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冬至|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

2020-12-23 騰訊網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冬至是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定出的。

冬至,又稱冬節、亞歲、長至節等,於每年公曆12月21-23日交節,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冬至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所以古人稱冬至為「亞歲」或「小年」。

冬至的天文意義

現代天文科學測定,冬至這天,太陽運行至黃經270°(冬至點),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南端,太陽幾乎直射南回歸線(又稱為冬至線),陽光對北半球最為傾斜。

因此,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日,並且越往北白晝越短,黑夜越長。冬至是一年裡太陽最偏南的一天,是太陽南行的極致。

在北極圈以北,這一天太陽整日都在地平線之下,成為北半球一年中極夜範圍最廣的一天。

對北半球各地而言,冬至也是全年正午太陽高度最低的一日。就北京市區來說,冬至這天白晝僅有9小時20分,而正午太陽高度也僅有26°42'。

冬至這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陽輻射最少,比南半球少了約50%。冬至過後,夜空星象則完全換成冬季星空,並且從今天起開始「進九」。而此時的南半球正值酷熱的盛夏。

值得注意的是,在冬至前後,地球位於近日點附近,運行的速度稍快,這造成了在一年中太陽在南半球的時間比在北半球約短8天,因此北半球的冬季比夏季要略微短一些。

冬至是太陽的轉折點,這天過後它將走「回頭路」,陽光直射點開始從南回歸線(23°26′S)向北移動,北半球白晝將會逐日增長。

冬至的習俗

【北方習俗】

在我國北方許多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相傳醫聖張仲景告老還鄉時看到受凍的百姓,便用羊肉和一些驅寒藥材以及麵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做成一種叫「驅寒嬌耳湯」的藥物,施捨給百姓吃。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形成了習俗。

【南方習俗】

我國南方很多地方在冬至這天都會過節慶賀。南方沿海部分地區延續祭祖的傳統習俗。家家戶戶把祖先像、牌位等供於家中上廳,安放供桌,擺好香爐、供品等。祭祖的同時,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靈,以祈福來年風調雨順,家和萬事興。

「冬至食俗」

冬至這天,正是天氣日漸嚴寒的時候,我國人民互相問候,並通過吃熱食來慶賀冬至,可以達到禦寒的目的。一般北方多是吃餃子、喝羊肉湯,而南方多是吃湯圓,祭祀祖先。各地有不同的風俗和飲食,但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希望和嚮往,全國人民都是一樣的。

廣東:吃湯圓

廣州人過冬至,許多家庭做湯圓、宰雞殺鴨,家人圍坐,吃頓豐盛大餐。冬至吃湯圓是很多廣州人小時候的回憶。

「母親在冬至一般需要起早搓粉,每人都需吃幾個肉包或一碗糖心丸才出門。每到這時,我們才知道冬至又到了。」

梅州客家:羊肉

在冬至吃羊肉是梅州客家人的傳統,這與天氣寒冷有關。客家吃的羊肉是燉的,放藥材,這是甜口的,還有放姜去燜,那是鹹口的。

江南水鄉:赤豆糯米飯

在江南水鄉,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

相傳,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兒子不成才,作惡多端,死於冬至這一天,死後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於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安徽合肥:冬至面

「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在安徽合肥,冬至吃麵的風俗與節氣、氣候、農事有關。在滴水成冰的嚴冬,吃一碗熱騰騰的雞蛋掛麵,才算是過了一個冬至。

臺灣:九層糕祭祖

在臺灣還保存著冬至用九層糕祭祖的傳統,用糯米粉捏成雞、鴨、龜、豬、牛、羊等象徵吉祥如意福祿壽的動物,然後用蒸籠分層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祭典之後,還會大擺宴席,招待前來祭祖的宗親們。大家開懷暢飲,相互聯絡久別生疏的感情,稱之為「食祖」。

現代臺灣著名學者林再復在《閩南人》一書中描述臺灣冬節(閩南語稱冬至為冬節)之日「家家戶戶清晨要以冬至圓仔致祭祖先……從大門、小門、窗門、倉門、床、櫃、桌、井、廁、牛舍、豬舍都得以冬至圓一二粒在上面,祭告一番,以求保佑一家大小平安」。

山東滕州:羊肉湯

現山東滕州一帶,冬至這天被稱作數九,節前會給長輩送諸如羊肉等禮品,數九家家都要喝羊肉湯,對個人對長輩對家庭都為圖個好兆頭。

【冬至吃羊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羊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讚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習俗,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

寧波:番薯湯果

番薯湯果是寧波人冬至必吃的美食之一。「番」和「翻」同音,在寧波人的理解中,冬至吃番薯,就是將過去一年的黴運全部「翻」過去。湯果也被叫做圓子,取其「團圓」「圓滿」之意。

蘇州:釀酒

姑蘇地區對冬至非常重視,姑蘇地區有俗語云:「冬至如大年」。傳統的姑蘇人家,會在冬至夜喝冬釀酒,冬釀酒是一種米酒,加入桂花釀造,香氣宜人。在寒冷的冬天,冬釀酒不僅能夠驅寒,更是寄託了姑蘇人對生活的一種美好的祈願。

北京:餛飩

在北京,有句諺語叫「冬至餛飩夏至面」。過去北京有冬至吃餛飩的說法,餛飩這類象徵團圓的食物可謂是冬至餐桌上的首選。

冬至三候

古人將冬至分為三候:

「一候蚯蚓結;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動。

一候蚯蚓結。傳說蚯蚓是陰曲陽伸的生物,此時陽氣雖已生長,但陰氣仍然十分強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縮著身體。

二候麋角解。麋與鹿同科,卻陰陽不同,古人認為麋的角朝後生,所以為陰,而冬至一陽生,麋感陰氣漸退而解角。

三候水泉動。由於陽氣初生,此時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並且溫熱。

古人過冬至

冬至節,宮廷和民間歷來十分重視。

成書於兩漢之間的《周禮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目的在於祈求與消除國中的疫疾,減少荒年與人民的飢餓與死亡。據說從周代起就有在冬至祭祀活動。

《史記·孝武本紀》:「其後二歲,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推歷者以本統。天子親至泰山,以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日祠上帝明堂,每修封禪。」

《後漢書禮儀》:「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還要挑選「能之士」,鼓瑟吹笙,奏「黃鐘之律」,以示慶賀。

唐宋時,以冬至和歲首並重。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十一月冬至。京師最重此節,雖至貧者,一年之間,積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官放關撲,慶祝往來,一如年節。」

清代的《清嘉錄》中說:「冬至大如年」,漢人自古冬至需拜天祭祖,國內部分地區一直延續著此習俗。

關於冬至的諺語

清爽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清爽年。(贛)

冬至晴,正月雨;冬至雨,正月晴。(浙)

冬至晴,新年雨,中秋有雨冬至晴。(黑)

冬至晴,新年雨;冬至雨,新年晴。(魯、湘)

冬至冷,春節暖;冬至暖,春節冷。(湘、粵)

冬至不冷,夏至不熱。(湘)

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桂)

冬至暖,烤火到小滿。(桂)

冬至西北風,來年幹一春。(晉)

關於冬至的古詩

《小至》

杜甫

天時人事日相催,

冬至陽生春又來。

刺繡五紋添弱線,

吹葭六管動浮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

山意衝寒欲放梅。

雲物不殊鄉國異,

教兒且覆掌中杯。

《冬至》

杜甫

年年至日長為客,

忽忽窮愁泥殺人。

江上形容吾獨老,

天邊風俗自相親。

杖藜雪後臨丹壑,

鳴玉朝來散紫宸。

心折此時無一寸,

路迷何處見三秦。

《邯鄲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鄲驛裡逢冬至,

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還應說著遠行人。

《冬至夜寄京師諸弟兼懷崔都水》

韋應物

理郡無異政,所憂在素餐。

徒令去京國,羈旅當歲寒。

子月生一氣,陽景極南端。

已懷時節感,更抱別離酸。

私燕席雲罷,還齋夜方闌。

邃幕沉空宇,孤燈照床單。

應同茲夕念,寧忘故歲歡。

川途恍悠邈,涕下一闌幹。

《冬至感懷》

梅堯臣

銜泣想慈顏,感物哀不平。

自古九泉死,靡隨新陽生。

稟命異草木,彼將羨勾萌。

人實嗣其世,一衰復一榮。

冬至手抄報模板

冬至保健注意事項

冬至在養生學上是一個最重要的節氣,有」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的說法。

多食溫補少食寒涼

在飲食調養方面,宜食一些清淡的食物,不宜吃濃濁、肥膩和過鹹的食物,還不可過食太過辛辣刺激的食物。冬天陽氣日衰,脾喜溫惡冷,因此最好吃一些溫熱食物來保護脾腎,吃飯也最好是少量多餐。

注意防寒保暖

冬至到小寒、大寒的這段時間,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節,在此期間應注意養生「冬藏」。要注意防寒保暖,儘量減少不必要的戶外活動。

如果外出,應特別注意頭部和足部的保暖,以防發生凍瘡。天氣寒冷時,最好還要戴上帽子、口罩、手套避免寒氣的侵入。

冬至,數九寒天,

是最寒冷的。

但冬至的記憶總是溫暖的,

那是鍋裡翻滾著的白白胖胖的餃子,

是離新年愈來愈近的喜悅,

是無數平淡日子中的又一抹亮色。

願這冬日如你,

永遠豔陽高照、滿懷溫暖!

冬至安康!

- END -

相關焦點

  • 冬至大如年 人間小團圓 | 西山幼兒園2020冬至活動溫情紀
    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我們中國傳統的民間節日,冬至之後日照時間漸長,它告訴人們:冬至到,春將臨。在我國古代,人們對冬至十分重視,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 冬至大如年 人間小團圓
    「冬至大如年」有一種說法叫「冬至大於年」。其一是歷代都重視冬至。從周朝開始,冬至是正月新年,因而備受重視。漢代時,冬至是大節。歷代經常將冬至節與年節相提並論。《清嘉錄》則直言:「冬至大如年」。其二是冬至離年近了。冬至是新年前的最後一個大節,冬至到了,預示著新年也快到了。至今,廣東等地依舊流傳著「冬大過年」的說法。目的在於祈求與消除國中的疫疾,減少荒年與人民的飢餓與死亡。
  • 今日冬至: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
    冬至作為一個傳統節日,至今已有2500年以上的歷史,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冬至又被稱為「小年」,一是說明年關將近,餘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賀冬《後漢書禮儀》:「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
  • 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你那兒吃餃子還是吃湯圓
    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這一天隨著太陽的位置靠最南邊,白晝變得最短,夜晚變得最長。傳說冬至是第一個被測出來的節氣,所以也被譽為二十四節氣之首,人們總會在這一天祭祀寒冬之後,吃上一頓美滿的團圓飯。是中國北方民間的主食也是年節食品。有一句民謠叫「大寒小寒,吃餃子過年。
  • 冬至大如年,茶山這份小團圓暖胃更暖心!
    冬至大如年,茶山這份小團圓暖胃更暖心!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俗話說「冬至大過年
  • 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今天,你想咥個啥?
    這一年,有太多的意外和遺憾,好在冬至已至,不順利的一年即將結束!俗話說「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這個冬至,餃子、湯圓、羊肉湯,樣樣都要有!冬至,全國各地吃什麼?餃子「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
  • 「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北方餃子南方湯圓,外加一碗羊肉湯
    冬至我國24節氣之一,也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這時北半球離太陽最近。在中國民間,有「冬至如大年」的說法,每年的這一天,是一家人聚會吃飯的日子,也是同事好友聚餐的日子,所以被人們稱為是「人間小團圓」。今年的冬至,天氣正暖,陽光正好,人們像往常一樣工作、學習,不過卻約好了下班的聚會。那麼在冬至,人們聚會都會吃些什麼呢?其實南北方人們的吃法是不同的。在北方地區,冬至一定要吃餃子。
  • 今日冬至!
    今日18時02分我們迎來冬至節氣「至」有極致的意思冰益壯,地始坼隆冬時節到了這一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是一年裡黑夜最長的一天「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今日以後太陽直射點開始向北移動正午太陽高度會逐漸升高北半球的白天也將慢慢變長
  • 今日冬至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今日18時02分我們迎來冬至節氣「至」有極致的意思冰益壯,地始坼隆冬時節到了這一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是一年裡黑夜最長的一天「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今日以後太陽直射點開始向北移動正午太陽高度會逐漸升高北半球的白天也將慢慢變長
  • 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
    文 | 群學君今天是庚子冬至。老話說,冬至大如年。古人認為「冬至陽生」,天地陽氣日漸興盛,意味著下一個時間循環的開始,乃大吉之日。從前的冬至有滋有味,裹在淡淡的煙火裡,藏在小小的儀式裡。 冬至前夜,小康人家的餐桌上,總是琳琅滿目:蛋餃、蹄髈、鱸魚、羊糕四色節菜固不可少,一杯清甜的冬釀節酒,更體現了幾百年來所謂「肥冬痩年」習俗。 不過對我來說,冬至當令,最想念的,卻是一碗醃菜篤豆腐。 說起來,最能體現中國人文化品格和精神涵養的「國菜」,大約就是豆腐。
  • 冬至|冬至大過年 人間小團圓
    2020年12月21日18時02分12秒冬至「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冬至當天冬至三候一候蚯蚓結冬至之日「蚯蚓結」,蚯蚓感陰氣蜷曲,感陽氣舒展,六陰寒極時,糾如繩結。冬至習俗北吃餃子在我國北方,每年冬至日都有吃餃子的習俗這是為了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日向挨餓受凍的民眾施捨
  • 今日冬至!你今晚吃什麼?
    今日冬至!你今晚吃什麼?今日18時02分我們迎來冬至節氣這一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是一年裡黑夜最長的一天今日以後太陽直射點開始向北移動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冬至時節請暫時放下生活的忙碌回家吃一頓團圓飯
  • 冬至大如年,溫暖小團圓.
    冬至,又名「一陽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氣。天地陽氣日漸興盛,意味著下一個時間循環的開始。所以,冬至的地位不亞於新年,自古就流傳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冬至意味著進入數九天,最寒冷的天氣來臨。《易經》中即有「冬至陽生」的說法。這是因為中醫認為只有人體內陽氣充足,才會祛病延年。
  • 今日冬至,順祝冬安!
    今日18時02分我們迎來冬至節氣「至」有極致的意思冰益壯,地始坼隆冬時節到了這一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是一年裡黑夜最長的一天「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今日以後太陽直射點開始向北移動正午太陽高度會逐漸升高北半球的白天也將慢慢變長
  • 冬至大過年,人間小團圓
    冬至,又稱冬節、亞歲、長至節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冬至,於每年公曆12月21-23日交節。冬至是時年八節之一,古時民間有在「八節」拜神祭祖的習俗。冬至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所以古人稱冬至為「亞歲」或「小年」。在我國南方沿海部分地區至今仍延續冬至祭祖的傳統習俗。
  • 今日冬至,順祝冬安
    今日18時02分我們迎來冬至節氣「至」有極致的意思冰益壯,地始坼隆冬時節到了這一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是一年裡黑夜最長的一天「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今日以後太陽直射點開始向北移動正午太陽高度會逐漸升高北半球的白天也將慢慢變長
  • 今日冬至|三清山的祝福都藏在這些壁紙裡!
    祝福吧三清山的快來接收冬至大如年冬至「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時光匆匆,轉眼到了冬至!作為一年中白天時間最短的一天,從今天開始,就進入最寒冷的階段啦!冬至,作為中國人重要的傳統節日,冬至大如年,美好的祝願不能少!一波三清山壁紙送給你們!「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
  • 雲圖有聲 | 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
    Morandi 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 一候蚯蚓結。傳說蚯蚓是陰曲陽生的生物,冬至時節,陽氣雖已生長,但陰氣仍然十分強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縮著身體; 二候麋鹿解。麋與鹿同科,卻陰陽不同,古人認為麋的角朝後生,所以為陰,而冬至一陽生,麋感陰氣漸退而解角; 三候水泉動。陽氣初生,所以此時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並且溫熱。
  • 【冬至】願所有美好如約而至
    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願你冬至有湯圓、有餃子,有家人和朋友作伴~ 今日18時02分 我們迎來冬至節氣 「至」有極致的意思 冰益壯,地始坼
  • 【轉發】今日冬至,願所有美好如期而至
    天時人事日相催 冬至陽生春又來 今日> 「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 今日以後 太陽直射點開始向北移動 正午太陽高度會逐漸升高 北半球的白天也將慢慢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