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沙漠裡的冬至餃子,是什麼味道?

2020-12-23 澎湃新聞

撒哈拉沙漠裡的冬至餃子,是什麼味道?

2020-12-21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友情提示:文末送2021年檯曆哦~

凌晨6點多,

撒哈拉沙漠空中的雲彩肆意張揚,

仿佛在進行一次心靈的深呼吸。

雲彩是孤寂的,愛沉澱在心裡。

同事劉工早早起床,

拿著手機給家人打電話:

「老婆,今天是冬至,先給你報個平安,

對不起啊,今年我又沒在家,

不能和你們一起包餃子吃餃子,

你和孩子多吃點啊……」。

這才想起,今天是中國的冬至。

我打開微信,孩子留言:

「老爸,今天是冬至,別忘了吃餃子啊……」。

雖然往年冬至和家人在一起時,

並不會多麼的在意,感覺一點兒也不稀奇。

本已習慣國外工作和生活的我,

在阿爾及利亞荒蕪的撒哈拉沙漠施工的一天,

反而深切的懷念起那種

跟家人一起度過的平常日子了。

中午時分,天邊成群的雲山雲海,

乾脆把太陽摟入軟綿綿的懷裡,

雲端四周就多了一層薄紗似的淡金色的鑲邊。

我沉迷於撒哈拉柔情似水的流雲。

雲彩讓你喜悅,舒緩滋生釋然。

大老遠聽見隊員們在營地高聲呼喊:

「駱駝跑到咱們營地裡來了……」,

我跑出營房,四處一望,

天哪,竟然有兩隻駱駝

悠閒的在營地的車輛通道上散步。

隊員們有的忙著拍照,

有的跑到阿籍員工餐廳裡拿出當地的主食,

一種稱之為「胡布絲」的法式長條麵包棍

給駱駝餵食。

難道這兩隻駱駝也把這裡當成自己的家了?

想到這裡,

我的思念之情便也融進了一絲甜蜜。

秋走冬至,在這四季更換的歲月裡,

物探人有兩個家,

一個是那遠方妻兒相守溫馨的家,

一個是那物探人時時相聚和諧的家,

而現在撒哈拉沙漠就是我的另一個家。

當撒哈拉沙漠漫天的晚霞與落日

慢慢沉落於地平線之下,

地球物理公司阿爾及利亞項目

SINOPEC311隊的隊員們陸續從工地返回,

中式烹調師召集大家一起包餃子。

這每一道工序還都有門道,

和面既不能太軟也不能太硬,

軟了包好的餃子等到下鍋時就塌下來變了形,

硬了餃皮不容易捏合下鍋易爛,

並且要揉出氣泡才算和好面了。

節奏感強烈的

「咚咚咚咚」剁餃子餡的聲音過後,

大伙兒開始顯露身手了,

兩根擀麵杖在案板上滾來滾去,

兩位陝西大哥能夠供應三十多人的餃子皮,

麻利的手腳和熟練的技術

儼然就是餃子館的老闆。

歡樂之聲不絕於耳,

「在國內,冬至吃餃子

是為了防止把耳朵凍掉」,

「可這是在國外,在撒哈拉啊,

吃餃子是為了防止沙塵暴把耳朵風乾掉……」,

「冬至說明天氣會越來越冷,可在這裡,

一年到頭都沒有冬天……」。

大夥包完最後一個餃子的時候,

都興奮地談論這個是誰包的,那個是誰包的,

其中有一對迷你餃和巨無霸餃緊挨著,

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傍晚時分,看著大家吃著

熱騰騰、皮薄餡大的羊肉餃子,

一種家庭的溫暖和安全感形成一股熱流

撞擊著我的內心,

所有的思念和疲勞

仿佛瞬間拋向了浩渺的沙漠深處。

我們回味咀嚼冬至的味道,

雖然僅能拾回一些美好感覺的碎片,

但向陽而生的姿態,也許就是

找回那一份真真切切美好感覺的補丁。

我多想做冬至傍晚天際的那一抹彩霞,

伴著撒哈拉充滿誘惑力的金黃色,

漸漸消失在夜色溫柔的目光裡。

恨不得有一雙長臂,

兩手一伸一攬,收集天上所有的雲朵,

堆成一張彈簧床,輕輕拍一拍,

便縱身依偎了進去。

然後,靜靜的等待一場雪來敲門。

冬至過後,

一個陽光燦爛的季節正撲面而來。

聽從自己內心的這種感覺,我笑了。

無意,也是有意。

——冬至送福利——

點擊文末「在看」並為本文點讚,在評論區寫下你和這個冬天的故事。12月22日早上10點,評論區被點讚前10名的用戶,將隨機獲得《2021奪冠時刻檯曆》或《2021工作手冊》一份。

———— / END / ————

原標題:《撒哈拉沙漠裡的冬至餃子,是什麼味道?》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海外故事】撒哈拉沙漠冬至的味道
    同事劉工早早起床,拿著手機給家人打電話:「老婆,今天是冬至,先給你報個平安,對不起啊,今年我又沒在家,不能和你們一起包餃子吃餃子,你和孩子多吃點啊……」。這才想起,今天是中國的冬至。我打開微信,孩子留言:「老爸,今天是冬至,別忘了吃餃子啊。」
  • 冬至吃餃子,不管什麼肉餡,牢記放「3個1」,肉嫩餡香味道贊
    明天就是冬至了,冬至在我們這裡也算是一個小節,生活需要儀式感,所以大家也格外重視,冬至吃什麼?北方人一定會說吃餃子,而南方人在冬至的時候會選擇吃湯圓。餃子是北方人鍾愛的食物,薄薄的一層麵皮,裡面滿滿的餡料,又當菜又當飯,所以民間就有「好吃不過餃子」的說法。餃子的做法看起來好像沒有什麼複雜的,但是每個人做出來的味道都不相同,特別是肉餡餃子,有的煮出來的肉餡口感柴不鮮嫩。肉餡的餃子,常見的就是牛肉餡、豬肉餡,羊肉餡,不管是哪種餃子,牢記放「3個1」,肉嫩餡香味道贊。
  • 食知味丨冬至日裡的餃子情緣
    總忘不了兒時「每頓要吃一百個餃子」的豪言壯語,也喜歡周末約上三五好友去餃子館小聚一番,但更愛逢年過節媽媽親手包的那一碗熱騰騰的餃子。每個中國孩子記憶中都會有一道自己偏愛口味的餃子。馬上冬至日就要到了,你準備去哪兒吃餃子?小時候最喜歡的食物莫過於餃子,尤其是三鮮餡的。一口半個,汁水四溢,鮮美無比。聽人推薦了這家的三鮮餡餃子就慕名而來。
  • 冬至和家人吃餃子的朋友圈說說 冬至和家人吃餃子幸福文案句子
    冬至和家人朋友坐在一起包餃子吃餃子平平淡淡,迎接福氣到溫暖整個冬天 。人間小團圓,冬至大如年和家人在一起更有了年味。冬至和家人吃餃子的朋友圈說說 冬至和家人吃餃子幸福文案句子。我這邊是這樣的哎,吃完了可以和自己爹來一頓掃帚追逐戰  冬至最為普遍的風俗便是吃餃子。冬至和家人圍坐桌前吃一頓餃子也是最為美好的事兒了。  冬至的味道 這個冬至和家人一起吃餃子了嗎  冬至這天,在北方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南方的赤豆粥、混沌、湯圓也別有一番滋味。冬至和家人團聚在一起吃餃子,該是多溫暖的一件事。
  • 撒哈拉沙漠有多深,如果把沙子全抽空,在沙漠底下會發現什麼?
    撒哈拉沙漠幾乎佔據了非洲近一半的面積,同時也是一個石油和天然氣的富產區,不過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有趣的問題,那就是撒哈拉沙漠究竟有多深?對比海洋如何。另外如果把沙子都抽走,裡面還能剩下什麼?首先撒哈拉沙漠並不深,另外撒哈拉沙漠是一個典型的複合型沙漠,由眾多不同的沙漠組合而成,撒哈拉沙漠包括了沙漠的幾乎所有類型,包括巖漠,砂漠,泥漠以及鹽漠,這樣的撒哈拉沙漠會有多深呢?那麼抽乾以後底部還能剩餘什麼呢?如果你也感到好奇就跟著我一起看一看吧,看看這撒哈拉沙漠的底部究竟蘊藏了什麼寶藏。
  • 撒哈拉沙漠下雪攝影師驚呆 去沙漠旅遊要穿什麼鞋注意什麼
    一名業餘攝影師拍下撒哈拉沙漠下雪這一罕見奇景,紅色沙丘上覆蓋的白雪宛如咖啡上蕩漾的稀薄奶泡。英國《每日電訊報》20日報導,撒哈拉沙漠面積約達932萬平方公裡,橫跨北非諸多國家。攝影師卡裡姆·布謝塔塔19日在阿爾及利亞的沙漠小鎮艾因塞弗拉拍下雪景。「看到沙漠下雪,每個人都很吃驚。這太少見了,」他說,「雪落在沙上看起來棒極了」,這成為拍照的絕佳場景。
  • 今日冬至 北餃子、南湯圓,過完冬至就是年!
    冬至北方習俗【吃餃子】我國北方地區民間素有吃餃子的習俗,冬至吃餃子的由來源於,河南名醫張仲景冬至那天搭起醫棚,向窮人舍「祛寒嬌耳湯」(「嬌耳」即現在的餃子),所以冬至吃餃子習俗延續至今。不過在冬至這天吃的餃子,大多數人會選擇羊肉餡,因為羊肉性溫熱,冬至吃可起到溫陽、幫助機體驅寒、溫養臟腑的作用。
  • 軍營裡的冬至
    冬至,是中華民族二十四節氣之一,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在傳統文化中最為盛名。冬至日,集團軍部隊在訓練之餘,紛紛組織官兵走進食堂,老兵帶著新兵包餃子過冬至,節氣氛圍充滿暖意。走,一起去看看,軍營裡的冬至啥樣?北方有一句俗語,「冬至餃子夏至面」,餃子就是家的味道,象徵著團圓美滿。靜沐冬意暖,圍坐闔家全,冬至這天吃餃子的習俗仿佛是基因裡與生俱來的,是來自靈魂的呼喚。冬至,一個存在心裡的節氣,看著食堂熱氣騰騰的餃子,總是想起那句「長大後誰不是離家出走,茫茫人海裡遊」。最先想家的總是胃,冬至日的一句「該吃餃子啦」,這心照不宣的思念,總是讓人溼潤了眼眶。
  • 冬至大禮包 | 餃子大測評
    光陰終究有期,今年的冬至也如約而至。冬至是十年八節之一,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餃子不僅是中國人舌尖上的美味、心坎上的思念,還代表了溫暖和團圓,代表了中華民族的和善美德。冬至之時,人們仿佛將一切美好都包進了餃子裡。這次,我們為SFLLer們準備了校園內以及校園周邊的餃子大測評。
  • 冬至話餃子
    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冬至吃餃子的習俗,歷經千年,幾經演繹,廣為流傳,餃子成為美食大家庭中的佼佼者。前些年,魯地農村一直沿襲著「上轎餃子」的習俗。
  • 撒哈拉沙漠有多深?沙子全挖光,會有什麼?
    在我們所居住的地球裡,陸地面積很大,但其實分給每一個人類所居住的地方其實很少,還有一部分就是人類無法居住的沙漠地帶了,那個有大量的沙土以及沙丘等,如果不對沙漠進行一系列治理的話,可能會造成周邊其他地區形成沙漠化。
  • 【冬至別忘了吃餃子】---餃子的幾種吃法,你做「煮」!
    話說「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據說,冬至吃餃子是為了紀念醫聖張仲景,他為治療鄉親凍瘡,曾在冬至這天做「祛寒嬌耳湯」給百姓吃(嬌耳即餃子)。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也就形成了冬至吃餃子的習俗。
  • 冬至餃子香萬家
    「冬至到,餃子俏」。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各大超市、商場、飯館餃子賣得最火。餃子是我國的傳統食品,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據史料載,早在南北朝時,「餃子」便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庶民百姓,天下通食。唐宰相段文昌編的《食經》中,有「餛飩、飰食(餃子)……」的記載,其子唐代文學家段成式稱「餃子」為「湯中牢丸」。
  • 挖空沙子之後是什麼?神秘的撒哈拉沙漠,埋葬著遠古的文明
    非洲大陸的衛星影像圖,北部和中南部呈現出完全不同的兩種顏色,黃色和綠色,就像是被攔腰隔斷一樣,由長度超過3800公裡的薩赫勒地帶分開,形成兩種完全不同的世界,北部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撒哈拉沙漠。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探索,撒哈拉沙漠的秘密。撒哈拉沙漠總面積約為932萬平方公裡,綿延整個非洲北部,西邊緊鄰大西洋,北部是地中海,東部延伸至紅海,再遠就是印度洋。覆蓋到西撒哈拉、阿爾及利亞、利比亞、蘇丹、埃及等許多國家,與我國960萬平方公裡的國土面積,相差無幾。如此大面積的沙漠,究竟是怎麼形成的呢?或許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來解釋。
  • 話題|今天冬至,你吃餃子了嗎?
    在這天,能吃上一盤熱騰騰、香噴噴的餃子,絕對是治癒寒冬的一劑良方。那麼問題來了,冬至,為什麼要吃餃子呢?在我國歷史上,餃子是在什麼時候出現的呢?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餃耳」慢慢演變為我們今天吃的「餃子」。這樣看來,冬至吃餃子,不僅僅是吃貨們的大「福利」,更飽含著濃濃的溫情,傳遞著人間大愛。 在我國,餃子最早出現在什麼時候?
  • 撒哈拉沙漠裡的三毛,會是怎樣的人
    《荒山之夜》《荒山之夜》可謂是三毛和荷西一次驚心動魄的沙漠歷險記。他們兩個為了找小烏龜和小貝殼的化石,居然要走兩百四十裡地,而且還要經過迷宮山,三個小時的車程就為了撿幾塊化石。然而不幸的是,他們在快要到達目的地的時候,下去帶路的荷西掉進了泥沼裡。
  • 撒哈拉沙漠還會綠回來嗎?
    「撒哈拉沙漠位於非洲北部,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沙質荒漠,這裡氣候條件非常惡劣,鮮有生物能在此生存」,相信大家的地理老師應該都這麼教過。當然,從現在的角度來說這話沒毛病。但出自撒哈拉沙漠的古老洞穴壁畫表明,這裡曾經生活著各種野生動物,包括河馬、羚羊、大象、野牛和長頸鹿等動物。
  • 冬至大如年,百匯餃子暖天寒
    隨著天氣越來越冷,寒夜變得越來越漫長,在臘月到來之前,冬至便與我們相遇了。 二十四節氣中,冬至是極為重要的一個,也是民間的傳統節日,在陽曆中,它也是一年當中最後的一個節氣了。 冬至這天,全國各地的人們大多會按照各自的習俗,迎接這個寒冷的節氣,並讓它在熱鬧與美食的氣氛裡,變得溫暖起來。
  • 冬至包餃子,我家只吃這餃子餡,鈣是雞蛋的6倍,比韭菜餃子還鮮
    今天冬至,吃餃子我家只包這個餡,鈣是雞蛋的6倍,比韭菜餃子鮮。
  • 冬至 · 餃子
    冬至之後,北半球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否極泰來,在小寒大寒之後,溫暖就要重臨人間了。1、冬至吃餃子冬至是節氣,也是節日。在古代,人們對待這一天像過年一樣鄭重。冬日漫長,寒冷難熬,在冬至之後,白晝開始變長,人們也從心底生出希望。所以古人說:冬至大如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