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美食一籮筐!除了餃子、湯圓,這裡還有更多選擇~

2020-12-26 熊孩子帶你玩

時光流逝,鬥轉星移,又是一年冬至來臨。這是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但是在氣象上,冬至的溫度並不是最低,真正的嚴寒才剛剛到來,民間由此開始「數九」計算寒天。

在二十四節氣中,冬至也是一個很特別的節氣,它在古代也曾被稱為「亞歲」,在人們心中佔有重要地位,民間也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尤其在慶賀重要節日的時候,人們在「吃」的上面就尤為重視和講究。經過千百年來歷史進程的演變,不同地區在冬至也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飲食文化。

北方吃餃子,是紀念醫聖張仲景

在北方,人們過冬至普遍都以吃餃子為主,原因是為了紀念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

東漢時期,長沙太守張仲景施藥行醫,後毅然辭官回鄉為鄉鄰治病,返鄉之際恰逢冬季,他看到鄉親面黃肌瘦,饑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他便讓弟子搭起醫棚,支起大鍋,用羊肉和一些驅寒藥材以製成「祛寒嬌耳湯」。

前來求藥的人食用後果然身體暖了起來,凍瘡的症狀也有所緩解。因此,祛寒嬌耳湯就被歷代醫者奉為經典,而餃子也以「驅寒,暖心」之意被北方人們所推崇,後來也演變為北方人過冬必吃餃子的習俗。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南方吃湯圓,是對「團圓」的期待

在南方地區,冬至盛行吃湯圓,每逢冬至清晨,每家每戶都會用糯米粉、包上糖、肉、菜、果等餡料,製作成圓團,不僅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還用於祭祖或者是贈送給親朋好友表達節日祝願。

湯圓在南方,寓意「團圓」,因為冬至一到,離新年就不遠了,所以古時就有「冬至大過年」的講法。於是,冬至就變成了在外漂泊的人們回家的重要節日。

在親人團聚時刻,吃上一碗湯圓,一家人其樂融融,熱熱鬧鬧,就能使得冬日的寒冷驅散,漂泊的遊子也能重溫到家的溫暖。

從古至今,湯圓不僅僅只是一碗湯品,它更是寄予了一個家庭對團圓的期盼和對未來的嚮往。

武漢的冬至,還有著別樣風味

網際網路把「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的習俗帶到武漢,而在武漢的傳統裡,冬至還有著別樣風味。

武漢人習慣在冬至前後醃臘魚臘肉,選好了原材料鋪上鹽和花椒醃製,掛在通風處,等待冬季溫柔的陽光把魚肉裡的油脂曬出來。最近走在街上,窗子邊都掛滿了令人垂涎的臘物,整個城市街巷飄蕩著腊味的香氣。

在氣象學上,冬至是正式進入「寒冬」的信號。除了醃製臘魚臘肉,向來愛喝湯的武漢人,還會在這天,用一碗排骨藕湯來驅寒。冬天的藕是長得最好的,質地細膩,又糯又粉。

冬至你是怎樣度過的呢,你印象裡的冬至美食又有哪些?歡迎在評論區分享哦~

相關焦點

  • 冬至到,除了餃子,湯圓、年糕也是美味選擇……
    冬至時,很多北方地區的人們吃餃子、吃肉湯,南方一些地區吃湯圓,還有地區冬至有著別樣美食,一起看看這一天全國各地吃什麼吧。 北方:冬至餃子不凍耳朵 冬至這一天,北方大部分地區流行吃餃子。俗語說「好吃不過餃子」,冬至也不例外。
  • 冬至西電|除了餃子,好吃的還有...
    冬至西電|除了餃子,好吃的還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在冬至時節一盆熱騰騰的餃子或三鮮或全肉或韭菜或牛肉總有一款適合你的口味蘸著醋來一口在煙氣氤氳的飯桌上不禁來一句
  • 冬至,除了餃子、湯圓,安順人今天還要吃這些美味!
    俗話說: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從這一天以後到立春的45天,陽氣漸生,陰氣漸降。 冬至這一天,北方人吃餃子,南方人吃湯圓。不知道今晚,在安順的你會吃什麼呢?除了餃子、湯圓,其實安順人在冬至這一天,還有這些美食可以吃。
  • 今日冬至 北餃子、南湯圓,過完冬至就是年!
    冬至,俗稱「冬節」,是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過了冬至,白天會變長,黑夜會變短。這一天,各地還有不同的風俗習慣。北方人說「冬至餃子夏至面」,南方人說「吃了湯圓大一歲」。不過在冬至這天吃的餃子,大多數人會選擇羊肉餡,因為羊肉性溫熱,冬至吃可起到溫陽、幫助機體驅寒、溫養臟腑的作用。
  • 冬至吃什麼?除了水餃湯圓,還有這些你想不到的食物
    北方說'冬至不碰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據說是醫聖張仲景憂心凍傷耳朵的饑民,把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的藥物熬煮以後,用麵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千百年來流傳下來就成了今天的餃子。 其實,北水餃南湯圓的習俗主要是因為小麥和水稻的種植形成的。換句話說,耕作習俗的差異造就了不同的飲食習慣。
  • 「冬至」除了吃餃子,不同省份還有這些冬至習俗?
    至明清時期,冬至依舊長盛不衰,民間又有「肥冬瘦年」之說,可見這一節氣的重要。 冬至時吃什麼,南北方的人們有著不同的習俗 正如下面這張「冬至美食暖胃地圖」 餃子、羊肉湯、湯圓、年糕 還有部分沒被標出的「什麼好吃吃什麼」地區
  • 今日冬至丨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
    冬至習俗我國南北各地在冬至時有不同的風俗,經過歷史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我國南方一些地方有冬至宴飲的習俗。北方多數地方有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吃餃子成為多數北方中國人冬至的風俗。古人喜賀冬至,冬節是「時年八節」之一,各種冬至節日食物非常之多。
  • 舌尖上的冬至,才不只有餃子and湯圓呢!
    每逢佳節倍思食,那麼問題來了——<> 冬至吃什麼?<>吃貨們都造,在中華美食地圖上,北方餃子和南方湯圓鼎足而立,不少美味佳餚則形成了許多大大小小的地方勢力。想了解這些地方食勢力的故事嗎?那就請準備好紙巾擦口水,且聽小編娓娓道來!
  • 冬至別曬湯圓和餃子了,最美最暖心的都在這裡!
    本文由畫啦啦(ID:hualala61)原創編輯雖然年年冬至都要吃湯圓、包水餃但下面這些湯圓、水餃你肯定沒見過媽隊可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  才說服一位大廚媽媽分享她的獨門秘籍  都做好後,開水上鍋,根據餃子大小,大火蒸10-15分鐘左右。翡翠餃子
  • 戊戌冬至|最遙遠的距離是湯圓和餃子
    張仲景是冬至這天壽終的,又是冬至這天開張舍,為了紀念這一天,每年冬至家家戶戶都包餃子吃,並說冬至吃了餃子,耳朵就不會凍掉了,有了諺語「冬至的餃子不凍耳」的由來。▲南方的羊肉爐更滋補北方有餃子,而南方少不了湯圓。冬至吃湯圓由來已久,要從明清時期說起。冬至當天,人們要「作粉圓」或「粉糯米作為丸」。
  • 冬至快樂,「餃子」和「湯圓」我全都要
    班固的《漢書》中曾記載: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意思是「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循環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至今,我國各地依然有過冬至的習俗,一般以南北為界:在南方地區,有冬至祭祖、宴飲、吃湯圓的習慣;而在北方地區,通常則是吃餃子。
  • 冬至南北習俗大不同 孕婦吃餃子、湯圓有講究!
    冬至,俗稱「冬節」 , 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過了冬至,白天會變長,黑夜會變短。這一天,各地還有不同的風俗習慣。北方人說「冬至餃子夏至面」, 南方人說「冬至是媽媽口中吃了湯圓又長一歲的甜蜜」。
  • 今日冬至,南吃湯圓北吃餃子,冬至還有哪些你所知道的傳統習俗
    今日冬至,南吃湯圓北吃餃子,冬至還有哪些你所知道的傳統習俗轉眼間就到了冬至,明明還記得前些日子還是小雪,但是不得不說,在二十四節氣中冬至是最特別的那個。很多人可能不會記得立冬,大雪和小雪,但總會記得冬至,而且關於冬至的飲食的討論,也是經久不衰。一般來說大差不差,就是南方吃湯圓,北方吃餃子,很多人的家裡都是將冬至當成傳統節日。因為冬至本身就屬於,既可以算得上是節氣,也可以能算成節日,而且在古時候,冬至也是應該很熱鬧的日子。
  • 冬至到了!除了吃湯圓,翔安人還吃「蝦米」?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也是一年當中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冬至過後,意味著進入「數九寒天」>在冬至這一天不同地區有不同的飲食習俗北方地區習慣在這天吃餃子而在我們南方,則要吃湯圓在閩南地區,冬至還有進補的說法閩南人冬至呷蝦米?
  • 冬至「餃子」搜索量翻6倍 小紅書美食類內容大受歡迎
    12月21日冬至日當天,小紅書發布冬至美食消費數據,至當日下午,小紅書上「餃子」的搜索量達到平日600%,南方人民喜愛的「湯圓」等美食的搜索量也成倍增長。數據顯示,從2020年1月至今,有超過13億人次在小紅書搜索過美食類相關內容,平臺上包含有「美食」關鍵詞的筆記就近840萬篇,小紅書已經成為重要的美食內容平臺。小紅書社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從冬至前一周起,有關冬至美食內容的搜索就開始逐步升溫,冬至當日「餃子」、「湯圓」等關鍵詞搜索量更是出現了爆發性增長。
  • 冬至 | 餃子?湯圓?長青人翻了誰的牌?
    他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人人都說:「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可你知道冬至為什麼要吃餃子?餃子又是誰發明的呢? 為紀念醫聖張仲景舍藥救人的善舉,後人將冬至吃「嬌耳」的習俗流傳下來,並發揮了吃貨的鑽研精神,創新各種餡兒,更名為「餃子」。在冬至這一天,吃什麼餡兒的餃子也頗有講究。
  • 今日冬至:你家是吃湯圓還是吃餃子
    今天是冬至,各個地方都有自己的飲食習俗,有些地方是吃餃子,有些地方則是吃湯圓。那麼,您家呢?俗話說,「冬至大如年」,冬至吃什麼?很多地方都有吃餃子的習俗,說法是冬至吃了餃子,耳朵就不會凍掉了。當然很多地方的冬至習俗也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冬至吃什麼,要看地方。
  • 冬至,我請你吃湯圓餡兒的餃子
    同一個中國的傳統節日關於「冬至吃什麼」南北卻有不同答案不過言歸正傳冬至美食除了我們知道的餃子湯圓外還有很多其它的傳統美食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燕京歲時記》云:「夫餛飩之形有如雞卵,頗似天地混沌之象,故於冬至日食之。」除了形態相似,「餛飩」也與「混沌」諧音。
  • 吃餃子還是湯圓?看在柬華人怎麼過冬至
    冬至吃餃子是為了紀念醫聖 各地在冬至時有不同的風俗,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糰、冬至長線面的習慣,而蘇北人在冬至時吃大蔥炒豆腐。冬至吃餃子還有說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 冬至為什麼要吃湯圓?冬至吃湯圓的由來及寓意
    冬至這天的節日飯更是花樣繁多,除了延續中國百姓的傳統習俗吃湯圓外,還有吃餃子、吃餛飩等傳統習俗。冬至為什麼要吃湯圓?冬至又稱為冬節、亞歲,經過數千年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有著北方吃餛飩和餃子,南方吃湯圓的習俗。2017年的冬至快到了,那麼,你知道冬至為什麼吃湯圓嗎?有什麼寓意嗎?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冬至為什麼要吃湯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