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這一天隨著太陽的位置靠最南邊,白晝變得最短,夜晚變得最長。傳說冬至是第一個被測出來的節氣,所以也被譽為二十四節氣之首,人們總會在這一天祭祀寒冬之後,吃上一頓美滿的團圓飯。
總有少年哭白馬,青衫薄劍遠長安,浪跡天涯的遊子如果之前還可以說為了指尖的風暴遠赴重洋,那麼在這一天也會在嚴寒中屹立思念家鄉,也會在這天懂得,有家回,有人牽掛就是最大的幸福。
冬至這天在北方是要吃餃子的,餃子形如月牙狀,代表陰,而裡面圓鼓鼓的餡料則代表的是陽。表皮十二道褶則代表一年十二個月。吃上一口餃子陰陽交匯,將一年的辛酸榮辱,濃情思戀咽下,去迎接新的光陰。
餃子源於古代的角子。是漢族古老的傳統麵食,到目前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在我國東漢時期醫聖張仲景發明來作藥用。是中國北方民間的主食也是年節食品。有一句民謠叫「大寒小寒,吃餃子過年。
餃子在北方人的手裡熟稔的跳出,一個接著一個,活脫脫的像一個個小兔子蹦到砧板上,訓練有素的排成一排,等待著大鍋中還未至燒開的沸水。不止是家裡人歡欣雀躍,餃子們一個個都變得鮮活起來。
豬肉大蔥餡,白菜豬肉餡,胡蘿蔔豆腐餡等等都是北方餐桌上最有代表性的餃子。當然世界共識的韭菜餡可從來不會落下。無論是韭菜雞蛋,還是韭菜豬肉都是北方餃子界的寵兒。當然奇怪的是,蝦仁玉米餡的餃子卻是我在南方吃到的。
南方人吃湯圓,湯圓又叫「冬至團」。寓意冬至團圓,圓滿。在這一天陰氣達到了極致,在寒氣最盛的冬至。有著一年中最漫長的夜晚。本來的團圓夜有著家人的陪伴與牽掛,所有的風雪都不足為懼。
湯圓,別稱「湯糰」,是漢族傳統小吃的代表之 。也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最具有特色的食物,圓圓的外形寓意團圓,圓滿。也表達了古代人民對於幸福生活的一種嚮往和期盼。
冬至一到,就證明開始要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數九寒天。數九這個是有說法的。古人認為,自冬至日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到九九,八十一天日後,九盡桃花開驟。春天就翩翩舞動而至。
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
就讓我們一起在今日吃餃子,吞湯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