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線
破萬裡浪
惠安東偏,窮海而止,其鎮崇武,故名崇武古城。
斑駁的城牆
1567年(明隆慶元年),福建總兵、抗倭民族英雄戚繼光屯兵在此,興修城防,演武練兵,指揮剿倭。
北城門橫眉石刻「威鎮海邦」傳為戚繼光所書,城外3公裡處的大岞山「岞山八景」之一的「獅石晚照」的獅石臺也曾經是戚繼光操練水兵的指揮臺。
戚繼光
崇武還有赫赫有名的「惠安女」,惠安婦女不僅精於務農,而且善於務工。毫不誇張地說,惠安婦女的勤勞本色是中國婦女的楷模。惠安是個有典型母系社會遺存的地區,勤勞的惠安女是當地生產勞動的主要群體,至今如此。在建設烏潭水庫(後稱惠女水庫)時,惠安婦女以其堅韌、勤勞、質樸、無私演繹了一個又一個人間傳奇。惠女水庫是惠安人民意志和力量的象徵,是惠女精神的誕生地。1963年6月4日,《福建日報》社論《惠女頌》首次提出「惠女精神」這一概念,傳頌至今。
藝術家筆下的惠安女形象
崇武古城還是中國氣候分界線,燈塔下有一座「東海南海氣象分界線」的界碑,它由一塊「一帆風順」型的石碑和地球儀組成。崇武以北是溫帶季風氣候,以南是熱帶季風氣候。
分界碑
歷經幾百年的風吹雨打,只剩下堅如磐石的古城還默默佇立在這裡,看盡繁華落寂,品盡萬世滄桑,依舊巍立挺拔。
沉默的城牆