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攻頭條,PK百度,威脅Jack馬,騰訊的AI野心已經藏不住了

2021-01-07 量子位

李根 安妮 發自 成都街頭 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

「其實robin(李彥宏)人工智慧走的更前啦,騰訊還是落後不少。」

今年4月初,BAT三巨頭的掌門齊聚深圳,期間談及人工智慧這個話題時,馬化騰對著身旁的李彥宏,說出上面這句話。

誰能想到,半年多之後,當時公開「示弱」的騰訊,已經「悄悄地進村」並完成了在AI的圈地布局,再次成為一個不所不在的角色。

現在回過頭來細看,4月的馬化騰談到AI時,還說了其他幾句值得關注的話。一是內部有三個團隊在競爭做圍棋AI,另外一句是:「如果沒有場景落地,業務沒辦法往下走」。

場景,顯然是騰訊的優勢。

騰訊關於AI的野心,如今已經掩藏不住。剛剛在成都落幕的騰訊全球合作夥伴大會上,騰訊再次喊出AI in all的口號。

圍攻頭條,PK百度,威脅Jack Ma,騰訊展現出的新態勢,清晰而明顯。

3個百億圍攻頭條

100億流量、100億資金和100億產業資源,在流量、變現、投資孵化,線下文創基地等領域全面扶植內容創業者。

這是騰訊在開放領域的新計劃,圍繞內容展開,取名「內容開放平臺」。集合微信、QQ、QQ空間、瀏覽器、快報、騰訊新聞、騰訊視頻、應用寶、NOW直播、全民K歌等數個億級流量平臺,打造一條從內容生產、多渠道構建、智能分發、商業化變現的完整內容生態鏈。

剛在年中接過內容重擔的騰訊副總裁林松濤說,內容背後的技術支撐,是騰訊AI的智能分發能力,平臺矩陣已經搭好,希望在數據內容的網際網路制高點競爭中,一如既往延續優勢。

再明顯不過,從年中騰訊OMG(網絡媒體事業群)組織架構調整,到如今明確AI驅動、資源支持、一體化生態,騰訊在內容領域的目標,清晰而明確:對標頭條、圍攻頭條,既然不能成為盟友,就在短兵相接中幹上一場。

實際上,內容分髮帶來的好處,也已經再明顯不過。

最先挖到金礦的今日頭條,錢景和前景都一年更勝一年,不僅在年內完成估值百億美元的新一輪融資,而且最新公布的年度廣告KPI,「保300億衝500億」成為最新目標。

其次是百度,年初剛重提內容分發,新一季財報中便有了「年化收入10億美元」的信息流支柱,佔比總營收1/3,連李彥宏都感嘆:這是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裡程碑。

而在內容領域擁有傳統和基礎的騰訊,發力早已開始,騰訊新聞、天天快報、企鵝號、公眾號……財大氣粗的鵝廠也不乏營收手段和客戶,真金白銀入袋,只是時間問題。

唯獨不知道的是,如今祭出的3個百億,會給AI+內容賽道帶來怎樣的變局?

悄然進軍無人車

內容領域圍攻頭條,無人車領域則PK百度。

此次騰訊大會上,內容之外,另一核心主題是「AI」。

騰訊正式對外宣稱,「新科技」平臺戰略已然明確:將著力於AI,並提出一條「基礎研究——場景共建——AI開放」的實施路徑。

這條實施路徑下,最隱秘的成果也正式亮相:無人車——騰訊將在百度喊得最響的賽道上跑一跑。

△ 「議程」之外的騰訊無人車

在「汽車」相關的分論壇上,自動駕駛實驗室總監蘇奎峰首次公開對外亮相。有意思的是,之前官方公布的議程來看,蘇奎峰並不在列,卻又忽然現身並披露騰訊無人車進展,一切耐人尋味。

更早之前一天,騰訊已經進軍自動駕駛的信息曝光,其後這家港股巨頭一度大漲。

但騰訊的無人車該如何開?開往哪裡去,還需要一線負責人解答。

△ 騰訊自動駕駛技術框架

蘇奎峰主要介紹了騰訊對於自動駕駛的觀點、主要方案,以及研發落地情況。

這位騰訊自動駕駛實驗室總監說,騰訊核心解決的問題,依然是「導航定位」、「感知」、「預測」和「決策」等無人車必須解決的技術問題。

不過,對於這些基本技術問題,騰訊已經有了基本方案,構建起一個基本架構:從高精度地圖出發,結合場景數據,利用仿真平臺,不斷訓練精進騰訊自動駕駛的感知、預測、決策等方面的算法。

而技術架構上,主要研究車端與雲端的打通,目前利用4G、短距離熱點網絡等構建通道,也會做一些關鍵場景的數據同傳。

硬體方面,蘇奎峰並未透露更多,他強調算法已然是核心,圍繞算法數據相關的硬體,並不會做明確取捨。騰訊更在意場景化數據,現在的主要工作就是積累數據,而硬體平臺,更願意與合作夥伴一起打造雲端和車端支持互聯駕駛的平臺。

至於未來落地,蘇奎峰也介紹了方向:圍繞L3布局產品,基於L4、L5進行算法研發。

蘇奎峰說,場景為高速公路等類L3的解決方案,目前技術成熟度已然能夠支撐自動駕駛的應用,騰訊會依此為切入點,與合作夥伴一起打造產品。

而L4、L5等級的完全無人自動駕駛,一定是未來的核心技術。騰訊當前會主要進行算法研發,在數據上進一步積累。

蘇奎峰總結說,在自動駕駛發展思路上,騰訊依然會從用戶需求出發,產品為王,L3和L4/L5兩條線走路。

這種思路當然也不令人陌生,騰訊的方案正是目前百度Apollo行進的方案。

自陸奇上任百度集團COO,並親自出任IDG事業群負責人以來,Apollo從無到有,沿著一條百度主攻算法、圈夥伴建生態打造硬體平臺的路線,而且現在已經集齊了車廠、出行平臺等核心產業鏈夥伴。

騰訊的「悄然進入」,會給這個產業鏈帶來怎樣衝擊?會給百度帶來怎樣的衝擊?

個人AI助手

除了無人車,騰訊似乎還要在語音入口上跟百度PK高下。

還是在此次大會上,騰訊旗下首款AI助手——騰訊叮噹正式推出。騰訊智能部總經理陳謙說,「叮噹」不僅在於語音交互,更希望以語音為基礎,結合視覺與聽覺,在原有的「手機助手式」的語音交互上進行疊加配合,真正實現場景化下的高效互動。

叮噹將被用於連接各項需求,這個智能助手通過提供AI服務,幫助硬體設備快速接入AI網絡,幫助這些硬體看得見、聽得清、聽得懂、答得出。

比如,拍攝照片這樣的單一使用場景,在此前的智能硬體中,智能還停留在「聲控相機」或者「捕捉到微笑即拍攝」的階段,功能相對簡單。但在騰訊叮噹的演示案例裡,可以使用語音口令指導機器人追蹤聲源自動拍攝,並自我調整焦距,進行人像識別,全程自動。

騰訊叮噹也不滿足某個單一場景或產品中使用,也開始嘗試將單一的使用場景彼此融合,多場景的聯動——在家裡的音箱收聽讀書,可以語音指示音箱將書籍發送到手機,還能完成自動購買。此前通過音箱與書籍閱讀器分別完成的任務,在這裡通過單一智能助手進行跨界互動,把碎片化的應用場景融合為整體。

為此,騰訊叮噹還準備建設一個新的AI硬體生態,提供一個「連接一切」的標準接口。

在發布會現場,飛利浦、中興、廣汽、小米、路暢科技、咕咚、魅族、Pace等硬體科技公司成為了首批「朋友圈」點讚夥伴。

騰訊還在現場宣布,通過騰訊叮噹現有的Tencent Voice Services接入方式,可以直接協助廠商獲得智能能力。

不過,這不就是百度DuerOS正在加碼推進的合作賦能嗎?

雖然騰訊還只提「AI助手」,但語音OS和語音開放平臺,也只剩下時間問題了。量子位聽聞的是,騰訊自主研發的智能音箱,也已經進入了最後的衝刺階段。

所以如此看來,百度面向AI時代的兩場戰役:無人車和語音,騰訊現在都已邁步進入,雙方在未來的大象競爭,似乎在所難免。

騰訊AI路線

然而相比百度,騰訊面向AI時代,想要的不局限於無人車和語音。

一張有零有整的AI發展路線圖,在此次得到完整展現。

△ 騰訊AI實驗室主任張潼

首先是三大路線。

第一,主打基礎研究,並讓企業內外部共享研究應用成果。

騰訊AI Lab成立的這一年來,本著「學術有影響,工業有產出」的發展目標,在AI頂級學術會議CVPR、ACL、ICML和NIPS等衡量研究能力的會議中,被收錄論文80多篇,位居國內企業前列;此外還在人臉識別檢測MegaFace Challenge2、前沿的圖片描述生成數據集微軟MS COC 中排名第一。

在應用上,除了技術已經落到微信、QQ、音樂和視頻平臺,還圍繞遊戲、內容和社交等核心業務進行技術突破,通過技術提升用戶的遊戲體驗,內容AI中文字、圖像和視頻的理解、生成與推薦,及社交AI中的終端硬體與全新交互方式等。

第二,行業AI落地,打造行業共享大生態,賦能中小從業者和傳統產業。

具體做法上,一方面針對中小從業者與合作夥伴,共享AI基礎能力,如通過騰訊開放平臺,將算法、數據到模型等AI基礎能力開放,並為從業者提供方便易用的以API和SDK為主的AI服務解決方案。

另一方面針對傳統行業,通過「行業AI+X」計劃與AI創業者的扶植開放騰訊AI能力,推動AI在更多垂直領域臺落地。比如之前推出的首款AI醫學影像產品「騰訊覓影」,使用AI Lab技術發現早期食管癌的準確率已高達90%;而此次論壇上,還進一步發布了「AI生態計劃」,將從場景、技術、人才、資本四個方面扶植AI創業者,與合作夥伴共建共享AI行業生態。

第三,人才培養,探索產學研一體化模式。將工業界資源、經驗反向輸入到AI人才「造血庫」,啟動全球博士生獎學金計劃,前者會授予入選博士生豐厚的獎學金,到騰訊AI Lab實地研究,接觸真實需求和數據的機會,與學界聯合培養AI領域的頂級人才。

騰訊AI Lab主任張潼說,騰訊的AI發展路線圖,希望實現企業、行業到學界的AI共享共連,希望打造世界級的AI能力,讓科技以創新的方式去解決人類所面臨的困難與挑戰,未來能讓AI無處不在(Make AI Everywhere)。

針對這種「Make AI Everywhere」,騰訊還推出了共享AI戰略,即AI生態計劃,這是騰訊過去7年成功利器——開放平臺,在AI時代的首個具體方案。

該計劃希望通過開放100項AI技術,孵化100個AI創業項目,推出300個「雲+創業百萬扶持計劃」,為1000個合作夥伴賦能,實現共享AI的第一步。

而更長遠來講,「AI生態計劃」的核心關鍵會是開放騰訊在場景、技術、人才和資本方面的資源及優勢,與合作夥伴一起成長。

在最首要的場景中,騰訊宣布已在社交、內容、遊戲、醫療、零售、金融、安防、翻譯等八大場景中落地騰訊的AI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八大場景中,零售不是騰訊強項,卻是競爭對手阿里巴巴的核心業務。

△ 騰訊COO任宇昕介紹「智慧零售」

騰訊COO任宇昕也在主題演講中對此做了解讀,他說「智慧零售解決方案」,並不意味著騰訊要大舉進軍電商,商家也完全不必擔心客戶分流的問題,騰訊希望的是通過』去中心化』的方式,把平臺能力開放給廣大品牌商、零售商以及商業地產等合作夥伴。

任宇昕還說,騰訊將提供強大的場景、大數據、AI技術支持,以及騰訊全產品線,幫助商家量身定做解決方案,幫助線下門店實現數據化和智能化,讓消費者與商品之間,實現跨場景的智慧連接。

實際上,雖然沒有冠以「新零售」之類的概念,但「線上線下」、「智慧連接」,不正是阿里巴巴面向新技術時代裡的行軍方向嗎?

也難怪不少人讀出了騰訊「Say Hi Jack Ma(馬雲)」的意味。

參會者評價

當然,對於騰訊這場大會,評價還不止「圍攻頭條、PK百度,Say Hi Jack Ma」。

在整個大會結束當天,我們也與不少參會者交流了感想。

來自江蘇的閆先生說,兩天的大會上,看到了騰訊AI方面的實力,如果以BAT相較,他覺得百度可能還處於領先,但「AI發展人才為先,騰訊的AI人才計劃和阿里達摩院都在大批招攬人才,很有可能趕超百度。」

另一位來自西南交大通信專業的林同學則和閆先生持不同觀點,他認為雖然百度對AI的研究起步較早,但騰訊目前的AI研究較為領先。

「較之於百度,騰訊的產業布局範圍更廣,數據量更大,有助於公司發展基礎研究。」林同學以志願者身份參與全程,他對大會整體和議程,也在培訓中有了更多了解。

也有「鵝廠員工」為騰訊AI點讚。來自騰訊眾創空間武漢地區的負責人告訴量子位,騰訊不僅有AI技術,也在把AI能力應用出去,比如最近剛宣布的全國首個無人警局。

但對於「AI發展哪家強」的話題,「鵝廠員工」表示各有千秋:百度因其搜索更了解用戶需求,獲取的數據量最為龐大,AI方面可能有先機。而相較百度和阿里,騰訊在C端把控力和影響力最大,未來也不容小覷。

還有參會者核心關注「AI+」帶來的機會。一位創業者身份的參會者說,最關注本次大會的內容開放和微眾銀行兩個話題。

「人工智慧更是我關注的重點,我更看重人工智慧與內容的結合。因為人工智慧是項技術,未來提供更好的服務一定是用人工智慧賦能傳統產業和應用。」

也有人認為騰訊的AI布局太晚了,處於追趕狀態。

「百度紮下去了,在這個垂直領域屬於王者。騰訊應該還沒有找到自己的位置,但它如果在內容(比如遊戲)上做些輕應用,我覺得也未嘗不可」,合肥某機器人公司創始人告訴量子位。

不過,騰訊此次在AI方面的「高談闊論」,也並非全無效果。

19歲的成都姑娘鄧麗麗,在本次活動中擔任禮儀,直接間接的,她也參與了不少相關論壇,在整個大會落幕時,她告訴量子位,最感興趣的還是無人車,聽起來激動人心。

量子位問她:有知道其他做無人車的公司嗎?

「不知道,不過騰訊講的讓我期待,而且騰訊的產品,應該還不錯。」98年出生的成都姑娘回答說。

當然,關於騰訊在AI方面的野心,在他們225頁的報告中,已經有比較清晰的態度。如果照報告中的呈現,騰訊確實有能力真正讓AI賦能,他們的業務滲透,也不知道比百度要好到哪裡去。

不過Robin未必同意吧?提示一下,就在本周周四,百度2017世界大會,將在北京開幕。

到時候聽聽李彥宏怎麼說。

— 完 —

誠摯招聘

量子位正在招募編輯/記者,工作地點在北京中關村。期待有才氣、有熱情的同學加入我們!相關細節,請在量子位公眾號(QbitAI)對話界面,回復「招聘」兩個字。

量子位 QbitAI · 頭條號籤約作者

'' 追蹤AI技術和產品新動態

相關焦點

  • 騰訊百度劍指內容領域?今日頭條或面臨嚴峻挑戰
    從2016年開始,內容資訊行業就已經火爆。騰訊、百度、今日頭條等平臺相繼推出補貼計劃,吸納越來越多的內容創業者。各大平臺對內容的野心在2017年一開始也顯露無疑:百度CEO李彥宏著重強調內容分發,騰訊大幅提升自媒體補貼額度,今日頭條收購視頻牌照,為短視頻清掃障礙  對網際網路平臺而言,爭奪內容創業者正顯得尤其重要,而越來越多的內容創業者開始跨越多家平臺。
  • 騰訊沒完全打通,頭條想用百科打通?
    騰訊沒完全打通,頭條想用百科打通?文|張書樂有野心的內容平臺,從來都是內容、搜索、百科、問答以及遊戲一起抓的。這叫做巨頭的抉擇,五指山式的抉擇。內容和搜索引流,百科和問答建護城河。遊戲,當然就是用來賺錢的。百度這條路都走過,除了遊戲沒走通。
  • 百度、騰訊、阿里巴巴的媒體帝國
    百度百度logo百度新聞:百度旗下擁有百度新聞是百度公司推出的中文新聞搜索平臺,每天發布多條新聞,新聞源包括500多個權威網站,熱點新聞由新聞源網站和媒體每天「民主投票」選出,不含任何人工編輯成分,真實反映每時每刻的新聞熱點。依託於百度,百度新聞的影響力不容小覷。
  • 頭條搜索pk百度搜索,搜了100個關鍵詞後我們發現……
    燃財經(ID:rancaijing)原創作者 | 閆麗嬌編輯 | 夏溫經過半年多的測試,脫胎於網頁版的頭條搜索,終於上線了獨立App。目前,頭條搜索已經可以在安卓端下載體驗。此前,頭條上線網頁端搜索時就曾被評論,其搜索結果基本都是來自頭條系產品。而如今,頭條搜索App的搜索結果,已經不僅有來自頭條系的內容,還包括了全網抓取的內容,例如騰訊網、搜狐網以及一些垂直網站。總體來說,百度的內容來源更廣泛,抓取的內容池更大,有知乎、騰訊、愛奇藝等內容來源。
  • 騰訊網易頭條上演遊戲「三國殺」:敵人的敵人是朋友嗎?
    我們可以簡單從人才招攬這一條主線來看:2017 年,字節跳動頻繁挖角百度、360等老牌搜索公司的技術骨幹,如現任字節跳動算法負責人楊震原,曾在百度呆了9年,主要負責的就是搜索架構。進入2020年,騰訊收購了搜狗,搜索江湖風雲再起,兩名曾在去年5月離職的百度高管—吳海鋒和孫雯玉,也同樣選擇加入字節跳動。字節跳動布局搜索,槍口同時對準了百度和騰訊。
  • 力不從心權力被架空,王儲野心早已藏不住
    力不從心權力被架空,王儲野心早已藏不住印象中沙特和杜拜都是紙醉金迷的世界,這裡遍地黃金富得流油,就連撿垃圾也能夠賺得盆滿缽滿。本來中東屬於荒蠻之地,收到了大自然饋贈的石油和天然氣,一躍成為全球最富庶的地區。八十四歲的沙特國王真老了,力不從心丟了實權,王儲野心早已藏不住。
  • 極光:百度APP、今日頭條及騰訊新聞是用戶最常使用的三大資訊平臺
    從活躍用戶維度上看,百度APP、今日頭條及騰訊新聞為月活用戶量最大的三大新資訊平臺,達億量級別,與其他平臺差距顯著;此外,百度APP及新浪新聞在Q3的月活同比增量在行業中較為明顯,而今日頭條及趣頭條的活躍用戶規模同比則呈現較大的負增長。  新資訊平臺滲透率對比  Q3頭部新資訊平臺滲透率同比多為負增長,百度APP保持領先優勢,滲透率同比增長2.0%。
  • 解碼百度核心:移動的無色牆,AI的無形劍
    進而引出的下一個問題是,如果百度的核心業務在移動體系這邊,那麼頭條系大舉進軍搜索和百科,會不會撼動百度的產業根基?如果百度已經完全押注AI,那麼在槍手環伺的AI市場上,百度如何能確保長期的差異化與發展空間?
  • 搜狗賣身騰訊,頭條搜索呢?
    騰訊與搜狗的搜索往事2010年,是國內搜尋引擎格局生變的一年。在此之前,國內搜尋引擎市場很長時間被百度與谷歌牢牢佔據。數據顯示,2009年百度市場份額為56%,谷歌則達到43%。依靠「搜狗輸入法」和「搜狗瀏覽器」實現不錯增長的搜狗在這種雙寡頭局面裡算不上一個有力的競爭者。
  • 頭條搜索網頁版推出 百度卻並沒有感到任何威脅
    【TechWeb】今日頭條悄悄上線自家搜索入口:「頭條搜索」網頁版,目前可以在電腦端搜索「頭條搜索」來試用。該產品的Slogan為:搜你想搜的。如果將頭條搜索網頁版(下稱「頭搜」)與百度搜索進行對比,用戶會發現其中很大不同。1,頭搜優先推薦文章內容。例如搜索「GitHub」,頭搜並不第一時間給用戶GitHub首頁連結,而是推送相關的文章。
  • 奪冠後暗流湧動,湖人組三巨頭野心快藏不住了
    這不,最近兩天自由市場似乎已經暗流湧動,各路媒體也紛紛揣測湖人接下來的動作,組建三巨頭野心就快要藏不住了。據美媒報導,總決賽為湖人立下汗馬功勞的朗多已經決定跳出合同如果勇士能在休賽季得到字母歌或許還可以阻擊阻擊 ,否則紫金王朝重現似乎已經勢不可擋了。
  • 抖音橫屏切入PC端,藏著字節跳動怎樣的野心?
    抖音無論是在日活用戶數上還是使用時長上都已經做到了行業頂尖,日活用戶數從2019年1月的2.5億人次漲到了2020年1月的4億人次,已經將老對手快手和愛優騰都甩到了後面。使用時長上,也以使用30分鐘以上的人群佔比38%的數據,超過了愛奇藝的33.3%和騰訊視頻的32.5%。
  • 《鐵達尼號》,Jack與rose,濃烈、忠貞、悽美的愛情故事
    他們的野心害了自己,害了船上的一千五百多人。船隻太大,來不及轉彎,為了美觀而不設置足夠的救生艇,不考慮狀況盲目加速,逃避忽視冰山預警……任何一步若是能夠提前做到預防,慘劇便不會發生。這一樁悲劇,第一個悲之點,便是生命的流逝。船沉之初,太太們先生們絲毫沒有感到危機將至,一邊抱怨著天氣的寒冷和人群的嘈雜,一邊打算著回去繼續悠閒地喝咖啡,繼續無聊的對話。
  • 百度淨利潤降9成 轉型AI「陣痛期」 需要更多錢來撐
    「百度的淨利潤下滑,甚至是營業收入相對過去幾年動輒百分之三五十的增幅,現在增幅已經嚴重放緩。」丁道師表示,「百度之所以出現這一狀態,是因為百度還是PC時代的霸主思想,進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依賴,百度在多個賽道,相較於同行,都出現了嚴重的下滑。」「它的利潤下滑,還因為近幾年一系列的惡性事件,導致百度搜索不太敢明目張胆的做一些能夠取得盈利的探索,怕引起爭議。
  • 騰訊宣布丨AI農業時代正式登場!
    百度在農業的布局也早已展開,2018年9月,李彥宏召開ABC SUMMIT百度雲智峰會。三、未來農業真的來了大家可能不了解,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已經深入到我們農業生產的整個過程。阿里雲、騰訊雲、百度雲能永遠不知疲憊地用大數據分析市場行情,制定準確的銷售策略,最後由京東物流、菜鳥物流將農產品送達到消費者手裡。
  • 百度、阿里、騰訊,大廠職級是如何對應的
    在中國的網際網路大廠中,BAT(百度阿里騰訊)和TMD(頭條(字節)、美團、滴滴)是標杆性的存在,雖然現在百度日漸式微,被拼多多、京東、網易甚至小米反超,但拼多多成立時間尚短,包括職級在內的各項體系並不完善,而作為「網際網路黃埔軍校」的百度成立已經20年,上市也已經15年有餘,內部職級和體系都比較成熟,很多公司設置職級體系時也會參考這些先行者,相對比較有研究價值。
  • 百度終於被罵到「求饒」,背後是藏不住的「中年危機」
    據多位知乎網友透露,百度網盤的這種長時間連續讀寫的操作,會給電腦硬碟帶來不可逆的損傷。更加過分的是,這項計劃早在去年 5 月份就已經上線,但直到現在被大眾知曉。也就是說,百度已經偷偷薅了無數用戶近一年時間了。(PS. 百度在 21 日已推出新版本,默認取消用戶激勵計劃。)
  • 小米應用商店風雲榜新聞資訊App排行,今日頭條惜敗百度位列第二
    1.百度百度App是集搜索、資訊於一身的應用,內含有圖片、視頻、百科等各類資訊,並提供各類垂直領域的搜索查詢功能。本在客戶端就已經依靠著強大的搜尋引擎收穫了大批忠實用戶的百度,在移動端也憑藉著最新的優化,還有一段數據的上升來到了榜單的第一位置。上個月底僅排在第四的百度,在月初數據逐漸上升,在六月初的榜單中順利登頂。
  • 騰訊收購搜狗,是因為AI?
    「鵝狐狗」三角戀終於結束2013年,隨著搜索市場加速整合,張朝陽當時曾有意讓360接盤搜狗,最後王小川飛往深圳密會騰訊高層促成騰訊戰略入股搜狗,王小川選擇騰訊,原因在於已經決定「將半條命交出去」的騰訊允許搜狗獨立發展,而讓搜狗獨立上市正是王小川的夙願。
  • 百度如流首發AI智能辦公標準 BATH持續發力企業辦公
    ,掀起新一輪卡位賽的同時,進一步向外界釋放了深耕在線辦公賽道的野心——成為AI智能辦公領域的引領者。BATH的權利遊戲站在行業的立場上,百度如流的動作還有另一種解釋。當網際網路的人口紅利消失,商業重心已經向To B轉移時,在線辦公入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也是BATH先後發力在線辦公市場的直接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