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救人外賣小哥隔離結束重回崗位!阿里獎5萬元,還有了新兼職

2020-12-26 天下網商

#非常時期的內容理性#

(天下網商記者 章航英)收到獎勵後不久,他把其中一部分捐給了患白血病的老鄉。

隔離14天後,肖唐松復工,繼續送外賣的同時,他還兼職著另一份工作——社區的志願者。每天為不方便出門的社區居民,送去口罩、酒精、菜等。

幾天前,肖唐松被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授予「戰役英雄獎」,收到2萬元正能量獎金。此外,他還被提報為蜂鳥「抗冠英雄獎」,收到獎勵及補助3萬元,以及一雙新鞋。

肖唐松就是此前全網尋找的武漢救人外賣小哥。

一個月前,他在路上主動將一位「胃疼」病人送到醫院,沒想到,當天這位病人被確診為新冠肺炎,第二天凌晨去世。肖唐松隨即在當晚被找到並隔離。

14天後,當他走出隔離室,腳上仍然是救人時穿的那雙脫了膠的鞋。

緊急尋人

「求轉發!早上好心的外賣小哥,對不起,害了你。」

2月11日,很多人被一則特殊的尋人消息刷屏了。

發這則求助消息的時候,武漢的楊女士還在醫院,她的丈夫剛剛被確診新冠肺炎,身體已經非常虛弱。

憂心丈夫病情的同時,她還放心不下一位外賣小哥。

2月11日早上,丈夫在家裡暈倒,由於沒有交通工具,她和兒子試圖用一輛共享單車把丈夫送去醫院,一路上十分吃力。幸好,一位陌生的外賣小哥看到,主動上前幫忙,一路用自己的車推著送到醫院。當時楊女士告訴他,病人沒發燒沒咳嗽,是多年的胃病犯了。

她非常後悔,「我們一直沒懷疑是肺炎,以為是胃病,否則我們怎麼會讓小哥幫忙,肯定直接叫120!」

尋人消息在網上不斷轉發,有人質疑楊女士當時是不是在騙人,如果承認是新冠病人,或許就得不到救助。

人們在關心這個外賣小哥命運的同時,也注意到了他大步推車往前走時,那雙脫了膠的棉鞋——整個後跟都掉下來了。

第二天凌晨,楊女士的丈夫去世。

「小哥一定要沒事!」楊女士的聲音中已經帶著哽咽。

他們沒有騙我

2月11日下午,送完一單外賣,等待下一個訂單時,肖唐松打開手機,看了一眼朋友圈。他突然看到了自己的照片,懵了。

他想起早上,兩個戴著口罩的一男一女用一輛共享單車,艱難地推著一位病人往前走——「身子不停往下溜」。他便主動上前,將病人背到了自己的車上。

回過神來時,肖唐松趕緊出門,正好看到一輛警車,他連忙上前,站在距離警車副駕駛2米的地方,遠遠地和車內的人說:「網上找的那個外賣小哥就是我。」

當天晚上,肖唐松便被送到了社區隔離點。

一切發生得太過突然,他沒來得及換鞋。送人的時候,他只覺得鞋子有點松。醫院不遠,10分鐘就送到了,他看著楊女士把丈夫背上樓。隨後,他拿出隨身帶的消毒液,把車子、餐箱、全身上下都噴了一遍。這時候才發現,腳上穿的這雙鞋,鞋底都快脫落了,他猜可能是推車的時候,蹬得太猛了。

當天中午,他回家吃了點飯。那是一頓餃子,只在家待了不到半小時,沒和家人近距離接觸,轉身就又出門送外賣了。

肖唐松家裡有兩個老人,兩個孩子——一個13歲的女兒,一個8歲的兒子。肖唐松被隔離後,他的家人也在家隔離,「孩子還小,擔心的主要是父母」。隔離期間,他和兩個孩子每天視頻,跟他們說「爸爸很好」,再叮囑家人,要吃好住好。

「其實我知道他們沒有騙我。」肖唐松事後回憶,當時病人全程都捂著腹部,沒有一聲咳嗽。他認為,當時楊女士一家人肯定也不知道是丈夫得的是肺炎,否則肯定會做好防護措施,他也會保護好自己。

不過,如果當時面對的是一個疑似病人,他會換一種方式幫忙。比如,先借好防護服或找社區幫忙。而救人當時,他只戴了口罩。但如果還有下一次,他的答案還是:會。

鞋子修一下還能穿

2月25日,肖唐松解除隔離,走出隔離室。

肖唐松復工了,繼續做兩份工作,一份是義工,一份是外賣。每天早上去社區報到,做完志願者工作後,再去跑單,一直跑到晚上8點左右。

疫情之前,肖唐松一天能跑六七十單,現在一天只能跑二三十單。他急切地盼望疫情結束,城市恢復運轉,商家開門了,他可以多接到訂單。

如今,他穿上了餓了麼送來的新鞋。有網友聯繫他,要給他捐錢捐鞋,他拒絕了,「我做這個不是為了錢」。那雙鞋是他去年花了380元買的,已經消過毒了。「也不便宜,修一下還能穿。」

肖唐松之前的工作是工程管理,曾在湖南和河南負責過一些園林和景觀工程,那都是些上億的項目。後來項目結束,肖唐松就回家了。為了生活,去年9月開始,他兼職做了餓了麼騎手。

本來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想看自己能幹多久。沒想到,跑單不久,就遇到了疫情,他開始做志願者,幫人買菜買藥,都成了他的日常。有一天晚上9點鐘,他為一家人緊急尋制氧機,趕著送過去。

他感受到自己是真正被人需要的。

最讓他放心不下的,是封城後,武漢那些獨居老人,他們的生活陷入窘境,肖唐松每次給他們送去生活用品,他們一直念叨著感謝的話,有的甚至流下眼淚。他一直忘不了這麼一家人,一個老奶奶帶著小孫女生活,孩子的母親早逝,父親還在精神病院治療。

疫情發生之前,肖唐松也去孤兒院和養老院做過義工,他又想起了那裡的孩子和老人。

一個人在路上跑

武漢的櫻花開了,無人觀賞。晴天的日子裡,肖唐松都是一個人在空闊的馬路上騎行。

40歲的肖唐松,來武漢13年了。他的兩個孩子都在武漢長大,他也早就把這裡當作了第二個家。武漢曾經熱鬧繁華,車多人多,如今能在路上見到的,只有運輸貨車、公安巡邏車、撒消毒水車......

肖唐松目前單身,4年前離婚,他一個人撫養兩個孩子。父母跟他生活在一起,母親在小區做保潔,父親已經退休。

不是沒有想過再找個伴過後半生,不過他知道,眼下這個想法一點都不現實。如今,他只想著,先把自己的生活過好,再來考慮這些事。他說,「我不能害了人家。」

肖唐松的新裝備

復工後,他收到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2萬元獎金,以及餓了麼的補貼及獎勵3萬元。此外,他還收到餓了麼送來的一個新餐箱、一輛新電動車和一雙新鞋。

收到獎勵後,肖唐松將其中一部分捐給了一位患白血病的老鄉。他說,這些錢之後還會找機會做公益。

前幾天,肖唐松與楊女士及兒子視頻連線。他們在鏡頭裡連連致謝,同時再次致歉說:「我們當時真的不知道這個病。希望疫情結束後,當面向你致謝。」

「不要緊!」肖唐松連連安撫,並告訴男孩,「保護好自己,照顧好媽媽。」他說,疫情還沒過去,我們一起為武漢加油。

相關焦點

  • 新冠肺炎會胃疼嗎?外賣小哥送胃疼病人去醫院病人被確診
    「外賣小哥送胃疼病人去醫院,病人確診新冠肺炎」,今天一則消息,在朋友圈和微信群廣泛傳播。事實到底怎麼樣?楚天都市報記者聯繫外賣平臺獲悉:此事屬實。  「轉:洪山區南湖區域請火速擴散,今天早上有人請這個外賣小哥送家裡一個胃疼的病人去醫院,去醫院後病人基本確診了感染冠狀病毒肺炎,請大家幫忙找找這個小哥,讓他自己儘快隔離,有不適及時去醫院!」這則信息,今天引發眾多市民轉發,從配圖上大家注意到,外賣小哥穿著餓了麼蜂鳥配送的衣服,電動車後的裝餐箱卻是美團外賣。
  • 送外賣到底是什麼樣的工作?武漢外賣小哥憑什麼上了《紐約時報》
    01 外賣小哥外賣小哥經常就會上熱搜,其實我們仔細想想,不難發現各種外賣小哥的消息已經默默超越了以前的快遞小哥。這不,武漢外賣小哥張騫靠著五篇日記上了《紐約時報》。張騫小哥的五篇日記其實只是從外賣員的角度記錄了疫情下的武漢,展現了一個外賣小哥視角下的武漢城。但我想說的是,不知不覺中,外賣開始變成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了。甚至是必須部分。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外賣變得這般重要了?是百度美團的外賣大戰,還是無錫全城1分錢送外賣不做飯?
  • ...畢業的外賣小哥戴著口罩穿梭街頭,他把加油寫在背上,還有英文哦
    楚天都市報2月13日訊(記者周丹 李輝 通訊員王曾蓁)最近,武漢徐東商圈附近,一名衣服上寫滿「武漢加油」等塗鴉的外賣小哥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只見他用紅色的筆,在肩頭上寫下了大大的「武漢加油」幾個大字。整個春節堅守崗位這位外賣小哥叫劉濤,和其他騎手不同,他是一位高學歷騎手——畢業於湖北大學的他,大學裡學的是廣告學專業。畢業後,他一直從事設計工作,在當外賣騎手前,他的月薪已達3萬元。
  • 「暖新聞」@外賣小哥 你救人的樣子真美!
    在送外賣的途中,他看見一位老人跳進了河中,便果斷跳進刺骨的河水中救出了落水老人後悄然離開,直到12月3日,經過多方尋找,才終於露面,為這個初冬的增添了一絲暖意。事情還要從11月27日說起,這天一早,無錫冬雨綿綿。7時許,無錫市公安局錫山分局錫東新城警務工作站接到市民報警稱,一名老太疑似輕生跳進了芙蓉塘路邊的河中,情況十分緊急。民警立刻趕往現場救援。
  • 數十名外賣小哥11秒抬車救人 場面太震撼!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數十名外賣小哥11秒抬車救人 場面太震撼! 今天(7月21日),杭州一段救人視頻開始在網上被刷屏,當時發生了什麼?7月20日,杭州文三路萬塘路口,一大群藍衣人蜂擁而出,和路人一起合力抬起一輛小轎車,隱隱約約可以看出,轎車底躺著一個人.從抬車到救人,前後不過十幾秒的   原標題:數十名外賣小哥11秒抬車救人 場面太震撼!
  • 一個阿里的小二
    有一家媒體的標題是:11萬人阿里人戰「疫」——沒人下KPI,沒人停下來。有一個小二,名叫蒼禹威,漢口菜鳥驛站站長。他服務的小區有2000多家隔離戶,他每天5點起床,批發到菜後,拉著小拖車,前往每家每戶「無接觸」送菜。有一家居民發了這樣一條朋友圈:一下子看到蔬菜,有一種想哭的感動。
  • 外賣小哥收入成「謎」,真的人人過萬嗎?真實數據曝光,令人唏噓
    長期以來,快遞員的收入似乎備受讚譽,有人說快遞員月薪輕鬆超過1萬元,甚至有人說最低工資是8000元或9000元。也有人說他們收入甚微,生活艱難其實。其實,月薪1萬多元的外賣員確實存在,但並不多。外賣員一般能掙5000元左右,那麼送外賣真的賺錢嗎?
  • 藍騎士成疫情期間「副業剛需」 湖北兼職送外賣月均多賺3078元
    藍騎士成「副業剛需」,廚師、健身教練、白領們紛紛兼職送外賣。數據顯示,1月下旬以來,餓了麼累計提供超120萬藍騎士就業崗位,兼職騎士平均每月多賺2900元,佔到家庭總收入的4成。在湖北,兼職騎士平均每月多賺3078元,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可見疫情以來,無接觸配送生活,已經成為湖北人生活的新趨勢。
  • 點讚| 在天津西站救人的女醫生,拿了個特別的獎!
    點讚 | 在天津西站救人的女醫生,拿了個特別的獎!今天已完成居家隔離14天的她終於重返工作崗位同時她也收穫了一份特別的獎勵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為她頒發了天天正能量特別獎獎勵她1萬元獎金同時,仍在尋找現場另一位救人的男醫生
  • 不會遊泳的外賣小哥,跳進河裡救人耽誤送餐,扣延時費有些過了吧
    外賣小哥送餐時聽到有人呼救,毫不猶豫地跳進冰冷的河裡,老人得救後小哥繼續送外賣,連溼漉漉的衣服都沒來得及去換,可是英雄得到了什麼樣的待遇呢?忘了自己不會遊泳江蘇蘇州的外賣小哥劉盛仕,在送餐的過程中聽到有人呼救,立即停下電動車循聲向河邊跑去。
  • 帶娃、寫代碼……外賣小哥斜槓起來,從不會讓我們失望!
    「衣食父母」但前段時間的微博熱搜卻讓文字君驚掉了下巴原來外賣小哥必要時還會化作消防員救人於危難之中也許,這就是傳說中的「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吧>那麼外賣小哥到底還有什麼驚喜是我們不知道的呢?今天文字君就來給大家盤一盤▼這年頭,外賣小哥沒事時送送外賣有事時保護世界他們關心的不只是送餐還有我們的生活
  • 隔離期滿,宣城市中心醫院醫護人員重回崗位!
    隔離期滿,宣城市中心醫院醫護人員重回崗位!今天,是丁美龍從市公共衛生應急醫院回來後的第15天,也是他重回崗位正式上班的第一天。一上午,就有20多位患者前來掛號就診,丁美龍忙得顧不上喝一口水。2月18日,丁美龍接到了去市公共衛生應急醫院工作的任務。
  • 大愛無疆:江蘇外賣小哥送餐路上救人,事了拂衣去不留姓和名
    大愛無疆讓人心暖,近日,江蘇無錫一位外賣小哥在送餐路上,遇到一位跳河輕生的老人,小哥見狀二話未說跳入冰冷的河水中將老人救回岸邊。樊鵬飛,無錫市一名普普通通的外賣小哥,每天都是風裡來雨裡去的取餐送餐,放在街頭就是一個普通路人。
  • 江蘇外賣小哥跳河救人,成功後悄然離開,幾經周折找到好心人
    12月3日,在江蘇無錫,經過很多方面人士的不停尋找,終於找到了在11月27日跳河拯救輕生老人的外賣小哥。這個讓無數人感動的小夥子,到底做了什麼,讓那麼多人一起找他。原來,事情發生在北京時間2020年11月27日,在江蘇無錫下起了刺骨的冬雨。
  • 《時代周刊》封面的外賣小哥,是每一個平凡的中國人
    美國《時代周刊》近日發布抗疫群像,美團外賣騎手高治曉作為唯一華人面孔登上封面。疫情期間,他選擇堅守一線,每天跑一百多公裡,派送50多單,給在家隔離的人們運送米麵油鹽菜藥等生活物資。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中國社會生活一度被按下「暫停鍵」。為配合政府戰「疫」,億萬中國民眾按照要求在家隔離,各個社區也紛紛實行封閉式管理。在這種情況下,快遞員、送餐員成為了城市運行的「擺渡人」,撐起了人們疫情期間的「宅生活」。500多萬像高治曉一樣的外賣小哥,不懼病毒、克服恐慌,穿梭於城市的大街小巷,在抗擊疫情的同時保證民眾生產生活所需、保持社會有序運行做出了獨特貢獻。
  • 在武漢街頭拍照的外賣小哥:希望疫情結束時 能拍到陌生人在街頭擁抱
    行駛在街頭,趙彬開始想念那個熙熙攘攘的武漢,他無數次在腦海中幻想,等到這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結束後,人們會走上街頭慶祝,陌生人會抱在一起。「我想拍下那樣的武漢。」趙彬說。趙彬最終拉上老人,隨後他進行了自我隔離,好在,幾天過去,趙彬並沒有出現新冠肺炎的症狀。「這不是那個我熟悉的武漢,那個武漢有濃濃的市井氣,而不是冰冷孤獨,但是,我會記錄下這個特殊的武漢,因為我相信,溫暖的武漢會回來。」他說。
  • 三部委公布16個新職業:AI訓練師、外賣小哥入選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三部委公布16個新職業 AI訓練師、外賣小哥入選外賣小哥有了國家認可的新職業身份,「網約配送員」正式進入中國職業大典。美團副總裁兼美團研究院院長來有為分析,16個新職業納入職業大典,將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新職業信息迭代擴容與時俱進,對新職業進行規範,有利於企業、網際網路平臺等加快開發就業崗位,擴大就業容量。對勞動者而言,有利於增強勞動者從業信心和自豪感,促進勞動者就業創業。
  • 八成00後樂意做兼職,偏愛外賣騎手等靈活自由的工作
    近日,餓了麼聯合新華網發布的《2020年00後藍騎士報告》顯示,疫情以來,有1.2萬名00後大學生決定不靠父母靠自己,兼職送起外賣。充滿活力的00後正在成為藍騎士群體中的一股新鮮血液。近一年來,餓了麼新註冊00後藍騎士數量同比增長近2倍。他們最喜歡的跑單城市前三分別是上海、成都和深圳,重慶籍貫的00後藍騎士數量最多。
  • 從送外賣到送服務 外賣騎手轉型變身「萬能」小哥
    外賣騎手轉型變身「萬能」小哥  閱讀提示  隨著外賣平臺不斷升級,增加多種「花式服務」,外賣騎手們也變得越來越「萬能」。有些騎手喜迎變化抓住時機為自己增加收入,也有些騎手對由此產生的新要求、新麻煩望而卻步。
  • 外賣小哥7萬元小城買房 直播買房經驗
    【外賣小哥7萬元小城買房】一年前,舟山船員李海在「流浪吧」詳述了自己前往鶴崗買房的經歷,相比於一線城市的天價,5萬一套房的敘說令鶴崗一夜爆火。於是很多「流浪」的人也攜帶幾萬塊現金,去往鶴崗試圖終結自己的流浪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