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7日,百麗國際私有化方案獲98%股東通過,將以531.35億港元的估值從港交所退市;2017年7月27日下午4點起,百麗被港交所註銷,作為中國最大女鞋零售商,正式退市。那這對整個鞋市而言,有沒有什麼具體影響呢,以及回顧2017年來看,鞋業的行業趨勢又是什麼樣的呢?
我們從百麗私有化前的最後一份年報可以看出,雖然黯然退市,但作為一代鞋王,仍然佔據國內大商場的半壁江山。2016年度,儘管百麗公司鞋類零售網點減少了700家,但經銷代理的耐克、阿迪達斯以及彪馬、匡威等運動鞋服品牌卻增加了543家網點,處在市場發展的上升期。也就是說在整個「全民健身」大環境的影響下,即使整個鞋業相對低迷,但運動鞋服卻處在快速發展期。與皮鞋相比而言,運動鞋更受消費者所青睞。
(2012年起,百麗加速增添運動服飾店鋪,放緩鞋類店鋪擴張)
其實隨著近幾年「全民健身」熱潮和政策的推動,運動鞋領域也逐漸從前幾年的蕭條期開始慢慢步入火熱期,並開始跨入一個新的增長期,而且會在未來幾年內持續回暖。體育市場也必將會是趨勢所在,但要想在信息過於泛濫的「體育海洋」裡脫穎而出,也並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在全民熱潮的推動下,運動鞋服該如何發力才會恰當呢?
首先,理解以及抓住消費者贏得市場的關鍵。2015年底,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46號文)中提出,至2025年,體育產業總規模將要超過5萬億。從絕對值的角度看,體育毋庸置疑是現在乃至未來一個極大的行業。
那抓住市場便是贏取市場的關鍵,我們可以先從近幾年突飛猛進的阿迪達斯來回顧,無論是 2015年風靡大街小巷的Stan Smith, Superstar 和 Ultra Boost還是紅極一時的 NMD抑或者是還有今年接棒的 EQT 家族,阿迪達斯創造眾多潮流款式,都收穫了相當好的口碑和銷售額。而根據阿迪達斯2017財年第一季度顯示,銷售額同比增長26%至10.14億歐元,二季度增長24%至34.12億歐元。阿迪達斯大中華區品牌高級副總裁羅曼赫則認為,市場的成功歸因於Stan Smiths、Superstars、Boost等爆款產品貢獻。而爆款的成功正是在於他開始進入廣泛的消費群視野,無論是Stan Smiths的時尚,還是Boost的舒適,總能恰當抓住消費者的需求。
所以好的產品永遠高於好的概念,而對品牌而言無論是聯名還是限量,對於整個品牌的財務數字影響力的還是比較有限,就算yeezy能很快售罄,但是對於整個財報而言,貢獻小之有小。所以針對品牌而言,不是盲目追求限量聯名,不是追求高端昂貴,而是站在消費者的角度,準確理解消費者的需求,製造人人都想要的爆款鞋型,這才能更實在的跑出銷售量。
這一點和安德瑪最近市場的走低可以形成鮮明的對比,安德瑪雖然也貴為美國第二,但是近幾年隨著裝備「專業卻不好看」的吐槽,市場愈見低迷。因為消費者更願意在健身時也被稱作是時尚達人,而非舉鐵達人。
幸運葉子也正是在把握住這一潛在趨勢下,洞察消費者需求的基礎上,通過多品類大品牌合作的方式,既有耐克、阿迪達斯、匡威、彪馬等相對偏時尚運動的,也有哥倫比亞、亞瑟士、樂斯菲斯、狼爪、速比濤、PRO TOUCH、ENERGETICS等相對偏專業的裝備。幸運葉子利用各個品牌產品的優勢,挑選、對比並適時結合消費者需求,為消費者挑選最適合他們的運動裝備。
其次,在細分的運動項目領域對應的裝備市場,成為一個專家級的品牌。壓力其實往往是在巨大競爭之下產生的,雖說競爭會越來越激烈,但是有關體育市場發展仍然被作為是產業發展的重點,我們先以群眾參與基礎較多的馬拉松為例,近年來馬拉松比賽呈現迅猛發展的趨勢,舉辦數量從2010年的13場迅速增長到2016年的328場,年均複合增長率高達71%。2016年,我國參加馬拉松比賽的人數達到280萬人,較2015年同比增長了87%,較2010年增長了6倍。需求可見一斑,這也恰當反應了針對跑鞋需求量的增大和專業需求的增大。
當然不止如此,在政策的推動和消費需求層次的遞進中,健身活動也開始由日常健身活動擴展至小眾體育活動,戶外探險、攀巖、滑翔傘、潛水似乎已開始在生活中越來越頻繁,逐漸消費者已經把體育運動當做是一種生活方式和潮流理想。由此而來針對小眾市場的需求開始變大,越是小眾的體育項目,專業性的需求也就越高。
幸運葉子亦是如此,除了線上店鋪針對細分領域、品牌傾向的專業劃分,線下店鋪也更是把這種形式通過立體的體驗方式,更真實的傳達給消費者。如在幸運葉子線下店鋪INTERSPORT茵特體育成立多區域「健身體驗區」,展示包括健身裝備、健身器械、體質監測設備、時尚穿戴裝備等在內的品牌細分產品,同時更是提供免費訓練場地和國家體能訓練教練進行現場指導,並會根據個人要求指定個人運動計劃。滿足消費者的多重個性化需求。
所以,準確捉到市場信息變化,培養偏專業類的消費群體也是市場趨勢所在。無論是Nike籃球領域的NBA的專利銷售和ZoomX的科技,還是像INTERSPORT茵特體育在實體店場地中直接設立籃球體驗區以及籃球比賽。讓消費者能更直接的感受產品的使用感受,更專業立體的消費過程,這些都是項目細分下必然的產物之一。 最後,新零售仍然是發展趨勢。市場發展最重要的是能夠準確適應變化,並能很好利用好變化。雖說運動仍然是當下熱門的大環境,但是不得不承認,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和消費者能力的提升,競爭性還是在逐步增大。
正如實體店鋪財務數據不斷下滑的這幾年,卻是電商突飛猛進的增長期。當開始追逐電商的時候,卻又發現「新零售」的實體店又成為電商巨頭爭奪的主戰場。雖然從線下到線上,再從線上到線下的一個立體循環圈裡,但是現在的實體下轉變已經不是簡單的實體銷售,而更多是的是用戶交互體驗中心。
以幸運葉子為例,除了注重線上發展,近些年幸運葉子開始把目標逐漸擴展至線下,2015年和全球最大的體育連鎖品牌INTERSPORT茵特體育籤署合作,獲得中國北區的代理權,隨後也相繼在北京天津等地開設大於2000平米的大型運動賣場——INTERSPORT茵特體育,從源頭上獲取一手好資源,實現線上線下的雙重引流。同時,以消費者為中心,增加消費互動的趣味性,以及優化產品的購買流程,實現線上下單,線下取貨的功能。並一直向「綜合性體育服務平臺」不斷努力。
所以新零售就不僅僅只是O2O的簡單升級,更多是銷售方式的轉變,在網際網路的基礎上,圍繞消費體驗,通過大數據等技術更深一步的挖掘和洞察消費需求。從產品自身到產品營銷進行全面升級,打通線上線下的融合,充分發揮各自渠道優勢,更立體化的提升消費者購物體驗。
搜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