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的餐桌上,藏著孩子的未來

2021-01-19 有書

回復【早安】送你一張專屬祝福卡片

文 | 語不惜  · 主播 | 維維

 

餐桌上藏著孩子的教養,它是孩子今後行走社會的道德規範、行為準則,以及為人處世的底氣。




前幾天,去為朋友溫鍋,身旁坐著這樣一對母女,衣著整潔的30歲左右的媽媽和身著漂亮公主裙的4、5歲大的女兒。

 

看起來很文靜的小女孩,一到餐桌上,秒變「野丫頭」。朋友每上一道菜,小女孩拿起筷子就在裡面一陣翻騰,飛快地往自己面前的碟子裡夾菜,夠不著的時候,還站起來,伸長了胳膊去夾。

 

一會功夫,她面前的小碟子裡已經塞滿了各色食物。

 

然後,讓人吃驚的一幕發生了。

 

這孩子竟然把筷子往旁邊一撂,像吃手抓羊肉般,赤手抓起飯菜就往嘴裡送,那些湯湯汁汁蘸了一手不說,就連潔白的紗裙上都滴滿了油漬。

 

等到女主人落座,我們也拿起筷子開吃。年輕媽媽的夾菜方式和女兒如出一轍,滿盤子亂攪,菜汁都濺了出來。

 

我看著身邊這狼吞虎咽的母女倆,食慾全無。女主人略顯尷尬地招呼我吃菜,我才拿起筷子伸向離我最近的那盤油燜大蝦。熟料,筷子還未碰到盤子,就被人很用力地打飛了。

 

「這蝦都是我的!」小女孩像搶寶藏一樣,雙手端起盤子,護在了胸前。努努嘴,衝我說:「阿姨,你可以吃我盤子裡的菜。」

 

全程,她的媽媽都未置一詞。

 

那一刻,我心裡一陣難過,為這位年輕的媽媽,更為她年幼的孩子。

 

一個在餐桌上吃相難看的大人,又怎麼可能養育出吃相好看的孩子?

 

也許這位媽媽很是注重培養孩子的外表,把孩子打扮得光鮮亮麗,甚至也很注重舌尖上的營養,把孩子養得白白胖胖,但卻忽視了對孩子內在修養的教育

 

對於孩子而言,舌尖上的營養固然重要,但舌尖上的教養更為重要。

 

因為,孩子的未來,就藏在你家的餐桌上。

 



不要小覷一頓飯。對於一個家庭而言,餐桌不僅僅是盛放食物,滿足味蕾的。更多的時候,它承載著一個家庭的教養方式,決定著孩子的未來。

 

不要讓孩子輸在「餐桌上」 ,因為這才是決定人生馬拉松耐力的起跑線。

 

餐桌教育絕不是單純的餐桌禮儀、餐桌文化,以及尊老愛幼,感恩教育等,它更多地體現的是一個人的教養問題。

 

教育家馬卡連柯說:「父母對自己的要求,父母對自己家庭的尊敬,父母對自己一言一行的檢點;這是首要的和最基本的教育方法。」

 


看過這樣一個外國故事。媽媽領回來一個保姆,小女孩看到保姆甜甜地叫阿姨,但媽媽告訴她直接稱呼保姆名字就行。隨後,媽媽讓保姆住雜物間,還沒收了保姆的各類證件,取消了保姆的休息時間。

 

吃飯的時候更是對保姆各種苛責,讓保姆站在一邊,說「主人吃完保姆才能吃」,而且,當保姆做得不對時,媽媽還會罵她。

 

沒多久,5歲的小女孩在幼兒園被老師打電話投訴到媽媽這,說孩子在幼兒園不尊重人,對照顧她的阿姨破口大罵,還亂丟玩具。

 

而此前,孩子在幼兒園表現良好,很是禮貌和善。

 

心理學認為,寶寶從誕生的那一刻起,就開始了他的模仿,但,一般來說,孩子1歲半到2歲的時候進入模仿敏感期。處於模仿敏感期的孩子會像個影子,你幹什麼他幹什麼。

 

而孩子的模仿發展規律是:0-2歲簡單模仿階段,這時候孩子多是有意識或者無意識的模仿;3-4歲,行為模仿階段,這一階段孩子的模仿力最強,家長應該多給孩子做正向示範;5歲以後,品格模仿階段,是對父母行為和品格方面的模仿。

 

瑪利亞.蒙臺梭利說,孩子每一次的成長,都是從模仿大人開始的。父母在這個時候,如果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孩子就會有樣學樣。

 

餐桌上藏著孩子的教養,它是孩子今後行走社會的道德規範、行為準則,以及為人處世的底氣。

 



世界頂級禮儀大師威廉·漢森說:「善於觀察的人,一頓飯的功夫,便可知你父母生活的背景怎樣、你的教育背景如何。」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吃飯是人際交往中不可避免的事情。

 

去年,老公和他的兩個大學同學出來創業,到處找投資方。好不容易談了一家,一頓飯就給吃黃了。

 

那天,他們三人請投資方吃飯。因為此前,另外兩名同學經營理念上有分歧,二人有點小矛盾。但老公並未在意,以為那麼重要的場合,他們會放下個人成見,團結對外。

 

結果,到了酒店,入席的時候有名同學怎麼都不肯就坐,耿著脖子跟我老公說,他要出去透透氣。

 

飯吃到一半,那位同學落座,別人敬酒他也不喝,全程都黑著臉。

 

散場前,他突然拿出一串辦公室鑰匙,咣當一聲摔在了酒桌上,說:「我們散夥吧。」然後摔門而出,場面異常尷尬。

 

後來,投資方和老公相熟的朋友私底下對老公說:「那頓飯你們已經輸了!」

 

一個人的風度、涵養、格局都會在一粥一蔬、杯觥交錯間顯現出來。

 

有時候,真的是一餐見教養,細節定輸贏。

 



蘇霍姆林斯基說:「父親和母親,你們在孩子身上延續自己!」

 

曾經看過一段李嘉誠和兒子吃飯的採訪視頻。

 

李嘉誠說:無論工作多忙,每個星期我們一家人都會一起吃個飯。

 

「以前百分之九十九的時間,我教他們做人的道理,現在三分之一的時間是談論生意,三分之二的時間,依然教他們做人的道理。」 

 

在父親的教導下,李嘉誠的兩個兒子繼承了他身上的優良品質,長大後都很優秀。

 

美國教育學家莎莉·路易斯在她的作品《喚醒孩子的才華》中寫道:「兩年前,有人研究哪些因素促使孩子在學習能力傾向測試上得高分。


智商、社會條件、經濟地位都不及一個更微妙的因素重要,那就是得高分的孩子都經常與父母一起吃晚飯。」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就是很注重陪孩子吃晚飯的爸爸,他每晚6:30要和家人一起吃飯,每周最多錯過兩次。米歇爾曾說:「就算忙,他也依然抽出時間和我們一起吃晚飯。」

 

歐巴馬給了孩子最高質量的陪伴和愛,在他的影響下,女兒們自信勇敢,成績優異,他的大女兒更是追隨著父母的蹤跡考上了哈佛大學。

 

餐桌上不但藏著孩子的未來,更是藏著一個家的幸福。

 

 


網上看過這樣一個小短片。

 


視頻中的父母被問及,如果能夠選擇,他們願意和誰共進晚餐。

 

大人們說出的名字不是明星,就是偉人。

 

而當採訪對象換成孩子的時候,他們無一例外地給出的答案都是「和爸爸媽媽在一起」,「和家人一起」。

 

給孩子千金萬銀,不如給孩子一個長情的陪伴,推掉無效的社交飯局,推掉千篇一律的工作應酬,找點時間,放下手機,摒棄說教,好好陪孩子吃頓飯。

 

孩子就像個空杯,不裝正能量就裝負能量。生命之初,裝什麼,更多地取決於家長。讓負能量止步於餐桌,讓孩子在滿足胃口的同時,給他足夠多的養分,用精神食糧餵養他。

 

因為,愛和安全感,才是孩子抵禦風霜,行走社會最溫柔有力的底色。


作者:語不惜,有書原創作者。有書,讓閱讀不再孤單,2000萬閱讀愛好者都在關注的公眾號,關注公眾號:有書。本文原創首發於有書,轉載授權請聯繫有書主編,微信號:youshuzhubian。


主播:維維,主持人,資深播音主持教師,流行唱法歌手。個人微信公眾號:維維fm 、晚聽經典;個人微信號:15838339626

相關焦點

  • 家庭食育:你家的餐桌上藏著孩子的未來
    為了讓更多家庭從食育中收益《家庭食育:你家的餐桌上藏著孩子的未來》尹建莉在《最美的教育最簡單》裡說:「父母是最好的老師,餐桌是最好的課桌,家是最出色的學校。」很多人只把餐桌當成吃飯的地方,卻不懂餐桌教育的意義。父母不僅要在餐桌上教育孩子怎麼吃,還要教育孩子怎麼成長。
  • 餐桌上,藏著一個家庭的幸福
    你會發現,一粥一飯,一蔬一菜,餐桌上每樣熱氣騰騰的食物,它背後都代表了一份熱氣騰騰的情感,它讓你明白:你在奔波,而有人在牽掛你。蔡康永說過:所謂愛,就是把你的心託付對方手中,然後信任對方不會把那顆心弄碎。一個男人可以在外面刀光劍影,但餐桌是生活的聖地,當你回到家,就請扮演好丈夫的角色,給愛人溫暖與幸福。在歲月晨昏間歡喜,在柴米油鹽裡相愛。
  • 應採兒回應朱丹獲讚譽,孩子餐桌上的表現,暴露出你的家教
    做了父母以後,我們都自然而然地產生了一種「榮譽感」,特別期望別人誇獎自家的娃,如果別人誇一句孩子很懂事,有家教,做爸媽的總是覺得心裡美滋滋的。尤其是我們這樣的千年禮儀之邦,特別注重餐桌上的細節。又快到年關,每到逢年過節時,我們走親訪友,爸媽都希望孩子能在餐桌上表現出眾,給爸媽「長臉」。
  • 做父母的看過來,飯桌上教養跟孩子的未來息息相關!
    飯桌上的禮儀,父母應該從小就給孩子培養。父母的教育,決定了孩子的教養,而孩子的教養恰好又決定了他未來的發展。和朋友一起吃飯,有對夫婦帶了小男孩,席間孩子一直沒消停,從其他客人身邊擠進餐桌,扒著自己喜歡的菜吃,最後碗裡放了一堆菜沒吃完。
  • 醫生:罪魁禍首就藏在你的餐桌上
    為什麼會患上心肌梗死?讓我們來逐層分析。造成心肌梗死的原因主要是冠狀動脈的供血不足,而導致冠狀動脈供血不足的原因就是因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血管變硬而狹窄,阻礙了血液流通,引起供血不足,而導致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原因就是高血脂,血液中的脂質含量增多,血液變得粘稠,流動性變差,還會沉積在血管壁上,而引起高血脂的原因,主要就在甘油三酯和膽固醇的身上。
  • 《溫暖的家庭餐桌上聚餐》管城子-聯合拍攝
    我們這個年齡對家有著更加不同的見解:想擁有一座屬於自己的房子,自己布置,自己生活;誰與我遠遠漫步雲端,在靠近太陽的地方住下,能掩耳不聽那俗世的喧囂,要一種乾淨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叛逆的孩子就是這樣想的,乖孩子可不是這樣的,他們願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將以前的家和未來的家放在一起。
  • 食物正在改變,你怎樣選擇?|《明日的餐桌》微店上新
    人口大量增加、環境汙染、過量農藥的使用、違規使用食品添加劑、大型商超瞞天過海的銷售把戲……這一切讓我們的餐桌變得不再寧靜而更像一個戰場。今天向大家推薦的這本新書《明日的餐桌》,是寫給生產者、銷售者、決策者和每一位消費者的——食物正在改變,你怎樣選擇?
  • 你家的實木餐桌真的好嗎?什麼實木餐桌才叫好?3分鐘教會你挑選
    實木餐桌家家有,看似不起眼,其實挑選之中也有門道。要不然為什麼他家餐廳那麼好看,你的卻土裡土氣?為什麼放了幾盤菜,餐桌就因為太燙留疤,或者油汙擦不乾淨?為什麼人坐在桌前總覺得不舒服,要麼高,要麼低?細思極恐,你家的實木餐桌真的好嗎?
  • 父母的格局裡,才藏著孩子的未來
    可正是這樣「不合格」父母,用著普通得甚至有點笨拙的堅持,把孩子送上了狀元寶座。他們不會包辦一切,不會為了督促孩子完成作業鬧得家裡雞飛狗跳,他們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中,懂得放手,他們不會逼著孩子寫作業,他們甚至會「放手鼓勵」。
  • 餐桌藏在柜子裡也太省地兒啦!讓人意想不到的4種隱藏設計,絕了
    餐桌藏在柜子裡也太省地兒啦!讓人意想不到的4種隱藏設計,絕了對於初入社會的年輕群體而言,能夠單憑個人的一己之力,來購買一座小戶型房屋真乃可圈可點了!可隨著我們生活需求度的日益高漲,各類生活物件也都在只增不減當中,其收納問題自然也隨之而來。
  • 偌大的房子,誰「搬走」了你家的餐桌
    一個人,讓你感到希望。一句話,讓你感到溫暖。一個地方,讓你感到踏實。那就是家人圍在餐桌前的一副溫暖場景場景。憶從前, 一盞明燈,一碟泡菜,一杯小酒,父親的諄諄教導,母親的句句叮嚀。批評教育也好,褒揚鼓勵也罷,都將化成你成長中, 一股直面挫折的力量。如今,空寂破舊的老屋裡,東倒西歪的餐桌旁,早已失去了彼時的歡聲笑語,唯剩一絲在風中搖曳的孤獨。懷揣夢想, 走進了城市。快餐侵入了我們的生活。大餐刺激了我們的味蕾。
  • 一眼找不見餐桌在哪兒,原來摺疊藏到柜子裡!太適合小戶型了
    網友們眾說紛紜,但對於小戶型來說,餐廚一體布局來裝是很適合的,等於說節省了1個功能區空間,而這位業主更有招,餐廚一體設計,可只見廚房不見餐廳,難道是搬椅子圍在廚房檯面上吃飯?那倒不是,見不著餐廳,主要是業主將餐桌藏了起來,藏在了廚房櫥櫃邊的柜子裡,外人確實一眼找不見餐桌在哪兒!
  • 3種一級致癌物,就藏在你家床頭、餐桌!
    有人是各種防癌食物往家裡搬、有人收藏了一篇又一篇的防癌文章、還有人不放過身體的任何風吹草動……然而,都說「日防夜防家賊難防」,很多「癌症幫兇」(致癌物)恰恰就是藏在家裡!更可怕的是,這些致癌物往往善於藏匿,讓人難以察覺,甚至會主動把它們往嘴裡送!今天必須它們一一揪出來。1、廚房篇都說廚房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 陶虹制定「餐桌禮儀」竟寫滿整張紙:孩子的吃相裡,藏著你的家庭教養!
    節目中,主持人李靜探到了孩子禮儀方面的教育問題,一開始陶虹只是掩嘴笑,而坐在旁邊的朋友立馬說:他們家徐小寶吃飯的規矩,徐崢寫了滿滿一張紙。 剛上來一盤豬頭肉,一個男孩便把筷子插到肉上,直接上手,全都拖到了自己面前…… 世界頂級禮儀大師威廉·漢森說過這樣一句話: 「善於觀察的人,只用一頓飯的功夫,便可知你父母生活的背景怎樣、你的教育背景如何。」
  • 田中家的餐桌:來自愛的美味
    理念相投的兩人,很快的就開展出美好的生活方式,庸介在他們兩公頃的土地上親自耕種,久美子除了照顧自己三個孩子,並協助先生從事田間勞動之外,並利用自己學過的烘焙手藝,用農場生產的蔬菜製作麵包。除了把丈夫用心種的蔬菜,做成美味的菜餚,擺上田中家的餐桌之外。久美子的〝Petrin〞咖啡店,也供應用自家農場生產的蔬菜以及用胡蘿蔔發酵的天然酵母麵包。
  • 為何「窮人家」的孩子很容易認出?李玫瑾教授:窮人這3點藏不住
    在以前我們從穿衣上就能區分出這個人區分出這個人是窮人還是富人,但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從穿著上很難區分一個人是富人還是窮人。但是如果是窮人家的孩子,這3點是藏不住的。窮人家的孩子偶爾坐一次飛機都興奮得不得了,有的甚至從小到大都沒坐過,但是富人家的孩子就像是坐公交車一樣,早已習以為常。當窮人家的孩子還在地理課本裡了解地域特色的時候,可能富人家的孩子早已去過無數次了。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去的地方多了,自然眼界和格局更大。
  • 謝霆鋒的秘密大公開:廚房的熱度,才是孩子未來的溫度
    在下廚的過程中,父母和孩子間,你來我往的互動,加深了彼此的羈絆;看似簡單的洗、切、炒的動作裡,藏著助推孩子成長的力量。廚房,飽含濃濃的愛意知乎上有個問答,回家後最幸福的時光是什麼?一家人圍坐在餐桌旁,有說有笑,是最溫馨不過的時光。爸爸喜歡在餐桌上問問孩子在學校過得怎麼樣?有沒有惹事?尖尖則愛在吃飯時無釐頭搞怪,連讓人尷尬的「我來例假啦」都是在餐桌上宣布的。
  • 幼兒園老師坦言:「窮人家」孩子一眼就能認出,這3點藏也藏不住
    貧窮與富貴之間,有時候差距的不一定是物質上的,更重要是精神上的不同。所以有人說:窮人家跟富人家的孩子很好辨認,有些特徵是瞞不住的。閨蜜是幼兒園老師,有次吃飯的時候談及工作,她就說:有錢人家和窮人家的孩子我一眼就能看出來,快練成火眼金睛了。我說:是從孩子的衣服上看嗎?
  • 長大後沒出息的孩子,吃飯時會出現這幾種表現,你家孩子中招了嗎
    尤其是在中國人的餐桌上,中國菜在世界上非常有名。南北的每個地區,甚至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獨特的菜餚,而餐桌上的文化也能體現人的修養和風度。孩子從小學會餐桌禮儀,出門在外也會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對以後的學習和生活都有好處。
  • 東北過年餐桌上的「硬菜」!
    而餐桌上的菜,也凝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和勞動人民的智慧。吉林人會在過年時的餐桌上備上幾個「硬菜」,道道菜裡都表達了團圓的喜悅,對上一年收穫的欣慰和對未來一年的美好憧憬。東北人豪爽,表現在春節這個特別的節日的餐桌上。殺豬菜、小雞燉蘑菇、皮凍……這些「硬菜」除了表達了人們對節日的敬重,也傳達了人們豐收的喜悅。「小孩小孩你別哭,進了臘月就殺豬。」這首《殺年豬》的童謠中講的就是東北特色飲食:殺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