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奧委會執委會7日召開會議,同意2024年巴黎奧運會增設霹靂舞、滑板、攀巖和衝浪四個大項。
根據會議要求,霹靂舞、滑板、攀巖三個項目的舉辦場地將設在位於巴黎市中心的協和廣場,而衝浪比賽將在離法國本土15000公裡以外的太平洋小島大溪地上舉辦。
孫紅雷早年演繹霹靂舞 視頻截圖
事實上,滑板、攀巖和衝浪此前已經成為2020東京奧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
如今,曾經引領時尚潮流的霹靂舞也加入了「奧運大家庭」。那麼,這四項運動,你都了解嗎?
霹靂舞誕生於上世紀70年代的北美,屬於街舞的一個舞種,頭轉、背轉、單手撐、手轉等各種動作考驗著舞者的運動能力與舞技,深受年輕人青睞。
上世紀80年代一部《霹靂情》,讓許多中國觀眾認識了霹靂舞。
電影帶動了它在國內的發展,誕生了一批忠實擁躉。喇叭褲、迪斯科、霹靂舞,也曾成為上世紀八十年代時髦青年人的標誌之一。
在2019年國際奧委會提出相關提議時,一段著名演員孫紅雷早年跳霹靂舞的視頻就在社交媒體上被廣泛提及。
如今正式加入巴黎奧運會,已經有不少網友在微博上@孫紅雷了。2024年,一些觀眾或許可以從奧運舞臺,找尋當年記憶。
作為極限運動的一種,滑板的起源與美國加州衝浪愛好者們有關。
因為衝浪受到地理條件限制,「浪友」們決定在陸地上模擬這項運動。一塊木板底部裝上兩排輪滑的鐵質輪子,便有了第一代滑板。
最初的「滑板手」幾乎全是衝浪愛好者,為了在沒有浪時仍能練習腳感,彼時的滑板動作也與衝浪極為相似,多為平面動作。
改變發生在上世紀70年代,一位美國衝浪手創造性地嘗試用橡膠來製作滑板輪子,大大加強了滑板的避震性。
後來,又有人在橡膠輪的基礎上發明了密封的培林(軸承),進一步保證了穩定性。
隨著滑板形狀越來越多樣,動作也越來越複雜和危險。運動傷害事件頻發,讓滑板項目被抹上了一層「叛逆」的色彩。
東京奧運會的滑板項目包括公園賽和街式賽兩個單項,每個單項都將有男子、女子各20名,共80名選手參賽。
奧運排名原定於2020年5月31日截止,受到疫情影響,現已延期至2021年6月29日。
衝浪的起源要比滑板早得多,它是玻里尼西亞族群的一種古老文化。據說,他們的酋長擁有部落中最好的衝浪板,也掌握著最棒的駕駛技術。
衝浪運動的普及源自夏威夷人杜克-卡哈納莫庫,他在1912年斯德哥爾摩奧運會和1920年安特衛普奧運會上贏得了3枚遊泳金牌。
在1912年奧運會領獎臺上接受獎牌時,他表達了希望看到衝浪運動成為奧運會項目的夢想,為衝浪運動未來入選奧運埋下了種子。卡哈納莫庫也被認為是「現代衝浪之父」。
100多年之後,杜克-卡哈那莫庫的願望終於變成了現實。2020東京奧運會,衝浪運動將首次出現在奧運舞臺上。
攀巖是一項在天然巖壁或人工巖壁上進行的向上攀爬的運動項目,集健身、娛樂、競技於一體,被稱為「峭壁上的芭蕾」。
1987年中國登山協會派遣登山運動員到日本學習,這被視為攀巖運動引入中國的標誌。如今,這項運動在國內的發展,也已經有了30多年的歷史。
攀巖運動將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上首次亮相奧運賽場。屆時,攀巖比賽將進行男女全能賽的比拼,決出兩枚金牌。
全能賽下設3個分項:速度、抱石和難度攀巖。速度賽由兩位運動員一決高下,在高15米的牆壁上按指定路線比拼攀登速度。
抱石則是運動員在規定的時間內,在設有多條固定路線的4米高牆壁上攀爬。難度賽則是運動員在規定時間內,在高15米以上的牆壁上比拼攀爬高度。
隨著時代的發展,奧運會比賽項目的設置也愈發與時俱進。
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說,擁抱年輕人、關注年輕人的喜好也是目前國際奧委會的工作方向之一。
不過,世界田聯一直在積極推動場地越野入奧這次以失敗告終。
12月8號,世界田聯在官網發文,「越野跑(Cross country )在世界範圍內是一項激動人心且發展迅速的運動,因此我們對它無法出現在2024年巴黎奧運會上感到失望。考慮到越野賽還曾是1924年巴黎夏奧運會的比賽項目,更加倍感失望了。」
在1912年、1920年和1924年夏季奧運會,場地越野賽是奧運會的比賽項目。
不過由於完賽率低,危險性大等聲音,後來就沒有單獨設項了,只保留在現代五項中。
事實上,很多中長跑的精英都非常重視越野賽,長跑巨星貝克勒、迪巴巴、拉德克裡夫、保羅特價特等等都曾經在越野錦標賽上取得佳績。
2008年,三名長跑傳奇人物格布雷塞拉西、特加特和貝克勒聯名上書國際奧委會,呼籲越野跑回歸奧運會。
近年來,越野跑重回奧運的呼聲很大,不過在最新的國際奧委會新增項目會議上,還是沒能成功。
你支持越野跑加入奧運會項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