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主日為復活期第四主日,亦是為聖召祈禱日。福音中,耶穌以牧羊人及羊群來比喻祂與我們的關係。我們作為羊群,應專心聆聽及跟隨善牧,才能獲得豐盛的生命。讓我們在感恩祭中,熱切地為聖召祈禱,並求主賜予我們聆聽及跟隨善牧基督的力量。同時,藉著這個特殊的機會讓我們一起走進已有800多年歷史的道明會。
修會簡介:
道明會(英語:Dominican Order),又譯為多明我會,正式名稱為「宣道兄弟會」(拉丁語:Ordo Praedicatorum,簡稱O.P.)是天主教託缽修會的主要派別之一。會士均披黑色鬥篷,因此被稱為「黑衣修士」,以區別於方濟會的「灰衣修士」和聖衣會的「白衣修士」。道明會強調聖母瑪利亞親授之《玫瑰經》,並加以推廣,現今已是天主教徒最普遍傳誦之經文。
1215年西班牙人道明·古斯曼(Domingo de Guzman)創於法國南部的普盧葉(Prouille 或譯普義)。他自己本身是個博學多識的聖職人員,當時奉派到法國東南部的普羅旺斯去對付卡特裡派作反宣傳。在他去之前,已經有好幾批人前往該地處理這個異端問題,但都沒有成功。聖道明發現無法成功的原因在於前往的人本身,當處理者帶著過多複雜又鋪張的宗教禮儀跟權威的方式,處理民間百姓所面對的問題時,民眾與處理者格格不入。在這過程當中,他體會到必須培養一些能向人民講道、受過良好教育的聖職人員的需要,必須建立一種更簡單、與初代教會使徒類似的體制,故成立道明會,特別訓練能言善辯的教師與傳教士。
道明會同時是中世紀託缽僧第二個大團體,他們自稱為主的看守犬,立志走遍歐洲去撲滅異端與無知。注重宣道與神哲學,故名宣道兄弟會 (Ordo Prædicatorum,縮寫為 O.P.)。
道明會於一二一六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及一二一七年一月被教宗和諾理三世(Honorius PP. III)於Religiosam Vitam 及Nos Attendentes 內書面批准成立。一二一七年一月二十一日和諾理三世發表Gratiarum Omnium Largitori 詔書確認會祖聖道明之追隨者作為一獻身研讀及獲授權宣講的修會,在此之前宣講之權力僅限於地方教長。
修會會規以奧斯定會規(法語:La règle de Saint-Augustin)為基礎,會規接近奧斯定會,也有設立女修會和的第三會。擁有著名學者大雅博及聖多瑪斯·阿奎那。道明會特別提倡學術討論,傳播經院哲學,獎勵學術研究。當時在歐洲的許多大學裡,都有該會會士任教。
修會神恩:
祈禱:祈禱不應僅是個人與天主的直接交往,也要關係著鄰人,關懷到所有天主子民及整個世界。
團體生活:基督常與弟子們一起過團體生活,會士們亦是如此;團體精神乃是修會生活不可或缺的要素。會士們宛如一支團隊,一起生活、祈禱和工作,團體就是他們精神上的大家庭,因此在傳統上彼此互稱兄弟。
研讀真理:道明會聖召最重要的一個特徵,就是要研讀,即學習。但研讀本身並非目的,只是作為宣講的準備。會士們在一切事物上尋求真理,不論是哲學、科學、自然、歷史等方面。特別要在聖經中尋找、要在基督身上尋找,因為只有天主才是絕對的真理。
去!向萬民宣講:身為一名宣道士,道明會士必須向普世宣揚天主的聖言,宣講是修會特有的宗旨及目標。道明會士不僅在教堂要宣講,也利用課堂教學時、與人交談中、開會時、寫作時、以及透過各種可能的媒介從事宣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