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北方餃子南方湯圓,外加一碗羊肉湯

2020-12-23 相視一笑zjl

冬至我國24節氣之一,也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這時北半球離太陽最近。在中國民間,有「冬至如大年」的說法,每年的這一天,是一家人聚會吃飯的日子,也是同事好友聚餐的日子,所以被人們稱為是「人間小團圓」。

今年的冬至,天氣正暖,陽光正好,人們像往常一樣工作、學習,不過卻約好了下班的聚會。那麼在冬至,人們聚會都會吃些什麼呢?其實南北方人們的吃法是不同的。

在北方地區,冬至一定要吃餃子。冬天的北方,室外就是天然的大冰箱,人們將餃子拿進屋內解凍,然後煮上一大鍋,一家人一起圍在桌前吃香噴噴的餃子,再配上蒜、大蔥、蘸料等,一口餃子一口大蒜,那味道簡直太香了。在北方,餃子又大又實在,裡面有白菜豬肉、韭菜豬肉、酸菜餡兒、蘿蔔豬肉餡兒等,吃起來味道超讚。

在南方地區,人們冬至有吃湯圓的習慣,不過湯圓只是餐桌上的一種「儀式感」,此外,南方人還會準備好酒好菜,比如水煮魚、辣子雞、涼拌豬肉等,一家人一起不亦樂乎。

最後,北方和南方都有一個共同的習慣,那就是在冬至的時候吃羊肉,喝羊肉湯。眾所周知,羊肉具有「補暖」的功效,每年一到冬天,人們喝羊肉湯的頻率就非常高,幾碗美味的羊肉湯下肚,感覺身上暖暖的。所以無論是立冬還是冬至,羊肉湯都是餐桌上必備的硬菜。

小提示:冬至過後,真正的冬天就來了,氣溫也會更加寒冷,大家外出多穿一點,

相關焦點

  • 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你那兒吃餃子還是吃湯圓
    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這一天隨著太陽的位置靠最南邊,白晝變得最短,夜晚變得最長。傳說冬至是第一個被測出來的節氣,所以也被譽為二十四節氣之首,人們總會在這一天祭祀寒冬之後,吃上一頓美滿的團圓飯。冬至餃子冬至這天在北方是要吃餃子的,餃子形如月牙狀,代表陰,而裡面圓鼓鼓的餡料則代表的是陽。表皮十二道褶則代表一年十二個月。
  • 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今天,你想咥個啥?
    這一年,有太多的意外和遺憾,好在冬至已至,不順利的一年即將結束!俗話說「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這個冬至,餃子、湯圓、羊肉湯,樣樣都要有!冬至,全國各地吃什麼?餃子「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
  • 今日冬至丨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
    今日冬至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重內涵,既是我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民間傳統節日。冬至是四時八節之一,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我國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冬至習俗我國南北各地在冬至時有不同的風俗,經過歷史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我國南方一些地方有冬至宴飲的習俗。北方多數地方有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吃餃子成為多數北方中國人冬至的風俗。古人喜賀冬至,冬節是「時年八節」之一,各種冬至節日食物非常之多。
  • 冬至大如年 人間小團圓
    「冬至大如年」有一種說法叫「冬至大於年」。其一是歷代都重視冬至。從周朝開始,冬至是正月新年,因而備受重視。漢代時,冬至是大節。歷代經常將冬至節與年節相提並論。《清嘉錄》則直言:「冬至大如年」。其二是冬至離年近了。冬至是新年前的最後一個大節,冬至到了,預示著新年也快到了。至今,廣東等地依舊流傳著「冬大過年」的說法。目的在於祈求與消除國中的疫疾,減少荒年與人民的飢餓與死亡。
  • 冬至大過年,人間小團圓
    冬至,又稱冬節、亞歲、長至節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冬至,於每年公曆12月21-23日交節。冬至是時年八節之一,古時民間有在「八節」拜神祭祖的習俗。冬至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所以古人稱冬至為「亞歲」或「小年」。在我國南方沿海部分地區至今仍延續冬至祭祖的傳統習俗。
  • 今日冬至|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定出的。 冬至,又稱冬節、亞歲、長至節等,於每年公曆12月21-23日交節,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冬至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所以古人稱冬至為「亞歲」或「小年」。
  • 冬至大如年,茶山這份小團圓暖胃更暖心!
    冬至大如年,茶山這份小團圓暖胃更暖心!△冬至吃湯圓有著團圓的寓意在東莞,人們將冬至稱為「做冬」素有「冬大過年」之說每年冬至前後那必定是家家戶戶忙碌起來準備節令美食
  • 冬至節氣吃什麼傳統食物?北方和南方吃餃子還是湯圓
    12月21日,正式迎來冬至節氣。冬至這天是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這天,白天開始一天天變長。冬至過後,我國各地氣候都將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進九」和「數九寒天」了。在講究陰陽的古代中國,冬至的至陰,意味著陽氣始生,是一件喜興事,是一個氣運之拐點。所謂「冬至大如年」,既是「官俗」,也是民俗。
  • 冬至吃貨地圖來了!冬至美食別具一格 你家會吃什麼?
    冬至吃什麼,怎麼吃?中國天氣網推出冬至吃貨地圖,看看你家是這樣吃嗎? 冬至大如年北方餃子南方湯圓 一碗   原標題:冬至吃貨地圖來了!冬至美食別具一格 你家會吃什麼?   12月21日我們迎來了冬至節氣,真正的隆冬開始了。
  • 冬至大如年 人間小團圓 | 西山幼兒園2020冬至活動溫情紀
    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我們中國傳統的民間節日,冬至之後日照時間漸長,它告訴人們:冬至到,春將臨。在我國古代,人們對冬至十分重視,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 北方人冬至吃餃子,那南方人吃啥?
    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清嘉錄》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說。這表明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漢朝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
  • 這個冬至,咱就這樣過……
    這一年,有太多的意外和遺憾,好在冬至已至,不順利的一年即將結束!俗話說「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這個冬至,餃子、湯圓、羊肉湯,樣樣都要有!冬至,全國各地吃什麼?餃子「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
  • 戊戌冬至|最遙遠的距離是湯圓和餃子
    冬至大如年冬至,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在我國各個地方仍保留著不同的冬至習俗,秉承著我們一貫的吃貨風格,少不了各種「吃」的習俗,並結合中醫藥的博大知識▲來一碗熱乎乎的羊肉湯北方談及冬至,自然離不開餃子。而冬至吃餃子的由來,恰恰與我們的醫聖張仲景有關。傳說張仲景出生在沒落官僚之家,父親在朝廷做官,他自幼接觸典籍,尤其喜愛醫學。
  • 冬至|冬至大過年 人間小團圓
    2020年12月21日18時02分12秒冬至「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冬至當天冬至習俗北吃餃子在我國北方,每年冬至日都有吃餃子的習俗這是為了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日向挨餓受凍的民眾施捨冬至吃湯圓是我國江南地區的傳統習俗「圓」意味著「團圓」「圓滿」所以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每逢冬至日清晨南方各家各戶都會開始磨糯米粉並用糖、
  • 今日冬至: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
    冬至作為一個傳統節日,至今已有2500年以上的歷史,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冬至又被稱為「小年」,一是說明年關將近,餘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時光匆匆,冬至不吃,更待何時?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糰、冬至長線面的習慣。這裡是否有你家鄉的味道?
  • 冬至為何又稱「小年」?這天為何南吃湯圓北吃餃子?
    冬至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所以古人稱冬至為「亞歲」或「小年」。在我國南方沿海部分地區至今仍延續冬至祭祖的傳統習俗。在我國北方一些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這個傳說有著「冬至大過年」地位的節氣,每年都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不少的樂趣和儀式感。冬至,從古至今,都是值得慶賀的好日子。
  • 冬至到,除了餃子,湯圓、年糕也是美味選擇……
    冬至時,很多北方地區的人們吃餃子、吃肉湯,南方一些地區吃湯圓,還有地區冬至有著別樣美食,一起看看這一天全國各地吃什麼吧。 北方:冬至餃子不凍耳朵 冬至這一天,北方大部分地區流行吃餃子。俗語說「好吃不過餃子」,冬至也不例外。
  • 冬至吃貨地圖來了!網友:在北方冬至竟然還有喝羊湯的
    今天冬至節氣!在我國剛開始進到「數九寒天」季節,民俗又稱「進九」。古語云:「冬至大如年」,在古代人心裡,冬至節氣的影響力不遜於春節。它是農曆中十分至關重要的傳統民族節日,代表著這年即將結束了。冬至吃什麼,吃什麼?中國天氣網推出了「冬至節氣小吃貨地圖」,看一下你們家是那樣吃嗎?「冬至節氣不端水餃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在北方地區,水餃佔有了肯定霸主影響力,從東北地區到中原地區都是有冬至吃餃子的風俗習慣。在嚴寒的冬季,來一份熱騰騰剛出鍋的水餃,蘸點陳醋,輕輕地咬爛,汁液四溢,吃了再說一大口原湯,全身都舒服了。
  • 南方vs北方,今天冬至吃啥呢?
    南方vs北方,今天冬至吃啥呢?中秋吃月餅、臘八要喝粥……傳統節日總是和美食關聯而俗話說,冬至大如年過「年」,代表著回家吃飯年輕人為家人端出了他們的答案南方北方還不太一樣數據顯示,「餃子」派實力強勁北方年輕人是挺「餃子」中堅力量
  • 冬至美食一籮筐!除了餃子、湯圓,這裡還有更多選擇~
    在二十四節氣中,冬至也是一個很特別的節氣,它在古代也曾被稱為「亞歲」,在人們心中佔有重要地位,民間也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尤其在慶賀重要節日的時候,人們在「吃」的上面就尤為重視和講究。經過千百年來歷史進程的演變,不同地區在冬至也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飲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