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大如年,百匯餃子暖天寒

2020-12-23 騰訊網

「冬來無盡長夜,雪蓋三尺深寒。」隨著天氣越來越冷,寒夜變得越來越漫長,在臘月到來之前,冬至便與我們相遇了。

二十四節氣中,冬至是極為重要的一個,也是民間的傳統節日,在陽曆中,它也是一年當中最後的一個節氣了。

冬至這天,全國各地的人們大多會按照各自的習俗,迎接這個寒冷的節氣,並讓它在熱鬧與美食的氣氛裡,變得溫暖起來。

過了冬至,也意味著接下來的每一個節日都越來越近了。

「小餃暖盡心頭寒,更勝金銀百十千。」這個節氣,對於熱衷於美食文化的中國人來講,更是一個吃的日子。

北方許多地區,冬至之時都會吃餃子,相傳這是為了紀念醫聖張仲景留下來的習俗。

雖然故事帶有民間的杜撰色彩,但到冬天餃子為人們帶來的溫暖是不爭的事實。 說起北方的餃子,要數東北的餃子最有特色,無論是從餃子皮還是餃子餡都獨具特色。

東北餃子好吃,講究現吃現做。特點是皮薄餡大,鮮香多汁。除了手擀麵韌滑筋道,調製餃子餡是關鍵,餡調得好,味道才能出來。

這裡講講百匯東北餃子餡的幾個秘訣,的確有講究。

(一)葷餡餃子

包括豬肉、牛肉、羊肉、雞肉、魚肉、蝦肉等肉餡為主的餃子。制餡時需要掌握幾點要訣:

1、豬肉餡須選上好五花肉,牛羊肉、雞肉,最好也是肥瘦都有。

2、手工剁肉,不用機器絞肉餡。新鮮肉可以先放冰箱速凍片刻,待肉稍冷硬即可取出,更容易切片斬絲剁粒。

3、調味料要夠味,主要包括大蔥、姜、精鹽、味精、雞精、十三香、胡椒粉、香油、蔥油、老抽、生抽等。還習慣用蔥、姜泡製一碗蔥姜水,在拌餡時加進去。

4、做蝦肉餃子時,如果不用保留蝦仁粒在餡中,蝦仁可用刀面壓住一碾即成蝦泥。蝦仁最好不與其他材料一起做餡,因為蝦仁易熟,等到其他材料煮熟,蝦仁就不夠嫩滑。也儘量少用輔料,蝦肉已經足夠鮮味。

5、將各種調味料加入剁好的肉餡中,打一個雞蛋進去,加一些蔥姜水,邊加邊順著一個方向攪拌,有利於蔥姜水浸入餡料,使餡料鬆軟。可放入冰箱稍凍一下,包餃子時會較為容易。

(二)素餡餃子

包括酸菜、各種瓜類、菇類、韭菜、豆乾、粉絲及其他蔬菜做主要餡料,需要注意幾點:

1、黃瓜、西葫蘆、菜椒等蔬菜水分較大,需要先去水分。黃瓜剁碎成綠豆大小的顆粒,然後用紗布脫水。再將雞蛋炒熟剁碎,香菜、小蔥剁碎,連同各種調味料放入黃瓜餡中,攪拌均勻即可。

2、做白菜豆乾素餡餃子時,白菜剁碎用紗布包裹後將水擠幹。在油鍋內倒入花生油2匙,放七八顆花椒爆香後撈出不用,再將剁好的豆腐乾、粉條放入鍋中翻炒,加入幾滴老抽和少許白糖,翻炒幾下聞到香味就可以出鍋。將白菜、豆腐乾和粉條放入容器,加入豆腐乳和香油一起攪拌即可。這裡最重要的是豆腐乳和香油,白菜、豆腐乾和粉條味兒都非常淡,放入豆腐乳和香油,味道就出來了。

3、煮餃子時,大火燒開,小火烹煮,加兩次涼水即可,否則餃子容易煮破。

其中酸菜餡兒餃子呢應該是東北最具特色的,選用上好大白菜用古法醃製而成,那酸溜溜的滋味讓人直吸涼氣,回味無窮,覺得太地道啦。

(三)和面煮餃子

做好的餃子裝盤後容易粘連,怎麼才能避免這種情況呢?

1、和面的時候,在每500克麵粉中加1個雞蛋,可使餃子皮更結實。

2、煮的時候,在鍋內放幾段大蔥,也可以在鍋裡加少量食鹽,可以有效地減少餃子的粘連。

3、出鍋後在溫開水中浸一下,餃子表面的麵糊就會溶解,再裝盤就不會粘連。

冬至在北方,家中開著暖氣,將一個個皮薄大餡、晶瑩剔透的餃子下入鍋中,等著鍋中翻滾香氣瀰漫而來,一家人便可圍聚桌前享受著美味的餃子了。

在美食遍布各地的中國,冬至之時可以品嘗的東西太多了。山東的羊湯、江南的湯圓、江西軟糯香甜的餈粑、臺灣形狀各異的蒸糕......,種類各異的美味,都成為了人們品味的佳餚。

不喜舊俗的年輕人,會選擇去吃一頓紅油滾滾的火鍋,同樣是極好的選擇。畢竟在這一天,只要用美食滿足了自己,吃什麼又何須過分計較?

總之,在一年中最後的這個重要節氣裡,無論是祭祀、慶祝、享用美食......我們都可以把它當節日一樣度過。

冬至的夜晚,你為了夢想獨在異鄉,即使沒有家人的陪伴,你也不會孤單。邀請三五好友,斟上一輩好酒,點上兩份百匯餃子,閉上眼睛你會想起家的味道。盡情享用這一頓暖胃舒心的美食,作為對這個重要節氣應景的回應儀式。

相關焦點

  • 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你那兒吃餃子還是吃湯圓
    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這一天隨著太陽的位置靠最南邊,白晝變得最短,夜晚變得最長。傳說冬至是第一個被測出來的節氣,所以也被譽為二十四節氣之首,人們總會在這一天祭祀寒冬之後,吃上一頓美滿的團圓飯。冬至餃子冬至這天在北方是要吃餃子的,餃子形如月牙狀,代表陰,而裡面圓鼓鼓的餡料則代表的是陽。表皮十二道褶則代表一年十二個月。
  • 冬至大如年 人間小團圓
    「冬至大如年」有一種說法叫「冬至大於年」。其一是歷代都重視冬至。從周朝開始,冬至是正月新年,因而備受重視。漢代時,冬至是大節。歷代經常將冬至節與年節相提並論。《清嘉錄》則直言:「冬至大如年」。其二是冬至離年近了。冬至是新年前的最後一個大節,冬至到了,預示著新年也快到了。至今,廣東等地依舊流傳著「冬大過年」的說法。目的在於祈求與消除國中的疫疾,減少荒年與人民的飢餓與死亡。
  • 「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北方餃子南方湯圓,外加一碗羊肉湯
    冬至我國24節氣之一,也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這時北半球離太陽最近。在中國民間,有「冬至如大年」的說法,每年的這一天,是一家人聚會吃飯的日子,也是同事好友聚餐的日子,所以被人們稱為是「人間小團圓」。今年的冬至,天氣正暖,陽光正好,人們像往常一樣工作、學習,不過卻約好了下班的聚會。那麼在冬至,人們聚會都會吃些什麼呢?其實南北方人們的吃法是不同的。在北方地區,冬至一定要吃餃子。
  • 冬至大如年,全方位介紹冬至習俗!
    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人們認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循環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晉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於正旦。」說明古代對冬至日的重視。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清嘉錄》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說。這表明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
  • 花式餃子、戲曲表演……南京棲霞人這樣詮釋「冬至大如年」
    揚子晚報網12月21日訊(記者 張可)12月21日,冬至節當天,在南京市棲霞區馬群街道金陵驛社區,居民們歡聚一堂,擼起袖子,把餃子皮排成一列,等著比拼包餃子。原來,這裡正進行的是「情暖冬至,愛在三槐」冬至主題活動。
  • 冬至大如年.
    宮內有百官向皇帝呈遞賀表的儀式,而且還要互相投刺祝賀,就像今天的元旦一樣;《清嘉錄》則直言:「冬至大如年」,漢人自古冬至需拜天祭祖,而今國內只有潮汕地區、浙江部分地區仍延續此習。>餃子,夏至面』餃子對於北方人來說就是家的味道,象徵著團圓美滿。
  • 視頻|冬至大如年!這盤熱騰騰的韭黃蝦仁餃子送給您!
    2019年12月22日,12時19分迎冬至。
  • 冬至大如年
    孩子必須了解的冬至知識,今日冬至,夜與思念長!2019年今(2019年12月22日)日12時19分,迎來冬至節氣。中國古代非常重視冬至節氣,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冬至是一年裡黑夜最長的一天,此後,白天慢慢變長。「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冬至到了,春天還會遠嗎?冬至這天,《易經》有"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之說,意思是說這一天黑夜最長,最好是休養生息。
  • 冬至大禮包 | 餃子大測評
    光陰終究有期,今年的冬至也如約而至。冬至是十年八節之一,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餃子不僅是中國人舌尖上的美味、心坎上的思念,還代表了溫暖和團圓,代表了中華民族的和善美德。冬至之時,人們仿佛將一切美好都包進了餃子裡。這次,我們為SFLLer們準備了校園內以及校園周邊的餃子大測評。
  • 雲遊二十四節氣——冬至大如年
    北方人:今天冬至,吃頓餃子!南方人:好呀好呀!北方人:難得吃頓餃子你多吃點。南方人:難得?那你們立春吃什麼?北方人:吃餃子啊 ~南方人:那立夏呢?沒錯,餃子可以說是北方大部分地區的美食團寵。白菜肉、韭菜肉、胡蘿蔔、茴香和土豆,凡是可以入餡的食材,在餃子面前那必定是 " 萬物皆可包 "。而且,只要是遇到重要的、慶祝的、犒勞的等等一切事由,餃子都是作為最能撫慰的美食出現。尤其是冬至這一天,那必須是吃餃子的 " 正日子 "。
  • 冬至 · 餃子
    冬至之後,北半球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否極泰來,在小寒大寒之後,溫暖就要重臨人間了。1、冬至吃餃子冬至是節氣,也是節日。在古代,人們對待這一天像過年一樣鄭重。冬日漫長,寒冷難熬,在冬至之後,白晝開始變長,人們也從心底生出希望。所以古人說:冬至大如年。
  • 明日冬至|民間有「冬至大如年」之說
    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豐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民間有「冬至大如年」之說,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過冬至節的習俗。冬至俗稱「數九」、「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來了,它是二十四節氣之首,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
  • 冬至大如年,明日冬至
    看見很多人在對著即將到來的聖誕節許願我默默的去百度了一下咱的冬至能許願麼我希望以後人能瘦點錢包能鼓點
  • 冬至大如年,陽生春又來
    古人認為自冬至起,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天地陽氣開始興做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作為一個傳統節日,冬至已有2500年以上的歷史,民間更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在民間廣泛流傳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意思是說,冬至的禮俗和過新年是相差無幾的。古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古代冬至日百官放假,皇家祭天,民間祭祖,相互拜訪。
  • 「冬至大如年」,搞點湯圓778!
    「冬至大如年」,搞點湯圓778!不管吃什麼都是代表老百姓內心對於至親對於團圓的一份期許冬至大如年中午時分,記者來到豫園著名的老字號寧波湯糰店,排隊買湯糰的市民一直從櫃檯排到大門口
  • 今日冬至: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
    冬至作為一個傳統節日,至今已有2500年以上的歷史,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冬至又被稱為「小年」,一是說明年關將近,餘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時光匆匆,冬至不吃,更待何時?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糰、冬至長線面的習慣。這裡是否有你家鄉的味道?
  • 創意環創|冬至大如年——給孩子講講節氣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是冬天真正來臨的日子。「至」是極致的意思,冬藏之氣至此而極。它包含三層意思:陰寒達到極致,天最冷;陽氣始至,上升才逼天氣寒徹;太陽行至最南處,所以晝最短,夜最長。冬至,夜長晝短,古人這一天要祭祖,然後彼此賀冬。「其夜,家奉神佛前並主人臥室燃燈達旦,主家宅光明,攢火圍爐,合家共坐,以助陽氣」,與除夕守夜差不多了,故有冬至大如年的這一說法。
  • 今日冬至|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定出的。 冬至,又稱冬節、亞歲、長至節等,於每年公曆12月21-23日交節,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冬至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所以古人稱冬至為「亞歲」或「小年」。
  • 冬至丨金石美如畫 冬至大如年
    冬至為「冬節」,所以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 冬已至,春未遠。 在冬日守望春暉, 在冬至企盼春歸。
  • 冬至大如年,茶山這份小團圓暖胃更暖心!
    冬至大如年,茶山這份小團圓暖胃更暖心!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俗話說「冬至大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