授」之正統性;而且還有國家祀典「合祭四瀆於濟源」的客觀事實。《史記》說:「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濟源境內的一山一水均享天子之禮。
  • 李立政《遊讀濟源》之:發現崑崙丘 中華文明八千年
    該書系統展示了對中華文明、伏羲故裡、黃帝故裡、原始科學八卦符、社會化管理、象形文字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並對相關問題進行分析探討,向讀者呈現出系列全新的見解。來自中科院、中國社科院等史學科研單位,河南濟源、淮陽,山西晉城、臨汾,甘肅天水,陝西西安及臺灣、香港等專家學者踴躍發言,高度評價《中華文明聖地崑崙丘》的出版發行。
  • 關於濟源「犀牛望月」的網友爭論匯總
    經華潤葵教授為首的專家組百餘次的實地勘察,潛心數十年通過衛星遙感、古天象反演和歷史文獻史料反覆考證,證明王屋山崑崙墟就是中華神龍的原型山體,王屋山為中華文明發祥地古崑崙之所在。2011年9月,濟源黃河三峽舉辦「首屆中國堪輿(風水)文化節暨中國風水之源揭牌儀式」。中科院華潤葵教授、中國風水學會會長裴春雲先生、中國易經協會副會長李軍良先生等多位專家及來自全國各地的相關專家參加。
  • 帝王之姓—趙姓:源遠流長,遍布全球!
    1、兩漢以前的遷徙造父封於趙城而得趙姓,至叔帶(造父的第七代子孫)時,率領子孫遷往晉國,後來建立趙國,史稱「去周如晉,趙姓始昌」。趙國的疆域包括今陝西一部分,趙武靈王時開疆拓土,疆域擴充至河套地區,趙亡前趙姓的活動範圍還包括今陝西、內蒙古。
  • 趙姓祖訓.趙姓的來源
    異姓尚敦親睦,矧同族之入而漠不之顧耶。務使視如一體,痾癢相關,慶弔必互相往來,緩急必互為通義。鰥寡孤獨,必為之哀矜;困苦顛連,必為之照顧。能與祖宗濟一日子孫,即能與祖宗免一日憂慮。若乃各顧身家,視同宗如秦越,甚則每因小事,輒起紛爭,則怨積日深,其不視如仇敵者幾希矣。書日:「以親九族。」尚其念之。3、力本業士農工商,均有常業,所貴恆心自勵而各勤乃業耳。
  • 【特別報導】天下趙姓是一家,全球趙姓子孫將齊聚甘肅天水參加祭祖大典!
    天之水網訊:日前,記者從2018年世界趙姓天水堂第八屆祭祖大典組委會獲悉,今年趙姓祭祀大典10月27日上午將在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解放路天水堂隆重舉行。天水又名龍城,伏羲文化和秦文化均以龍為圖騰和象徵,而趙姓郡望文化在龍的傳人的基礎上又側重以鳳凰作為圖騰和象徵,這就使得天水成了真正的龍鳳呈祥和龍飛鳳舞之地,既是中國龍的故鄉,也是中國鳳的故鄉。趙姓人來天水尋根祭祖,既可以去天水堂祭祖,又可以去伏羲廟瞻仰伏羲聖像,無疑能夠實現美上加美的一舉兩得的良好願望的。
  • 【律動三陽川】天下趙姓是一家,全球趙姓子孫將齊聚甘肅天水參加祭祖大典!
    天之水網訊:日前,記者從2018年世界趙姓天水堂第八屆祭祖大典組委會獲悉,今年趙姓祭祀大典10月27日上午將在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解放路天水堂隆重舉行。天水又名龍城,伏羲文化和秦文化均以龍為圖騰和象徵,而趙姓郡望文化在龍的傳人的基礎上又側重以鳳凰作為圖騰和象徵,這就使得天水成了真正的龍鳳呈祥和龍飛鳳舞之地,既是中國龍的故鄉,也是中國鳳的故鄉。趙姓人來天水尋根祭祖,既可以去天水堂祭祖,又可以去伏羲廟瞻仰伏羲聖像,無疑能夠實現美上加美的一舉兩得的良好願望的。
  • 趙姓名字大全,屬狗的趙姓男孩名字,趙姓女孩好聽詩意名字
    趙字的主五行為「火」,因此,趙姓人名字中的第一個字一般來說忌用「金」、「水」五行的字。一、 趙姓男孩起名_姓趙男孩名字大全一(1)、若趙姓寶寶的最喜五行為「金」,則選「火土金」等良好的五行三才配置。一(2)、若趙姓寶寶的最喜五行為「水」,則選「火木水」等良好的五行三才配置。
  • 十大趙姓「宗祠陵園」!趙氏宗親必看、必轉!
    趙衰墓位於河南省濟源市軹城鎮趙村南750米,南北兩冢,相距15米。墓前立有乾隆二十九年鐫「晉大夫趙宣子之墓」石碑。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墓周圍 的趙雄、趙康、南趙、北趙,小趙等六個村的趙姓,均謂趙盾的後裔。
  • 《百家姓》裡為何趙姓排第一
    趙姓,宋代《百家姓》排名第一,發祥地在今山西省,曾是晉國六卿之一。周穆王時的造父是漢族趙姓之始祖,趙姓是當代中國人口排行第七位的姓氏,總人口約2750萬,約佔全國人口的2.29%,主要分布於黃河沿岸的省份和東北地區。
  • 九州馬氏文化研究會應邀參加菏澤第三屆趙姓宗親聯誼會
    11月12日, 九州馬氏文化研究會應邀參加在山東省菏澤市楊湖酒莊舉辦的菏澤第三屆趙姓宗親聯誼會。山東趙氏宗親會副會長趙忠來,菏澤趙氏宗親會會長趙孝舒,副會長、楊湖酒業董事長趙憲德分别致歡迎辭,菏澤日報社副總編輯趙統斌作賦一篇盛讚趙姓先祖豐功偉績,九州馬氏文化研究會常務會長、市國安局原書記局長馬長明介紹了開濮曹徐馬氏近年來工作開展及和趙姓宗親學習交流情況。
  • 醫生違規行醫,延誤搶救,導致濟源孕婦子宮破裂?
    12月22日,濟源市民王先生找到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講述了妻子在濟源市協和醫院住院引產後的遭遇,包括醫生違規行醫、病歷造假、耽擱搶救等諸多問題。反映情況是否如其所述?事件背後有無隱情?患者和醫院之間出現醫療糾紛後,究竟該咋維權?12月23日,針對王先生反映情況,記者進行了採訪。
  • 趙氏「天水堂」由來,趙姓人必看
    出品 | 趙氏宗親(ID:zhaoshizongqin)編輯 | 趙英雄天水是趙姓郡望,天水堂是一代代趙姓人心中無比尊貴的聖地。中華姓氏,源遠流長。姓氏最早始於中國人文始祖伏羲和女媧,兩人同為風姓,華氏(羲媧均為華胥氏所生)。炎帝的姜姓源自伏羲,黃帝的姬姓以及媯、姒、嬴、安等姓源自女媧。趙姓出自嬴姓,血緣始祖為炎黃之後,少昊、顓頊的苗裔孫女修。相傳,女修吞玄鳥卵而生嬴氏初祖。
  • 我叫濟源,濟水之源!
    成長經歷濟源是愚公移山故事的發源地。遠古上古時濟源是夏朝故都,夏代第六代君王少康遷都原,即今濟源市區西北部火車站一帶。商代濟源一帶有向國、召國。西周、東周時期,濟源一帶有原、樊、向、蘇、單等諸侯國。春秋戰國,濟源一帶先屬鄭國,後屬晉國,再後屬韓、魏。
  • 中山國研究之史料
    戰國時期初期階段,中山國為魏國所破,經歷過滅國之災,然而不久之後便又再次復國,同時以「千乘之國」的身份在政治舞臺上異常活躍。中山國於戰國中期達到鼎盛,後於公元前296年被趙所滅,最終亡國。
  • 鄂州趙姓源流考
    必俊後裔於清乾隆戊午(一七三八)年首創草譜,首定「必卿子友月,大聞自胤壁,永金士世水,本和德之如」二十字派行。「龍鳳譜」,堂號為「琴鶴堂」。有關必俊之源,元代翰林院大學士竇默親寫序文:」蓋自周禮,掌世族之典廢,而各姓之淵源,所自書與人物之嘉漠偉績,散軼而難記恭維,姻家趙公孟頫大人暨必俊公大人,上紀祖宗昭穆,下正子孫綱常,以逮生、卒歲月,墓冢享發,科登甲之光榮」。
  • 趙姓趙氏發展大事年表!趙氏宗親必看、必轉!
    凡家修譜,旨在弘揚家風,繼傳家訓,承先人優良之傳統,勵後代奮發之志氣。吃水不忘源頭,望木而思根本,家有譜,猶如水之清源不斷,木之根本不失也。趙姓,乃中華姓氏中的煌煌大姓。現今人口已逾7000萬。補充閱讀:趙宋宗室檔案--趙令瓢公元1126年:靖康之恥之後,徽欽二宗被擄往五國城(今黑龍江松花江口),太宗支派因此而在東北廣大地區播遷繁衍。公元1127年—1162年:康王趙構南遷杭州定都 ,則有趙姓移居江南,有的移居江蘇常熟、有的移居江西上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